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的分析

更新时间:2023-09-28 12: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家庭病床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的分析

吴国龙(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兴东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518101) [摘要] 目的 探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下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情况。 方法 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高血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管理,均随访半年。 结果 研究组对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98.5%,高血压自测率提高95.6%,体重指数(BMI)平均(27.6±2.5)kg/m,血压 (129±13)/(80±11)mmHg;对照组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64.6%,高血压自测率提高85.4%,BMI平均(32±2.7)kg/m,血压(167±19)/(114±17)mmHg;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家庭病床服务模式能够防治高血压病,能提高疗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卫生推广。 关键词 家庭病床;高血压;防治效果;社区卫生

Analysis of the control effect of Domestic sickbed service to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atientst

Wu Guolong(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518101)

[abstract] objective Discusses the regional Domestic sickbed service model of community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effect. Methods Select Shenzhen baoan district 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200 cases hypertension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100),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drug therapy, The research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based on the use of Regional domestic sickbed service mode interven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six month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and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increased by 98.5% on average, hypertension self-test rate increased by 95.6%, Body mass index (BMI) average of (27.6±2.5)kg/m, hypertension was (129±13)/(80±11) mmHg; The control group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nowledge and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increased by 64.6% on average, hypertension self-test rate increased by 85.4%, Body mass index (BMI) average of (32±2.7)kg/m, hypertension was (167±19)/(114±17)mmHg,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Domestic sickbed service model could control hypertension, could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worthy of community health promotion.

Key words Domestic Sickbed; hypertension; Control effect; Community health

原发性高血压病 (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致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迄今我国高血压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家庭病床是以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作为进行医疗或康复场所,既有利于促进病员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家庭病床是顺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医疗护理形式[3];本文采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从2011年3月~2012年12月,选取深圳市宝安区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糖尿病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男120例,女80例;年龄35~80岁,平均(55±8) 岁,病史2~35年;均诊断符合WHO 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职业、高血压级别和其他疾病上相匹配,无显著性差异,均除外高血压脑病、糖尿病、瘫痪、严重老年痴呆或其他意识障碍、冠心病、严重肝肾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1.2人体测量学指标:所有患者均空腹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质指数( BMI )=体重(kg)/身高(m) 。 1.3家庭病床服务模式

①根据《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家庭病床管理办法(试行)》明确、适合在家庭条件下的高血压患者。②高血压患者(或家属)向其住所附近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提出建家庭病床申请,确定责任全科医师和全科护士,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③责任全科医师首次访视应详细询问建床患者病情,进行生命体征和其他检查,并作诊断,对建床患者制订治疗计划。④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建立家庭病床

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档案的建立、补充、完善和更新。⑤责任全科医师、护士应完整填写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录入当日医嘱及治疗费用明细,规范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⑥责任全科医师应根据病情制定查床计划,一般每周查床1次。病情较稳定、治疗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不变的患者可两周查床1次。患者病情 需要或出现病情变化可增加查床次数。必要时请上级全科医师查床。 ⑦定期查床时应作必要的体检和适宜的辅助检查,并作出诊断和处理。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⑧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应在3天内完成二级查床,并在病情变化或诊疗改变时进行二级查床。上级医师应对诊断、治疗方案和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指导意见。⑨责任全科护士根据医嘱执行相应治疗计划。⑩责任全科护士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和差错发生。⑾责任全科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相关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

1.4干预模式 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干预,所有患者均随访半年。

1.5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应用SPSS13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间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间采用X2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自身对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98.5%,高血压自测率提高95.6%,体重指数(BMI)平均(27.6±2.5)kg/m,血压 (129±13)/(80±11)mmHg;对照组身对照高血压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能力方面平均提高64.6%,高血压自测率提高85.4%,BMI平均(32±2.7)kg/m,血压(167±19)/(114±17)mmHg;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1 两组高血压患者防治效果 组别 研究组 对照组

例数(n) 防治知识率(%) 自测率(%) BMI(kg/m) 100 100

98.5▲ 64.6△ X2=35 P<0.01

95.6▲ 85.4△ X2=24 P<0.01

血压(mmHg)

27.6±2.5▲ (129±13)/(80±11)▲ 32±2.7△ t=15 P<0.01

(167±19)/(114±17)△

t=18 P<0.01

比较方法

P 3讨论

注:▲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 原发性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心血管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不断上升,目前高血压患者大约1.6亿。由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程较长、控制难度大、无法根治、血压的高低与患者的自觉症状往往不一致,导致许多患者经常不主动按医嘱服药或不规则服药。尽管血压的高低与患者的自觉症状不一致,但与患者各种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密切关系,无症状的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并发脑卒中,其风险率远远高于血压正常者。高血压病患者是引起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的重要诱因,我国高血压病流行特点和防治现状仍是“三低”(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三高” (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 、 “ 三不” (不愿意服药、不难受不服药、不按医嘱服药)[4]。

家庭医生责任制是贯彻预防医学导向的诊疗模式[5],是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单位、个人为目标 通过防、治、保、康、教、计等 “六位一体”的服务,要完成对服务对象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公共卫生、心理咨询、营养指导、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的指导等各项工作,为家庭和家庭每个成员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的服务, 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一种创造性、规范化的卫生服务模式[6]。

结果表明,经过家庭病床服务模式干预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防治知识率、高血压病自测率、BMI平均值和血压值均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家庭医生责任制是以一种契约方式在“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之间建立的一种固定联系,创造性建立社区居民与签约的“家庭医生”相互信任的固定纽带,一方面使社区卫生的医护工作者变被动为主动, 从坐堂式的服务模式转变为主动深入契约的家庭的主动式服务模式[7]。通过家庭健康促进、家庭卫生咨询, 甚至各位家庭成员共同讨论健康促进的会议模式, 教育或帮助各位家庭成员及患者改变不适当的生活习惯行为和角色, 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健康促进计划, 融合家庭内外健康促进资源, 更加有效地控制和解决了社区患者的健康素养问题, 同时提高了血压病防治知识率、高血压病自测率[8]。另一方面, 使居民切实感受“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 充分认识 “家庭医生” 的重要性, 放心地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家庭医生”, 使“家庭医生”成为自己健康的“守门人”[9]-[10],使患者的BMI平均值和血压值得到非常好控制。

但经过一年家庭医生责任制的实施,社区居民较难掌握的体质指数知晓情况

有了显著提高,主动进行体检的居民增加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利用率显著提高了,表明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越来越信任了;家庭病床服务模式防治高血压病,能提高疗效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社区卫生推广。 4参考文献

[1]余霞君.努力提高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的控制率[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 2001,3: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5:1525-1540. [3]张华莉,潘乃林.社区家庭病床护理服务项目的构建.上海护理,2012,12(5):44-46.

[4]王建.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10):1093-1094.

[5]吴军,徐蕾,陆曼,等.程家桥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制服务的需求情况调查. 中国全科医疗,2012,15(6):1809-1811,1814.

[6]沈霖德.在城市医疗服务中试行家庭医生制的思考[J].中国医院, 2002, 4 (2):109-110.

[7]杜雪平,董建琴,钱宁. 北京市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责任制实施效 果评价. 中国全科医疗,2008,11(10):1181-1182.

[8]张秀兰,杨文秀.天津市全科医生家庭服务意识与现状的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4,7(3):161-162.

[9]张友洲.刘静,罗卫华. 滨州市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8):4-5.

[10]李惠娟,季正明.家庭医生责任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作用的评价[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2):60,10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6m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