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精选选择题部分

更新时间:2023-10-20 07:5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8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精选

◎选择题部分 ◆现代史部分

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内容主要是改革、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 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C.“新政”受到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赞赏 D.“新政”使美国找到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办法

2.罗斯福常对身边的新政派说:“挑一个办法试试看嘛。失败了,就另换一个。总之,要搞点什么试试。”这表明

A.“新政”开展得很顺利 B.“新政”实施缺乏规划 C.“新政”有章可循 D.“新政”是在摸索中进行的

3.罗斯福说:“民主政府就其本质来讲能够帮助人民抵御过去认为是不可避免的灾害,能够解决过去被认为是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一条真理。”“民主政府”在“新政”中发挥的最主要职能是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B.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急剧扩大总统的权力 D.全面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右图向我们所表明的重大史实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亚、非、美等大洲实现了海路交往 C.工业革命提高了航海技术

D.1929-1933年大危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5.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下列各项中说明“道路已经指明”的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结束国内战争和粉碎外国武装干涉 C.实行新经济政策 D.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6.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 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 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 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

7.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的共同之处是 A.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都加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都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D.都是对苏联生产关系的调整

8.美国财政部长福勒曾说:“各个行星围绕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美元转。”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B.英国在与美国的争夺中最后向美国妥协 C.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

9.“布林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①世界银行的成立 ②《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10.二战后,美国主导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使世界经济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 B.使美元通行于资本主义世界

C.操纵世界贸易,向外扩张经济 D.为资本主义世界创造自由贸易环境 11.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雅尔塔体系的不公正性 B.多种政治力量的发展壮大 C.多种经济力量的发展壮大 D.西欧、日本和中国的发展壮大

12.右图为2000年9月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会晤。该图反映了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政策 B.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已经形成

C.五大国结成了战略伙伴关系 D.中国与西方国家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

13.中国共产党根据国情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 A.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14.下列对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步建立于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C.它适应中国的国情,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D.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5.新时期我国确立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①共同管理、团结一致②民主选举、民主决策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6.下列国家同新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先后顺序是

A.苏联、印度、美国、日本 B.印度、苏联、美国、日本 C.苏联、印度、日本、美国 D.苏联、日本、美国、印度

17.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句话最能说明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大多数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美国排斥中国政策的破产 D.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18.下列图片所反映的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是

A.政企分开 B.产权制度 C.专业化 D.私有化 19.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它成功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实践

C.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20.十月革命的胜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先进知识分子 A.找到了一条改造中国的新的革命道路 B.提出了只有民主与科学才能使中国富强的主张 C.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D.认识到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21.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政治格局的最大变化是

A.德国完全分裂 B.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 C.美苏争霸格局的确立 D.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

22.下列有关欧洲共同体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而成立的 B.是美苏“冷战”的直接产物 C.推动了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进程 D.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23.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B.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C.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出“贸易立国”口号 D.以传统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24.20世纪末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结束②美国独霸世界格局形成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④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外交方针、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26.20世纪70年代,中国改善中美关系的出发点不包括

A.改善中国国际环境 B.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 C.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D.冲破美国的“遏制和孤立”政策 27.中国加入的国际组织不包括B

A.亚太经合组织 B.东盟 C.联合国 D.上海合作组织 28.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政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举措有①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确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实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一国两制”的核心内容是C

A.以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为主 B.允许存在不同的外交制度和军事制度 C.允许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 D.允许存在不同的经济制度

30.到2006年6月,我国的移动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人口最多

3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展了 C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32.下图反映了建国以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调整的情景。其中属于第三次调整的是A

33.十一届三中全会继承了八大的正确探索,同时又在许多重大问题上提出了全新的思想,其新思想主要表现在

A.科学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 C.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4.与中共十三大相比,中共十四大的重大突破是

A.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3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的历史事件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B.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C.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定

36.2005年在对欧洲联盟宪法的公决中,法国、荷兰公民先后说了“不”,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由此停止 B.欧洲只能实现经济一体化 C.欧洲一体化进程复杂曲折 D.欧洲缺乏应有的协调机制

37.全球闻名的“耐克”公司年产球鞋9100万双,每年都推出100多种新产品和新款式,耐克公司7800多名职工只负责设计、监制和销售,生产则分散在世界各地的40多家工厂来完成,它突出地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中的

A.经济全球化 B.经济区域化 C.贸易自由化 D.经济多极化 38.1985年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39.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①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②保障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武器③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源泉④新时期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0.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4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理论 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见以下的表格,据此回答42-44题。

平均时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1885一1919年 1920—1944年 1945—1964年 30年 7年 16年 8年 9年 5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 1987年所占国民经济比率 英国 日本 中国 2% 3% 25% 38% 40% 44% 42.下列发明最快投入市场的是 A.因特网 B.电灯 C.内燃机的汽车 D.蒸汽机

43.与英、日相比,中国的整体经济是①侧重于工业②农业技术含量高③侧重于服务业④劳动密集型为主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44.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晶体管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B.蒸汽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C.电动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D.内燃机为代表的科技革命 45.“冷战”一词中“战”的准确含义是

A.全面战争 B.对抗 C.局部战争 D.孤立 46.宣传画形象而又浓缩地表现着不同时代的内容和特征,下面是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宣传画,按照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④②①③ 47.“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右图中焚烧“万世师表”匾额这一“破四旧”行为造成的危害有①破坏了文物 ②导致了社会制度的倒退 ③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美德 ④破坏了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列宁进行的比较成功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建立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9.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50.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1.目前,中国已经约有5000家肯德基加盟店,这说明经济全球化①已影响到中国人的生活 ②为世界人民普遍接受 ③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④实质是资本在世界的新一轮扩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2.右图所反映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国际经济秩序不合理 B.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剩 C.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低 D.发达国家控制了人口增长 53.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这一

制度把国家的富强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结合起来 ③这一制度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为原则④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源远流长,是实行这一制度的历史依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4.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bb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