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更新时间:2024-03-12 04: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财务管理小论文

班 级:会计14班 学 号:2012534 姓 名:杨昭昭

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摘要: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其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企业未来的健康发展。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十分关心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常用的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方法为基础,发现短期偿债能力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一、引言

从目前国内企业的经营现状看,所有企业都存在负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更是通过适度负债来扩大经营规模,企业在利用外部资金的同时,还要保持合理的负债比率和负债结构,这自然要求企业重视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企业具有良好的短期偿债能力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资金注入,相反则会被银行追债,处在破产的边缘。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优化其资本结构,减少财务风险;债权人(如银行)可以通过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判断该企业贷款到期本息的收回情况;投资者则可以据此判断其投放资金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企业的供应商、客户也可以凭借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所反映的履约能力的强弱来决定是否与其合作,因此企业是否具备足够短期偿债能力应该是企业自身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等)都非常关心的问题[1]。

但是目前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比较简单,主要是以财务报表为主,分析几个重要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往往忽略对财务报表以外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这些反应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设定上也存在一些缺陷,这样计算出来的指标数值并不能真实的反应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本文将对短期偿债能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概述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存量指标主要是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流量指标则是指现金流量比率,下面分别对以上指标做以概述。

①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这个指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障,不同行业的

流动比率具有明显的差异。营业周期比较短的行业,合理的流动比率就比较低。一般认为生产型企业合理的流动比率是2,但实际中会有所波动。

流动比率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假设全部流动资产都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这个假设本身是具有缺陷的。首先,不是所有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偿还流动负债。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中有的流动资产不能用于偿还债务,有的流动资产不能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其次,不是所有的流动负债都需要偿还。企业可以通过商业信用进行滚动存续,争取偿债的时间,缓解偿债的压力。因此,流动比率是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粗略估计,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②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假设速动资产是可偿债资产,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债保障,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是比较合理的。这里的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去除存货、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之后的项目就属于速动资产。速动比率相对于流动比率来说,能相对准确的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仍然存在缺陷,下文将进行说明。

③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现金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流动资产,可以直接用于偿还流动债务,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存量指标中最能准确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现金比率假设现金资产是可偿债资产,表明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债保障。

④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该指标是一个流量指标,它以现金流量表中的 “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分子,引入流量的概念。这个指标更能反映企业期末的实际偿付能力,因为企业偿付债务的最主要的手段都是现金,而且现金期末不会轻易发生变化,更加稳定。

分析以上四个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流动负债”作为分母,也就是说它们是衡量不同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认为所有的流动负债都需要偿还。它们之间的不同就主要是指标的分子不同,也就是包含的资产项目不同。综合考虑,现金流量比率相比于其他的存量比率来说,更具有说服力。 三、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缺陷

(一)指标设置不利于不同行业的企业进行比较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都是相对数,这有利于同一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短期偿债能力的比较。但是,如果想比较不同行业的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就比较困难,这就不利于投资者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二)以清算变卖为假设基础不合理

以清算变卖为假设基础就是假设所有的流动资产都可以用来偿还流动负债,这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相矛盾。企业是以持续经营为目的的,企业要生存发展,不可能将所有的流动资产都用来偿债,因此一定要在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来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2]。 (三)以权责发生制为分析基础有缺陷

现在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时候,是一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分析基础,就会产生各种应收项目。而偿还债务说到底还是依靠企业的实际偿付能力,而不是账面上的所谓应收的资产,因此要对应收项目进行仔细的考量[3]。 (四) 未能充分体现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在实践中,企业里的某些反映在负债项目中的债务对企业而言是不会因无支付能力而产生财务风险的,比如关联企业的往来款、暂借款等;而企业里的某些反映在资产项目中的资产会因其变现能力差,无法支付短期债务而产生支付危机,比如长期挂账而实际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已抵押的短期有价证券等。因此,该指标体系应格外关注企业资产和负债的实质,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分级,兼顾资产的良好程度[4]。

(五)静态指标用于衡量动态的企业偿债能力具有时滞性。

企业实际偿债能力如何,能否及时偿还债务的关键不在于账面利润,而要看其有无现金,因为有利润的年份并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用于维持企业的发展和支付债务,以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一种十分稳健的偿债能力分析方法。前面对甲公司偿债能力指标计算的原始数据,都来自于甲公司的财务报表,而财务报表上的数据是静态的,因此不能全面、有效的反应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

四、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改进

(一)流动负债中应该剔除“预收账款”项目

预收账款属于企业在未给购买方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售的款项。它不同于一般的流动负债需要以货币资金来偿还的特点,它的偿还方式比较特殊,一般

情况下预收账款都是以合同规定的商品或劳务来偿还,并不需要企业支付实际的资金。因此,在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时候,不应该将所有的流动负债都纳入其中,应该把预收账款从流动负债中剔除,将剔除后的项目总额作为各个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分母。

(二)应按照账龄重新确定应收账款的金额

众所周知,在权责发生制的前提下确定的应收项目并没有实际收到现金,它只是一种账面资产的增加,应收账款期末并不一定会全部收回。如果应收账款期末不能按照账面金额全部收回,那么,按照公式计算的指标数值就不准确,指标的数值也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在偿债能力分析中将它按照账面金额计入到流动资产和速动资产中是不科学的,这样会导致高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所以,在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时,应该按照账龄和企业历史数据,重新确定应收账款的金额[4]。

例如,甲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金额为100万,其中1年以下的应收账款为70万,1年以上2年以下的应收账款为20万,2年以上3年以下的应收账款为6万,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为4万。根据公司历史的数据显示,企业1年以下应收账款的收回率为80%,1年以上2年以下的应收账款收回率为70%,2年以上3年以下的应收账款收回率为60%,3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率为50%。那么就可以根据经验计算出年末应该确认的应收账款金额=70×80%+20×70%+6×60%+4×50%=75.6万。因此在计算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时,应该按照75.6万元确定应收账款的金额,这样可以更加科学的衡量企业的算起偿债能力。 (三)“预付账款”不应作为偿还流动负债的保障

预付账款,是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账款是企业已经付出的费用支出,是企业购买货物或劳务所提前付出的款项。供方企业一般情况下会按照购货合同要求提供货物和劳务,从而收取剩余的款项,企业与付的款项是无法收回的。因此在预付账款无法收回的前提下,预付账款就不能用来偿还债务,不能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保障也不能纳入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计算的过程中,现在的计算方法会导致高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此,我认为应该将预付账款从流动负债中剔除,不应将其作为偿还债的保障。 (四)“速动资产”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其包含的资产项目

速动比率是将所有的速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纳入到指标中,这里的速动资产主要是流动资产剔除存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这三个流动性

相对来说比较差的项目。由于存货属于最常见的项目,因此以存货为里进行说明。一般认为存货流动性比较差,需要到市场上销售进行变现,变现所需要的时间并不确定。但是,存货项目是否应该从速动资产中剔除应该视情况而定。

假如说该公司的存货是一般的商品,在市场上将所有的存货变现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话,当然不应该将存货项目归为速动资产。但是如果该公司的存货是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产品,一进入市场就会被抢购一空,变现能力极强的话,是应该把存货项目列入速动资产的。例如,这个公司是茅台集团,他的存货是茅台酒,那么它的存货流动性就非常强,应该在计算速动比率的时候把存货计入速动资产中[5]。

(五)应注重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非流动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经营租赁合同中的承诺款项等。例如,企业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偿付短期债务也可以通过变现非流动资产来偿还流动负债这些表外因素可以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同样,企业的一些和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如果很有可能发生的话就很有可能导致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降低。而这些都是我们通常进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是忽略的问题,因此,分析表外因素可以更加详细并准确地了解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更精确的评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我们在进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要十分注重这些表外因素的影响,重视它们会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合理。 (六)修正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的修正:流动资产中应扣除:(1)一个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及积压的存货;(2)待摊费用;(3)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4)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

2.速动比率的修正:(1)从流动负债中扣除预收账款。一般而言,预收账款是库存商品的等价交换;(2)流动负债要加上或有负债可能增加流动负债的部分;(3)从速动资产中扣除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4)扣除超过一个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以上的未收回的应收账款;(5)加上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部分[6]。

3.现金比率的修正:对于现金比率计算公式中分子项目中的有价证券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账面价值调整为变现价值。流动负债调整以下两方面:(1)流动负债中扣

除预收账款,因为他不是由现金或有价证券来偿还;(2)流动负债中要加上或有负债可能增加流动负债的部分。 (七)增加定性指标。

前文提到要注重表外因素的分析,在这里我们可以制定一些定性的指标,对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比如说可以设定企业的信用等级指标衡量企业商业信用的问题,再比如说可以设定可持续发展指标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这些都可以从某些程度上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7]。 参考文献:

[1]高大钢.偿债能力指标存在通用标准吗[J].经济问题,2010(8). [2]中级财务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与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 杨洁.企业偿债能力分析[J].财会研究,2012.

[5] 王哲英.偿债能力指标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5). [6] 张秀清.浅谈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体系的问题及完善[J].财会通讯,2012(1). [7] 彭强.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研究[J].学术研究,2010.

[8] 张维,高建来.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局限性及其改进[J].财会通讯,2010(2). [9] 王琳,刘华志.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9). [10] 李士群,阎鸿毅,徐世文.我国企业财务指标的局限性及改进研究[J].财经论坛2011(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0s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