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7 推理(无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20 14:3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7 化学推理

姓名: 一、熟悉物质的性质是关键。

1.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物质B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 _____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A、B、C、D、E、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C都是维系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E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发生反应;“→”表示能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

(1)F的俗称是 。

(2)已知反应①、②、③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反应④会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4)D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二..对号入座、比较推理.

1. 练3.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大小,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

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Y>W>X>Z B.W>X>Y>Z

C.X>Y>W>Z D.Y>W>Z>X

2、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

【练习】1、A、B、C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物质问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9所示(图中“ 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在溶液中发生反应)。若B为纯碱,A、C间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⑴物质A、B、C的化学式分别是 、 、 。

⑵物质A和C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该选 (填序号)。当产生的气体从B的左边导管通入时,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能反应的记实验)。这四种

(1)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2)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

(3)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3.(6分)右图中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均由两种或

中甲是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成分,乙俗称消石灰。图中“—”表示两端的物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

(1)写出乙在农业上的一种常见用途: 。

(2)①若甲、乙、丙、丁为不同类别的物质,丁的化学式为 。

②若丁是侯氏制碱法中制得的“碱”,丙转化为丁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写出②中的丁转化为①中的丙的化学方程式: 。

4、将m1g碳与m2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恢复至常温,若此时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是纯净物,则m1∶m2不可能是( ) ...

A.1∶1 B. 1∶2 C.3∶4 D.3∶8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甲、乙两个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各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温条件下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结束后,两个容器中的碳粉都已完全消失。该小组成员对两容器中反应后的气体进行如下探究:

(1)小红同学对甲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如下四种猜想:

A.只有CO2 B.只有O2 C.只有CO D.CO和O2混合气体

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有 (填序号)。

(2)小明同学认为甲容器中的气体还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准备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

请回答:

三种元素组成,其质间能发生化学已略去。

①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②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则装置A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芳同学对乙容器中气体的组成提出了除上述猜想外的另一种合理猜想,她的猜想是 ,于是她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验证其猜想:

【步骤l】先加热装有铜丝网的玻璃管一段时间后,再通入乙中的气体,观察现象。

【步骤2】将乙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指导老师在分析其实验方案后,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错误或不足。

①步骤1应先通入乙中气体一段时间后方可加热。你认为这样修改的原因是 。

②没有必要进行步骤2的实验,其理由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vt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