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4-01-26 09: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年级音乐下册《送别》教案

一、教学内容:歌曲《送别》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李叔同的生平简历与曲调的由来。

2、深刻体会歌曲内涵,并能悠长的气息、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知识的延伸及拓展,激发学生的表现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深刻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对本课知识延伸和技能拓展的准确把握。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唱出歌曲的情感。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校园歌曲。

2、100多年前,我们的前辈在学校唱什么歌呢? 三、介绍“学堂乐歌”

1901年(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起,中国开始开办学校,那时称做“学

堂”,学校开设的音乐课叫做“乐歌”课,音乐课上唱的歌称为“学堂乐歌”,也就是类似当今的校园歌曲。学堂乐歌的曲调大都是来自日本以及欧洲、美国,由中国人以中文重新填词。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外国的曲子,填上中国的词(选曲填词)

学堂乐歌充满着对传统势力的反抗精神和饱含的爱国主义激情,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开创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的先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堂乐歌的代表作《送别》。

四、歌曲教学

1、初听录音,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内容。 2、出示歌词,介绍词作者李叔同。 3、朗读歌词:

《送别》这首歌是李叔同送别金兰友人时所写,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深刻体现了离别的忧伤与凄凉。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渲染了离别时的凄凉情绪。下面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手势朗读歌词。

4、跟伴奏演唱。 五、小结下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歌曲《送别》,感受到亲友间离别时忧伤与凄凉的不舍之情,在这里,老师也真诚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够珍惜我们现在的同学情,师生情,在学习和生活中少一点冲动与矛盾,多一些宽容与帮助,为我们的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以及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也让我们将来的离别不留有遗憾,让我们唱着《送别》说再见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pz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