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介质管网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23-03-20 14:0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能源介质管网管理办法

1 目的

加强能源介质管网及附属设施的日常管理,确保公司能源管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输送能源介质的各类管道及支架、检修平台、阀门、安全部件等附属设施。 3 职责划分 3.1 装备部

3.1.1 装备部为公共能源介质管网的职能管理单位.

3.1.2 负责制定能源介质管网管理制度、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负责审核各单位编制的操作维护规程,维修方案、维修计划,负责监督各单位对管网的日常管理工作。

3.1.3 负责组织新建管网的验收工作。 3.1.4 负责公共管网的改造实施工作。

3.1.5 负责对节能材料、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工作。 3.2 动力厂

3.2.1 动力厂为公共能源介质管网的日常管理单位,负责管网的日常巡检、维护、维修以及改造建议的提出,负责能源管网运行的调整、阀门的开关操作,管道置换、故障排查和处理工作,并组织事故的抢修.

3.2.2 负责参与新建管网的验收工作,对公共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负责。 3.3 其他生产单位

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生产区域内部的分支管道(供本车间的单独管道)及附属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 3.4 生产部

3.4.1 生产部调度室为能源、动力介质供应的调度单位,负责能源介质运

行方式的调度、供应环节预控、预案的制定及各用能单位能源介质供应、使用的协调、调度、监督,保证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

3.4.2 生产部安环科负责能源供应、使用的安全、消防管理,负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管理标准、审核各单位编制的安全操作标准,对管网施工安全的确认。

4 能源管网管理范围划分

4.1 能源管道分主管道与分支管道。

4.1.1 主管道是指有两个及以上用能单位或产能单位连接的管道。 4.1.2 分支管道是指只有一个用能单位或产能单位的连接管道。 4.2 生产区域是指生产设施(含厂房)与生产设施(含厂房)之间的区域以及生产设施边界周围3米内的区域为生产单位的生产区域。 4.3 主管道以及其附属设施归动力厂管理。

4.4 各生产单位区域内(含区域外3米内)的供本单位使用的分支管道、阀门以及附属设施由各生产单位负责管理。 4.5 其他分支管道由动力厂管理。

4.6 转炉煤气回收V型水封及出口以前的煤气设施由炼钢厂管理,V型水封出口以后至煤气柜;煤气柜至转炉煤气用户第一个阀门(不包括第一个阀门)间的煤气设施、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由动力厂管理。

4.7 天然气一次调压计量阀站维护由奎屯市德信燃气有限公司负责,阀后至用户第一个阀门(不包括第一个阀门)间的天然气设施、管网及附属设施由动力厂管理,进用户第一个阀门以后由使用单位管理。 5 管理要求与考核

5.1 装备部负责监督各单位对能源介质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检查、维护工作,对检查、维护不到位或未检查、维护的单位严格考核,检查、维护不到位一次考核责任单位300~500元,装备部监督不到位一次考核300~500元。

5.2 项目组负责组织对新建公共能源管网及其附属设施的验收工作,不组

织验收,或验收资料不归档,发现一次考核1000元。

5.3 装备部每6个月组织一次管网普查,并做好普查记录,包括总结、普查人员、时间,要求相关资料具有可追述性,达不到要求一次考核责任单位300~500元。

5.4 各生产单位每天对所管辖的介质管网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维修或整改,杜绝跑冒滴漏发生或避免事故发生,处理不及时视情考核责任单位考核100~1000元。不具备维修条件的要有控制预案,否则因预案不完善造成事故的,按事故管理规定处理。

5.5 各生产单位负责阀门与安全部件日常维护、维修,维护、维修不到位造成介质切断困难,安全部件失灵,出现一次考核责任单位500~1000元。 5.6 动力厂负责按照生产部、装备部能源管网运行方式的调整,阀门开关操作、煤气管道置换操作、施工过程安全监督、施工质量监督,操作不正确或失误,考核200~1000元。

5.7 各生产单位根据介质管网运行状况,每年7月份提报次年维修计划,未报或迟报考核100~500元。

5.8 未经生产部、装备部审核或施工手续不完整、施工资料完整,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施工单位或生产单位在能源介质管网上施工,考核责任单位200~1000元。各生产单位发现以上情况要及时制止,未制止的考核一次考核200~1000元。

5.9 动力厂负责公共管网检修台帐的记录工作,包括检修时间、原因、检修施工人员、质保期限等,要求资料具有可追述性,达不到要求一次考核300~500元。

5.10 各生产单位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已有管网的保护,不对其造成损坏。否则,发现一次考核责任单位200~1000元。

5.11 各施工单位在能源管网上施工时,资料要齐全,方案要到位,措施要可行。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能源阀门的切断和管道的置换,技术人员、安全人员、操作人员书面确认合格,施工方可开始。施工完毕后应做好安全、质量检查和验收交接。发现一次操作不规范,考核责任单位200~1000

元。

5.12 主要用氧设备(主要指转炉氧枪、高炉富氧阀组)前必须设氧气过滤器,氧气过滤器壳体应用不锈钢,滤网应用铜基合金或纯铜材质制作,滤网尺寸应为160~200um,符合国家GB16912-2008《氧气与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标准》要求。

5.13 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做好能源管网的防腐和保温工作,未按要求办理或措施不到位考核责任单位200~1000元。 6 能源管网改造流程

6.1 动力厂管理区域的能源管网,如发现管道或附属设施需进行改造的,向装备部提交申请,装备部制定改造方案并报相关领导批示后组织安排招标和改造方案的施工,根据公司领导批示按照设备检修管理办法或大项修管理规定执行。

6.2 各生产单位管理区域的能源管网,如发现管道及附属设施需进行维修的,由本单位自行组织修缮。如发现管道及附属设施需进行改造的,向装备部提交申请,装备部组织安排招标,根据改造规模按照设备检修管理办法或大项修管理规定执行。 7 能源管网规划、设计与安装

7.1 能源公共管网的建设,必须纳入公司总体规划,本着因地制宜、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方便控制的原则,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规划的关系。

7.2 能源管网的设计与施工必须采用先进技术,选用节能、安全、高效的优质产品,设计方案和图纸必须会审,会审由项目主管单位召集装备部、生产安全环保部、技术质量部、相关生产单位审核会签,按照国家安全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7.3 原则上新建项目的管道不允许在现有管道上叠加,如果必须叠加,必须执行审批手续,即:负责管道建设的技术管理人员必须向原有管道建设的技术人和主任工程师进行其承载能力确认,并进行书面认可,否则,发

现一次在原有管网上叠加管道施工,装备部将一律责令其停工,出现的后果和责任由负责建设的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单位承担。

7.4 管道、支架及附属设施,全部采用喷沙除锈,达到Sa2.5级,底漆采用环氧富锌底漆,面漆为丙烯酸聚氨酯面漆,总漆膜厚度达到230微米以上。寿命周期5年以上。

7.5 管道安装设计要有足够的维修空间,方便施工和更换。

7.6 架空安装的管道上的阀门、安全部件等附属设施处要有检修平台和梯子。

7.7 管道的保温,保温层要密实,有一定的强度,防雨水效果要好,寿命周期5年以上。

7.8 管道通廊要稳固,最多安装4层管道,在管道上部新安装管道时,必须同时考虑对下部的管道支架加固,以免形成头重脚轻的情况。同时要方便其他管道的维修和更换。

7.9 管道内的介质标示、安全警示牌等标志配备齐全,跨路桥架底部相对标高不低于5.5米。

7.10 新建管道投运前,由项目负责单位以书面的形式向装备部提出验收申请,提供安全与质量检查自检资料。验收不合格不允许投运,一旦强制投运出现故障或事故由批准部门负责。

7.11 压力管道必须采用有资格的设计院设计,并按程序报验。 7.12 管网施工完成后图纸必须及时归档。 7.13 管道施工完毕的各种试验数据必须归档。 8 附录

a) 附录A 管网、支架验收标准 b) 附录B 管网、支架改造维修标准 c) 附录C 管网、支架维护标准 d) 附录D 管网、设备维修台帐

附录A

管道、支架验收标准

A.1 表面颜色

新建的管道中蒸汽管道、采暖供水管道为大红色,氧气管道为淡蓝色其余管网颜色见下表;管道支架为稚蓝色,皮带通廊支架及钢结构均为海蓝。各种能源介质的区分采用色环与文字标注相结合的办法。具体如下表:(煤气管道颜色:冶金企业,以黑色调为宜;焦化区域执行化工部标准)

A.2 除锈标准

所有金属表面防腐除锈标准均采用喷砂除锈的办法,执行Sa2.5标准,即:很彻底地清理级表面上所有的油脂、污垢、氧化皮、锈、腐蚀物、旧漆和其他杂质被清除。焊缝除锈采用St3标准,即非常彻底的用铲刀铲刮,用钢丝刷子刷擦,用机械刷擦和用砂轮研磨等,除去灰尘后,表面具有明

显的金属光泽。

A.3 刷漆标准:一般工程环境,一般温度介质涂料类型环氧聚氨酯,底漆

采用环氧富锌底漆,刷2道,漆膜厚度80微米;中间层采用云铁环氧防锈漆,刷1道,漆膜厚度70微米;面漆采用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刷2道,漆膜厚度80微米。特殊工程环境,如化工设备类,应执行专门的防腐标准。需要保温的管道,不需要刷面漆,只刷底漆和中间漆。寿命达到5年(即在5年内颜色不能有大的变化,脱落和返锈不超10%)。

A.4 保温标准:

A.4.1 介质温度低于60℃的取暖水和地下水、软水、污水的保温材料采用

50mm的聚氨酯材料,但在防火要求严格的区域禁止采用。要求接头处要处理密实,不要产生对流散热;保温材料外面缠绕玻璃丝布2层;最外层为0.5mm彩钢瓦,颜色按上表所要求的颜色;若采用自攻螺钉固定,螺钉间距小于40mm。

A.4.2 蒸汽类保温,建议高温蒸汽保温采用硅酸铝纤维管壳,低于400℃的

介质保温采用岩棉材料,保温层要密实,有一定的强度,防雨水效果要好,寿命周期5年以上。

A.5 新建管道施工过程安全与质量控制检查按照国家相应施工与验收标准

进行。

A.6 阀门要有操作平台,检修更换方便。

A.7 管道的固定支架以及活动支架要明确指出,验收时进行确认。 A.8 阀门的实验记录、管道、煤气排水器的实验记录要齐全。

A.9 新建管道,在投运前应绘制完整的管网图,并挂牌管理,明确工程名

称、工程范围、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以及寿命周期。标牌要求:材质1毫米厚不锈钢板 长度0.5米 宽度0.3米 字体颜色黑色,标牌所有文字均采用凹体。详见图例:

附录B

管网、支架改造维修标准

B.1 改造与维修施工必须有利于原有系统的运行。

B.2 改造与维修施工必须持有管理单位出具的技术交底资料与其它部门的

管理手续。

B.3 技术交底必须含有以下内容: B.3.1 管道交接点。

B.3.2 管道坡度,排水、排气位置,排水、排气去向。 B.3.3 焊接标准,除锈等级,面漆色别,漆膜厚度,保温措施。

B.3.4 其它要求,例:脱脂,氩电联焊,无损检测,压力试验,吹扫,清

洗。

B.4 除锈标准:

执行验收标准A.2条规定内容。

B.5 刷漆标准:

执行验收标准A.3条规定内容。

B.6 颜色标准

执行验收标准A.1条规定内容。

B.7 保温标准:

执行验收标准A.4条规定内容。

B.8 安装要求

执行GB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等国家相应规范。

B.9 管网局部改造、调整后,应及时修改图纸,以保证图纸资料的正确性,

真实性和可靠性。

附录C

管道、支架维护标准

C.1 每季度对阀门、排水器、阀门井等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阀门灵

活好用。

C.2 煤气系统排水器每年3月和10月全面检查、清淤一次,并进行压力试

验,确保排水畅通,无严重锈蚀,无漏气现象,并做好记录。

C.3 各种介质的安全阀、保护装置、仪器仪表指示准确,动作灵敏可靠。

管道主要附件应完整无损。

C.4 各种介质管道包括附属设施诸如阀门盘根、法兰两侧无泄漏现象。 C.5 管道与管道支架没有脱离现象;管道支架无倾斜、下沉现象。 C.6 管道上的静电导除跨接线及接地线完好、可靠,每年至少在雨季到来

之前全面检测一次接地电阻,检查一次防雷、防雨装置,保证接地电阻在安全规范范围内。

C.7 每1年进行一次管壁测厚,检测记录计入管网台帐。

C.8 在煤气管道上是不存在搭缠电缆的现象,周围及下方无易燃、易爆物

品堆放。

C.9 煤气放散管封绳齐全、有效,固定牢固,与主管道连接处无严重锈蚀,

吹扫、放散阀门、取样嘴阀门灵活好用,无漏气现象。

C.10 管道平台、梯子及护栏、梯子连接要牢固,无松动、开焊、残缺现象。

C.11 每年10月份全面检查一次管网及附属设施的保温情况,发现问题立

刻整改,确保保温层完好无损,措施齐全有效,冬季不结冰。保温蒸汽管、电加热带在非冬季必须关闭。

C.12 各用户氧气管道上的过滤装置,每年必须清理一次,碳钢氧气主管道

应每2~5年至少进行一次间歇吹扫,并做好记录。

C.13 管道、支架锈蚀表面颜色不能有大的变化,脱落和返锈不超10%。 C.14 对阀门、安全部件进行编号,并建立相应的卡片档案,包括生产厂家、

工程直径、压力、调试记录、更换时间等,以便维修和更新。

编码:OD(ZB)GW.6.21

附录D

编码:R(ZB)GW.6.21.01 管网、设备维修台帐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4a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