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地震知识竞赛题库

更新时间:2023-09-28 12:2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选题

1、 地震是地球的( )运动的结果。D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2、 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

千次。一般情况下,( )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觉,称为有感地震。B A. 2.0级 B.3.0级 C.4.0级 D.5.0级

3、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4、 有极少数地震发生在城市下面,称为( ),如唐山地震、阪神地震等。B

A.城市下地震

5、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 )。C

A.浅源、深源两类 远震、近震、中震三类

6、 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只有( )个。 A

A.1 B.2 C.6 D.很多

7、 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 )倍。C

A.10

8、 根据国标/T 18207.1-2000的规定,地震预报分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四种,其

B.20

C.32

D.5

B.远震、近震两类 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

D.

B.直下型地震

C.直上型地震

D.破坏性地震

第三届地震知识竞赛题库(1)

1

中短期预报( )。B

A.是指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B.是指3个月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是指10日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D.是指6个月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

9、 我国的防震减灾工作实行( )的方针。B

A.预防为主,专群结合

B.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C.救援为主,专群结合 D. 救援为主,防御为辅

10、 从历次大震看,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 )。D

A.毒气污染 11、

地震灾害有( )特点。D

B.交通瘫痪

C.停电、断水

D.火灾

A.突发性 B.突发性和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和续发性 D. 突发性与破坏严重性 12、

根据《地震预报管理条例》,在已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

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 )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B A.72小时 B.48小时 C.12小时 D.6小时 13、

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三层。 A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14、

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类型。A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5、

强震指的是( )C

2

A.8.0级及其以上地震 B.7.0级及其以上地震

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 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 16、

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 )千米以内的地震。B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17、

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 )。C

A.乡镇 B.森林 C.城市 D.偏僻的农村 18、

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度。 D

A.Ⅷ B. Ⅸ C.Ⅺ D.Ⅻ 19、

地震三要素为( )。B

D.时间、烈

A.地点、震级、烈度 B.时间、地点、震级 C.地点、震级、深度 度、距离 20、

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 )发布。C

A.中国地震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21、

国家对地震台网的建设,实行( )。D

B.分类管理

C.分级管理

D.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D.地震科技工作者

A.统一管理 22、

主震—余震型地震主震释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能量( )以上。C

B.85%

C.90%

D.95%

A.80% 23、

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

3

质波动叫( )。B A.烈度 24、

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 )。A

B.地震波

C.扩散波

D.震动波

A.纵波 B.横波 C.面波 D.纵波与横波同时感受到 25、

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 )。D

A.台网建设、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B.台网建设、震灾预防、地震监测预报 C.台网建设、紧急救援、地震监测预报 D. 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 26、

地震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60千米以内、震级为( )

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D

A.5.5 B.6.0 C. .6.5 D7.0 27、

据统计( )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A

A.90% B.80% C.70% D.60% 28、

根据目前的认识,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最重要和最普遍的规律是( )。D

A.地震活动周期性和复杂性 B.地震活动普遍性和重复性 C.地震活动普遍性和复杂性 D.地震活动周期性和重复性 29、

一次地震发生时,确定震中至少需要( )地震观测台记录到的地震波数据。C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30、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A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31、

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千米以内为浅源地震。A

4

A.60千米 B.80千米 C.100千米 D.300千米 32、

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 )。B

A.中国地震局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D.省地震局 33、

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

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 )。C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34、

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A

A.张衡 B.爱迪生 C.毕昇 D.蔡伦 35、

我国处于( )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A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欧亚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36、

据统计,20世纪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我国占( )左右。C

A.33% B.43% C.53% D.63% 37、

震级大于( ),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C

A.3级 B.4级 C.5级 D.6级 38、

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

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 ) 。B

A.次生灾害 B.直接灾害 C.诱发灾害 D.原生灾害 39、

由地下核爆炸或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属于( )。B

A.塌陷地震 B.人工地震 C.火山地震 D.核地震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6m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