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东 南 大 学 交通工程学考 试 卷

更新时间:2023-11-17 18: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2010年)东 南 大 学 考 试 卷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交通工程基础

交通.道路.运输

姓 名 考试形式

闭卷

学 号 考试时间

100分钟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 交通工程学是多学科融合的交叉学科,交通工程学把人、车、路、环境视为一个整

体,用 的方法研究复杂的 现象。

2. 道路的基本特性主要有道路线形、道路结构、 和 。 3. 根据跟车理论,非自由行驶状态的车队的特性是制约性、 和 _。 4. 空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 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是地点速度的 平

均值。

5. 我国道路交通标志的种类有警告标志、禁令标志、 、 和辅助

标志。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关于高峰小时系数PHF,正确的是( )

A.PHF≤1 B.PHF>1 C.PHF>2 D.PHF>3

2. 周平均日交通量简写为( )

A.AADT B.WADT C.MADT D.ADT

3. 下列哪一个参数不属于单点定时信号的基本参数?( ) A.周期长度 B.绿灯时间 C.绿信比 D.平均延误 4. 在排队论中,M/M/1记号的含义是( ) A.泊松输入,负指数分布服务,单个服务台 B.泊松输入,爱尔朗分布服务,多个服务台 C.泊松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 D.爱尔朗分布输入,定长服务,单个服务台 5. 信号周期时长等于( )

A.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黄灯时长的总和 B.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

第1页 共6页

C.全部相位所需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

D.全部相位所需绿灯时长、黄灯时长和红灯时长的总和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 行程车速

2. 延误

3. 出行

4. 基本通行能力

5.交通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OD调查的步骤。

2.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各阶段内容是什么?

第2页 共6页

3. 何谓车头间距?何谓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时距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 =82km/h,阻塞密度Kj =105辆/km,速度和密度用线性关系模型,求:

(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 (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2.在某一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km/h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km/h的速

度行驶,其余40%的车辆以100km/h的速度行驶,一观测车以70km/h的稳定速度随车流行驶5km,其中超越观测车减去被观测车超越的有17辆,在观测车以同样的速度逆车流行驶5km时,迎面相遇303辆车,试问:

(1)车流的平均速度和流量是多少?得到的是什么平均速度? (2)有多少辆车以100km/h速度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

第3页 共6页

3.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6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西、向东行驶的流量和车速。

测试车观测数据

向西行驶 向东行驶 迎面驶来超越测试测试车超迎面驶来超越测试测试车超序号 行驶时间 行驶时间 的车辆数 车的车辆越的车辆的车辆数 车的车辆越的车辆t/s t/s X/辆 数Y1/辆 数Y2/辆 X/辆 数Y1/辆 数Y2/辆 1 215.3 88 2 0 210.5 100 5 0 2 3 4 5 6

第4页 共6页

220.2 198.1 193.4 199.6 211.7 85 73 66 68 82 3 0 1 2 4 1 3 2 1 0 220.2 192.8 207.4 196.7 224.3 81 70 77 84 90 2 0 1 4 3 3 1 2 0 1 一、填充题(10分,每题2分) 1. 自然科学 社会 2. 路网密度 道路网布局 3. 传递性 滞后性 4. 调和 算术 5. 指示标志 指路标志 二、选择题(10分,每题2分) 1-5 A B D A D

三、名词解释 (30分,每题6分) 1.行程车速

行程车速是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 2.延误

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 3.出行

指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点移动的全过程。 4.基本通行能力

基本通行能力是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控制和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横截面上,不论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 5.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需求管理是一种政策性管理,它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交通源,通过对交通源的政策性管理,影响交通结构,削减交通需求总量,达到减少道路交通流量的目的,缓解交通紧张状态。 四、解答题(30分,每题10分) 1. 简述OD调查的步骤 答:(1)组织调查机构 (2)调查准备

(3)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 (4)人员训练 (5)制定计划 (6)典型试验 (7)实地调查

2. 何为“四阶段”预测模型?四阶段中。各阶段内容是什么?

答:交通需求预测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及交通分配。

出行生成:预测各交通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力。

出行分布:将各小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转换成各个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

方式划分:确定出行量中各种交通方式所占比例

交通分配:把各出行方式O-D矩阵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产生道路交通量或公交线路乘客量。

第5页 共6页

3. 何谓车头间距?何谓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时距与速度之间有何关系?

答: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的车头之间的距离称为车头间距用hs表示。如果用时间表示车头之间的间隔,则称为车头时距,用ht表示。关系:hs=Vht/3.6。

五、计算题(20分,每题10分) 1.(1)由Q=KVf(1-K/Kj)可知,

当 K=Kj/2时,Qm=KjVf(1-0.5)/2=2153辆/h (2)此时对应的车速为

V=Vf(1-K/Kj)=Vf/2=42km/h

2.(1)qA?XB?YA303?17??37.3辆/min?2240辆/h 5tA?tB?60?270tA?tA?YAl517???0.063h ;vA??60?78.32km/h qA702240tA得到的是空间平均车速 (2)?t?55??0.0214 70100?t?qA?40%?0.0214?2240?40%?19.2veh

3. 平均实测行驶时间:t西=206.4s,t东=208.7s,

平均对向来车数:X西=77.0辆,X东=83.7辆

平均顺向相对交通量(即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数):

Y西=0.8辆,Y东=1.3辆

先计算西向情况:

q西=X东+Y西83.7?0.8=?0.204辆/s?732.8辆/h

t东+t西208.7?206.4Y西0.8?206.4??202.5s q西0.204l1500 v西???7.41m/s?26.7km/h

t西202.5 t西?t西-再计算东向情况:

q东=X西+Y东77.0?1.3=?0.189辆/s?679.1辆/h

t西+t东206.4?208.7Y东1.3 t东?t东-?208.7??201.8s q东0.189l1500 v东???7.43m/s?26.8km/h

t东201.8

第6页 共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p2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