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第十四章

更新时间:2023-06-02 05:1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级财务会计

教材结构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总论 货币资金 应收款项 存货 投资 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 无形资产与长期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费用和利润 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分析

第十四章教学目的 及要求

财务报表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主体和目的 ;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主要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概 念及具体运用。学习完本章后,要求能够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及附 注内容,对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 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重点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比率分析。

难点

财务比率分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

目1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2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分析体系

3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概述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主体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主要依据,采用科学的 评价标准和专门的分析方法,遵循规范的分析程序,通过对 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的分析和 评价,以便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 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 企业对外发布的财务报表是根据所有报表使用者的一般要 求设计的,并不适合特定的信息使用者的特定需要。报表使 用者要根据自己需要的财务会计信息,重新组织并分析研究 其相互关系,使之符合特定决策的要求。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将财务报表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 有助于报表使用者改善决策。具体目标是,为企业投资人的 投资决策、为债权人的贷款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进行经营 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为政府进行 宏观经济决策和考核企业经营者业绩提供依据。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 不同的财务报表主体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是不同的,财

务报表分析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投资人 2.债权人 3.经营管理者 4.政府相关部门

5.其他利益主体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指标对比,从数量上找到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原因 的分析方法。它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比较分析法 中常用的比较标准如下: (1)历史标准。历史标准是指某项指标的历史同期数或历史最好水平。 通过与历史标准进行比较,可以揭示企业生产经营的变

化趋势、目前存 在的差距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2)行业标准。行业标准是指某项指标的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同行业的 先进水平。通过比较可以揭示本企业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了解本企 业在同行业竞争中所处的地位。 (3)目标标准。目标标准是指企业通过努力应该达到或实现的理想标 准,如企业制定的计划或定额。通过与目标标准指标进行比较,可以了 解指标的完成情况,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 强化企业管理。 (4)公认标准。公认标准是指各类企业在不同时期都普遍适用的指标 评价标准。如制造业流动比率的公认标准是2:1,速动比率是1:1等,通 过与公认标准指标进行比较,可以了解企业的实际指标与社会公认标准 指标之间的差距,并进一步查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来揭示企业

财务活动的内在联系,分析经济现象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由于它使用相对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不受规模限制,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比率分析法是最简便而揭示能力最强的评价方法。其突出 的特点在于它能将现金流量表同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机地

联系在一起。因此,为了综合分析评价各个财务报表项目的内在联系及其数值对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程度,必须 使用比率分析法。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把综合指标分解为各个组成要素,确定 各要素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的分析方法。每 一个综合指标的变动往往是两个或多个指标(因素)变动

的结果,并且每个指标(因素)的作用方向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因此,为了深入剖析综合指标变动的原因,需要进 一步分解各个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为改善经营决策提供途径。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计算连续若干期的相同指标,揭示和预测财 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法可以揭 示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及其趋势,观察研究连续 数期的财务报表,比仅仅只看一期的财务报表了解的情况更 多,对企业财务状况评价更准确。趋势分析方法包括定基动 态比率分析和环比动态比率分析两种形式。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是将某项指标在某一时期的数额固定为 基期数额而计算出一系列的动态比率,借以分析该指标同比 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是将某项指标在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 固定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一系列的动态比率,借以分析该指 标环比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表本身的局限性 企业的会计系统受到会计环境和会计战略的影响,使得财务报表可能没 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管理层拥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的只是其中一 部分。已经披露的财务信息存在会计估计误差,不一定是真实情况的准确 计量。另外,管理层的各项会计政策选择使财务报表扭曲公司的真实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问题 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是财务报表分析所得结论是否准确的基础,如果财务 报表存在虚假陈述,那么由财务报表数据分析所得的结论就可能出现偏差, 甚至会误导决策者的判断。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 计信息的可靠性,但是也无法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任何错报,更何况审计 方法和程序自身也存在局限性。 (三)比较基础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许多指标单独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有将这些分 析指标通过与一定的标准相对比才能找到问题所在,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 供线索。然而,这些比较标准自身可能存在缺陷,如目标标准可能受到经 营管理者私人利益的诱导过高或者过低的制定,从而造成分析结论人为的 好或环。

第二节一、偿债能力分析

财务比率分析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各种债务的能力,是企业对债务清偿的保证程度。由于债务按到期时间分为短期债务和长期 债务,所以偿债能力分析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和长期偿债 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指标分析进行。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反映 短期债权的安全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指标之一,表明每1元流动 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债的保障。根据过去的长期经验,人们认为 生产型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如果大于2,表明企业短期偿债的 能力较强;相反,如果小于2,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弱。这是因为 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其他流 动性较好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才能保证企业最低的短期偿 债能力。 【例14.1】 根据表13.5长江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数 据,计算长江公司的流动比率。 2010年流动比率=32 474 225÷18 756 750=1.73 2009年流动比率=38 769 000÷21 099 000=1.84 长江公司2010年的流动比率比2009年降低0.11(1.73-1.84),即每 1元流动负债提供的流动资产保障减少了0.11元。

2.速动比率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预付账

款等可在 短期内变现,称之为速动资产。而流动资产中包括的存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及其他流动资产等,称为非速动资 产。非速动资产的变现时间和数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扣 除这部分资产后计算出来的速动比率更令人可信。 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称为速动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速动资产作为偿还保 障。通常人们认为速动比率为1是一个判别标准,速动比率 大于1,则认为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并且能够在较短 时间内变现资产,清偿债务。同流动比率一样,不同行业的 速动比率有很大的差别。例如,采用大量现金销售的商店, 几乎没有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很正常的。相反, 一些应收账款较多的企业,速动比率则可能大于1。

【例14.2】 根据表13.5长江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 债表中的数据,流动资产年末为32 474 225元,其中存货 为11 220 400元,流动负债年末为18 756 750元;流动资 产年初为38 769 000元,其中存货为13 100 000元,流动 负债年初为21 099 000元,计算长江公司的速动比率。

2010年速动比率=(32 474 225-11 220 400) ÷18 756 750=1.132009年速动比率=(38 769 000-13 100 000) ÷21 099 000=1.22 长江公司2010年的速动比率比2009年降低0.09 (1.22-1.13),即为每1元流动负债提供的速动资产保障 减少了0.09元。

3.现金比率企业的现金资产包括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是速动资产中偿债能力 最强的资产。与其他速动资产的区别是,现金资产是可以直接偿债的资 产,而非现金资产需经过不确定的时间才能转换为金额不确定的现金。 现金比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与流动负债的比 率。现金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资产作为偿还保障。现金 资产本身就可以直接清偿债务,因此对其债务的保证质量较流动比率和 速动比率都高。该指标数值越高,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 的现金比率也可能意味着企业资金使用效果不佳,资金分布不合理。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例14.3】 根据表13.5长江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数 据,计算长江公司的现金比率。 2010年现金比率=(8 278 625+1 056 200)÷18 756 750=0.50 2009年现金比率=(11 000 000+2 300 000)÷21 099 000=0.63 长江公司2010年的现金比率比2009年减少0.13,说明企业为每1元流 动负债提供的现金资产保障减少了0.13元。

4.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以上短期偿债能力比率的指标都是根据财务报表资料计算出来的,另 外有一些表外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有的

甚至影响很大。 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应当尽可能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判断。 (1)降低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比如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如果其 有可能发生且数额较大,会对企业偿债能力产生影响;经营租赁合同中 的承诺付款很可能是需要偿付的义务;建造合同、长期资产购置合同中 的分阶段付款也是需要偿还的债务。 (2)增强短期偿债能力的因素。比如可以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银行 已经同意、企业还未办理手续的银行贷款限额,可以随时增加企业的现 金,提高支付能力,但是不反映在财务报表的数据中;准备很快变现的 非流动资产,如企业已出租的房产、储备的土地和暂时没有开采的采矿 权,当企业资金周转发生困难时将其出售并不影响企业的经营,而这些 资产并没有包含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中。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对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 和权益乘数、利息保障倍数指标的分析进行。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是指企业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表 明在企业全部资产中,由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显示 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对企业债权人来说,其债权资 金的安全性越好,风险越低。另外,负债能起到杠杆作用,在投资回报 率高于债务利息率的情况下,股东价值能够提高,但是同时风险也随之 加大。 【例14.4】 根据表13.5长江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数 据,计算长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2010年资产负债率=27 656 750÷50 291 225×100%=54.99% 2009年资产负债率=32 099 000÷52 667 000×100%=60.95% 通过计算分析可以知道,长江公司的资产负债率2010年比2009年下降 了5.96%。该数据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长江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 现金比率2010年比2009年都下降了,这是因为企业在2010年用货币 资金归还了一定的债务。

2.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用另外两种形式来表现的资产负债率,其性质 和资产负债率一样。其计算公式为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产权比率表明1元股东权益借入的债务数额。权益乘数表明1元股东 权益拥有的总资产。产权比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 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一般来说,股东资本 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通常,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 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在经济繁荣时期,

多借债 可以获得额外的利润。 这是常用的两种财务杠杆,可以反映特定情况下资产利润率和权益利 润率之间的倍数关系。财务杠杆表明债务的多少,既与偿债能力有关, 又与盈利能力有关,还可以表明权益净利率的风险。 【例14.5】 根据表13.5长江公司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年末 数据,计算长江公司的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27 656 750÷22 634 475=1.22 权益乘数=50 291 225÷22 634 475=2.22 从计算结果看,长江公司债权人提供的资本是股东提供资本的1.22倍, 如果企业经营情况不是很景气,则表明该企业举债经营的程度偏高,财 务结构不很稳定。

3.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也称已获利息倍数,是指举借债务企业的息税前利润 与所支付利息费用之间的倍数关系。该指标能测定企业以获取的利润承 担借款利息的能力,它是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方面来考察其长期偿债能力。 利息保障倍数越高,说明企业对偿还债务额保障程度就越强。其计算公 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之 前的利润。通常可以用财务费用的数额作为利息费用,也可以根据报表 附注资料确定更准确的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不需要每年还本,却需要每 年付息。利息保障倍数表明1元债务利息有多少倍的息税前收益作为保障, 它可以反映债务政策的风险大小。利息保障倍数越大,利息支付越有保 障。如果连利息支付的能力都缺乏保障,归还本金就更难指望了。

4.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是指经营现金流量为利息费用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现金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表明,1元利息费用有多少倍的经营现金流量作为保障。它比收益基础的利息保障倍数更加可 靠,因为实际用以支付利息的是现金而不是收益。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wlz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