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胫神经阻滞用于小儿马蹄足畸形纠正术

更新时间:2023-06-11 16: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胫神经阻滞用于小儿马蹄足畸形纠正术

王洁 张晓铭 姚尚龙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麻醉学教研室

小儿马蹄足畸形跟腱延长术矫正,是小儿骨科常见手术,因手术时间短,在临床中麻醉常选择氯胺酮静脉或肌注麻醉。麻醉苏醒后需采取其它措施镇痛。胫神经支配区域是跟腱延长术矫正的手术区域。我们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胫神经阻滞用于小儿马蹄足畸形纠正术,术中术后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

资料方法:12例患儿年龄4~9岁,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n=6)和氯胺酮+胫神经阻滞组(KT组,n=6)。麻醉方法为所有患儿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05mg/kg,安定0.1mg/kg。肌注氯胺酮5mg/kg后进入手术室,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开放静脉通路。K组以氯胺酮维持麻醉,KT组于腘窝处以0.375%的罗哌卡因(耐乐品,Astrazeneca公司)1mg/kg+0.1%利多卡因行胫神经阻滞,以神经刺激仪(Stimuplex®,B.Braun Melsungen)定位,应用A-50神经刺激针(Stimuple DIG®,B.Braun Melsungen,50mm),初始刺激电流强度0.8mA,刺激频率1Hz。当针尖接近神经干时可观察到腓肠肌、跖肌、比目鱼与腘肌收缩,然后逐渐减少刺激强度并调节针尖位置,直至达到阈电流刺激电流0.3~0.4mA回抽无血即可推注局麻药。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对比氯胺酮剂量,术后2、4、8h对清醒患儿进行VAS评分。

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止血带时间差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异均无显著性。KT组在肌注氯胺酮后至手术结束未再追加氯胺酮(5±0mg/kg),K组需追加氯胺酮(6.50±1.04mg/kg),两组患者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值平稳,差异均无显著性。K组手术开始5min、10min、15min血压收缩压、心率高于KT组。术后随访2h仅K组有一例患儿未完全清醒,4h、8h VAS评分K组均高于KT组。KT组术后4hVAS评分均为0分。

讨论:外周神经阻滞近年来由于采用了神经刺激仪定位技术,开展日益广泛,但在小儿麻醉中使用尚不多见,在国外开展较多的是髂腹股沟神经及髂腹下神经阻滞行小儿腹股沟疝修补与术后镇痛。小儿麻痹症后遗症马蹄足畸形跟腱切断延长术是小儿骨科常见手术,以往因手术时间短,切口小,麻醉选择仅用氯胺酮维持全麻,忽视术后镇痛,小儿常因疼痛引起哭闹。胫神经支配小腿后群肌、足底肌以及小腿后面、足底和足背外侧的皮肤,是跟腱延长术的手术区域,本研究提示阻滞胫神经后可满足手术及术后镇痛的需要,减少术中氯胺酮的用量,术中血压心率更平稳,患儿术后快速清醒,因镇痛良好无疼痛引起的哭闹,加快了康复。

结论: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胫神经阻滞用于小儿马蹄足畸形纠正术,麻醉效果好,术后镇痛完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0w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