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4-04-11 09: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 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概述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 第二节 现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所谓“全面”,包含三方面的理解:语文素养的各个方面;面向全体学生;教学全过程。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统一 2. 注重语文的实践性

3. 语文学习应重视感性把握、整体把握 三、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 自主学习 2. 合作学习 3. 探究式学习

四、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 从课程类型来说,开设多种形式的语文课程,既要有语文学科课程,又要有语

文活动学科

2. 从课程目标来看,涵盖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过程

和方法等层面

3.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各类教学设施)、校外课程资源(图书馆)、

信息化课程资源

第四节 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一、 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知识有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

二、 初步培养语文能力

1. 识字写字能力 2. 口语交际能力 3. 阅读能力 4. 习作能力

三、 初步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四、 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任务 【作业建议】

1.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哪几方面的任务?哪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体性任务? 五方面: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初步培养语文能力、初步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方面的任务。

本体性人物: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初步培养语文能力、初步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三章 识字、写字教学

第三节 识字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 识字教学的任务

1.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3.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4. 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三、 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 汉语拼音教学方法

1. 示范法:教师为学生为示范

2. 比较法:把两个或几个不同的韵母放在一起比较异同 3. 引导法:借助插图、有关汉字词语来导引 4. 演示法:运用手势、器具做必要的演示 5. 口诀法:口诀歌谣、顺口溜 6. 游戏法:自创新编游戏 (二) 识字教学方法

1. 字音教学 2. 字形教学

(1)笔画部件分析法 (2)利用造字规律识字法 (3)直观形象法 (4)形近比较法 (5)口诀字谜法

3.字义教学法(核心) (1)直观演示法 (2)联系实际法 (3)结合课文法 (4)组词造句法 (5)注解释义法 (6)辨析比较法

第三节 识字教学设计

二、 识字教学设计

(二)随课文识字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阶段,借助拼音和查字典重点解决字音,读准字音,初认字形,粗解字义

2.讲读课文阶段,结合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字义,巩固字义,再认字形 3.总结写练阶段,着重辨析字形

三、写字教学设计

(一)写字教学的一般过程 1.指导 2.示范 3.练写 4.批改 5.讲评 第四章 阅读教学

第一节 阅读教学文献导读 一、阅读教学的主要实验 (一)“情景教学”实验

李吉林老师总结出语文教学中情景创设的六个途径:(1)以生活展现情境;(2)以实物演示情境;(3)以图画再现情境;(4)以音乐渲染情境;(5)以表演体会情境;(6)以语言描绘情景

第二节 阅读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1.培养阅读能力 2.提高识字能力

3.丰富学生词语、句子语言材料的积累 4.训练口语能力 5.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二、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人文熏陶 (二)加强语文实践 1.多读 2.感悟 3.积累 4.运用

(三)平等对话:凸显主体地位 (四)开源引水:开拓语文课程资源 三、阅读教学过程

1.朗读型阅读教学过程 2.探究型阅读教学过程 3.导学型阅读教学过程 4.读写结合型阅读教学过程 5.创造型阅读教学过程 四、阅读教学的方法

(一)从教师教的活动划分 1.串讲法 2.谈话法:(1)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且要契合学生的实际,难易适度;(2)提问要有目的,要集中,不能太多,太琐碎而使学生机械作答,疲于应付,反而挤压了学生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3)问题要有层次,面对不同的学生,要避免发生少数优等生作答,多数学生充当观众的不正常现象;(4)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由学生提出;(5)问题不能仅仅指向文本的内容,还必须指向文本的语言形式,否则就背离了“学习母语”这一语文课独担之任 3.讲读法 4.品味法 5.情境创设法 第三节 阅读教学设计

一、阅读课教学目标设计

(一)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关于各年段的目标要求

2.所教课文的单元重点项目 3.待授课文的特点

4.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 第四节 阅读教学技能 一、词语教学

词语教学宜多采用实物演示、投影呈现、动作演示、结合生活或者联系语言环境等方法

二、朗读指导

1.每一次朗读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具体的要求 2.朗读指导要有层次

3.感情朗读指导要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行 4.感情朗读是朗读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5.感情朗读指导要有重点

【案例3】从读正确到读出感情

1.教师的指导过程很有层次感,学生朗读的起点是“读正确”,然后,教师重点指导如何“读出感情”。

2.教师巧妙地将学生朗读实践与及时反馈结合起来,将个别学生的朗读尝试与全体学生的朗读体验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什么是读正确,什么是读出感情,以及如何才能读出感情,都有了比较具体、实感的认识。

3.整个过程设计精心,也反映出教师高超的语言智慧和课堂调控艺术。 三、表达练习设计

1.复述课文 2.创设情景说话

3.运用规定的词语描绘情境 4.问答练习

5.基于课文内容的想象说话 第五章 习作教学

第二节 习作教学的基本原理 二、习作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写作兴趣 (二)注重读写结合 (三)鼓励自由表达 (四)培养写作习惯 1.仔细观察 2.主动积累 3.认真表达 4.自主修改 第三节 习作教学设计 二、习作教学设计

(三)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1.紧扣话题,审清题意 2.符合实际,拟好文题 3.围绕生活话题选择材料 4.明确写作方法

(四)童话作文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2.确定中心,想象情节发展 3.提供支持,做好内容铺垫 第四节 习作教学技能 一、作文批改

(一)作文批改的原则

1.将学生视为批改的主体 2.以“多就少改”为主要取向 3.以互动式批改为主要方式 (二)作文批改的内容 1.思想内容 2.篇章结构 3.语言文字 4.书写质量

(三)作文批改的方式

1.作文批改包括两部分:一是批,二是改 2.批分为眉批和总批 3.作文修改大致包括:(1)增;(2)删;(3)调;(4)换 (四)作文批改的策略

1.循序渐进的教会学生批改 2.注意批改的针对性

3.充分发挥评语的导向作用 【作业建议】

作业一:请运用批改符号对下面的病文做出批改:《温暖的家》第六章 口语交际教学

第二节 口语教学的基本原理 一、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

1.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使其善于倾听,巧于表达

2.传授口语交际的一些具体形式、方法、技巧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4.关注交际过程中的情感态度 二、口语交际教学的类型与途径

1.结合识字、阅读、习作等教学,随即开展口语交际训练 2.单独设置口语交际课,进行口语交际的系统训练 3.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多侧面地拓展训练 三、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情境创设策略

(二)双向互动策略 (三)示范反馈策略 (四)言语实践策略

第三节 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设计

1.一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活动”是前提,“情境”是关键,“互动”是保证,但其旨归应落在学生的语言发展上,这是口语交际设计关注的重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try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