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活动辨别地理方向教学案鲁教版必修1

更新时间:2024-01-21 11: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元活动 辨别地理方向

一、利用地图辨别方向 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1)一般定向法:无任何方向标志的普通地图,遵循“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原则判定方向。

(2)有指向标的地图: ①原则:根据指向标定方向。

以某点为中心建立方向坐标指向标的平行??

②步骤? 线与垂线

??根据判定点在坐标中的位置确定相对方向(3)有经纬网的地图:

①按纬度的高低变化判定南北方向:距北极点近的在北方。

②按经度的变化判定东西方向:经度变化小于180°时,顺地球自转方向找到终点,则终点在东方(逆自转方向相反)。

2.在野外用地图辨别方向

(1)在图上找到与实地相应的地物。

(2)转动地图,使图上地物方位与实地吻合。 (3)在地图上确定自己的位置,确定目标方位。 二、利用罗盘辨别方向

三、利用恒星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升

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落辨别方向?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根据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朝向正北。 2.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

(1)依据: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 (2)寻找北极星:

①根据大熊座找北极星:由大熊座中的天璇向天枢方向延长约5倍处的亮星。 ②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顺仙后座3颗亮星中间的那颗星,与其前面一颗较暗的星连线延长线上的亮星。

[温馨提示]

(1)南半球不能看到北极星。

(2)北半球的北极星的仰角是不相同的,北极星的仰角和当地的地理纬度数值相等。 四、野外巧辨方向

1.根据地物南北两面的积雪融化速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 (1)朝北一面积雪融化慢。 (2)朝南一面积雪融化快。 2.根据植物生长状况

(1)向阳面:枝叶较茂盛,年轮间距较大。 (2)背阳面:树干上常有苔藓,年轮间距较小。 3.根据房屋朝向

北半球(尤其是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所建房屋多为坐北朝南。

知识点

| 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材料 下图为南极洲图。

(1)南极点附近的经纬线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纬线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圆;经线是从极点向四周的辐射线。 (2)南极点附近的南北方向如何界定?

提示:南极点是地球上最南的点,离其越近位置越靠南。 (3)南极点附近的东西方向如何界定?

提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判断东西方向要在两点间劣弧上进行。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三步骤 1.利用纬度确定南北方向:

(1)两点同在北半球,度数大者在北,小者在南。 (2)两点同在南半球,度数大者在南,小者在北。

(3)两点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则北半球的点在北,南半球的点在南。

2.利用经度确定东西方向通常利用劣弧原理,即从两地经度差不超过180°的劣弧上确定东西方向。在劣弧上顺地球自转方向画箭头,箭头方向为东,箭尾方向为西,如右图所示,乙地在甲地的东方,甲地在乙地的西方。

3.综合定向:若根据经度判断A点在B点的东方,根据纬度判断A点在B点的北方,那么两个综合得出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在丁的( ) A.西北 C.西南

2.丙在丁的( ) A.西北 C.正西

B.东南 D.正东 B.东南 D.东北

解析:1.B 2.D 由图中经度数的变化可判定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从而确定为北半球的示意图,故甲在丁的东南方向,丙在丁的正东方向。

知识点

| 利用太阳辨别方向

——————— 情景导入先思考 ———————

材料 下图为40°S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图。

(1)图中方框内的①、②、③、④代表的方位是怎样的? 提示:①—西,②—北,③—东,④—南。

(2)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时的太阳运行路径,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____,冬至日的是________,春、秋分日的是________。

提示:A C B

(3)图中太阳东升西落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地球自转。

(4)A路径代表的日期,南半球昼夜状况是怎样的?日出、日落的方位是怎样的? 提示:昼短夜长,且昼最短夜最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 核心要点掌握好 ———————

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日升、日落辨别方向

(1)在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太阳均正东升起,正西落下;赤道上总是正东升起,正西落下。

(2)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冬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3)南半球中高纬度夏季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冬季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

2.利用地物的影子辨别方向

对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来说,一天中绝大多数时间太阳位于南部天空,地物的影子总是朝向北方(包括西北方、正北方和东北方),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北。

——————— 应用体验不可少 ———————

1.以下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太阳位于南方天空,因此海口正午的影子总是朝北 B.开普敦位于南半球,正午影子朝南

C.北半球太阳东升西落,南半球太阳西升东落

D.极圈内由于太阳高度低,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更合适

解析:选B 海口的纬度大约是20°N,地处南北回归线之间,影子会朝下或朝向南、北方;开普敦位于非洲南端,地处30°S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在其北方,影子朝向南方;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管南北半球,太阳总是东升西落;极圈内由于有极昼极夜现象,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并不方便。

2.某旅行团到北京(116°E)旅游。北京时间12:16时,人们看到阳光恰好从旅行车左前方射入车内,那么此时旅行车行驶的方向大致为( )

A.东南 C.东北

B.西南 D.西北

解析:选B 北京时间12:16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正好为12:00,太阳应在正南方,阳光从车的左前方射入车内,说明该车向西南方行驶。

1.右图中有关公路AB段和BC段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AB段是西北—东南方向 ②AB段是东北—西南方向 ③BC段是东西方向 ④BC段是南北方向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选D 本题主要依据指向标建立方向坐标系。 2.有关罗盘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罗盘上的刻度0°正对南方 B.罗盘上的北方对准目标物 C.罗盘上的读数读的是指南针的位置 D.在任何地区均可使用罗盘

解析:选B 罗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物,也就是罗盘上的北方对准目标物。在罗盘上必须分清指北针,指北针指的是目标物的方位。在磁性大的地区,无法使用罗盘,因为那里的磁性干扰罗盘正常工作。

3.有一旅游者于十一黄金周期间到我国漠河一带旅游时迷失了方向,当他借助手表利用太阳辨别方向时,看到的手表钟点如右图所示,那么钟表表盘的中心位置与南方的连线( )

①可能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②可能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③一定经过8时与9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④一定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A.① C.④

B.①② D.③④

解析:选C 图中表示的钟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上午5时或下午5时,但据时间为10月1日知此时漠河昼短夜长,上午5时不可能见到太阳,因此手表显示时间只能是下午5时,此时按逆时针方向沿时针与12时刻度线之间所成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经过2时与3时刻度线的中间位置。

4.下图表示怎样根据北斗七星寻找北极星,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北斗七星属于小熊座

B.图中北极星属于大熊座中的一颗亮星

C.图中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5倍 D.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

解析:选D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从天璇到北极星的距离是天璇到天枢距离的6倍;由于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所以北极星不随季节而移动,也就可以很好地指示北方。

5.右图是大兴安岭林区砍伐的一个树桩的年轮图,则甲、乙、丙、丁代表的方向分别是( )

A.东、西、南、北 B.西、南、东、北 C.南、北、东、西 D.北、南、西、东

解析:选C 北半球南侧为阳面,树木生长快,年轮稀疏,故甲为南,乙为北。 6.下列关于火地岛居民间接利用太阳辨别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山的北坡积雪融化较慢 B.树干长满苔藓的一侧是北侧 C.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 D.大窗户一般朝向南,以避风

解析:选C 火地岛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它的北坡向阳,窗户一般朝向北,以获得更多的阳光;树木枝叶茂盛的一侧是北侧;山的南坡气温低,积雪融化较慢;南坡背阴,树干南侧长满苔藓。

7.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解析:选B 甲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为北半球俯视图,A在B的西北方向;乙图,根据纬度,可确定为北半球局部图,A在B的西北方向;丙图,根据指向标判断,A在B的西南方向;丁图,根据纬度为南纬,可确定为南半球局部图,可得出A在B的西南方向。

8.关于用罗盘辨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180°指向目标

B.在罗盘上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于观测者的方位角 C.如果指北针指向45°,记作NW45°

D.如果指北针指向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东北方向

解析:选B 用罗盘辨别方向的主要步骤为:照准—保持仪器水平—读数。在保持仪器水平状态下,将刻度盘上的0°指向目标,根据指北针在刻度盘上的读数,可确定目标相对观测者的方位角,如果指北针指向300°,表明目标位于观测者西北方向,记作NW300°;如果指北针指向45°,应记作NE45°。

9.下列四幅树木年轮图(如图),反映了该树的生长环境,生长在北温带地区的树木是( )

解析:选D 植物的生长与当地的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条件密切相关。就北半球而言,树木南侧接受阳光较多,生长较快,年轮较宽;北侧接受阳光较少,生长较慢,年轮较窄。南半球则相反。因此,生活在北温带的树木,其年轮一定是北侧窄,南侧宽。所以树木年轮同样可以作为判别南北半球的重要方法之一。故本题答案为D。

10.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

A.正北 0:00 C.正南 0:00

B.正北 12:00 D.正南 12:00

解析:选A 图片显示的是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a点的太阳高度最低,一天中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刻就是该地的午夜,即0时或24时,北半球极昼地区,午夜太阳在正北方向。

一、选择题

下图中左边的曲线是等高线,右边是河流,A、B、C为三人站立的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在图中F地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准备到医院D地去看人,结果到了E地;准备到工厂G地去看人,结果却到了医院D地,这张地图实际应该用什么方法定向( )

A.指向标 C.经纬网

2.图中D点位于C点的( ) A.正东方向 C.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B.上北下南 D.罗盘

解析:1.A 2.B 第1题,地图上定方向的基本方法是①“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③经纬网。题中用第①种方法方向错误,又没有经纬网,所以实际应该用指向标定向。第2题,根据1题描述,E地应在F地的正北方,据此画出指向标,D地应在C地的东南方向。 3.下列有关A(30°N,155°E)和B(30°S,150°E)两地方向辨别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南坡积雪融化快,北坡积雪融化慢 B.A地树木年轮北疏南密

C.B地不能利用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D.B地房屋一般坐北朝南

解析:选A 根据A、B两地纬度即可判断A地位于北半球,B地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地点,南坡是向阳坡,积雪融化快,而北坡是背阴坡,积雪融化慢;树木南北两侧的生长速度也受阳坡与阴坡的影响,北半球树木南侧向阳,光热条件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年轮间距相对较大;北侧正好与之相反。全球各地太阳都是东升西落,可以用来辨别方向。B地房屋在南半球,一般坐南朝北,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4.右图中,B在C的哪一方向(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解析:选A 确定B在C的哪一方向,首先我们可以用纬(线)度比较法确定B和C的南北关系,B在60°S,C在0°(赤道),相当于比较B和A(0°)的南北关系,所以B在C的南方;然后我们可以用经(线)度比较法确定B和C的东西关系,C在90°E,B和A同处0°经线,也相当于比较A和C的东西关系,即比较0°经线和90°E经线的东西关系,选择劣弧段可以确定0°经线在90°E经线的西面,最后得出结论:B在C的西南方。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的时间(北京时间)和太阳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正南方向的是( ) A.① C.③

6.图中X、Y的时间可能是( ) A.8:00、17:00 C.8:20、17:00

B.8:10、17:10 D.7:50、17:10 B.② D.④

解析:5.C 6.B 第5题,太阳东升西落,由图知②表示正东,④表示正西,则③表示正南,①表示正北。第6题,5:10~6:40时间间隔为90分钟,所以②与X间隔也为90分钟,为8:10,Y与④间隔也为90分钟,所以为17:10。

假设右图表示纬线圈,箭头代表自转方向,A、B、C、D四点将纬线圈平分为四段弧,其中AB为夜弧,其余各弧为昼弧。完成7~8题。

7.下列有关地球上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B.A在B的正东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C.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A在B的正西方,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8.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 A.2时 C.6时

B.3时 D.9时

解析:7.B 8.B 第7题,从图中看,地球逆时针运动,则为北半球,AB为夜弧,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A位于B正东方。第8题,全球四等分,即6小时夜长,18小时昼长,3时日出,21时日落。

二、综合题

(1)该地的纬度是________,经度是________。

(2)下图是四幅该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其中当地情况相符的图是________(填代号)。

(3)北京时间下午3时,该兴趣小组在该地借助太阳的位置用手表确定正南方向(表面朝上)。下图所示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代号)。

答案:(1)39°56′N 105°E (2)b (3)a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下图是美国航天局公布的代号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所处恒星系统与太阳系比较的假想图,“开普勒-22b”行星距地球约600光年。读图回答1~2题。

1.“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 ) A.地月系 C.银河系

B.太阳系 D.河外星系

2.位于“宜居带”的“开普勒-22b”行星应( ) A.有肥沃的土壤 B.有适宜的温度 C.表面比较平坦

D.接受来自恒星的辐射能量

解析:1.C 2.B 第1题,“开普勒-22b”,与地球相距600光年,其距离大大超过了太阳系的范围,但在银河系的范围之内,因此“开普勒-22b”行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为银河系。第2题,由图可知“开普勒-22b”行星在所属恒星系中的位置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相似,因而应有适宜的温度,位于宜居带。

读北半球年总辐射随纬度的分布表,回答3~4题。

纬度 可能总辐射 /(W/m) 有效总辐射 /(W/m) 2264°N 139.3 50°N 169.9 40°N 196.4 30°N 216.3 20°N 228.2 0° 248.1 54.4 71.7 98.2 120.8 132.7 108.8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可能总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 B.云量最多的地区是64°N附近 C.有效总辐射随纬度增加而迅速递减

D.20°N有效总辐射最大是因为太阳高度较大且降水较少 4.下列地区有效总辐射量最大的是( ) A.青藏高原 C.西伯利亚地区

B.墨累—达令盆地 D.刚果盆地

解析:3.D 4.A 第3题,由可能总辐射从低纬到高纬逐渐递减可以确定,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而不是海陆位置;可能总辐射与有效总辐射之差与该地的云量多少有密切关系,差值越大,说明该地的云量越多,因此云量最多的地区应为赤道;有效总辐射随纬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第4题,根据表中信息并结合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的特点可知,青藏高原有效总辐射量最大。

一架飞机从南半球26°E某地起飞,沿水平方向以837 km/h的速度低空匀速飞行,且飞行员看到太阳始终在正北方天空,保持静止不动(赤道上地球自转线速度为1 670 km/h)。据此回答5~6题。

5.此时飞机飞行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C.自北向南

B.自东向西 D.自南向北

6.飞机航线所对应的地理纬度约为( ) A.极点 C.南纬60°

B.南纬35° D.赤道

解析:5.B 6.C 第5题,飞机与太阳保持静止的条件是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方

向相反,即以15°/小时的速度向西飞行。第6题,飞机以837 km/h的速度飞行,相当于该纬度的线速度为837 km/h,约为赤道处线速度的一半,即应为南纬60°。

右图为3月2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旗和影子示意图,其中旗面与影子的夹角为45°。据此完成7~8题。

7.推测升旗时的风向为( ) A.西北风 C.东北风 8.此日过后2个月内( ) A.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长 B.正午旗杆影长越来越短

C.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慢 D.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越来越快

解析:7.D 8.B 第7题,根据材料信息此时为3月21日,全球各地正东日出,确定旗子的影子朝向为正西,进而确定国旗飘扬的方向为西北,风向为东南。第8题,此日过后两个月内,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正午的旗杆影子变短;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不变,所以一天中影子的移动角速度不变。

9.2015年3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展开,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8日20点30分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至21点30分恢复正常。图中五城市熄灭电灯的顺序是( )

B.西南风 D.东南风

A.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 B.伦敦—旧金山—惠灵顿—上海—雅典 C.旧金山—伦敦—雅典—上海—惠灵顿 D.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

解析:选D 按照地理位置越靠东边,时间越早,东十二区的时间最早,根据图示中的城市经度,熄灭电灯的顺序依次是:惠灵顿、上海、雅典、伦敦、旧金山。故选D。

下图为上海某日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10~11题。

10.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 A.秋分(9月23日) C.春分(3月21日)

B.寒露(10月8日) D.清明(4月5日)

11.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 A.南半球,向北移 C.北半球,向南移

B.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解析:10.C 11.A 根据图中日出日落时刻,今日昼长为11时48分,明日昼长为11时50分,略短于12时且昼渐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赤道附近,且正向北移动,应在春分略前的日子。

二、综合题(共56分)

12.下图为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4分)

(1)图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4分)

(2)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____________,如果飞行速度是1 110 km/h,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________小时。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________。(9分)

(3)图示甲地昼长是________小时,此日过后,乙地的昼长逐渐变________(长或短),比较甲、丙、丁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__。(9分)

(4)此日,丁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________。(6分)

(5)甲、乙、丙、丁四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还有大概________小时日落。(6分)

解析:第(1)题,读图,图示经度按等份划分,一份是45°,北京时间12点时甲地物影最短,说明此时甲地地方时12点,是阳光直射经线,经度是120°E。图中赤道与晨线交点是6点,正午12点经线即直射经线。所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75°E。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所以直射纬线是23°26′N。第(2)题,读图,甲乙位于相对的两条经线上,即

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所以若驾驶飞机自甲地沿最短航线飞往乙地,其飞行方向应该是先向正北,再向正南。甲乙两地位于60°N上,纬度间隔60°,1°距离是111 km,如果飞行速度是1 110 km/h,则飞行所用时间约为6小时。出发时甲地是15点,乙地是3点,到达乙地时,该地地方时为9:00。第(3)题,图示甲地昼长与乙地昼长相同,根据日出时间判断,乙地3点日出,可以计算出昼长是18小时。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乙地的昼长逐渐变短。纬度越高,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所以甲、丙、丁三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甲>丁>丙。第(4)题,结合前面分析,此日,太阳直射23°26′N,丁地的纬度是30°N,根据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是83°26′。甲、乙、丙、丁四地都位于温带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变幅都是46°52′。第(5)题,甲、乙、丙、丁四地,最晚进入新一天的是乙地,此时是3点,至少需要再过21小时,四地才能全部进入新一天,届时甲地正值12点,日落时间是21点,还有大概9小时日落。

答案:(1)(75°E,23°26′N) (2)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6 9:00 (3)18 短 甲>丁>丙 (4)83°26′ 46°52′ (5)21 9

测量工具:自制测量台(如图,竖杆垂直台面)、教学用量角器一个、测绘罗盘一只、手表一块。

测量说明:量角器圆心放于竖杆影子顶端,观察影子投射在量角器上对应刻度。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3点时,杆影与罗盘指针方向重合,坚杆影子投射在量角器上对应刻度为50°。

(1)实际测量测得当地:经度为______;纬度为______。(6分)

(2)当北京时间分别为12时、14时时,该活动小组观察到坚杆影子的方向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6分)

(3)请帮该地理兴趣小组绘制出该地全年的正午太阳高度曲线。(10分)

解析:第(1)题,3月21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且位于我国境内,故纬度为40°N,由

北京时间为13点,可知该地经度为105°E。第(2)题,当北京时间为12时时影子朝西北,14时时影子朝东北。第(3)题,由图中可知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0°,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夏至日为73°26′,冬至日为26°34′。

答案:(1)105°E 40°N (2)西北 东北 (3)见下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p8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