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测试题(第4、5、6章)2014-10-6

更新时间:2023-09-13 16:11: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必修二测试题(第4、5、6章)2014-10-6

一、单选题(共30小题,共60分)

1.下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 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 C.如果③表示酶分子,则它的名称是DNA聚合酶 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三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

2.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转运

的氨基酸发生的变化是

( )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3.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4.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基因与酶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绝大多数酶是基因转录的重要产物 B.酶和基因都是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些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相应代谢过程来实现的 D.只要含有某种酶的基因,细胞中就含有相应的酶

5.美、以三位科学家因为“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如

图为细菌内核糖体作用的机制(AA代表氨基酸),下列有关核糖体和细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1

A.给图示过程提供的遗传信息位于染色体上

B.形成②和④的过程中均有水的产生,均由肽键连接着基本单体 C.②上的密码子与①上的反密码子、④上的氨基酸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D.若②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①上的碱基也会发生改变,但其携带的氨基 酸可能不变

6.如图所示的过程,正常情况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⑥ C.⑤⑥ D.②④

7.下面是细胞核中某真核细胞基因进行转录过程的部分示意图,其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有五种碱基八种核苷酸 B.该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催化

C.若图中转录的基因含300个碱基对,则其指导合成的蛋白质至少含100个氨基酸 D.图中②、③的化学本质相同

8.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对的方式不完全相同

2

15

15

9.治疗艾滋病(HIV病毒为RNA病毒)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

很相似。下列对AZT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自我复制 C.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逆转录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表达过程

10.下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B.转录结束,然后开始翻译

C.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D.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11.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加倍,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起作用的时期都是间期

B.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C.前者实验中用到的卡诺氏液是固定细胞形态的作用 D.用前者处理洋葱比后者处理更有效

12.下列哪种人不需要进行遗传咨询( )

A.孕妇孕期接受过放射照射B.家族中有直系旁系亲属生过先天畸形的待婚青年 C.35岁以上的高龄孕妇 D.孕妇婚前得过甲型肝炎病 13.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诱变育种 B.单倍体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杂交育种 14.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

A.杂交实验 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 15.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16.要使目的基因与对应的载体重组,所需的两种酶是( ) ①限制酶 ②DNA连接酶 ③解旋酶 ④DNA聚合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发生争论,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有密切关系。下面关于基因的相

3

关知识中,不可能是争论的原因的是 ( )

A.对基因的结构和调控机制等的了解仍相当有限 B.所转移的基因有不少是异种生物之间的基因转移 C.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 D.DNA重组技术需要有精心设计的“分子工具” 18.下列关于基因成果的概述,错误的是

( )

A.在医药卫生方面,主要用于诊断、治疗疾病

B.在农业上主要是培育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具有抗性的农作物 C.在畜牧养殖业上培育出了体型巨大,品质优良的动物 D.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用于环境监测和对污染环境的净化

19. 下图是获得抗虫棉的技术流程示意图。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常作为标记基因,只有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细胞才能在卡那霉素培养基上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构建重组质粒过程中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B.愈伤组织的分化产生了不同基因型的植株

C.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中有该过程所利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识别位点 D.抗虫棉有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抗虫性状的稳定遗传

20.如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转基因植物,生产可食用疫苗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其中PstⅠ、SmaⅠ、EcoRⅠ、ApaⅠ为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4

A.图示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B.形成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SmaⅠ

C.抗卡那霉素基因的存在有利于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D.形成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限制酶 PstⅠ和EcoRⅠ 21.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潜在的安全隐患 ( )

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

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白细胞介素-2,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

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 22. 科研工作者将基因型为Bb的某植物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成为四倍体;再将该四倍体产生的配子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之染色体加倍。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正确的判断组合是( )

①最终获得的后代有2种表现型和3种基因型 ②上述育种方式包含了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③最终获得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④第二次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可育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3.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可能导致染色体的结构或基因序列发生变化。图甲、图乙分别表示两种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模式,图丙、丁、戊表示某染色体变化的三种情形。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B.乙可以导致丙的形成

C.甲可以导致丁或戊两种情形的产生 D.乙可以导致戊的形成

24.如图为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体1、4、5、7组成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5

B.染色体3、6之间的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C.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 D.果蝇基因组可由1、3、6、7四条染色体组成 25.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色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 )

A.是一种诱变因素 B.引起染色体畸变 C.影响基因表达 D.改变了色素基因

26.如图是某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的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丙细胞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D.甲细胞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前者属基因重组,后者属染色体结构变异

27.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 B.染色体②和⑤上的基因一定相同

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一个染色体组 D.若①是X染色体,则④是Y染色体,其余是常染色体

28.若图甲中①和②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③和④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基因,“°”表示着丝点,则图乙~图戊中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依次是 ( )

A.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B.缺失、重复、易位、倒位 C.重复、缺失、倒位、易位 D.重复、缺失、易位、倒位 29.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这属于基因重组 C.YyRr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是因为发生了基因重组 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 3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 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

6

二.简答题

31.(10分)观察下列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_______过程。图中组成②的单体是_____。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3)已知某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由它控制合成的多肽链中含有“—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的氨基酸序列。(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赖氨酸的密码子是AAA、AAG;甘氨酸的密码子是GGU,GGC,GGA,GGG。)

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链转录的(以图中的甲或乙表示)。 ②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突变,所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成为“—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写出转录并翻译出此段多肽的DNA单链的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0分)ch1L基因是蓝细菌(蓝藻)DNA上控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为研究该基因对叶绿素合成的控制,需要构建该种生物缺失ch1L基因的变异株细胞。技术路线如图甲所示,请

7

(1)①②过程中均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重组质粒B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目的是 和 __________。 (3)若含有ch1L基因的DNA片段和选用的质粒上的限制酶切割位点如图乙所示。请回答问题。

①构建含ch1L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对质粒和含ch1L基因的DNA进行切割。

②同时用酶1和酶4切割图乙中的质粒,则产生含有1 800对碱基和8 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用图中四种酶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含有600对碱基和8 200对碱基的两种片段;若换用酶1和酶3同时切割此质粒,则产生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碱基的片段。 33.(10分)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抗病(A)对易感病(a)为显性,高秆(B)对矮秆(b)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据此培养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 (2)将图1中F1与另一玉米品种丙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如图2所示,则丙的基因型为__ ____。

8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AaBb得到Ab个体。与过程a、b、c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 ________________方法。 34.(10分)科研人员以大白猪和梅山猪为实验对象,对FUT1和FITI两种基因开展研究,结果如下:

(注表中未显示出的碱基序列在两品种中是相同的)

(1)相对于大白猪,梅山猪中的FUTI基因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 (替换/增添/缺失);另外,测定梅山猪FITI基因合成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发现多出了组氨酸和丝氨酸,根据上表信息可推知,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应为 (已查知,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 (2)研究表明,FUT1基因与猪抗水肿、腹泻病(肠毒素大肠杆菌F18侵染所致)有关;FITI基因能影响脂肪代谢,从而决定背膘厚度(即皮下脂肪厚度)性状。若大白猪中的FUTl基因和FITI基因分别记为A和B;梅山猪中的FUT1基因和FITI基因分别记为A'和B',则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表现型如下表:

①据表可知,基因A与A'、B与B'中,属于显性基因的分别是 。若综合考虑 FUT1和FITI基因的影响,基因型为 的个体为抗病、背膘薄的优良猪品种。 ②现以大白猪、梅山猪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则 代可获得上述优良品种。

9

生物必修二测试题(第4、5、6章)2014-10-6 答题卡 座位序号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1 答案 题号 21 答案 二.简答题 31.(10分)

(1)该图表示_______过程。图中组成②的单体是_____。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

(3)①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______链转录的 (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10分)(1)①②过程中均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构建重组质粒B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目的是 和 __________。 (3)①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对质粒和含ch1L基因的DNA进行切割。 ②则产生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碱基的片段。

33.(10分) (1)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 (2)丙的基因型为__ ____。 (3)过程e常采用______________过程a、e、f的优势是___________ _____。 (4)若现有玉米均为晚熟品种,欲培育早熟品种可采用[ ] ________________方法。

10

2 12 22 3 13 23 4 14 24 5 15 25 6 16 26 7 17 27 8 18 28 9 19 29 10 20 30 34.(10分)

(1)发生了碱基对的 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应为 (2)①属于显性基因的分别是 。基因型为 的个体。 ②则 代可获得上述优良品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DCD;BABCD; CDBCD;ADAAB;CBDAC;BCACB

31.(1)翻译 核糖核苷酸 (2)GCU(3)①乙 ② —GGACTTCCCTTC—

32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破坏ch1L基因 操作成功后筛选出该变异株 (3)①酶1和酶3 ②1 200对碱基和8 800

33.(1)杂交育种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 缩短育种年限(4)g诱变育种 34.(1)替换 、UCC (2)①A`和B ②AAB`B` ②F2(或子二)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DCD;BABCD; CDBCD;ADAAB;CBDAC;BCACB

31.(1)翻译 核糖核苷酸 (2)GCU(3)①乙 ② —GGACTTCCCTTC—

32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破坏ch1L基因 操作成功后筛选出该变异株 (3)①酶1和酶3 ②1 200对碱基和8 800

33.(1)杂交育种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 缩短育种年限(4)g诱变育种 34.(1)替换 、UCC (2)①A`和B ②AAB`B` ②F2(或子二)

11

34.(10分)

(1)发生了碱基对的 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应为 (2)①属于显性基因的分别是 。基因型为 的个体。 ②则 代可获得上述优良品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DCD;BABCD; CDBCD;ADAAB;CBDAC;BCACB

31.(1)翻译 核糖核苷酸 (2)GCU(3)①乙 ② —GGACTTCCCTTC—

32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破坏ch1L基因 操作成功后筛选出该变异株 (3)①酶1和酶3 ②1 200对碱基和8 800

33.(1)杂交育种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 缩短育种年限(4)g诱变育种 34.(1)替换 、UCC (2)①A`和B ②AAB`B` ②F2(或子二)

参考答案

二、选择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BCDCD;BABCD; CDBCD;ADAAB;CBDAC;BCACB

31.(1)翻译 核糖核苷酸 (2)GCU(3)①乙 ② —GGACTTCCCTTC—

32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 (2)破坏ch1L基因 操作成功后筛选出该变异株 (3)①酶1和酶3 ②1 200对碱基和8 800

33.(1)杂交育种 (2)Aabb (3)花药离体培养 缩短育种年限(4)g诱变育种 34.(1)替换 、UCC (2)①A`和B ②AAB`B` ②F2(或子二)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sx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