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考试重点

更新时间:2023-10-21 06: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心理咨询的定义

是指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依据心理学的理论,针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运用心理学方法、技术,协助其维护、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人格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人际过程。

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原则

保密原则道德中立原则时间限制原则设置边界的原则自愿原则收费原则

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常见误区

去心理咨询的人都有精神病心理咨询等于思想工作心理咨询师应该告诉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理咨询师等于救世主

心理咨询的对象 心理咨询最一般、最主要的对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问题的人群希望获得更好发展的人(全体大学生)需要给予适当疏导的人(心理困惑)存在一定心理问题需要提供专业帮助的人(个别有心理障碍)

需要求助心理咨询的情景

刚升入大学,对新环境适应困难 与同学关系不和睦,渴望通过疏导改善生活中遇有重大选择时,犹豫不定 经历了失恋、单相思后,心灵创伤无法自愈过分自卑,经常感到心情压抑经受挫折后,精神一蹶不振学习压力大,但又不能自行调节睡眠状态发生改变,出现了严重的失眠等

心理咨询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要有主动求助的动机要建立一个现实的心理咨询期望要打破“凡病需吃药”的老观念

心理问题的种类

心理困扰, 由各种压力引起的,轻度心理失调。其强度较弱,持续时间较短,不属于疾病范畴,可自我调整或求助得到恢复。

遇到心理困扰该怎么办?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进行积极的自我调整主动求助心理咨询 分类:人格与适应不良 神经症 精神病性障碍

焦虑症,以无明确原因的不安和紧张为主的一类神经症。 令人不安的认知。

表现:躯体反应,如坐立不安、发抖口干、胸闷、头晕等 逃避倾向

主要形态:广泛焦虑症惊恐发作 恐惧症 强迫症 社交焦虑症等 焦虑症治疗护理 : 消除和减轻心理压力 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

以心理治疗为主,配合药物治疗(短期、少量)。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症状。

表现:情绪低落 思维缓慢 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睡眠及食欲障碍 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心境障碍治疗护理: 正确看待疾病,不避讳;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相结合; 及时处理现实中的困难; 谨防心理危机事件。

精神分裂症,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和脱离现实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表现:幻觉 妄想 言语紊乱 情绪障碍 自知力障碍 社会功能受损 精神分裂症治疗护理:早发现早治疗; 坚持足量用药;

康复期需多方面帮助。

自我意识的内涵

意识,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自觉能动反映。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外部世界相互关系状况的认识和体验。

自我意识的结构: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控制

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 生理自我(8个月-3岁) 社会自我(4岁-青春期) 心理自我(青春期以后)

良好自我意识的标准:

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

一个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协调一致的人; 一个独立的,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 一个主动发展自我、且具有灵活性的人;

一个不仅自己能健康发展,而且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人。

自我意识偏差,指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的自我意识问题。 表现:偏颇的认知 不当的体验 不适应的调节方式

大学生中的自我意识偏差现象:过度自卑,自我中心,冷漠

正确认识自我:公开的我,盲目的我,秘密的我,未知的我

积极悦纳自我:

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和毅力。 行为表现一向都自然而诚恳。

了解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的目标。 对自己的个性及人生观引以自豪。

不断超越自我:自我实现理论 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当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时,人们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学习是个体把信息和经验转化成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的终身过程。

学习心理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人的心理反应、心理特点及其活动规律。 智力因素(认知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非智力因素(非认知因素):动机、兴趣、意志、情绪、个性(气质、性格)

主要学习困难:学习缺乏自信 缺乏学习内在动机 学习的盲从 学习方法不当 解决方法:正确估计自己培养自信心理,克服学习无助感,提高自我效能感

动机与目标紧密相关,学习动机一旦被激发,人们倾向于采取目标导向行动去完成任务 具体的、近期的、具有一定挑战性而又可以完成的目标,最具有激励作用,比如今天的心理考试要及格

人们对先前任务成败的归因决定着后继的完成任务的动机。 及时复习,构建自己的知识网

大学学什么?学会求知 学会做事 学会生活 学会做人 高中与大学学习的区别: 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

学会生活:学会自立 善用时间 驾驭情绪 维护健康

学会做人:修炼积极品质 诚实守信 主动积极 有责任心 团队精神

情绪,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客观事物---源泉 需要是否满足---中介 行为---表现

重要性:情绪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快乐的时候 荷尔蒙增加、机体免疫力增强 悲伤的时候 食欲减退、消化不良 愤怒的时候 血压升高、心跳加快

情绪对认知加工有重要作用,会影响人的学习效率 情绪影响人际交往

不良情绪的分类:愤怒:准备对一个不能接受的情况做出反应 痛苦:使我们避开危险,摆脱威胁

悲伤:从失去之中取得智能去更珍惜尚拥有的 紧张:需要额外的能力保证成功

内疚: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做了不该做的

情绪健康的标准:适度的欲望 清醒的理智

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 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情感 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 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忧郁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心境持续低落、悲哀、消沉的情绪体验。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或潜在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情绪,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

愤怒主要表现:紧张、压抑,忍不住的发泄欲望 产生原因:仇恨积累,长期压抑 应对方式:情绪疏导,适当发泄

冷漠是一种对人对事漠不关心的消极情绪体验。 管理情绪要针对问题,针对认知,针对情绪

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人际交往:人与人之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认知:对自我和他人的了解和认识。 情感:情感的投入和双方情感的满足。 行为:外在表现和结果。

自我认知的误区:缺乏自信不敢交往

自我中心难以交往:以我为中心 我行我素 只顾及自己感受 不顾及别人感受 控制他人 对他人知觉偏差:猜疑阻隔信任

印象替代现实:凭主观印象看人 过高或过低评价一个人的 某项品质 夸大或忽略差异性 心理状态欠佳:动机决定远近

情绪左右沟通:自卑 恐惧 孤独 嫉妒 愤怒

技巧的缺乏:语言表达欠缺方法 对非语言欠缺体察

学会交往 走近幸福: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 调整沟通方式 倾听 肯定、欣赏的态度 使用幽默

遵循人际交往的原则:尊重 同感 真诚

自尊:自重自爱,自信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一个独特的人,有价值的人,有潜能的人,可以改变的人。 尊重他是一个人,而首先不是“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即行为。

同感是感受别人的内心世界有如他自己一样,但是永远不能失去“有如”这个特性。 放下主观的参照标准 进行有效的聆听和辨别 感受对方的情绪

将自己所感受的有效的传达给对方

真诚的表达:建设性的表达真诚。 真诚要做到

讲出来的都是真的,但并不是真的都要完全讲出。 真诚是自发的自然表现,不是谈话的技巧和技术。

与生存状态沟通者如何沟通:

与讨好者:通过感受与他们建立关系。 与指责者:通过他们的期待建立关系。

与超理智者:通过他们的观点或身体建立关系。

与打岔者:通过身体感觉、触摸以及身体运动、现实的环境建立联系。

不要指责对方

指责会引起对方的防御,增强冲突

不指责对方,放下自己先前的主观想法,好奇地去了解对方为什么与你冲突时,就会了解其中的原因,从中找到解决冲突的方法。

不主动给建议

给建议意味着不相信对方有能力解决问题,显示自己比别人高明。 如果建议不当,还有可能帮倒忙。

幽默可以打破僵局,也可以化解矛盾。

幽默的言行会激发别人对自己产生兴趣,还可以启发自己和别人的智慧。 用幽默化解冲突既不会造成损失,也不会伤害到别人。

压力,是指人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各种刺激作出的生理和行为等反应时所产生的一种

紧张的主观心理体验和过程。

主要压力源(能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情境或事件):人际关系问题,学业问题,就业问题

反应应对(对压力源的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反应和应对方式):

生理: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肠胃不适、免疫力下降等,甚至诱发躯体疾病等

心理:紧张、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下降,持续的疲倦,情绪烦躁,易怒,失眠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1p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