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案1.docx

更新时间:2023-05-06 06: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一、设计思想

《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探究新知 " 这一过程中 , 创设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 , 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

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 , 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算理, 掌握算法。

二、教材分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所以,教材中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 ,安排在学生掌握了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 0 在乘的

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

教材中先讲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这一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了0 乘非零自然数、非零自然数乘0 和 0 乘 0 三种情况。对于0 乘非零自然数 ,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 0 的和。

例 5 教学关于0 的乘法 ,说明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为后继教学做好准备。"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这个结论在小学阶段包含0和任一非0 自然数相乘及 0 乘 0 两种情况。对于0和非 0 自然数相乘 ,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即表示几个几的和。对于0 乘 0, 就不能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这种情况在数学理论上只是一种补充规定,在教学中只能直接告诉学生,不宜作其他的解释。

例 5 首先呈现了一幅极富情趣的主题图:七仙女向王母娘娘汇报说 ,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

了,一个大仙桃也没摘到。由此引出小精灵问 :" 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的问题。然后通过加法和

乘法的计算 , 得出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 的结论。

例 6 教学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这里教材也呈现出了一幅有趣的主题画,老寿星因为天天

到公园散步所以才会长寿。他每天都要在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公园里步行 3 圈 ,从而引出了问题 :你能算出老寿星每天要步行多少米吗?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教材出示了学生的两

种算法 ,既可互相对照, 又体现多种算法。对于分步计算的方法,因为进位难度降低,所以还可以鼓励有能力的学生从高位算起,直接进行口算。

三、学情分析

有一个因数是0 的乘法、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 的乘

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一个难点。教材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

般方法之后 , 以便学生集中学习 0 在乘的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由于有了一定的知识储

备,学生已能根据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使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的规律呈现出来。学生在出

次接触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会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探索欲望。但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特别注意 :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 0, 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个数位上

的数 ,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当个位 8 不满十时 ,十位上要用 0 占位。对于一个因数中间有

0的乘法 ,要加强比较和改错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 、知道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 、经历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

行计算。

3、体验类推、迁移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 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的结论。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七、课前准备

例5 、例 6 主题图、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

2 、学生看图 , 把摘仙桃的情节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天 , 王母娘娘派七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为自己祝寿, 仙女们到蟠桃园一看, 大吃一惊 ,

只见孙悟空正坐在桃树上大口大口的吃着桃子, 树上一个桃子也没有了。仙女们赶快回来向

王母娘娘汇报 :" 仙桃都被孙悟空吃光了, 一个也没摘到。"

二、探究体验

(一)关于 0 的乘法

出示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

[ 设计意图 :运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这个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在课的开始就处于

积极的学习状态, 为新课的学习酝酿良好的情绪。]

(1) 上题可以用什么方法列式计算?

0 ×7 =0

那为什么是0 呢 ?你想过吗 ?能不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验证一下。

这么多小朋友已经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

(2) 汇报。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0+0+0+0+0+0+0=0,7个 0 相加还是等于0 。所以 0 ×7=0 。(板书 )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 ×7=0, 那么 7 ×0 呢 ?(板书 )=0 。又是怎么想的?

(3) 像这样 0 ×7=0,7×0=0积都是0的乘法算式,你还能说吗?(10个)

(学生边举例 ,教师边板书 )

(板书出特例 :0 ×一位数 ,一位数×0,0 ×两位数 ,0 ×0)

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 老师也来举个例子 :999×0=?0 ×0=?

(4) 小结。观察上面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汇报 )

(板书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人生成就 = 能力×努力×态度,如果三个因数中有是个是0 会出现什么情况?

(5) 练习反馈 :做一做 .

4 ×0=0 ×20=0 ×8=100 ×0=

0+4=20+0=8+0=100+0=

反馈校对 :比较一下 , 这两题有什么区别 ?

(一个是加法 ,一个是乘法 , 答案呢 ?100×0=0, 而 100+0,还是等于 100 。 )

小结 : 说得真好 ! 我们在口算时一定要看清楚运算符号。

[设计意图 :由加法过渡到乘法,帮助学生理解关于 0的乘法算式的意义 , 进而理解其算理及算法。 ]

(二)关于一个因数中间0 的乘法

出示例 6 情景图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说说图意 , 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你们能算出老寿星跑了多少米吗?

想一想 : 要算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算式 ?

1 、同桌互说。(教师可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列式并能说出算式意义。)

2、汇报交流

请你先估计一下,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汇报 )

3 、提问 :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你能算出它的准确结果吗?自己试试看。 (学生试算 ,教师巡视 )

生 1:8 ×3=24500 ×3=150024+1500=1524

是一种好方法,其他小朋友还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吗?

生 2: 5 0 8

×3

1 5

2 4

4 、自主探索 :" 乘数中间有 0 的乘法 "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师及时指导。并且可以适当提问"为什么这样计算,各部分表示什么意思, 是怎样得来的。 )

①追问 " 你是怎么算的呢?"

②0 ×3 是多少呢 ?表示什么呢 ?

5 、小组交流 : 各自算法 , 并纠错。

6 、汇报算法。(请几个学生写到黑板上 )

7 、分析算理 : 积的 1 、5 、 2 、 4 分别是怎么来的?表示什么意思?

重点 -- 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

(3 先乘 8 得 24, 个位满 20, 向十位进 2 。再用 3 乘十位上的0 得 0 。加上进上来的 2 就不

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 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乘多位数里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 也要乘。

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新知识,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板题 :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

[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获得对 "0 和一个数相乘得0" 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估算、口算以及学过的笔算方法上算法上进行探索,中间有 0 的三位数都是接近整百

的数 ,这为学生运用估算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估算,能使学生对笔算结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笔算中错误的发生,通过教学 ,努力使学生感受到 :把估算和笔

算结合起来 ,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逐步培养学生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三 .巩固练习

谈话 : 现在正是小朋友们长身体的时候, 所以我们一定要参加体育锻炼呦!今天 , 我们一起去参加一个智力长跑,好吗 ?

1.师 : 首先进入第一

关苹果后面藏着几 ?

1 0 3 1 0 9

×2×5

2655

为什么这个苹果后面是0, 而这个苹果后面是 4呢 ?

想想 , 什么时候中间会是0, 什么时候中间不会是0?

2.师 : 第一关顺利通过 ,老师祝贺你们。我们再接再厉去闯第二关。

用竖式计算 (在练习纸上做这四题 )

205 ×9203 ×31002 ×41007 ×6

反馈 : 第一题 ,对吗 ?第二题 ?第三题 ?第四题 ?这个 4 是怎么来的 ?

3.判断改错。

大家用手来表示, 的 ,用手√来表示 ,你的 , 用手×来表示。听明白了 ?好 ,

第一 ,开始 !

(1) 103

× 7()

791

(2)409×6 的中有 1 个 0 。 ()

(3)102乘一位数 ,的中肯定有 1 个 0 。 ()

(当个一位数是哪几个数,的中肯定有 1 个 0?)

4.解决

我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已了三关。利在望。有没有信心, 冲第四关。( 有 !)好, 入第四关。把目来一。

小牛、白和一起运粮食。

我一次能运208 千克。我运的是小牛的 3 倍。我运的是小牛的 5 倍。

根据上面的些信息,你提出一个数学并解答,做在上。

反 : 我提的是??,我是做的,?你和我做的一的, 手。

[ 意 :知的重点行有性的、不同次的, 通由易到的,帮助学生一步理解和巩固本所学的知, 运用所学的知解决,知回到生

活中去。 ]

四 .堂小

本的学,大家表的都非常出色。大家想一想你有什么收?

(我学了一个因数中有0 的乘法 ,知道了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一知 ,而且 , 能

运用一知正确行乘法算。)

拓展 : 动脑筋 : □里填几 ?

403403

×□×□

□□0 □□□ 1 □

拿出练习纸 ,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

反馈 : 第一题 ,你是怎么想的?

第二题 , 你是怎么想的 ?还有其他的可能吗?

九、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有0 的乘法

0+0+0+0+0=0508 ×3=1524 0 ×5=0 5 ×0=0508

0 ×3=0 3 ×0=0× 3

0 ×0=01524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3j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