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单元活动课时训练(含解析)鲁教版必修3

更新时间:2023-07-28 21: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探究区域开发与整治

一、非标准

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据此完成第1~3题。

1.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2.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①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3.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

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解析:对一个地区来说,农业基础薄弱、水土流失严重和自然资源不足都可以通过人类劳动进行改造,而改造又主要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所以对经济起制约作用的是资金、技术和人才。国家政府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总是有一定的限额,也不可能采取地方保护主义,否则就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竞争,也就没有进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目的主要是协调全国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答案:1.A 2.B 3.B

目前西部地区因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 500亿元。据此完成第4~6题。

4.下列不属于西部地区开发与整治背景的是( )。

A.人口盲目增长

B.环境脆弱

C.资源丰富,区域经济高度发达

D.区域发展差异加大

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西部地区( )。

A.耕地面积少

B.降水多且分散

C.植被破坏严重

D.降水稀少

6.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1 600万公顷,占全国沙化面积的90%。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地区草原面积广阔

B.西部地区毁林毁草开荒严重

C.西部地区风蚀严重

D.西部草原地区鼠害严重

解析:该组题主要考查西部地区的环境问题。西部地区由于深居内陆,交通不便,环境脆弱,经济落后;有广阔的疏松的土壤(黄土)和较大坡度的地形区,以及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很大的季风气候区;土地沙化的直接原因是地表植被破坏。

答案:4.C 5.C 6.B

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围垦,需要经过筑堤、挖渠等工程措施和种植适应性植物等生物措施改造,4~5年后才能种植粮食作物。据此完成第7~8题。

7.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

A.耐湿

B.耐旱

C.耐盐

D.抗倒伏

8.若缩短滩涂改造时间,需投入更多的( )。

A.化肥

B.农家肥

C.农药

D.淡水

解析:本组题考查盐碱地的整治。江苏北部沿海滩涂,受海水影响呈盐碱化,需种植耐盐植物,并引入淡水压咸,完善灌溉排水系统等进行治理。

答案:7.C 8.D

9.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和“甲河相关资料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甲河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此外,春、夏两季雪水补给占有较大比重,试分析其原因。

(2)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请你提出该区域水资源、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并指出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解析:以我国西南地区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区域特征,考查了该区域的发展现状,为该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问题和建议。

答案:(1)雨水补给 澜沧江上游流经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多高山积雪,春、夏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增多。

(2)西北高东南低(西高东低),河流由西北流向东南。

(3)合理化建议:山区发展立体农业(多种经营);坝子(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发展耕作业(种植业);山地落差大,水量丰富,宜发展水电。

注意的问题:山区若植被破坏,易导致水土流失;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下渗严重,宜发生干旱;石灰岩广布,水利建设时应避开地下暗河、溶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9d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