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反思总结

更新时间:2023-10-26 04: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师徒结对总结

代 彬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在师傅陶耀婉老师的鼓励、指导和帮助下,我与新课改共同成长。张老师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陶老师的要求、指导下,我坚持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主动让师傅指导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地吃透教材。

其次,互相听课、评课是师徒结对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这也成为了向师傅学习的过程中最为直接的一种方式。我感到师徒结对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我与师傅之间,使我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傅听完课后,就会从听的角度体会到我的做法好不好,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课堂上,陶老师有着丰富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她的课中,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流逝了,足见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师傅的课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思想的灵动,使我受益匪浅。

总之,师傅在给我评课时,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指导,更是在具体的课中与我反复研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

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力争把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此外,陶老师的为人处事,经验心得,她的热情、真诚与自信,常常让我在感动之余,获得了更多的学习、工作动力,使自己能更好的投入到这份事业中去。

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总之,在这半年来,我向陶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专业型教师发展,这是我的又一目标。

师徒结对总结

代 彬

毛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一切都让我感觉特别踏实,我成为了师徒结队活动的一名受益者。

通过这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体会较深的是:这是一个师徒相长的过程。大家都知道“教学相长”,就是在于师徒共同教研中,师父与徒弟共同获得大提高。下面我就从徒弟这个角度谈谈我的收获:

大家都知道师徒结队的一种基本活动形式就是互相听课评课。

1.就我个人而言,有人听课势必没人听课时的兴奋程度要高很多,讲课也就更加有激情,对学生的感染力就更大。

2.因为要向师傅阐述备课的构思,所以备课时会特别注意以终为始,就是特别注意围绕授课目标安排教学活动,而不是为了讲内容而讲课。从而使自己的备课水平有了提高。

3.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比如对某个教具的使用,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该用,但并不知效果会怎样,但师傅可以听课是可以从听讲人的角度体会到,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

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4、我听师傅的课也会有很大收获。一点就是堂课的核心内容;二点就是实际解决出现的实际问题;再就是毛老师的课给人的感觉从容不迫,而且特别容易理解!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的做到了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

大家都有体会,认真准备一节轮流课和大家听课评课的过程会给讲课人带来很大收获,那么师徒之间的听评课就好比堂堂都是公开课,必定会带来更大收获。我感到师徒结对象一条无形的纽带联结在师徒之间,使他们在有意无意之中增加了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让我深深体会到我是师徒结对活动中的受益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对于一名我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要让孩子有一碗水,老师就一定要成为一条奔流不止的小溪,因而,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从师素质,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师徒结对反思

代 彬

毛老师的课着眼于学生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学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且还表现出余兴未尽的积极状态。教学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要理念 :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学习数学。 本课从离学生最近的真实生活情境切入,让学生自己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产生要解决这一问题的迫切愿望,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探究问题的的积极状态。当结论得出后,又返回生活,引导学生自主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力量。

2、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现代教育观要求学生不仅是要学到什么,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这就是要把“已有结论的数学”当作“未有结论的数学”来教,时时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机会。本课中不仅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且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证明、交流活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

毛老师的课堂上尝试采用 \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贯穿“实验-发现-验证”的思路,整节课教学过程注重了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索方法的获取。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主动自己动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重新进行操作。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联系与区别。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结论是如何获得的,体现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与价值观,这也是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充分体现。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通过启发、引导、探究和讨论,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自行去解决。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4s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