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生物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测试题(带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9 07: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是相同的

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C.有丝分裂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

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2.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B.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

C.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

D.细胞体积小,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仅发生于早期胚胎形成的过程中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4.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细胞全能性

B.细胞全能性一般随着细胞分化程度增高而降低

C.受精卵能在自然状态下发育成个体,因此全能性最高

D.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或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

5.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 )

A.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

B.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D.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6.玉米根尖纵切片经碱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学显

1

2 微镜观察到的分生区图像如下。对此图像的观察与分析,错误的是( )

A .先用低倍镜再换高倍镜观察符合操作规范

B .可观察到箭头所指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壁

C .在图像中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期前期的细胞

D .细胞不同结构成分与该染料结合能力不同

7.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细胞是通过无丝分裂产生的

B .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

C .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D .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未改变 8.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类型。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发生细胞凋亡

B .小肠上皮细胞的自然更新过程中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C .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凋亡现象

D .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9.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 ),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 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为检测Art 对凋亡蛋白Q 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 的对照试验

B .为初步了解Art 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C .用凋亡蛋白Q 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D .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 ,可确定Art 能否进入细胞

10.在人体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等血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造血干细胞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而实现自我更新

B .造血干细胞形成不同类型血细胞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

C .理论上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白细胞都具有细胞的全能性

皮肤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皮肤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神经细胞

淋巴细胞

D.红细胞因细胞衰老导致细胞核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

11.下列关于细胞衰老与凋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过程细胞及细胞核的体积均变小

B.细胞衰老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变慢

C.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D.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

12.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

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

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二、非选择题:

13.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用龙胆紫溶液染色。实验中,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龙胆紫溶液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性染料,能够使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着色。

(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核。细胞核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

14.美花石斛的茎是名贵中药材,因细胞分裂不活跃,其生长缓慢。研究表明,美花石斛在一天中细胞分裂存在高峰期(日节律)。下列为某实验小组探究美花石斛茎尖细胞分裂日节律的实验步骤与结果:

①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采集美花石斛的茎尖。

②茎尖固定8h后,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的混合液中3~6min。

③取出茎尖,用蒸馏水漂洗3次,每次不少于10min。

④用改良苯酚对茎尖染色20min后,制作临时装片。

⑤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裂期的细胞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拍照,其中一张照片如图A

3

所示。

⑥统计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数及观察的细胞总数,计算其比值作为细胞分裂指数。实验结果如图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选取新生茎尖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茎尖浸泡在等量95%乙醇和15%盐酸混合液中”的目的是使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中漂洗3次,洗去解离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中改良苯酚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着色。

(3)通常情况下,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结合图A分析,本实验选择后期的细胞进行统计,是因为细胞分裂后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表明,在日节律上,美花石斛细胞分裂高峰期的时间为___________左右。

15.如图是依据细胞增殖过程中,核内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等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画的图像和柱状图,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生物体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部分图像,根据图像判断细胞有丝分裂的先后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1能否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_________________。

4

(2)图1中,可表示出图2甲所示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目关系的是_________________。在图2的乙坐标中用柱状图表示图1A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

(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发现大多数细胞处于分裂间期,少数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直径一般为细胞核的1/20~1/3,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产生的。科学家根据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经镉处理后)的微核率[微核率=(微核细胞数/观测细胞数)×100%],研究水中不同浓度氯化镉的毒性,得到下面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细胞分裂指数是指视野内分裂期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比例。

(1)将蚕豆种子合理分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镉溶液中,让其萌发生根,下列不属于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

A.温度B.根的长度

C.培养时间D.每组蚕豆的数量

(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

(3)统计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需要观察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情况,制作蚕豆根尖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为__________。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准确,计数时应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2分析,当镉离子相对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微核率反而下降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图表示人体内部分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成过程。其中,成纤维细胞的形成过程未经人为调控。A细胞到单核细胞、血红细胞的几种途径中部分属于人为调控过程,PU、GATA 为两种蛋白质,是细胞内调控因子。

5

(1)在图中所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过程②中,中心体和染色体数的倍增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的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

(2)表1比较了过程①和②的特点,用“√”表示“发生”,用“×”表示“不发生”。

完成下表。

表1

事件过程①过程②

DNA序列改变

细胞功能改变

伴随蛋白质合成

细胞数量增加

(3)上图中A、B、C、D四类细胞,分化能力最接近胚胎干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__。

(4)若要使血红细胞前体直接转变成单核细胞,可行的人为调控措施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细胞周期包括间期与有丝分裂期,有丝分裂包括前期、中期、后期与末期。

2.A

解析:与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一般体积较大。但对真核生物而言,个体体积的大小主要与细胞数量多少相关。

3.B

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失去了分裂的能力;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并不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发生在个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4.A

解析:细胞全能性的起点是经过分裂分化的细胞,终点是个体或个体的各种细胞。玉米种子是繁殖器官而不是细胞。

5.B

解析: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每条染色体包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说明处于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分裂前,前期、中期都符合。

6.B

解析:箭头所示的时期是后期,细胞核的核膜已消失,观察不到。

7.A

解析: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自身不会进行分裂。

8.B

解析: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坏死是环境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

9.C

解析: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蛋白在消化道中将被消化成氨基酸而失去作用。

10.A

解析:细胞的分化通常是不可逆的。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已失去了细胞核,不能再体现全能性。

11.A

解析:衰老细胞因失水细胞体积变小,但细胞核的体积增大。

7

12.C

解析:图中甲未加药物,乙丙初期的细胞数均大于乙丙,说明都加入了促进细胞增殖的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丙组的细胞数增加减缓,说明加入了药物D。

二、非选择题:

13.参考答案:(1)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碱染色体

(2)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解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一是要让根尖细胞分散,二是要对染色体作染色处理。让细胞分散需要解离与压片,染色要用碱性染料。

14.参考答案:(1)茎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2)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防止解离过度染色体

(3)分裂中期持续时间较长,细胞数目较多

(4)9:00

解析:解离液持续的作用会导致解离过度,细胞裂解;解离液也会影响染色。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是观察染色体数目形态的最佳时期,但中期时间很短,视野中能见到的很少,不利于统计。

15.参考答案:(1)C、B、A、D不能

(2)B、C如图所示

(3)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解析:图ABCD所示的时期分别是后期、中期、前期与末期,没有间

期的图示。在染色体复制之前,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比例关系是1∶0∶1,复制后至后期着丝点分裂前的数量比例关系为1∶2∶2。

16.参考答案:(1)B

(2)DNA和蛋白质

(3)解离、漂洗、染色、制片每组装片观察多个视野,求平均值

(4)当镉离子浓度达到100时,细胞的有丝分裂被抑制,由于微核形成于有丝分裂后期,故形成的微核会减少

解析:探究不同浓度氯化镉的毒性,实验的自变量是氯化镉的浓度,毒性的判断依据是染色体断裂产生微核的微核率。由于观察的是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根尖的长短并不影响到分生区细胞数量。

显微镜下的视野范围很小,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有限,要减少实验的误差,计数时增加计

8

数量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17.参考答案:(1)间后

(2)

(3)A

(4)增加PU的浓度/降低GA TA的浓度/-[GATA]/+[P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过程①改变了细胞的形态,属于细胞的分化;②过程是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的过程。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数量不变,细胞中的DNA序列不变,但分化过程是基因选择表达的过程,合成的蛋白质将出现差异,细胞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

图示细胞中,细胞A既可以向成纤维素细胞方向发展,也可以向单核细胞及血红细胞方向发展,所以图A细胞最接近干细胞。

图中虚线表示人为的调控,可改变细胞自然发育的方向,使血红细胞前体向单核细胞发育,单核细胞前体向血红细胞发育。人为调控的方式可以是改变PU、GATA两种蛋白质含量比例。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by1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