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保护规程四方CSC-103c(参考其说明书)(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4-05-17 00: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线路保护 1.1 技术参数

1.1.1 环境条件

装置在以下环境条件下能正常工作:

(1) 工作环境温度:-10℃~+55℃。运输中短暂的贮存环境温度-25℃~+70℃,在极限值下不施加激励量,装置不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温度恢复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 (2) 相对湿度:最湿月的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为90%,同时该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为25℃且表面无凝露;

(3) 大气压力:80kPa~110kPa; (4) 使用场所不得有火灾、爆炸、腐蚀等危及装置安全的危险和超出本说明书规定的振动、冲击和碰撞。 1.1.2 额定参数

(1) 交流电压Un:100/ 3 V;线路抽取电压Ux:100V 或100/ 3 V; (2) 交流电流In:5A ,1A; (3) 交流频率: 50Hz;

(4) 直流电压: 220V,110V;

(5) 开入输入直流电压:24V(默认),也可以选择220V 或110V。 1.1.3 交流回路精确工作范围 (1) 相电压: 0.25V~70V ; (2) 检同期电压: 0.4V~120V ; (3) 电流: 0.08In~30In。 1.1.4 差动元件

(1) 整定范围: 0.1In~2In;级差0.01A; (2) 整定值误差: 不大于±2.5% 或±0.02 In; (3) 动作时间: 2 倍整定值时,不大于20ms。

1.1.5 距离元件

(1) 整定范围:0.01Ω~40Ω(5A);0.05Ω~200Ω(1A);级差0.01Ω; (2) 距离I 段的暂态超越:不大于±4%; (3) 距离I 段动作时间: 近处故障不大于15ms; (4) 0.7 倍整定值以内时,不大于20ms; (5) 测距误差(不包括装置外部原因造成的误差)

(6) 金属性短路故障电流大于0.01 In 时,不大于±2%,有较大过渡电阻时测距 (7) 误差将增大。

1.1.6 零序方向过流元件

(1) 整定范围:0.1In ~20In;级差0.01A;

(2) 零序I 段的暂态超越 :不大于±4%。

(3) 零序电流I 段的动作时间:1.2 倍整定值时,不大于20ms; (4) 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正方向动作区: 18°≤arg?(1.1.7 综合重合闸

(1) 检同期角度误差: 不大于±3o; (2) 检同期有压元件误差:0.7 Un±3%; (3) 检无压元件误差: 0.3 Un±3%。 1.1.8 光纤接口

(1) 光纤类型:单模;

(2) 光波长:1310nm(传输距离﹥60km 为1550nm); (3) 光接收灵敏度:-38dBm; (4) 发送电平

传输距离﹤40km 时: ﹥-8dBm;

传输距离40~60km 时: ﹥-4dBm; 传输距离﹥60km 时: ﹥-3dBm;

(5) 光纤连接器类型:60km 以下为FC 型 (﹥60km 为SC 型)。 1.1.9 通道延时

允许最大单向延时:18ms。 1.1.10 时间元件

(1) 整定范围:0 s~10 s,级差0.01 s; (2) 整定误差:不大于±1.5%或20ms。 1.2 引用的技术说明书及规程

CSC-103C 数字式超高压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

1.3 检验周期及检验项目

1.3.1 新安装的微机保护装置1年内进行1次,以后每隔6年进行一次,小修项目每年一次。 1.3.1.1 外观及接线检查

1.3.1.2 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检测

1.3.1.3 保护屏二次回路外部绝缘电阻测试 1.3.1.4 保护屏二次回路内部绝缘电阻测试 1.3.2 小修标准项目 1.3.2.1 耐压试验 (1) 逆变电源的检验 (2) 自启动性能检验 (3) 拉合直流电源试验 1.3.2.2 通电初步检验

3I0)3U0

≤180°

1.3.2.3 交流采样系统检验 1.3.2.4 整组试验

与中央信号、远动装置的配合联动试验 1.3.2.5 断路器传动试验 1.3.2.6 带通道联调试验 通道检查试验

定值与开关量状态的核查 1.3.3 大修标准项目

1.3.3.1 外观及接线检查

1.3.3.2 绝缘电阻及介质强度检测 (1) 整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测试 (2) 整个二次回路的介质强度试验 1.3.3.3 逆变电源的检验 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出电压检测 1.3.3.4 通电初步检验

1.3.3.5 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1.3.3.6 交流采样系统检验 1.3.3.7 定值整定

1.3.3.8 整组功能试验 (1) 纵联方向保护检验

(2) 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检验 (3) 距离保护检验

(4) 零序保护检验

(5) 交流电压回路断线时保护检验 (6) 合闸于故障线路保护检验 (7) 输出触点和信号检查 1.3.3.9 整组传动试验 (1) 整组动作时间测量

(2) 与中央信号、远动装置的配合联动试验 (3) 开关量输入的整组试验 1.3.3.10 带断路器试验 1.3.3.11 带通道联调试验 (1) 通道检查试验 (2) 保护装置带通道试验 (3) 弱馈功能试验 1.3.3.12 带负荷试验

1.3.3.13 交流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相位检验 1.3.3.14 定制和开关量状态的核查 1.4 危险点分析及注意事项 1.4.1 PT短路

接临时负载,必须装有专用的刀闸和可熔保险器;使用绝缘工具戴手套。 1.4.2 PT反冲电

断开PT与保护屏之间的连线防止PT由二次侧向一次反冲电。电压切换开关打在停位。 1.4.3 CT开路

短接CT二次必须用专用线;不许在CT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及导线上工作;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要有人监护,使用绝缘工具。 1.4.4 焊点不牢

用专用的焊接工具;焊完后要用万用表检验焊点接触是否可靠。

1.4.5 触电

使用绝缘工具,带绝缘手套;试验用刀闸必须带消弧罩。工作时,要有人监护,必须穿绝缘鞋。

1.4.6 短路

端子要紧固,以防松动发生短路.;清除设备中的杂物,保证设备的卫生清洁。

1.4.7 试验烧损设备

试验时,加入的电压、电流等量,不能超过规定的准许值;电压与电流、直流与交流要分清楚,严禁混淆加入。

1.4.8 误接线

因条件多,做条件时要随时记录,并通知运行人员。拆线要作好标记。工作时,要有人监护,措施恢复,要以运行人员通知为准,不得擅自恢复,恢复工作要随时核对线号及标记。

1.4.9 误跳闸

首先断开保护及失灵的跳合闸连接片;从端子排解开跳闸线以防试验时误切运行中的设备;工作要精力集中,有专人监护,严防误触误碰。 1.5 检验的准备

1.5.1 图纸资料和备品备件的准备

具备与现场实际相一致的图纸和与保护及自动装置相符的说明书;准备最新的整定通知单;根据保护装置的实际情况,准备必要的备品备件。准备好保护装置最近的检验记录以备参考,判断保护装置的性能。

1.5.2 仪器仪表及工具的准备

1.5.2.1 准备好继电保护综合测试仪,万用表,等其他必要的工器具;测试仪表的精度不应低于0.5级,微机继电保护测试仪的精度不应低于0.2级;仪器仪表应在检验期内。 测试电源应满足最大试验负载下,通入保护装置的电流及电压均为正弦波,不得有畸变现象。试验电源的谐波分量不宜超过基波的5%。试验电源应使用专用电源。交流电源应使用一次为三角形接线,二次为星形接线的三相四线制,相电压为100/√3。直流电源应有引自直流母线电压为额定值及80%额定值的专用支路。 1.6 检验的方法及条件

1.6.1 外部检查

(1) 检查装置外部的完整性,外壳玻璃完好无损。 (2) 装置外观检查完整,接线无掉线、无松动现象。 (3) 装置面板信号指示、窗口显示正常。

(4) 主控中央信号、表记等指示正常。 1.6.2 通电前外观和插件检查

参考最新的有效图纸或随装置的图纸检查本装置。 (1) 装置外壳已可靠接地;

(2) 装置面板型号标示、灯光标示、背板端子贴图、端子号标示、装置铭牌标注完整、正确;

(3) 各插件拔、插灵活,插件和插座之间定位良好,插入深度合适。大电流端子的短接片在插件插入时应能顶开;

(4) 各插件单板焊接质量检查:检查各插件上跳线及短接线连接设置正确。 1.6.3 绝缘电阻测试

用500V 摇表,按下表12 ,依次测量各组对地及相互间(开入触点除外)的绝缘 电阻, 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 MΩ,测绝缘电阻时,施加摇表电压时间不少于5s,待 读数稳定时读取绝缘电阻值。接地端子 :X10-32。

1.6.4 装置上电设置

1.6.4.1 在断电情况下,按说明书中装置插件位置图插入全部插件,连接好面板与管 理板之间的扁平电缆线。

1.6.4.2 合上直流电源,若装置告警,需要对装置保护CPU 进行初始化设定,设定步 骤如下:

“QUIT”和“SET”键同时按下,进入出厂调试菜单。

(1) 进入“CPU 设置”菜单下,将CPU1 和CPU2 都投入,按SET 键保存。并将装置重新上电。

(2) 进入“压板模式”菜单下,选择装置需要的压板模式即可。装置提供两种压板方式,即硬压板方式(屏上压板)和软硬压板串联方式,出厂默认配置为硬压板方式。 1.6.5 装置设定

(1) 进入装置主菜单→修改时钟,用“上下左右”键盘将装置时钟设定为当前值。回到液晶正常显示下,观察时钟应运行正常。拉掉装置电源5 min,然后再上电,检查液晶显示的时间和日期,在掉电时间内装置时钟应保持运行,并走时准确。

(2) 进入装置主菜单→测试操作→切换定值区菜单中,切换到一个最常用的定值区,如00 区。

(3) 进入装置主菜单→定值设置→保护定值菜单,固化保护定值,默认固化到00区。 (4) 进入装置主菜单→装置设定→通信地址菜单 (5) 设置Lon 网络及485 串口地址,范围是10H~ABH(装置的地址不能重复);查看“以太1 网地址”和“以太2 网地址”应不为0。

(6) 进入装置主菜单→装置设定→间隔名称菜单,通过面板下方的内码(见附录)输入线路实际名称和编号(或由CSPC 软件直接输入)。

(7) 进入装置主菜单→装置设定→对时方式菜单,选择一种对时方式。若选择脉冲对时方式或IRIG-B 对时方式,GPS 对时成功后,在液晶屏幕右上角显示“*”。

(8) 进入装置主菜单→装置设定→打印设置→录波打印量设置菜单(出厂时已设置好,只需查看确认即可),按SET 显示:

请选择欲设置CPU CSC103C 按SET 显示:

请选择欲设置类型 模入量打印设置(见表1) 开关量打印设置(见表2) 表 1

模拟量名称 C型 模拟量名称 C型 模拟量名称 C型 Ia Ib Ic 3I0 √ √ √ √

表 2 Ua Ub Uc 3U0自产 Ux √ √ √ √ IaR IbR IcR 3I0R × × × × 开关量名称 保护启动 跳A 跳B 跳C 永跳 沟通三跳开入 跳位A 跳位B 跳位C 重合 C型 √ √ √ √ √ √ √ √ √ 开关量名称 沟通三跳开出 远方跳闸出口 远传命令1开出 远传命令2开出 单跳启动重合闸 三跳启动重合闸 闭锁重合闸 低气压闭锁重合 远方跳闸开入 远传命令1开入 远传命令2开入 C型 √ √ √ √ √ √ √ 注:选择“√”为选中,选“×”表示未选中,空白为无。 进入装置主菜单→装置设定→打印设置-打印方式设置菜单,按SET 显示:

打印方式设置 自动打印录波 √ 打印控制字内容 √ 录波打印模式 图形 自动打印录波设为“√”指的是故障后打印录波,设为“×” 指的是故障后只打印保护报告、不打印录波,录波报告需调取。打印控制字内容设为“√”即能打印控制字内容;设“×”不能打印控制字内容。录波打印模式,用“上”、“下”键可设为“图形”或“数据”格式。

推荐设置为自动打印录波、打印控制字内容、录波打印模式为图形。当保护动作行为有疑问时,建议:先将“录波打印模式”设置为“数据”方式,随即,再打印一份录波图

(或用F1 快捷键直接打印最近一次故障的数据格式录波图),然后才可以对装置进行试验,以免数据丢失,不利于进一步的分析。

1.6.6 软件版本检查

进入装置主菜单→运行工况→装置版本 菜单,记录装置型号、CPU 版本信息;进入装置主菜单→运行工况→装置编码 菜单,记录管理板等其他版本信息。检查其与有效版本是否一致。

1.6.7 打印功能检查

(1) 装置主菜单→打印→定值 菜单中,选择定值区打印定值。打印机应正确打印; (2) 装置主菜单→打印→报告 菜单中,选择报告或操作记录应打印正确;

(3) 分别进入装置主菜单→打印→装置设定(工况、装置参数、打印采样值)菜单,选定后即能打;

(4) 快捷键打印功能试验:操作面板上的快捷键应打印正常。 1.6.8 功能压板检查

观察面板循环显示的压板信息,检查所有压板投退是否正常。其硬压板对应的背板端子号见表3。

表 3

序号 压板名称 1 2 3 4 5 差动压板 距离I段压板 距离II.III段压板 零序I段压板 零序其他段压板 零序反时限压板 单重 三重 综重 重合闸停用 压板符号 C型装置端子 CD JLI JLII.III LXI LXqt LXfs DZYB SZYB ZZYB TYYB X4:a4 X4:a6 X4:a8 X4:a10 X4:a12 X4:a14 6 7 8 9 10 11 重合闸长延时控制 ZCYS 功能压板的说明:出厂默认配置为硬压板方式。

软硬压板串联模式时,可以在压板操作→软压板投退菜单中进行软压板投退。在压板操作→查看压板状态菜单中,可以查看压板投入情况。第一列为压板名称,第二列为软压板状态,第三列为最终压板状态。若仅需硬压板,需事先将相应软压板全部投入(以后仅投退硬压板即可)。若仅需软压板,则在屏上需将相应硬压板投入。 1.6.9 开入量检查

进入 装置主菜单→运行工况→开入 查看各开入当前状态,所有开入均应为分。 将+24V 端子(以24V 为例)逐个与下表4所列端子用导线短连,面板显示相应开入应显示合。

表 4

开入名称 信号复归 C型装置端子位置 X4:a26 沟通三跳 沟通三跳* 跳位A 跳位B 跳位C 远传命令1 远传命令2 远方跳闸 闭锁重合闸 闭锁重合闸* 三跳启动重合 三跳启动重合* 单跳启动重合 单跳启动重合* 闭锁远方操作 检修状态压板 通道A检修 通道B检修 X4:a18 X4:c24 X4:c4 X4:c6 X4:c8 X4:c12 X4:c14 X4:c20 X4:a22 X4:a24 X4:a16 X4:a20 低气压闭锁重合 1.6.10 开出传动

进入装置主菜单→开出传动 菜单中进行传动试验。传动时,装置相应的继电器接点应动作,并有灯光信号,其他接点应不动作。复归已驱动的开出只要按面板上的复归按钮即可。试验结果应符合下表。

表 5

序号 项目 1 2 3 应接通的接点 X4:c32-a32 X9:c26-a26 X9:c28-a28 X6:a6-a20 X7:a2-a10 X7:c6-c20 面板应亮的灯 告警灯闪 远行灯闪 告警灯常亮 MMI应显示 开出传动成功 告警I 开出传动成功 告警II 告警I X9:c22-a22 X9:c24-a24 X4:c30-a30 远行灯闪 告警II 跳A X6:a2-a10 相 X6:c6-c20 X7:a6-a20 X6:c2-c10 远行灯闪 跳A 开出传动成功 X7:c2-c10 灯常亮 跳A 相 X7:c26-a26 X7:c28-a28 X8:c22-a22 X8:c24-a24 X9:c2-a2 X9:c4-a4 X9:c6-a6 X9:c8-a8 X9:c14-a14 4 跳相 B X6:a2-a12 X6:a6-a22 X6:c2-c12 远行灯闪 X6:c6-c22 X7:a2-a12 X7:c6-c12 跳B 灯常亮 X7:a6-a22 X7:c6-c22 X7:c26-a26 X7:c28-a28 X8:c22-a22 X8:c24-a24 开出传动成功 跳B 相 X9:c2-a2 X9:c4-a4 X9:c6-a6 X9:c8-a8 X9:c14-a14 5 跳相 C X6:a2-a14 X6:c6-c24 X6:a6-a24 X7:a2-a14 X6:c2-c14 远行灯闪 X7:c2-c14 跳C 灯常亮 开出传动成功 跳C 相 X7:a6-a24 X7:c6-c24 X7:c26-a26 X7:c28-a28 X8:c22-a22 X8:c24-a24 X9:c2-a2 X9:c4-a4 X9:c6-a6 X9:c8-a8 X9:c14-a14 6 跳三相 X6:a2-a10 X6:a6-a20 X6:c2-c10 X6:c6-c20 X6:a4-a16 X7:a2-a12 X7:a6-a22 X7:c2-c12 X7:c6-c22 X7:c4-c16 X6:a2-a12 X6:a6-a22 X6:c2-c12 X6:c6-c22 X6:c4-c16 X7:a2-a14 X7:a6-a24 X7:c2-c14 X7:c6-c24 X7:c26-a26 X6:a2-a14 远行灯闪 X6:a6-a24 跳A、B、C 灯X6:c2-c14 常亮 X6:c6-c24 X7:a2-a10 X7:a6-a20 X7:c2-c10 X7:c6-c20 X7:a4-a16 X7:c28-a28 开出传动成功 跳三相 X7:c30-a30 X7:c32-a32 X8:c22-a22 X8:c24-a24 X9:c2-a2 X9:c4-a4 X9:c6-a6 X9:c8-a8 X9:c16-a16 7 永跳 X6:a2-a10 X6:a6-a20 X6:c2-c10 X6:c6-c20 X6:a4-a16 X6:c4-c18 X7:a2-a14 X7:a6-a24 X7:c2-c14 X7:c6-c24 X6:a2-a12 X6:a6-a22 X6:c2-c12 X6:c6-c22 X6:c4-c16 X7:a2-a10 X7:a6-a20 X7:c2-c10 X7:c6-c20 X7:a4-a16 X6:a2-a14 远行灯闪 X6:a6-a24 跳A、B、C 灯X6:c2-c14 常亮 X6:c6-c24 X6:a4-a18 X7:a2-a12 X7:a6-a22 X7:c2-c12 X7:c6-c22 X7:c4-c16 开出传动成功 永跳 X7:a4-a18 X7:c4-c18 X7:c26-a26 X7:c28-a28 X7:c30-a30 X7:c32-a32 X8:c22-a22 X8:c24-a24 X9:c2-a2 X9:c4-a4 X9:c6-a6 X9:c8-a8 X9:c10-a10 X9:c12-a12 8 9 远传命令1 远传命令2 X8:c18-a18 X8:c20-a20 X9:c18-a18 X9:c20-a20 运行灯闪 运行灯闪 开出传动成功 远传命令1 开出传动成功 远传命令2 1.6.11 模拟量通道检查 此项试验要求对CPU1、CPU2 分别进行,若有某个CPU 未投,在菜单操作过程中显示“所选CPU 未投入或不存在”。

产品在出厂前已将零漂、刻度调整好,现场只须查看,查看刻度时先进入测量量或模入量菜单,再加入模拟量查看。若不满足要求再按下面方法调整,注意须将启动定值抬高。 1.6.11.1 零漂检查

调整零漂时,应断开装置与测试仪或标准源的电气连接,确保装置交流端子上无任何输入,选择菜单装置主菜单→测试操作→调整零漂,选择全部,确认后进行零漂调整,调整成功后会报“零漂调整成功”,之后,选择菜单测试操作→查看零漂,电流通道应 ﹤ 0.1A(TA 额定值5A)或﹤ 0.02A(TA 额定值1A),电压通道应 ﹤ 0.1V。 1.6.11.2 刻度调整

将装置电压输入端子UA、UB、UC、UX 并联;UN 、UX’并联,用0.5 级以上测试仪,其输出电压UA、UN 接装置X1-a10、b10 端子上。将X1 的b1-a2,b2-a3,b3-a4分别短接,测试仪输出电流接装置X1 的a1 与b4 端子。选择菜单装置主菜单→测试操作→调整刻度,按“上下左右”键和“SET”键选择全部,设置调整值为In 与50V,从测试仪输出交流量到装置,然后确认执行。若操作失败,装置将显示模拟通道异常及出错通道号,检查接线、标准值、版本号是否正确。 1.6.11.3 模拟量精度及线性度检查测试

刻度和零漂调整好以后,用0.5 级以上测试仪检测装置测量线性误差,并记录检测结果,要求:在TA 二次额定电流为5 A 时,通入电流分别为25 A、10 A (上述两档时间不许超过10 s)、2 A、1 A、0.4 A;在TA 二次额定电流为1 A 时,通入电流分别为5 A、2 A、0.5 A、0.2 A、0.08A; 通入电压分别为60V、30V、5V、1V、0.4V;观察面板显示或选择菜单装置主菜单→测试操作→查看刻度,要求电压通道在0.4 V、1 V 时液晶显示值与外部表计值误差小于0.1V,其余小于2.5%;电流通道在0.08In、0.2In 时误差小于0.02In,其余小于2.5%。

1.6.11.4 模拟量极性检查

交流插件X1 的b1~b4 短接,测试仪IA、IB、IC、IN 输出分别接入装置X1-a1、X1-a2、X1-a3、X1-a4 端子,加入额定电流;由X1 的a10、a9、b9、b10 分别加三相对称交流电压50V(对D 型装置,将b7 与b10,a7 与a10 短),各相电压分别超前于各相电流的相角60°,检查液晶循环显示或进入菜单装置主菜单→运行工况→测量量查看,A、B、C 相电压应相差120°,A、B、C 相电流应相差120°,同相电流应落后同相电压60°(角度误差应≤3°)。否则检查装置或交流插件接线是否正确。 加三相对称电压50V, 单加A 相电流(通入额定电流),滞后A 相电压60°,观察3I0 幅值与角度显示应与IA 相同,否则检查装置或交流插件接线是否正确。 1.6.12 光纤通道检查

首先在定值中正确设定通道方式、通信速率及相关项。

1.6.12.1 双通道方式

正确连接A 光纤通道和B 光纤通道,装置上电后,液晶屏幕应显示报文:“通道A 通信恢复”和“通道B 通信恢复”;正常循环显示为:“通道 A 正常 丢帧= 0”和“通道 B 正常 丢帧= 0”;8#插件通道A 告警接点(a2-c2、a4-c4、a6-c6、a8-c8)及通道B 告警

(4) 主机方式控制字KG2.0:此位置“1”时为主机方式,置“0” 时为从机方式,两侧装置必须一侧整定为主机方式,另一侧整定为从机方式。

(5) 补偿电容电流控制字KG2.1:当电容电流超过10%In 时,建议进行补偿,将此控制字置“1”。

(6) TA 断线闭锁差动保护控制字KG2.2 置“1”时,TA 断线闭锁差动保护,在这种情况下可用控制字KG2.3 进一步选择TA 断线闭锁三相差动保护(置“1”时)或TA 断线只闭锁断线相差动保护(置“0”时)。当KG2.2 置“0”时,TA 断线不闭锁差动保护,控制字KG2.3 不起作用,投入TA 断线后分相差动保护,当断线相差动电流大于“TA 断线后差动定值”时,差动保护动作永跳。

(7) 远方跳闸受启动元件控制字KG2.4:置“1”时,远方跳闸受启动元件控制,本侧“启动元件动作”且收到对侧传送过来的远方跳闸信号,动作永跳;置“0”时,远方跳闸不受启动元件控制,本侧收到对侧传送过来的远方跳闸信号,动作永跳。如果不使用远方跳闸功能,建议将此位置“1”。

(8) 远方跳闸受方向元件(阻抗元件)控制字KG2.5:置“1”时,远方跳闸必须在保护启动的情况下,任一相别阻抗在Ⅱ段范围内,且收到对侧传送过来的远方跳闸信号,才能动作永跳。使用阻抗Ⅱ段闭锁时,需要考虑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此位置“0”时,远方跳闸不受阻抗Ⅱ段控制。如果不使用远方跳闸功能,建议将此位置“1”。

(9) 双通道控制字KG2.6:置“1”时,通道A、通道B 任一通道故障时,报相应通道告警(只闭锁故障通道,不闭锁差动保护);置“0”时,通道A、通道B 两个通道全故障时,才报通道告警。在采用双通道时,将此位置“1”,在采用单通道时,将此位置“0”。 (10) 零序差动动作永跳控制字KG2.8:置“1”时,零序差动动作永跳;此位置“0”时,零序差动保护选相跳闸。

(11) 通道A 选择外时钟控制字KG2.9:置“1”时,通道A 选择外时钟;此位置“0”时,通道A 选择内时钟。

采用专用通道时,此位置“0”;

复用64kbps 通道时,此位置“1”; 复用2Mbps 通道时,此位置“0”。

(12) 通道A 选择2M 速率控制字KG2.10:置“1”时,通道A 选择2Mbps 速率;此位置“0”时,通道A 选择64kbps 速率。在采用专用通道时,建议将此位置“1”。

(13) 通道B 选择外时钟控制字KG2.11:置“1”时,通道B 选择外时钟;此位置“0”时,通道B 选择内时钟。

采用专用通道时,此位置“0”;

复用64kbps 通道时,此位置“1”;

复用2Mbps 通道时,此位置“0”。

(14) 通道B 选择2M 速率控制字KG2.12:置“1”时,通道B 选择2Mbps 速率;此位置“0”时,通道B 选择64kbps 速率。在采用专用通道时,建议将此位置“1”。 (15) 通道环回试验投入控制字KG2.13:在做通道自环实验或通道远方环回实验时,将此位置“1”;正常运行时,必须将此位置“0”。

(16) 距离Ⅰ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字KG3.0、距离Ⅱ段不经振荡闭锁控制字KG3.1:置“0”,电流突变量启动150ms 或静稳失稳启动后,距离Ⅰ段或Ⅱ段再投入须经振荡闭锁元件开

放。置“1”,则从保护启动到整组复归,距离Ⅰ段或Ⅱ段一直开放。

(17) 快速Ⅰ段投入控制字KG3.2:线路长度小于20km,请将该位置“0”。

(18) 瞬时加速距离Ⅱ段投入控制字KG3.3、瞬时加速距离Ⅲ段投入控制字KG3.4。所有关于加速的控制字都是指重合后加速。

(19) 距离II(III)段永跳投入:此位置“1”,则距离II(III)段跳闸时发永跳令,置“0”时,距离II(III)段跳闸时发选(三)跳令。

(20) TV 断线后过流投入控制字KG3.7:置“1”,则TV 断线后投入TV 断线后过流和零序过流。

(21) 零序Ⅱ段投入控制字KG4.0、Ⅲ段投入控制字KG4.1:零序Ⅱ、Ⅲ、Ⅳ段共用一个压板,可以经控制字投退。

(22) 加速零序Ⅱ、Ⅲ、Ⅳ段投入控制字KG4.5-KG4.7:仅指重合闸后加速。投入时,相应段在开关重合于接地故障后带100ms 延时跳闸。重合闸后加速时,零序Ⅰ段固定投入,带100ms 延时;不灵敏Ⅰ段自动投入,瞬时动作。

(23) ??????突变量闭锁投入控制字KG4.8:置“1”时,零序Ⅰ、Ⅱ、Ⅲ、Ⅳ段都受3 U0 突变量元件闭锁。

(24) 零序Ⅱ 、Ⅲ段永跳控制字KG4.9:置“1”时动作永跳,置“0”时动作选跳。 (25) 零序 Ⅳ段永跳控制字KG4.10:置“1”时动作永跳,置“0”时动作三跳。

(26) 零序反时限保护推荐用标准反时限特性曲线,若带方向控制字KG4.11 投入时,必须零序方向判为正方向时才能动作。零序反时限永跳控制字KG4.12:置“1”时动作永跳,置“0”时动作三跳。

(27) 延时130ms 开放零序Ⅰ段:“同杆双回运行方式”投入且“延时130ms 开放零序Ⅰ段”投入时,零序Ⅰ段带130ms 延时出口跳闸。该位置“0”,则零序Ⅰ段瞬时跳闸。此位的设立主要是防止跨线故障时零序Ⅰ段误跳闸。

(28) 非同期方式投入、检无压方式投入、检同期方式投入控制字:这三种方式均指重合闸检定方式,任一置“1”,必须将其他两位置“0”。

(29) 单(三)相偷跳启动重合闸:置“0”,如果开关偷跳单(三)相,综合重合闸将不重合。此位置“1”,开关偷跳单(三)相,综合重合闸将按整定好的方式和延时重合。 1.6.14.4 控制字的输入、显示及打印说明

输入方式:下图4为输入保护定值时的面板屏幕显示,以公用控制字为例,如设置“相间永跳投入”、“三相永跳投入”,则控制字可按16 进制输入,即直接将公用控制字改为0003;也可按位投退,即在按位描述中,将B0、B1 位直接置“1”。

保护定值 公用控制字 0 0 0 3 按位描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 B15 B14 B13 B12 B11 B10 B9 B8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 相间永跳投入 图 4

显示方式:通过装置面板上查看、更改定值或打印定值单时,对每一位的含义都如定值清单的解释。以公用控制字的B0 位为例,当光标指示在上图的阴影B0 位时,若此位置

“1”,则面板最底一行将显示“相间永跳投入”,若此位置“0”,则面板最底一行显示“相间永跳退出”。

打印方式:各个控制字分别打印,打印内容为位、该位的实际含义、置“1”或“0”。 1.6.15 通信参数

表 14

序号 名称 整定范围 设置方式 备注 01 当前定值区00~可用面板上“+”、当前使用的定值区 31 02 装置地址 “-”键修改当前定值区号 10~ABH 号 装置设定→通信地地址范围:10~ABH。 址→Lon网及485地址菜单 03 串口波特率9600 指485串口波特率为9600(2.03以下版本不可设置) 04 间隔名称 2.03及以上版本可设 9600,192000,38400 线路名称不能超过15个汉字大小 可用微机分析调试软件(CSPC软件)或在面板上通过内码按实际线路名称设置 05 103功能类型B2HCSC-103功能类型装置设定→103功码为B2H 能类型菜单,可设置IEC60870-5-103功能码 06 对时方式 装置设定→对时方式 07 规约类型 通信规约V1.20 通信规约V1.10 可选择网络对时方 式、脉冲对时方式、IRIG-B对时方式 装置设定→规约选LON网、以太网可选择 择CSC-2000规约的版本。装置从485口输出IEC60870-5-103规约信息时,可不处理该项 08 SOE复归选择 手动复归; 自动复归 装置设定→SOE复归选择 可选手动复归(收到复归命令复归SOE)或自动复归(10s复归SOE) 09 以太1网地址 ***.***.***.*** (网段1.2.3.4) ***.***.***.*** 装置设定→通信地根据现场设置,与以址→以太1网地址 太网2的网段2或3不能相同 装置设定→通信地根据现场设置,与以10 以太2网地址 (网段1.2.3.4) 址→以太2网地址 太网1的网段2或3不能相同。若和CSN规约转换盒连接扩展485口,需设置以太2网地址为:10.10.6.124 1.7 质检点 1.7.1 保护插件均插紧;保护屏内端子标示清楚、无松动、无氧化,接触良好;保护装置面板运行指示灯指示正确。

1.7.2 现场保护回路实际接线与图纸一致,保护定值与定值通知单一致。 1.7.3 整组试验,各保护的动作行为及信号均正确。

1.7.4 操作屏继电器的外观完好,安装牢固,接线正确、接触可靠,标示清楚。 1.7.5 操作屏继电器的动作、返回值符合规程规定。

1.7.6 操作屏继电器的接点压力合适、接触良好,机构活动灵活无卡涩。

1.7.7 现场的保护二次回路及开关二次控制回路与图纸一致,接线正确、接触可靠,标示清楚。

1.7.8 现场的保护二次回路及开关二次控制回路绝缘良好。 1.7.9 开关传动试验。

1.7.10 需要对运行交代的问题(包括是否可以投运、注意事项、操作顺序、定值等) 1.7.11 保护检验完毕后,将检验情况、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操作顺序、定值整定、保护能否投入运行等向运行交代清楚,并规范的记录在运行的保护记事本上。

注:1.本规程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与上级专业部门颁发的规程抵触的地方按上级专业部门颁发的规程执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hl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