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联考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主体排除技巧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9 10:1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年联考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主体排除技巧分析

华图教育 张佳佳

2014年4月12日,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的总体题量没有变化,总数120道题目。其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为40道题目,作为第一部分进行考查。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中,逻辑填空20道题目不变,依旧主要侧重常用实词和成语的考查。片段阅读中仍以主旨题和意图题为主,主旨题作为其它题型的基础,也是华图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的重点。除了关联词法和行文脉络法解答这类题型,里面还糅杂了众多技法,比如主体排除法,就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一种方法。抓主体,可以首先排除主体错误的选项,降低解题难度,然后再比较主体正确的选项中哪一个是文段要谈论的重点,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2014-412联考-37】2014-辽宁-23.几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对乌托邦和理想社会的向往,反乌托邦主题则是将其逻辑进行推演,最终会发现理想(主要是制度和技术的崇拜),往往会导致种种无法控制的弊端:极权统治、非人性社会、精神压抑等。与乌托邦批判“旧”或允诺“新”热度相比,反乌托邦语汇更加冷峻,也更加尊重人性的真实。大多数反乌托邦作品都充满想象力和黑色幽默,其辛辣的批判让我们哭笑不得,然后冷汗涔涔。

对这段话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揭示乌托邦理想的弊端

B.介绍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

C.描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鸿沟

D.指出反乌托邦作品的差异

【答案】B

【解析】文段围绕“反乌托邦”进行论述,首先阐述“反乌托邦主题”的内涵。接着阐述“反乌托邦”的特点,最后阐明反乌托邦作品特点,文段重在阐明“反乌托邦作品”的特点。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文段论述的主体是“反乌托邦”,A项和C项主体和文段的主体不一致,故排除AC项。D项文段没有比较乌托邦作品之间的差异,故排除D项。

张佳佳

2014年4月12日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 村官 | 选调生 | 教师招聘 | 银行招聘 | 信用社 |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政法干警 | 招警 | 军转干 | 党政公选 | 法检系统 | 路转税 | 社会工作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l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