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专业考研答题重点

更新时间:2023-07-24 04:4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一、北京大学社会学考研报考统计考试内容(育明教育考研课程部)

育明教育宋老师分析:

1、本专业的报录比约在16:1-18:1(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0%)

2、外语考试中考生可从英语一、俄、日、法任选一门

3、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大部分考生的专业课分数都集中在80-90分之间。想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每门专业课要达到110分。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社会学考研资料、考试经验、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叩叩:二四五九、六二二、四七七)

二、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参考书

社会学理论:

1、《外国社会学史》,贾春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谢立中,北京大学出版社;

3、《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杨善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4、《社会学教程》,王思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社会研究方法:

1、《社会研究方法教程》,袁方,王汉生,北京大学出版社;

2、《社会统计学》,卢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

3、《社会调查研究的量化方法》,郭志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学分支理论:

1、《人口社会学》,佟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劳动社会学》,刘艾玉,北京大学出版社;

3、《群体过程》,RupertBrown,方文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城市社会学》,郑也夫,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社会学考研资料、辅导课程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电话:一三六、四一二三、一四九六)

三、北京大学社会学专业考研复习笔记重点分享系列1功能论:

①功能主义源于社会有机论观点,即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分别承担一定功能维持有机体稳定、生存。分层是客观存在的,维持社会方面具有益功能。

②帕森斯:社会是一个系统,分化是必然,社会组织中不可能只有一种职位。

③戴维斯:存在某种形式的社会分层是必要的,社会需特殊角色承担更大的责任和风险,向其提供更多财富、权力、声望。

④缺陷:难以对某些先赋地位现象做出合理解释。

2冲突论:

①马克思:

生产资料占有决定分配多寡社会分化对立的阶级

实质是剥削不合理的社会结构致力改变

②达伦多夫:

社会不是和谐的,充满冲突。

社会结构不是根据生存资料占有与否划分,以权力占有为基础。

现代社会中权力最重要资源,形成两阶段:占有很多权力和权威的统治阶级&被迫服从的被统治阶级。

整个社会存在多种统治与服从关系冲突也是多样化的。

③总述:冲突论认为社会分层制度是由有权势者的利益促成,包括不平等妨碍社会最理想发挥功能。

五、关于社会分层与社会平等问题

1分层机制

建立在出身等无赋地位之上的地位获得或社会分层制度是不合理的,吓呆社会需要自治性的社会分层制度。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种平等的机制,即机会平等。

2适度不平等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社会分层以不平等为基础,过分不平等又带来社会冲突,一个理解化的解释就是社会分层中保持适度不平等。

适度不平等就是社会认可的不平等,建立在机会平等的或的地位基础之上,并有平衡过分不平等的制约和补偿机制。

3理想结构模型

第三节

一、社会流动

1含义

(1)社会流动(socialmobility)是人们在社会结构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

(2)社会流动不同于物理空间的位移,而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地位变换。更关注人们在获取财富、

权力、声望等资源方面能力的变化。

(3)社会流动不一定是地理空间的移动,可能是非地理性的。关键是当事人在社会结构中获取

或占有他所期望的资源的社会是否变化。

(4)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多重的,所以社会流动也是多重的。主要是职业、职位的变化。2类型

按流动方向:垂直流动、水平流动

按流动主体:群体流动、个人流动·代际流动

指子代相对于父辈而言,社会阶层地位的变动。主要指职业、地位的变动。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子代职业、地位与父辈相比发生变化,就发生了代际流动。在开放、进步的社会中,代际流动有向上流动的倾向。即子代的职业总体上比父辈高。封闭社会中,代际流动小,子代职业和地位有先赋性特点。

二、社会流动的模式和因素

1社会结构的性质

指社会结构是封闭还是开放。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社会制度限制成员流动,则流动受到限制;反之则活跃。

2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经济不发达的社会,比较封闭。经济发达,机会多,流动频繁。

转型社会,社会流动加速

3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是向上流动的推进器。

受较好的教育者,流动可能更大。

4家庭背景

(1)布劳、邓肯模型:父亲的受教育水平和职业队子代职业有重要影响。

(2)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文化资本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且具有再生产性质。

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差异,不仅有经济差异,还有文化资本。

从家庭继承文化资本,易增长自己的文化资本,而文资可转化为经济资本。

5社会网络资源

一个人拥有的支持性的社会关系越多,越有力,职业成功机会越大。①帕累托提出,精英是与道德或名誉无关,只是指在一定活动圈子中“具有最高才能指数”的人。②把精英分成两种:统治精英/非统治精英

统治精英:在政府中直接或间接发挥相当作用的人

非统治精英:其他

③只有在流动和开放的理想社会中,精英的地位才能与卓越的才能相联。而现实社会中,遗产、家庭关系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称号、能力不衡

④精英称号与能力不平衡是精英衰败的表征。

潜在原因:低阶层中优秀分子的聚集和高阶层中劣等分子的聚集。

深层原因:社会流动不畅/精英循环受阻

⑤精英地位与能力不平衡要求精英循环:

非上流阶层的某些人转变为精英人物,代替老精英。

如果精英拒绝来自公众的更具才华成分输入,就会精英循环受阻。

受阻(导致)社会秩序衰败、国家和社会失衡,社会堕落。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1经济转型国家精英流动问题主要有两种观点:循环/再生

2精英循环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过程中,精英是非连续的。即现在的精英不是原来的精英。原来的政治精英改革后没变为经济精英。一些非精英变成了经济精英或政治精英。

3精英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国家改革中精英是连续的。即同一批由一种精英向另一种精英转化。具体来说指:改革过程中政治精英拥有的政治资本变成经济资本,政治精英变为经济精英。4这两种理论都是从局部经验得出的理论,实际模式十分复杂。

1传统社会

①长期小农经济,工商业不发达。传统中国分层简单,流动规模小。小农经济和儒家思想造就分层:士、农、工、商。

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发展变化。

②流动机会有限,社会结构呈“稳定性”,分化、流动不显著。

2建国后,改革前

①四阶段:建国后消灭了地主阶级、没收官僚资产、对资本主义社会改革,逐渐形成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农民四大阶层。实际成为四大身份群体,经济收入,政治待遇,社会地位差异大。②三身份系统:

A户籍身份:是由户籍制度确立的身份等级,与户口等级制度相连。分为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城镇户口优于农村户口。

B所有制身份:根据人们所在工作组织的所有制性质建立,包括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全高于集

C单位身份:是一种不成交的、工作单位之间具高低次序的社会现象。由单位在国家经济、政治中的重要性确立,表现为行政级别。

3改革后:社会分层复杂化,社会流动明显

1体制改革以来,变化特点清晰复杂

政治至上理念改变,财富追求为主

农村:农民收入增长、乡镇企业大量出现、大量农民进城务工。

对原有分层格局冲击。

育明教育,专注于考研专业课辅导,提供考研专业课真题、笔记、重点、信息、资料。复试保过 不过全退

城市:全球化影响下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失业、贫困加剧。改变原有社会结构。体改以来,计划经济时形成的清晰的社会结构变复杂

2复杂化表现

(1)政治标准社会分层依然存在,经济分层越来越重要。

(2)阶层内部分化剧烈,行业差异较大。

(3)出现新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实业阶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2k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