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更新时间:2023-03-08 07: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巴东县第三高级中学 田昌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如果我们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会使内容枯燥、形式单一,这样就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很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致使学生缺乏对美的感知、鉴别和欣赏的能力,让他们美丑难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我们利用多媒体组织语文教学,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运用多媒体组织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审美力的作用

教学实践证明,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审美教育要给学生以丰富的美感。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中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美,运用多媒体组织语文教学,就可将文字内

容转换为可视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

2、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 多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声音于一体,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3、运用多媒体调动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是建立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加强美育的效果。当审美主体积极地调动他过去的审美经验时,他对美的感受就会更加真切,对美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多媒体帮助学生积累了已有的审美经验,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别能力。

根据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没有明确的学习生活目标这一情况,我便收集了关于张海迪成长经历的资源,并进行有效地组合,制作成媒体演示短片。同时,我还制作了关于一个由好条件走向毁灭之途的青年的成长经历的短片。将这两个内容在主题班会上展示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活灵活现的媒体演示,很快让学生触及到了自己的灵魂,积极发表自己的感慨,写下自己的深刻体会。通过这次活动,阻止了消极厌学情绪的发展,也提高了学生对比鉴别的审美能力。 4、运用多媒体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学生对美的创造能力。 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心灵的多样性,多媒体以

其特殊的优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美的信息。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不断熏陶中,激活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在教《窦娥冤》这篇课文时,根据学生不熟悉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阶级矛盾的尖锐,很难体会当时的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这一情况,我便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用图片和录像资源,形象地再现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这一场景再现立即引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为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当窦娥瘦弱的身影向我们走来的画面出现时,学生的情感立即得到触动,主题也得到深刻体现。在此环节中,我们还可要求学生从元曲中自选内容,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逼真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以显示其创造美的功力。由于多媒体的激发,学生们对元曲表现的意境有了准确的把握,对内容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

二、注重媒体选择的合理运用,增强培养效率

多媒体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鉴别、创造能力四个方面,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但媒体教育效果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对媒体的选择运用。

在媒体的运用中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结合,精心选择组合媒体,并适时使用媒体,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学实践让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应按照现代教育理论精心选择媒体,有效组合媒体,调动教学过程中媒体因素的积极作用,以此体

现多媒体教学过程优越性。在多媒体的合理选择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1、有效选择组合媒体

各种媒体具有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如使用单一媒体就会显露出其局限性。只有将多种媒体相互补充,有效组合,才能扬长避短。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对象,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的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环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对学生最为有利的角度等去选择多媒体,并将其有效地组合起来,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在教学过程中,媒体的选择运用要达到合理、适用,不能为运用媒体而运用媒体,要使媒体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2. 要合理组合使用媒体

在组合运用媒体时,应根据各种媒体的特异性进行合理的组合,以发挥其最佳效能。

多媒体本身并不能对学生的注意保持给予深层的影响,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只是外部的兴趣,外部的兴趣虽能引起学生注意,但并不能持久,它仍需内部兴趣作为内驱力,而中学生因缺乏自我约束力,内驱力的兴趣仍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究教学艺术,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媒体的组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以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进行媒体组合教学时,必须找准媒体组合教学的最佳作用点,并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经验,预先估计学生在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来帮助学生保持良好学习心理状态,

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应坚持实用、实效的原则,对课堂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决不能将媒体的运用列于形式,否则就可能是哗众取宠和画蛇添足之举。 3.课件制作的适用原则

优化多媒体课堂教学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媒体的选用,而媒体的使用效果又由课件的内涵质量所决定。制作课件时要把握住知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使学生各种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让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美的熏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wg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