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开题报告(范例)

更新时间:2024-03-10 13: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由学生填写)

学生姓名 拟选题目 徐丽云 专业 摄影 班级 04级 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探索与研究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选题依据——1958年,法国掀起一场“新浪潮”电影运动,它反对传统的以及仿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它倡导导演个性的发展,有自己的电影理论主张,有自己的创作特点,有自己的电影风格——纪实风格,还原到电影的最初纪实本性。 纵观主要参考文献,作者对这场运动的研究不尽系统具体,且有些观点不统一。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的郑亚玲和胡滨编著的《外国电影史》中一书中,作者把阿仑·雷乃作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代表人物进行介绍,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宜文编著的《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作者认为阿仑·雷乃是“左岸派”的代表人物。 研究意义——“新浪潮”电影作为法国电影中的一个流派,它不仅对法国电影有了推动作用,对世界电影史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新浪潮”电影运动进行研究的意义主要有:1、对“新浪潮”电影运动进行系统的介绍,使初识这场运动的读者对其有全面的了解。2、理清阿仑·雷乃是作为哪个运动的代表人物。3、介绍“新浪潮”电影运动在剪辑上的创新以及长镜头的运用。4、阐述“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今电影的影响。

选题研究现状 纵观其它作者对“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研究,在《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和《外国电影发展史》等书中,作者主要从其兴起的原因、创作的特点、主要导演和代表作品进行研究的;在《外国电影史》此书中,作者简要地陈述了这场运动的发展,主要讲了运动的史学意义,综合作者对这场运动的研究,其对“新浪潮”电影运动的研究现状简要概述为以下内容。 1958年,法国兴起了一场“新浪潮”电影运动,这场运动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及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些青年电影工作者对当时的状况不满,这些青年主要是以聚集在安德烈·巴赞创办的著名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青年评论家为主,他们反对传统的以及模仿好莱坞式的“优质电影”。这场运动创作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强烈的个人色彩的“作者电影”风格,它倡导导演个性的发展,以巴赞的电影理论为核心,其理论主张主要有电影的本体—纪录本性、场面调度理论、作者电影观念。它有自己的电影风格——纪实风格,它的纪实特性纪录了社会的现状,狠狠抨击了当时的世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弗朗索瓦·特吕弗和让—吕克·戈达尔,他们各自有其代表作,分别为《四百下》和《筋疲力尽》;而对于阿仑·雷乃来说,作者的观点不一,有的将其作为“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主要导演来介绍,有的则将其归为“左岸派”的代表人物。这场运动的意义是推动了法国电影的发展,对世界电影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其浪潮波及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在剪辑上的创新打破了传统的编辑特点;长镜头的运用描绘了影片主人公的内心,真实地反应生活,作者对“新浪潮”电影运动在剪辑上的创新以及长镜头的运用作了一些介绍,这方面还有值得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其对当今电影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内容(包括基本思路、框架、主要研究方式、方法等) 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诞生了,“新浪潮”电影运动在电影发展史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印迹。 当我们知道电影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再回顾“新浪潮”电影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接着我们对该电影的本质以及其基本特征作以阐述,主要了解这一电影运动的创作特点和理论主张,然后对这次运动的主要导演以及他们的代表作进行分析,如特吕弗、戈达尔等,从中更进一步地了解这场运动的本质和特征,最后,我们来总结下“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史学意义——它对当时法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当今电影的影响。 主要研究方式及方法: 1、查找资料法——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提供相关的理论基础。 2、作品分析法——对“新浪潮”电影运动时期的主要导演及其作品进行分析,阐述其主要观点及其史学意义。

论文提纲(含论文选题、论文主体框架) “新浪潮“电影运动的探索与研究 1、引言 2、“新浪潮”电影兴起的历史背景 2.1 电影的发明 2.2 “新浪潮”电影产生的历史背景 3、运动的本质和特征 3.1 运动的本质 3.2 运动的特征 4、主要人物和主要作品 4.1 弗朗索瓦·特吕弗和《四百下》 4.2 让—吕克·戈达尔和《筋疲力尽》 4.3 阿伦·雷乃和《广岛之恋》 5、运动的史学意义 5.1“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史学意义 5.2“新浪潮”电影运动对当今电影的影响

主要参阅文献 [1] [法]弗朗索瓦·特吕弗,郑克鲁.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1. [3]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M].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6. [4] 李标晶.电影艺术欣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7. [5] 黄文达.外国电影发展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6] 左芳.法国电影经典[M].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7] 陈南.外国电影史教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9. [8]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7. [9] [联邦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郑再新.世界电影史(1960年以来) 第三卷(上)[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10] [法]乔治·萨杜尔,徐昭,胡承伟.世界电影史[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11] 让一皮埃尔.让科拉.划时代的作者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始末[EB/OL].百度网.2004-03-22 17:01:56. 研究进程安排(包括提纲、一稿、二稿、定稿起讫时间) 2007年9月11日 下达任务书.学生开始收集参考资料 2007年9月26-10月15日 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07年10月16-19日 学院召开开题会并检查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07年12月4日前 交初稿给指导教师批改 2007年12月14日前 交二稿给指导教师批改 2008年1月15日前 交三稿给指导教师批改 2008年2月28-29日 学院进行中期检查 2008年3月12日前 交定稿.指导教师写出评语 其它说明 1.文献综述1份(3000字以上) 2.开题报告1份 3.论文1份(6000字以上) 指导教师是否同意开题 签名: 年 月 日 院(系)教学负责人签署 签名: 年 月 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fc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