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更新时间:2024-01-31 23: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总结(春季)

本学期认真贯彻落实以《规程》、《纲要》、《指南》的精神,根据县幼教工作会议部署安排,努力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水平,扎实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研讨活动。积极有效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研究。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有力促进幼儿在本阶段健康和谐发展。 重点工作:

一、学习训练、实践研讨一以贯之。 1.学习《指南》,融会贯通。

本学期,我园组织了教师再学习再领会《指南》。特别是熟记《指南》中各年龄段的分层要求和层递的表述,在平时的保教活动中将幼儿的日常表现与之进行比照,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随时生成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灵活调整我们的教育行为,以促进幼儿发展。我们通过知识笔试、竞答、案例列举、主题目标对照、幼儿发展测评结果分析与教育策略设计等形式训练教师掌握这些应知应会的知识。

2.观察记录,分析研究。

我园进行了观察记录分析与教育策略生成后续研讨。组织了教学和游戏片段的研习活动。如:课堂的导语、结束语的设置;针对每个特定教学环节的引导和推进;应答幼儿的提问;特定情景下的教学机智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与新教育话题的生成等等。通过这种“解剖式”的研习,优化了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运用的

策略,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能力和实践的水平。继上学期观察记录、分析与指导的学习培训以来,我们对观察记录的白描手法和对照指南捕获幼儿发展的信息有了大致的了解。本学期,我们在一个活动的连续性观察和一个幼儿的跟踪观察以及对观察结果的分析和生成相适宜的教育策略上进行进一步学习研讨,很好地促进了保教人员进一步了解幼儿、分析幼儿,从而实施更好的适宜性的教育。 3.内功训练,整体提升。

园内教师的基本功水平参差不齐,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教师团队本身就是互相学习提高的很好的资源。我们借助工会师徒结对的形式开展“艺友式”互学共进培训活动,人人亦师亦友,相互取长补短,用己之长补人之短,用人之长补己之短,以此促进教师整体教学基本功水平的提高。 4.专业成长,引领前行。

为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目标意识,倒逼自己提高公开教学水平、科研实验和总结反思的能力。学期初我们组织教师制定了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学期结束,我们组织了年度中目标核对工作,让老师们找出差距,分阶段完成自己既定的目标。

二、教学常规、教育研究多方兼顾。

1.加强督查一日活动,保障科学组织有序推进。

从上学期实施弹性作息的情况观察到,有部分班级组织活动有“信天游”、“牧羊式”的情况。本学期我们带领教师学习认识到弹性作息时间不等于无时间观念和松散的一日常规,恰恰是应该更有效更科学地利用孩子在园的每一丁点儿

时间。组织教师进一步厘清“弹性作息”的真正内涵,从观念上解决根本问题,从形式上把控实质,将一日活动组织得“活而不乱”、“序而不板”。学期中后期增加大班的集体活动的时间与小学作息接轨。 2.分段蹲班实操指导,保障各年龄段教育均衡发展。

为保障各年龄段各班级管理工作均衡发展,园长室的老师不光靠口头的提示和面上的巡查,而是走近分析、面对面研讨、手把手教授、事对事比照以取得实效。园长室蹲班指导,年级组内观摩参照,标杆班级示范都为我们深度切入工作提供了好途径好方法,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岗位执行能力和班级常规和重难点工作的组织水平的提升。

3.培植标杆示范辐射,保障全园班级常规管理稳重有进。

各班在班级常规管理上都有自己的主张和积累,我们划定各个环节的要求和目标,通过各班自主申报,而后审核筛选出各个环节的标杆班级的项目,组织开放观摩,为各班提供模拟的样本,促进了各班常规管理工作在交流学习中不断磨合提升。

4.研究探索操练模拟,保障课程游戏化有效实施。 (1)开展游戏化音乐教学专题研讨。

我们跟随县音乐教研组在音乐教学方面开展了研究与探索。邀请专家来园做讲座,分管教学的负责人先行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指导知识,然后组织几个轮次的培训活动,让教师们搞懂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弄清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将游戏精神无痕地融入到教学中去,减少穿着假游戏外衣的机械

练习,提高音乐游戏的设置水平,让幼儿在科学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和欣赏,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艺术美。本学期安排一半的老师先上了研究课,通过两个学期让每一个老师都磨一节音乐课。一般教师掌握音乐教学的基本方法,尖子老师摸索模仿许卓娅老师的教学模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徐朗煜和李宛倩老师参加了音乐组活动展示,李宛倩的绘本音乐课经逐层选拔参加市优课评比并取得喜人的成绩。

(2)开展室内区域游戏和户外游戏中自由游戏的研讨。

随着室外游戏项目的开发和利用,幼儿在室外能尽兴地玩耍,但为了促进游戏主题的推进和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我们进一步研究为孩子添置一些适宜的材料,如一些小型的器皿、大块的积木、板块、软垫、梯子、高凳等。同时充分发挥班级百宝箱的功能,收集整理各种废旧,整理消毒后投放游戏场所供幼儿自主选用。我们开辟了美术涂鸦室、科学探索室等两个专用活动室。区域游戏中的游戏是我们组织自由游戏的重头,我们注重材料的投放和更换,观察幼儿游戏状况,适时引导幼儿推进主题的发展,每班的半成品材料箱和操作用具分类盒归类摆放,物件丰富适用,很好地促进了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三、特色教育、重点工作全面开花。 1.幼小衔接有效开展。

随着课程游戏化的深入开展,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带领教师认识课程游戏化与小学的衔接不是对立和矛盾的,而是高度统一的。课程游戏化就是要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游戏或游戏的意趣及精神促进幼儿的发展,如:在

游戏中的规则意识的培养,整理玩具的序列性,做事的条理性,游戏中的创造性,游戏中语言表达与交往,探究的兴趣和方法等等。并不是让我们早早地模仿小学化或想象中的小学化机械地练习,练坐功,酿性子。本学期,我们大班年级组部分班级申报了幼小衔接的微型课题和班本课程叙事活动,为此我们较深入而系统地开展这个方面的研究,促进了本届大班幼儿更好地幼小衔接,平滑步入小学。 2.共同体活动扎实推进。

本学期共同体活动仍围绕课程游戏化和读书小组开展特色活动。真正发挥城镇园的引领作用,调动农村成员园的自主性,创意地开展工作。本学期我们扩充读书小组的队伍,让读书成为一种内驱的行为,让读书成为团队的共同享受,让读书引领大家走向理性研究的自觉。四月份在新林幼儿园开始了新一轮读书小组的读书行动起航仪式。五月份围绕绘本教学开展了优课展示活动。六月份我园承办县音乐教研活动。共同体内的一次次研讨很好地促进了园际的交流和全员多个领域研讨水平的提高。 3.课程叙事稳重求进。

本学期,我们以班级合作为主要形式开展了课程叙事活动,做到细规划、严推进。选题思路比往年更开阔,流程比往年更成熟,资料收集更详尽。特别是东部毕业季和西部的爱心宝贝两个课题的研究中挖掘的点子新,实施过程扎实有序,反思评价更加理性,分别获得县课程叙事比赛一等奖。 4.毕业汇报形式创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1h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