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明子

更新时间:2023-11-04 12: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药学》

决明子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钝叶决明和决明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地。秋季采收。生用或微炒用。

【性能】 甘、苦,微寒。归肝、大肠经。清热明目,通便。

本品苦寒,既能清泄肝胆郁火,又能疏散风热;性味甘寒,清肝而不伤阴。故对眼病虚实皆宜,应用较广,为眼科清热明目的要药。此外,兼有润肠通便作用。

【应用】 1.用于肝热或风热所致的目赤疼痛、羞明多泪等证。轻者可单用煎服,重者可与菊花、石决明等配伍,如《证治准绳》菊花决明散。肝虚有热,目昏干涩者,亦可与菟丝子、枸杞子、女贞子、沙苑蒺藜、生地黄等配伍,共奏养肝明目之效。

2.用于热结便秘。可单用或与火麻仁等配伍。

现用于高血压病而由肝热或肝阳上扰见证者,常与黄芩、夏枯草、菊花、钩藤、大蓟等配伍。本品用治高脂血症亦有一定疗效

【用量】 9~15g

【参考】 含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决明子内酯、维生素A类物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对动物油降低血压和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有缓和的泻下作用;尚有收缩子宫和利尿作用。

《传统中药经验精粹》

草决明 《本经》 为豆科植物钝叶决明的成熟种子

【性味,归经,功效】 苦,凉。归肝、大肠经。清肝明目,平肝潜阳,通便。

草决明系原药材拣去杂质,洗净晒干生用,亦称草决子、决明子,简称草决。本品不能写“决明”,因为决明为草决明和石决明之统称,免其混淆。其种子两端平行倾斜,似马蹄形,表面青绿色或黄褐色,平滑,有蜡样光泽。

《归经中药学》

决明子

【来源】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成熟种子。主要产于安徽、广西、四川、浙江、广东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生用或炒用。

【类属】 甘、苦,咸,微寒。属木。还归肾、大肠经。 【功效】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主治】 目赤目暗,肠燥便秘。

【药解】 本品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肝肾经,苦寒清热,甘咸益阴,肝藏血,开窍于目,肾藏精,瞳子属肾,故既能清泄肝火,又兼益肾阴之功,而达明目之效,主治目赤肿痛、目暗。配菊花、木贼、黄芩、赤芍等,治肝火上炎,风邪外侵,目赤肿痛,如《沈氏尊生书》决明子散。配枸杞子、淮山药、川芎、防风等,治肝肾不足,精血亏伤之视物

昏花、目暗不明,如《证治准绳》决明丸。《本经》: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出,久服精光。

本品苦咸而寒,还归大肠经,苦能降泄,咸能软坚,寒能清热,大肠主津,为传导之官,故有清热润肠通便之功,主治肠燥便秘。配火麻仁、瓜蒌仁等,治内热肠燥,大便秘结。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用于通便不宜久煎。 【使用注意】 气虚便溏者不宜应用。

《医用本草纲目》

决明子

【释名】 又叫狗屎豆、假绿豆、羊角都、野青豆、猪屎蓝豆、千里光、草决明。属豆科。一年生草本,高约1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全体枝短柔毛。英果,线形,略扁,弓形弯曲,被疏柔毛。种子多数,菱形,灰绿色,有光亮。花期6~8月。果期9~10月。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坡、河边或栽培。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将全株割下或摘下果荚,晒干,打出种子,扬净荚壳及杂志,再晒干。

【性味】 性凉,味苦甘。

【功效主治】 清肝,明目,利水,通便。治风热赤眼,青盲,雀目,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习惯性便秘。

【附方】

治失明,目中无他病,无所见,如绢中视:马蹄决明二升,捣筛,以粥饮服方寸匕。忌鱼、蒜、猪肉、辛莱。

治目赤肿痛: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亦治头风热痛。

治雀目:决明子二两,地肤子一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后,以清粥饮调下一钱。

治眼补肝,除暗明目:决明子一升,蔓荆子一升(用好酒五升,煮酒尽,曝干)。上药,捣细罗伟散。每服,以温水调下二钱,食后及临卧服。

治急性结膜炎:决明子、菊花各三钱,蔓荆子、木贼各二钱,水煎服。 治高血压:决明子五钱,炒黄,水煎代茶饮。

治小儿疳积:草决明子三钱,研末,鸡肝一具,捣烂,白酒少许,调和成饼,蒸熟服。

治癣:决明子不以多少,为末,少加水银粉,同为散。先以物擦破癣,以上散敷之。

《中药处方用名析解》

决明子 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tora L. 的成熟种子。

【性能功用】 苦、甘,凉。入肝、肾经。清肝明目,疏风通便。

【处方用名】 决明子,草决明子、草决明、马蹄决明、炒决明子、炒决明。

【用名析解】

决明子 系原药材经拣去杂质晒干入药者。因本品是草本植物的种子,为与贝壳类之石决明相区别,又称草决明子,简称草决明。其种子形状呈菱方形,一端稍尖,一端截状,似马蹄之形,故也有马蹄决明之称。本品生用凉性较大,清肝作用较强,且具祛风散热之功,常用治肝经风热而致的目赤肿痛、畏光羞明,多与蔓荆子、菊花、木贼草等同用,诚有良效。也有认为生品的润肠通便作用较炒者稍强,对于习惯性便秘偏热者,用之较妥。

炒决明子 系决明子炒至微有香气放凉入药者,简称炒决明。大多认为炒后清肝疏风之力已减,但有补肝益肾之功,常与沙苑蒺藜、杭菊、枸杞、生地、女贞子等合用,以治肝肾不足而致的目涩昏暗、青盲、雀目等证。有谓其炒后药效较生品增强,故有少数地区处方中写决明子者,均付以炒决明子。

新用途手册 常用中草药(中国中医药 张钢纲等主编 )

决明子

【处方名】决明子

【功能与主治】清肝明目,润肠通便。常用于:①干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多症;②热结便秘。此外,本品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与降血压的功能,对防治血管硬化与高血压有一定疗效。 【新用途】 一、 内科 1、 高血脂症:用决明子、制南星等加工成剂,每日3次,每次口服4~6片,1个月为

1个疗程。或取双降茶(龙茶、决明子、双勾藤、黄芪、山楂、甘草),每日1包(10g),水煎后分2次服用,连服30日。

2、 习惯性便秘:炒决明子10~15g,蜂蜜20~30g,先将决明子打碎,水煎10分钟左

右,冲入蜂蜜中搅拌,每晚1剂,或早晚分服。

二、 外科

乳痈:根据乳痈患者病情轻重,体质强弱,用决明子量可在25~100g范围内增减,水煎,一般1~3剂即可治愈,无副作用。 三、 妇科

霉菌性阴道炎:决明子30g,加水适量,煮沸,趁热用药液熏外阴,待温时浸湿外阴,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四、 儿科

小儿疳积:草决明20g,鸡内金、山楂各10g,鲜母鸡肝1具。鸡肝捣如泥状,并将上3药研为细粉,搅匀搓成团如鸡蛋大小,以清洁纱布包紧,丝线扎口,然后用第2次的淘米水500ml,在瓦罐内煎煮,得100ml汤汁送服,每日1剂,空腹服完,先食药,后饮汁。

五、 五官科 1、 口腔溃疡:将决明子研成细末,每25g加水500ml,煎成糊状,冷后放灭菌瓶备

用。用时口腔冲洗,涂抹或含漱。

2、 聚星障:石决明、草决明各30g,水煎服。

中药的质量及其合理应用(陈德华主编)

决明子

决明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微寒,味甘、苦,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热结便秘或肠燥便秘。

【药材】本品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和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江苏、安徽、四川等地,均为栽培。

本品为短圆柱形,似马蹄,一端平截,另一端渐尖。表面黄褐色至绿褐色,光滑有光泽。背服两面各有一条浅色的条纹,质坚,口嚼有豆腥气。

以身干,粒饱满,色黄褐,无杂质为佳。

本品用文火炒至微有爆裂声,并有香气时,取出放凉。

【临床用法】决明子一般生用,也有炒黄后以开水泡代茶服用者,主要用治头痛、头晕或高血压病。

本品可入煎剂,如配合木贼、菊花、白蒺藜水煎服,治疗急性结膜炎所致目赤涩痛、羞明、多泪者。也可作散剂内服,如以本品捣筛,粥送服,治疗目中无他病而目无所见,如绢中视物之证;配合地肤子为散,以粥调服,治雀目(夜盲症)。本品还可以外用,如用本品之末,少加水银粉,外敷患处以治癣证。现代有用本品的煎剂、片剂、糖浆治疗高血压症。

本品入煎剂一般用10~15g,如单用,可至30g。据现代用本品治疗高血脂症报道,无论何种剂量,每日用量应在30g以上方有效果。

因本品有通便降压作用,故大便泄泻一血压低者忌服。

临床中药学(臧芳堂主编)

决明子(《神农本草经》)

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决明的成熟种子。

主产地为安徽、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南北各地均有栽培。秋季采集,晒干,打下种子。生用或炒用。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入肝、大肠经。

【功能】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决明子能疏散风热,清泻肝胆郁火,疏外泄内,降血压、降血脂、祛瘀滞、除目翳、益肾水,开目窍,为治头风目疾、肝阳上僭之要药。含大黄酚、大黄泻素,苦寒泄降,善解郁热,炒打入煎,其仁多脂,更可润滑大肠以通便。

【主治】 1、 肝经风热或肝火所致目赤肿痛,羞明多泪,可单味煎汤代茶,或伍夏枯草、

栀子、桑叶、菊花、石决明以疏风散热,清肝明目。

2、 肝肾不足、青盲内障、雀目夜盲、视物昏花者,伍生地、枸杞子、沙苑蒺

藜、女贞子以益肾养肝明目。

3、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头痛、高血压者,伍夏枯草、钩藤、菊花、黄芩、生

4、

牡蛎、白芍以平肝潜阳。

热结便秘或肠燥便秘,常单味煎服,或伍当归、郁李仁、火麻仁、柏子仁以润肠通便。高血压病,伴大便秘结者决明子炒香打碎,伍除菊花煎汤代茶,长期服饮能降压通便。

【处方用名】决明子、草决明

【用量用法】9~15g,炒香打碎煎服。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中气下陷、脾肾阳虚者忌用。

【按语】决明,有石决明、草决明之别,石决明为鲍科动物九孔鲍或盘大鲍的贝壳,平肝熄风为其所长。草决明功似是决明而力逊,然风热目疾用之较多,并具通便之功,高血压兼便秘者,用之尤多。 【附方】

1、 决明子散(《济生方》)决明子、石决明、菊花、蔓荆子、黄芩、石膏、芍

药、川芎、木贼、羌活、甘草。功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用于风热头痛、目赤肿痛。

2、 决明子汤(《圣济总录》)决明子、柴胡、黄连、防风、苦竹子、升麻、甘

草、菊花、细辛。功能清肝明目,用于肝热目赤涩痛。

脑病中药新用

决明子

【性味归经】苦、甘、咸,微寒。入肝、脑、胆经。 【功能】清肝明目,平脑潜阳。

【用途】1、用于肝火或风热上壅于目之证。肝火目赤肿痛有涩感伍龙胆草、夏枯草、黄连等药物;风热目赤羞明多泪常配有桑叶、菊花、薄荷、白蒺藜等药物。

2、用于肝阳亢脑证。如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耳聋耳鸣。临床常用钩藤、生牡蛎、天麻等药物。

3、用于润肠通便时临床配伍荣苁容、当归等药物。

决明子如脑经,治疗头面部疾病为多,是治疗高血压、结膜炎、夜盲症等疾病长用药之一。

【药理研究】决明子制剂经动脉实验证明有降压作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收缩作用,对葡萄球菌、白喉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及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 【历代文献】《本经》:“治青盲,目淫肤赤白膜,眼赤痛,泪多,久服益精光。” 《日华子本草》:“助肝气,益精水;调水涂,消肿毒,贴太阳穴治头痛,又贴脑心止鼻血;作枕胜黑豆,治头风,明目。”

《湖南药物杂志》:“明目,利尿、治晕眩,脚气,浮肿,肺痈,胸痹。”

趣味中药(丁兆平 主编) 袖珍中药(郭京 主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nb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