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工商管理本科《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11 11:3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外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C )是布丹对西方政治思想做出的最大贡献。布丹继承了马基雅维利提出的“国家理性”这一概念,进一步发展了古代已经存在的主权概念,并最终使其成为近代欧洲政治学理论的主流话语。

A.太阳中心说

B.知识就是力量

C.主权理论

D.人文主义思想

2.荷兰政治思想家( D )主唯物主义的自然权利观,提出并论证了信仰与思想自由之间的关系,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A.格老秀斯B.笛卡尔

C.哥白尼D.斯宾诺莎

3.狄德罗主持历时30年出齐35卷的( B ),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文献,

A 《论法的精神》 B《科学、艺术和工世百科全书》

C《自然史》 D《社会契约论》

4,17世纪初,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等传统国家的包围之下,尼德兰突破封锁,首先建立起( A ),为欧洲大陆的革命运动带来了一丝希望。

A,资本主义制度 B,封建主义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共产主义制度

5,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 D )一书,最早提出了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创立了系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奠定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A《哲学通信》 B《人是机器》

C《社会契约论》 D《国民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6,18世纪的美国,就政治思想的发展来看.以汉密尔顿为代表的()和以杰斐逊为代表的( C )成为政治思想的两大主流,前者强调力量的重要性,而后者强调宪政秩序的合理性,主通过分权与制衡限制权力的滥用,这为美国政治现代化提供·了两条不问的道路。

A,派宪政派 B,自由派派

C,宪政派派 D,宪政派自由派

7.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被西方学者尊为( A )。

A.政治学之父

B.现代人之父

C. 自由思想的始祖

D.人事管理之父

8,( B )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西方政治学的创始人。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格拉底 D,西塞罗

9,但丁最著名的政治著作是( B )。他政治思想的中心是实现()的统一。

A,《神曲》意大利

B,《论世界帝国》意大利

C,《和平的保卫者》罗马

D,《圣经》希腊

10,在中世纪时期,西方政治思想从古代自然政治观发展转变为( D ),开始了一个新时期。

A,权力政治观 B,自然权利观

C,保守政治观 D,神学政治观

11,( C )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A,教权派 B,王权派

C,斯多派 D,改革派

12,柏拉图政治学说中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 A )的传统。

A,乌托邦主义 B,实证主义

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

13,奥古斯丁的传世作( B )从理论上总结了基督教的政治价值观,对人们的政治观念,对教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A,《论国》 B,《上帝之城》

C,《雅典政制》 D,《君主论》

14,在西方,最早的国家形式是( A )

A,城邦 B,理想国

C,乌托邦 D,合众国

15,作为资产阶级抵挡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的理论武器,( D )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它以科学和进步为旗帜,主社会改革和社会团结,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提供论证。

A,自由主义 B,神秘主义

C,保守主义 D,实证主义

页脚.

16,( B )这两大思潮构成了英国资产阶级政治意识识形态的主体。一个强调自由和进步,一个重视权威和秩序;它们互相冲突又互相融合,为资本主义的稳定和发展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功能。

A,自由主义和正统主义 B,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

C,实证主义和自由主义 D,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

17,( A )是19世纪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其中边沁的功利思想与政府理论、密尔的自由思想和代议制理论、斯宾塞的同等自由和有机体论是英国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A,英国自由主义 B,法国实证主义

C,英国功利主义 D,法国自由主义

18,( B )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政治思想是德国的国家哲学和法哲学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表现。

A,贡斯当 B,黑格尔

C,圣西门 D,欧文

19,( A )科学界在19世纪诞生了一批科学巨匠,如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焦耳,建立电磁理论的法拉第和麦克斯韦,确立科学的原子论的道尔顿及创立生物进化论的达尔文等。其中,电磁理论引发了以电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20,推祟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救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等构成了( C )的基本主题。

A,文艺复兴 B,功利主义

C,启蒙运动 D,实证主义

21,( D )在1748年发表的学术巨著《论法的精神》中,提出的分权制衡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组织原则,对美、法资产阶级革命产生过重要影响。

A,卢梭 B,汉密尔顿

C,康德 D,盂德斯鸠

22,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 C )和()。

A,敬祖尊王命 B,怜小民重刑罚

C,保民慎刑罚 D,敬天尊天命

2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 A )四家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A,儒、道、墨、法 B,儒、道、名、法

C,儒、道、墨、杂 D,儒、道、兵、名

24,( D )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厂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家思想是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A,商鞅 B,慎到 C,申不害 D,非

25,作为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朝时发生的( B )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A,非除挟书令 B,斯焚书坑儒

C,商鞅焚书坑儒 D,斯百家争鸣

26,西汉初,汉惠帝四年“除挟书令”,命民间献书,诸子百家之学逐渐复,思想文化领域又出现了比较活跃的局面。这在历史上被称为( A )。西汉末,儒学中的神秘成分增大,发展出谶纬之学。东汉则给予其官方身份,使之成为东汉政治思想的主流。

A,百家余绪 B,百家争鸣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27,( C )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

A、黄宗羲

B、王守仁

C、王夫之

D、戴震

28、( B )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A、顾炎武

B、龚自珍

C、黄宗羲

D、朱元璋

29、宋元时期,我国传统政治哲学发生重大转型,( D )兴起,并在元代被立为官学,成为中国古代后期的政治指导思想

A、儒学

B、佛学

C、玄学

D、理学

30、亮在思想界理学流行,士人多醉心于谈论性命义理的情况下,旗帜鲜明地倡行事功,体现出较强的批判精神,给思想界注入一股新鲜空气。其思想以( D ),“专及事功”为特点。

A、以夏变夷 B.理一分殊

C、三教合一 D.谈王说霸

31、强调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是法国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

( C )正是这一主的典型代表。

A、保守主义

B、民族主义

页脚.

C、自由主义

D、国家主义

32、中国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 C )。

A.皇权崇拜 B、图腾崇拜

C、上帝崇拜和祖先崇拜 D.神权崇拜

33、作为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 D )积极实践了法

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极端化方向的发展。

A、慎到 B.商鞅

C.非 D.斯

34、性品说是( C )在人性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它是对儒家人性学说的继承与改造,使其更加精致、完整、系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A.孟轲 B.朱熹

C、愈

D、柳宗元

二、名词解释

1.文艺复兴 P71

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恩格斯高度赞扬文艺复兴运动,称其是“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文艺复兴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阶段。(1)从14世纪到15世纪中叶,是文艺复兴初期。这一时期,意大利“文学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等人首先掀起批判经院哲学的启蒙运动,提出人文主义新思想,标志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始。(2)从15世纪中叶到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逐渐走向繁荣,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等诸多领域。与第一阶段的文艺复兴仅局限于意大利不同,这一时期的文艺复兴开始在欧洲各地全面地走向繁荣。涌现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米盖尔、伦勃朗、莎士比亚等艺术家、文学家以及马基雅维利、马斯·莫尔、格老秀斯等政治思想家。(3)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是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兴起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哥白尼揭开了宇宙的秘密、哈维提出人体血液循环的理论,培根创立了近代唯物主义学说,这些自然科学上的重大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认识。

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进一步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极推动了思想解放。

2,卢梭 P138

法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政治思想家,激进的主义者。卢梭一生写下了大量处处闪耀着思想光芒的著作。其中,以《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最为有名,成为作者的代表作。

探求社会不平等的发展及其产生的基础是卢梭政治思想中最为深刻的部分。通过对人类不平等的发展史的考察,卢梭不仅以辩证的思维描述了人类不平等的发展过程,而且接近正确地评估了私有制、国家、法律等要素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作用,表现出了更深刻的洞察力和更彻底的批判精神。

卢梭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权的基本思想,把主权学说由“君主主权”发展到了“人权”。在近代西方

政治思想史上,卢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人权的学说,对后来西方国家的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3,孔德 P187

奥古斯特?孔德,实证主义的创始人。作为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他的实证哲学和政治思想对以后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孔德20岁时担任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秘书,深受圣西门思想的影响。后来,孔德与圣西门在政治和思想上的根本分歧导致了两人的决裂。1824年孔德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实证主义思想体系,1848年组织了“实证哲学协会”,形成了实证主义学派。他的主要著作有《实证哲学教程》(1830-1842年)、《实证政治体系》(1851-1854年)和《实证教义问答》(1853年)等。他最早提出“利他主义”一词,认为利他必须以利己为基础。他主社会团结和秩序。

4,同等自由法则 P391

同等自由法则是斯宾塞确立的道德学的第一原理,也是第一的和最主要的道德法则。他认为,个体化只有在这一法则的支配下才能变得完满。所谓“同等自由法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权要求运用他各种机能的最充分的自由,只要与所有其他人的同样自由不发生矛盾。”换句话说就是“每个人的自由只受一切人同样自由的限制”。斯宾塞宣扬的“同等自由”法则是英国自由主义的主要代表。

5,启蒙运动 P126

思想启蒙运动发生于英国17世纪的后期,很快传到北欧大多数国家,并且对美洲产生了影响。但是,思想启蒙的最高表现是在法国的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在牛顿力学体系和洛克哲学的引导下,提倡科学宣扬理性,以其巨大的批判性力量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准备。启蒙运动以伏尔泰为先驱,揭开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序幕。在伏尔泰之后,以狄德罗、爱尔维修、霍尔马赫等人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推祟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主废除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抨击天主教救义,传播资产阶级的人权与等构成了启蒙运动的基本主题。其中对平等问题的关注和要求成为法国启蒙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特征。

页脚.

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出发点和目的,并构成了这一运动的基本精神。

启蒙运动步文艺复兴运动之后尘,继承了它的精神财富,使欧洲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达到“顶峰”,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6,人权宣言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不久诞生的《人权与公宣言》,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原则记入宪法性文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宣言的基本精神是贯彻资产阶级温和派的人权原则和分权、法治主,同时也容纳了小资产阶级派的某些原则。宣言的核心容是承认私有财产和自由运用的不可侵犯性,实质上还是默认了权利平等背后的事实上的不平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和自由。随着法国革命的影响跨出国界,宣言的精神也传到世界其他地方,对以后的历次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7,非子

祖上为国贵族,他拜在荀子门下读书,极为刻苦。非看到国日渐削弱,非常忧虑,他发愤著书,探索救国图强的道路。但他的主并不为国的君主所采纳。后来非来到国,很得王政的赏识,却遭到斯的忌妒和陷害,冤死狱中。非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将法家学派的法、术、势理论融为一个体系,旗帜鲜明地主君主专制。非长于著述,今有《非子》五十五篇传世。

8、程颢、程颐

程颢,字伯淳,伊川(今伊川县)人,世称“明道先生”。程颐,字正叔,程颢之弟,世称“伊川先生”。北宋时期理学的主要创立者。他们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变法,学术思想也大体相同,被称为“二程”。其著作主要有《二程全书》。二程曾师从周敦颐,但并不拘泥师说,对理学的贡献超过其师。他们将理提升为最高畴,提出天理说。理学亦因此得名。他们长期讲学于,故其学被称为“洛学”。

9、王夫之

王夫之字而农,号斋,人。出身于儒学世家。组织过匡社。参加过武装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潜心著述,自称“船山遗老”,因而被称为“船山先生”。其著作主要有《子正蒙注》、《周易外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等,有《船山遗书》。王夫之及其思想在当时并不为人知。二百年后始被发现,并受到高度评价。其成就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方面。

王夫之精研儒学,对佛道有深入的理解,在对各家思想融会贯通的基础,综采各家,形成了容丰富、庞大的政治哲学体系。其要点有:理势关系与通变思想——认为时、事、势、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因时而变法就是自然和合理的;理欲合一的观点——理欲都是自然的产物,因而欲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合理性,理欲可以并行不悖,和谐共处;道器统一——道为本、器为末,器具有普遍性,道器相须,两者有机结合。

王夫之是传统政治哲学的集大成者。他对传统思想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达到了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发展的最高峰。在近代其思想的价值为人们所发现和承认,对推动中国社会政治思想的变革和进步起了积极作用。

10、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瑟人,号定庵,仁和(今市)人。道光进士,曾任官阁中书、礼部祠祭司行走、宗人府主事等。他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龚自珍受当时崛起的“春秋公羊学”影响甚深。面对嘉道年间社会危机日益深重,他一意讲求经世之务,一生志存改革。

龚自珍透过种种衰世景象,看到了清王朝的深重危机,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积极为之寻找政治出路,以避免覆亡的命运,他认为统治者只有改革,主动进行自我调整,适应形势变化,才是挽救危亡、巩固统治的唯一出路。龚自珍还在理论上勾勒了理想社会,即农宗、平均、君师合一。他提出平均思想,希望适当调节财富占有、分配,以缓和社会矛盾;农宗实指宗法制度就是效法古代宗法制度,重新划分大宗、小宗、群宗和闲民,并严格按照宗法等级关系分配土地;君师合一就是重新确立治、学、道的统一关系。

龚自珍疾呼衰世已到,倡言改革,开一代风气之先,社会影响很大。他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前夕的一位思想家,也是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10、用夏变夷。

郝经提出“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也”,道是郝经思想中的重要畴。地位崇高、神圣至极的道并非空洞的概念,而有着现实的容,即儒家主的伦理纲常,实际是儒道。郝经认为,儒道是政治权力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合法性的来源。只有践行道,所获得的政治权力、政治地位才是合法的、正当的。民众对于统治者是承认还是服从也在于其是否有道。所以君主的民族并不是天命所归、人心归附的依据,关键在于统治者是依从还是背离儒道。对于进占中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如果他们接受并实行儒道,则民可以承认他们,和他们合作。具体到当时,如果蒙古统治者能尊祟儒学,重用儒生,推行儒道,他就可以合法地据有天下,统治汉及其他各族人民。对于这样的政权,儒生也应积极合作、为之尽忠出力,郝经的这一观点突出了儒家伦理纲纪原则的神圣性、权威性,为蒙古统治者提出了建立其统治全国合法性的可能性和途径,也为儒家与新统治者合作作出了理论辩护。这也表明儒家试图从思想上对蒙古统治者进行改造,使之也代表汉族地主阶级的利益,即用夏变夷。

用夏变夷也是儒家传统权变思想的一次运用,是权变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同时也体现了儒家文化强大的适应能力,客观上有利于汉蒙文化的交流也使儒学得以保存和延续。

11、道统

页脚.

愈通过将自己的道与佛老之道的比较,阐发了儒学道的涵。他认为,仁是人的在道德,义是行为表现,遵行仁义即为道,德则是一种对仁义的在自觉。道德与仁义是形式与容的关系。道实际是对仁义等儒家伦理原则的抽象,道具体化就是仁义。这样的道不同于佛老的道。

为了进一步强调道的万世不易,提高道的地位,愈还专门提出了道的传承系统的问题,并虚构了一个道的代代相传的系统,即道统。道统的思维方式来自佛教。佛教禅宗重视佛法的传承关系,提出了一个由释迦牟尼直到弘忍、慧能的传法系统,称为祖统。愈借鉴了这种方法。同时,这也与儒家的传统相吻合。儒家从孔子起就讲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先王之道为号召,以道的传承者自居。愈认为,道也是一脉相承,从尧舜直到孟子,只是在孟子之后,道才失传。道统说表明,儒学之道的产生远早于佛老,是华夏文化之正统。而孟子之后,儒家经学不能继承道,将道发扬光大,只重儒学的皮毛说法,而忽视其根本,结果导致儒学的衰微。解决的方法就是破除经学旧说,以道为核心,重建儒学。

12.两剑论

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两剑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

12世纪下半期教士们从《圣经》中发挥出来“两剑论”。这个理论把精神权力和世俗权力比作两把剑,耶稣把这两把剑都交给了教会,一把供它使用,一把为它使用。通过加冕仪式,教皇把世俗权力交给了皇帝。所以教皇是世俗权力的真正所有者,世俗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教会的授予和委托。必须服从教会,为教会服务,便成为世俗权力的必然。

13.哲学王

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

哲学家执政治国是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容之一,也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容。

14,日月论

中世纪西欧形成独特的王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教权派的政治思想占居上风。“日月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之一。

教皇格里高利七世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著名人物,教权派思想在他这里发展成熟。他指出,教皇是教会的最高首脑,其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在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认识上,他承袭了奥古斯丁的思想,认为上帝把管理人间一切事务的权力都交给了教会,教会主动把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某些人,而将管理精神事务的权力留给自己掌管。因此,世俗

统治者必须对教会恭顺虔敬,教皇有权废黜不服从教会的君主。他把教皇权力与皇帝权力的关系比作太阳与月亮的关系。教皇权力是太阳,皇帝权力是月亮。月亮的光来自太阳,皇帝的权力来自教皇。这就是中世纪有名的“日月论”。

15,斯多派

斯多派是希腊化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它流传到罗马帝国时代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成为罗马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斯多派在使自然法成为完整的理论并使其发挥重要作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斯多派奠定了在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然法传统。它对罗马法、中世纪基督教政治学说和近代的自然法学说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斯多派注重人的心生活,提出了平等思想,平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它打破了城邦时代对人的身份的种种偏见。以新的价值尺度衡量了人的价值。斯多派还提出自觉服从自然法对于实现人人平等的意义,从而将自然法与平等的理念恰当地结合起来,影响了以后平等思想的发展。

16,西塞罗

西塞罗是罗马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西塞罗信奉斯多派的学说,并将希腊政治哲学特别是斯多派的政治哲学介绍到了罗马。在维护传统、反对专制独裁的斗争中,他又对罗马国的实践和精神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理论上的总结。西塞罗政治思想的代表作主要是<论国>。

西塞罗对斯多派的自然法思想作了创造性的介绍和阐述,为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在西方悠久的自然法传统上,西塞罗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西塞罗认为,既然所有人都由自然法而联结为一个整体,所有的人就都应该是平等的,都是整个世界国家的成员。西塞罗的平等思想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它超越了城邦时代政治学在人与奴隶、公民与没有公的人、本邦人与外邦人之间设立的界限,开始以一种平等的、没有根本差别的眼光来看待所有的人。

17,马西略

马西略是西欧中世纪最著名的市民阶级政治思想家,是开始使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的代表人物。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马西略政治思想的中心,马西略从维护世俗权力的立场出发,对封建教会和教皇的权力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并且探讨了教会的改革问题。马西略注重人的现世的幸福生活,认为和平是幸福生活的保证,分工互助是实现和平生活的途径,官吏和政府权力是和平的保卫者,教会对国家事务的干涉是和平的最大威胁。马西略政治思想中表现出的摆脱神学束缚的积极倾向,不仅在当时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而且对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8,道家学派

道家是先时期一个很有影响的思想流派,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也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页脚.

道家学派的师承关系不是很明晰,派别意识也不强烈,但是在理论上还是具有共同点的。其特点主要有二:第一,“道”是这个学派政治思想的核心畴。它们一般主“因道”即法自然,人的政治行为应遵循道的规律,符合自然。第二,一般都赞同无为政治。

页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hp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