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3-12-13 18:14: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单元 我的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聆听《我的中国心》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这首歌是由香港作家黄霑在王福龄写的旋律的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演唱《我的中国心》 教学目标:

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跟唱《我的中国心》

1.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 三、欣赏《东方之珠》

这两首歌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 教学过程:

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1979年春天,邓小平提出办经济特区;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蒋开儒对邓小平的活动一直特别关注。蒋开儒形容自己写出《春天的故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因为家里有海外关系,在“那样的一种特殊年代特别盼望春天的到来,而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蒋开儒就感觉“春天已经到来”——当然,这个春天不仅仅对于他个人而言。

二、欣赏《春天的故事》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的相关知识: 二、欣赏《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是一首著名的爱国主义歌曲,作于1956年夏。作词:乔羽、作曲:刘炽、原唱:郭兰英;乔羽写作时,给这首歌定名为《一条大河》,发表时被编辑改成《我的祖国》。 影片《上甘岭》反映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激烈的一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这首主题歌唱出志愿军战士对祖国、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和英雄主义的气概。歌词真挚朴实,亲切生动。前半部曲调委婉动听,三段歌

是三幅美丽的图画,引人入胜。 后半部是副歌,混声合唱与前面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山洪喷涌而一泻千里,尽情地抒发战士们的激情。

第二单元 美丽的草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音乐

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听记:(简单的旋律) 1=F2/4

1 12┃(32 3)┃5653┃2 —┃ (2532)┃(12 3)┃2161┃5 -║

方法:A、师奏F大调音阶(上引、下行)生仔细聆听,并分析拍号。

B、师旋律奏一遍,生随音乐用手指划拍(学生应规定速度) C、师重复弹,生记下各音

D、师再次弹奏,生同时默唱、校正、纠错 E、将听记内容唱一唱 四、念念拍拍:

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导入:刚才老师测查了同学们的听音考考大家。 (出示小黑板)

(1)X XX┃XXX┃XXX XX┃X -║ (2)X?X XX┃XX X┃XXXX XX┃X -║ A、分析拍号后,生自行准备,1-4组第一条,其余的第二条。 B、请个别生念念拍拍,(注意:XXX,XXX XXXX较难),后集体评议 C、要求匀速进行节奏练习,整体的可由慢到快。 对照下面三组节奏,按老师所拍的先后次序,把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 )XXX XX┃X -║ ( )X XX┃X X X║ ( )XXXXXX┃X -║

方法:A、请个别学生上面拍打,其余评议是否正确。 B、生自由练习

C、听老师打节奏,将序号填在相应的小括号中。 D、按序号连起来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天堂》。 1、播放歌曲。

2、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第二次播放歌曲,讨论: A、歌曲具有哪个民族特色?

B、歌曲曲调由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深情表现了对家乡的赞美,第二部分高亢、充满激情,表现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这种变化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2、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了解新疆哈萨克族风情 1、播放歌曲《美丽的夏牧场》

2、第二遍听赏,同时出示歌词师:我们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歌词,唱到了什么山,什么河,哪些景色,你觉得这是哪个地方?

3、结合这些景致,你觉得是哪个民族?

4、介绍新疆哈萨克族师:哈萨克族生活在天山脚下,以游牧为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主要有冬不拉、手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赛马》 教学目标:

了解哈萨克相关的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的播放视听结合,使学生产生好奇。结合民族音乐文化(手鼓等演奏),让学生走进哈萨克族的神奇土地,使学生在了解歌曲的同时培养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欣赏《赛马》

作品介绍:《赛马》描绘了一幅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象,音乐热烈奔放,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作品充分发挥了二胡的演奏技法,既有歌唱性的旋律,也有模拟骏马嘶鸣和奔跑的音响效果。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美丽的夏牧场》 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美丽的夏牧场》培养学生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学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过程: 一、新歌教学

1、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歌曲《美丽的夏牧场》,请同学们一起来哼唱旋律,同时观察旋律中哪个音出现的最多。

2、师:是的,在歌曲中,以“6”音为主的旋律都给我们感觉比较优美,再加上中速的演唱速度,让歌曲更加抒情了。

3、我们一起来唱第一段歌词,找出你认为最难唱的地方。

4、师: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声再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遍,你能找出你觉得最抒情的一句吗?为什么?讲述音乐知识“⌒”6、单独哼唱“啊”(第三乐句)指导声音。

5、师:同学们,这段歌词中出现了“阿肯”一词,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金杯》《牧歌》 教学目标:

了解“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教学过程:

一、解释“阿肯”、相关音乐文化。 二、欣赏《金杯》《牧歌》

蒙古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男子的舞蹈动作粗犷强悍、女子端庄典雅十分优美。蒙古舞的动作主要来源于生活,比如各种马步就来源于牧民骑在马上的动作。舞蹈中的鹰式位加硬腕组合就是根据雄鹰展翅飞翔动作的升华,这些都成为蒙古舞特有的艺术表现。蒙古舞主要用肩部动作。通过肩部及各种马步动作使舞蹈风格浓郁,别具一格,柔肩是舞蹈动作中最富有特色的动作。

第三单元 星空畅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我爱银河》. 教学目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合唱和谐优美。

2、初步学会八六拍的指挥图式。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本单元的标题是“星空畅想”。星空能引起人无数的遐想。自古到今,关于星空有着很多美丽的神话故事。例如“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还有牛郎与织女的故事等,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星空的美丽传说?

生答。

师讲解银河知识。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童声合唱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 (1)听范唱录音。 (2)简介“银河合唱同”。

(3)随录音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谱和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二乐段。

(5)将两个乐段连起来演唱,并由学生自主处理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歌曲《啊,高山》。. 教学目标:

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情。 教学过程:

1、欣赏歌曲《啊,高山》。 (1)初听歌曲录音。 (2)根据歌词内容进行讨论。 (3)学习八六拍。

(4)复听。听后完成课后练习。 2、小结。

教学随笔:学生学习效率高,演唱歌曲时声音和谐优美。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可渗透的法制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进步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教兴国,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4)随录音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课堂小结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相关内容,了解中国首次载人舤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认识到我国非常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 教学目标:

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1、随歌曲录演唱。

2、欣赏影片《飞天》插曲《飞天》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的宇宙太空充满渴望,飞天的梦想已得到实现。中国航天员曾多次进入太空,并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3、小结。

教学随笔:对神州飞船热切的关注,对航天英雄们的敬仰是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能将《我爱银河》唱得更加优美生动。 2、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过程:

1、复习《我爱银河》。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1)从神五、神六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生展开讨论。

(2)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 (3)欣赏歌曲的范唱。

(4)随范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词及歌谱。 (5)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 (6)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二声部。

(7)两声部合唱,做到节奏、音准基本准确。 3、随歌曲录演唱。 4、小结。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较为完整、熟练地演唱《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欣赏乐曲《木星——欢乐使者》。 (1)导入欣赏内容。 教师播放乐曲。

(2)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视唱书中出示的《欢乐颂歌》旋律。其后的旋律由教师

在琴上弹奏,学生边听边挥拍。

(3)教师完整地演奏这段音乐,学生边听边挥拍。 (4)复听。 回答书中问题。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

器乐演奏、旋律创作。 教学目标:

1、启发音乐想象力,继续培养欣赏器乐曲的能力。

2、能用课堂乐器演奏《欢乐颂歌》的旋律,并能自己创作4--8小节旋律进行演奏。 教学过程:

1、器乐演奏。 用竖笛演奏乐器。 2、创造。

完成书中的创作题。学生可两人合作。 教师巡视辅导。 3、作品展示。 4、小结。

教学随笔:欣赏器乐曲时非常投入。视谱水平有所增长。创作旋律时积极投入。

第四单元 外国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小小少年》 教学目的:

1、知道《小小少年》是德国影片《英俊少年》的插曲。 2、初步掌握歌曲中的主歌与副歌的概念,并会简单的区分。 教学重、难点:

区分歌曲中的主歌和副歌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一首德国故事影片《英俊少年》中的插曲《小小少年》。

让我们听一听中文版本的这首歌曲。中文范唱

歌曲中的少年究竟遇到了什么事情?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英俊少年》的故事梗概。

二. 你对这首歌曲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哪里?为什么?(将歌曲自然的分成主歌

和副歌两部分。) 新歌学习

首先让我们来学习第一部分,请同学找一找这部分的典型节奏,有几句都是哪句? (学生找出典型节奏后,按节奏划一划,并唱一唱)

视唱歌词,根据教师的提示小结本段的结构。 (歌词是在叙事,节奏比较简单,情绪上比较平稳) 应该怎样的声音(连贯、流畅)情绪(舒缓)来演唱 将第一部分连起来演唱。

象这样的部分我们通常把它称作歌曲的“主歌” 出示重点内容:主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两颗小星星》 教学目的:

个小组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准备得更充分。好不好? 生:好!

5、 分组展示、汇报。

(1)各组展示自己小组选择的入场音乐。 (2)各组汇报、展示自己小组创编的入场式音乐。

(3)第一组同学介绍奥运五环标志的含义。全班同学一听歌曲《手拉手》。

(4)第二组同学介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游泳馆;听《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

(5)第三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开幕式,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开幕式圣火点燃方式(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汇报自己小组的设计)。全班同学一起听《奥林匹克号角》。

(6)第四组同学介绍奥运会会徵;全班同学一起听《巴塞罗那》;介绍北京奥运会会徵。

(7)第五小组同学介绍奥运会吉祥物;介绍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8)分组为几幅画面选配音乐。 6、总结、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xxe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