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克斯宏观经济学完整版课后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07 03: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

内容简介

萨克斯等所著的《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标准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也被国内部分高校列为考研考博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员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们精心编著了它的配套辅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

本书是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教材的配套书,对萨克斯《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目录

Ⅰ引言

第1章导论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3章产量的决定:引入总供给和总需求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Ⅱ跨时期经济学

第4章消费和储蓄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5章投资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6章储蓄、投资与经常项目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7章政府部门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Ⅲ货币经济学

第8章货币需求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9章货币供给过程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0章货币、汇率和价格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1章通货膨胀:财政方面与货币方面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Ⅳ产量决定、稳定政策及增长

第12章封闭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产量决定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3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的情况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4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弹性汇率的情况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5章通货膨胀和失业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6章工资和失业的制度决定因素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7章商业周期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18章长期增长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Ⅴ宏观经济学专门论题

第19章经济政策的原理和实践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20章金融市场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21章可贸易和不可贸易商品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22章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23章遏制高通货膨胀

一、概念题

二、问题与练习

第2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一、概念题

22.净国际投资头寸( (net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position)

答:净国际投资头寸(NIIP)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过去借入或借出资金引起的尚未清偿贷款的净存量。当NIP为正值时,意味着国内居民拥有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净债权存量;也就是说,就净额而言,世界其他国家欠该国货币,则该国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来说为净贷方。当P为负值时,就意味着国内居民对其他国家负有净债务存量,或者说净欠资金,这样的国家就是净债务方。

23.财政赤字( fiscal deficit)

答:财政赤字亦称“预算赤字”,是指在某一财政年度,政府计划安排的经常性支出超过经常性收入并存在于决算中的差额。各国在计量财政赤字(或结余)时,最通常使用的口径是赤字或结余等于经常收入减去经常支出。债务收入不列为收入,相应地,债务的偿还也不列为支出,但利息的支付却列在经常支出中。财政赤字有害或无害的问题,关键在于对赤字的弥补来源进行具体的分析。此外,对赤字产生的观条件也要进行具体地分析。按照现代财政理论,如果为了某种宏观经济目标,比如为解决经济萧条、就业不足,或者为协调社会众多的经济关系、经济利益而由政府采取赤字财政,即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并用得适当那么这种政策是有积极作用的。当然,无论是哪种赤字发生了,总得弥补。财政赤字的弥补主要有发行货币和发行公债两种方式,也就是赤字货币化和赤字债务化。赤字货币化是指通过财政向中央银行借

款来弥补赤字。具体有两种方式:一是财政部门向银行透支和借款,这会引起信用膨胀和通货膨胀;二是中央银行直接购买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券或国库券或者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手中买入公债或国库券。赤字债务化指通过政府向非政府部门借贷来弥补赤字,即通过财政部向个人、企业、银行发行公债来弥补赤字。

24.公债( public debt)

答:公债是指政府及政府机构通过各种方式向国内居民、国外居民或外国政府所举借的全部债务的统称。在有些国家中,某些政府机构的债务并不纳入政府预算之中,因此,严格来说,这些政府机构所承担的债务并不属于公债之列。

从债务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可分为:

①国债( national debt),它是对中央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所举借的全部债务的统称;

②地方政府债务( local debt),它是对地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所举借的全部债务的统称。

从债权人的角度来看,公债分为:

①内债( (internal debt或domestic debt),它是对政府及其机构向国内居民所举借的全部债的统称,也就是说,内债的债权人为国内居民;

②外债( (external debt foreign debt),它对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向国外居民和国外政府所举借的全部债务的统称。

从举债方式来看,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借债,也可通过贷款借债。

25.跨时期选择( intertemporal choices)

答:跨时期选择指家庭(企业)在不同的时点选择合理的消费水平(投资水平),以使其一生的效用最大化(产出或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例如,理性的、向前看的消费者必须就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做出合理的选择,来使其效用最大化:当前消费的减少意味着储蓄的增加,以后会获得更高的消费水平。一家企业在一个既定年份里投资多少的选择也是跨时期的,该企业必须决定是否放弃当前红利或者更多地借款以提高其将来的生产能力,使以后获取更高的利润。

26.利率( Interest rates)

答:利率又称“利息率”,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利率是计算利息额的依据,是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利率的高低对资金借出者来说,意味着收益的多少;对资金使用者来说,则意味着成本的高低。从期限看,利率一般有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现实生活中的利率都是以某种具体形式存在的,如三个月期贷款利率、一年期储蓄存款利率、六个月期公债利率、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利率、贴现利率等。随着金融活动的日益拓展,金融活动方式日益多样化,利率的种类也日益增多。

27.净现值( (net present values)

答:净现值是指投资项目在投资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贴现率折算为现值后与初始投资额的差。所用的贴现率可以是企业的资金成本,也可以是企业所要求的最低收益率水平。

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利用净现值进行决策所依据的原理是:假设预计的现金流入在年末肯定可以实现,并把原始投资看成是按预定贴现率借入的。当现值为正数时,偿还本息后该项目仍有剩余的收益;当净现值为零时,偿还本息后一无所获;当净现值为负数时,该项目收益不足以偿还本息。净现值指标的决策标准是: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接受该项目;如果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小于零,放弃该项目;如果有个互相排斥的投资项目相互竞争,选取净现值最大的投资项目。净现值指标考虑了投资项目资金流量的时间价值,较合理地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正经济价值,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决策指标。

28.预期形成机制( (expectations formation mechanisms)

答:预期形成机制是指在家庭、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行为人做出跨时期选择的时候,他们通常认为未来是不确定的,因此必须经常许多不同可能事件的相对可能性进行复杂的估测这种估测的方式就是预期形成机制。常见的预期形成机制有:静态预期、适应性预期和理性预期。

29.静态预期( (static expectations)

答:静态预期是最简单的一种预期形式,指对某一经济变量,经济行为人将其现期的实际值直接作为其未来的估计值的一种预期方。比如,今年的实际通货膨胀率为2%,那么对明年通货膨胀率的估计值也为2%。

30.适应性预期( adaptive expectations)

答:适应性预期指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的预期的一种预期方式。“适应性预期”这术语由菲利普卡甘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篇讨论恶性通货膨胀的文章中提出。由于它比较适用于当时的经济形势,因而很快在宏观经济学中得到了应用。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例如,某个时点的适应性预期价格P等于上一个时期的预期价格加上常数c以及上期价格的误差。

适应性预期在物价较为稳定的时期能较好地反映经济现实,西方国家的经济在20世纪50、60年代正好如此,因此适应性预期非常广泛地流行起来了。适应性预期后来受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判,认为它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适应性预期的权数分布是既定的几何级数,没有利用与被测变量相关的其他变量,对经济预期方程的确定基本上是随意的,没有合理的经济解释。因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理性预期”逐渐取代了“适应性预期”。

31.理性预期( (rational expectations)

答:理性预期又称合理预期,是现代经济中的预期概念之一,指经济行为人可以最好地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包括关于现在府政策的信息来形成自己的预期。该理论由约翰穆思在其《合理预期和价格变动理论》(1961年)

一文中首先提出,它的含义有三个:首先,做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其次,为正确决策,经济主体会在做出预期时力图获得一切有关的信息;最后,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即使犯错误,他也会及时有效地进行修正,使得预期在长期而言保持正确。它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重要假设(其余三个为个体利益最大、市场出清和自然率),是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攻击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武器。

资料转载于知择学习网,站内有完整版的课后答案,想要获取的可去站内搜索【萨克斯】,即可在线阅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av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