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更新时间:2023-05-16 01: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 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

1. 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 )

A.下沉 干燥 B.上升 湿润

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 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 2.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

A.高空和地面温度的差异 B.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差异 3. 大气运动员经常的形式是 ( )

A.锋面 B.垂直运动 C.水平运动 D.气旋、反气旋 4. 地球上气压带分布的规律是 ( )

A.冷的地方为高压,热的地方为低压 B.冷的地方为低压,热的地方为高压 C.高纬为高压,低纬为低压 D.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5. 南北半球信风带最主要差异是( )

A.风向不同 B.成因不同 C.风速不同 D.移动原因不同 6. 在农田中释放人造烟雾防冻害的原理是 ( )

A.烟雾能阻挡寒流 B.能增加地面辐射 C.烟雾温度比空气温度高 D.使大气逆辐射增强 7. 下列可能发生降水的是 ( )

A.夏威夷高压中部 B.暖气团运行到背风坡 C.低压系统 D.亚洲高压中部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9. 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 )

A.连续性降水 B.沙尘暴天气 C.狂风暴雨 D.晴朗天气 10. 氢气球在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 A.高空有强烈的太阳辐射 B.高空空气稀薄,气压低,气球因膨胀破裂 C.升空后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膨胀破裂 D.上升后由于气温下降,低温使气球爆炸 11. 南极洲由大陆中心向四周的盛行风为( )

A.逆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B.顺时针方向的极地东风

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C.逆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D.顺时针方向的极地西风 12. 读下图等压线分布示意图,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 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1002

14. 右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

1004 请找出画法正确的风向( )

1006 A.A B. B C. C D. D 15. 夏季,我国北方与南方气温差别不大的主要原因有( )

①.北方受夏季风影响比南方显著 ②.北方降水比南方少,晴天比南方多 ③.北方地势高,南方地势低 ④.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 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秋季出现“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是由于受( )

A.暖锋影响 B.冷锋影响 C.低压系统的控制 D.高压系统的控制 17. 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的物理过程不伴随能量转换

C.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18. 关于图2-1中空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④处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

19. 关于大气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2-1

A.赤道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B.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南侧是信风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 D.极地东风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 20.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的是下列中的 ( )

A.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21.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

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A.气温升高 B.气温降低 C.气温无变化 D .气温忽高忽低 22. 有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半年北移,冬半年南移 B.夏半年向高纬移,冬半年向低纬移 C.总是由低纬向高纬移 D.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同 23. 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日俱增的重要原因是( ) A.海平面上升 B.臭氧大量减少

C.燃烧煤、石油等,不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所致 D.森林被大量砍伐

24.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 )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D.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25.形成东亚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度的差异 B.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气压带风带随直射点季节移动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候分布图》,完成第26—28题。

26.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 ) A.春季 B.夏季

27.图中表示印度低压的是( ) A.① B.②

28.图中③地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北风 B.西南风 29.右图表示的天气系统为( ) A.南半球—气旋

C.秋季 C.③ C.西北风

D.冬季 D.④ D.东南风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气旋 D.北半球—反气旋 30.下列发生的天气现象与冷锋无关的是( ) A.北方夏季的暴雨 沙尘暴 D.台风

二.主观题 (3小题共40分) 31. 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成因分,甲为______锋,乙为 _____

锋。图中

B.寒潮 C.北方春季

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

(2)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

气压(百帕)

1002.5 1005.0 1008.0

天气现象

晴朗,1级~2级偏北风 中雪,6级~8级偏北风 晴,2级~3级偏北风

月1日月3日月5日2

(3)上表中反映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

它可能给田间农作物带来的危害是_______,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防御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读亚洲7月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季风A的风向是:_________ 季风B的风向是_________ (2)图中季风A和季风B,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是__________,这类季风在________(地区)最为典型。 (3)受图中季风影响的地区,夏季降水丰沛,特别有利于粮食作物中_________的生长。由于季风的强弱变化很大,使得该地区__________________灾害频繁,对该作物的生长威胁很大。

33.读“北半球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A地气温比B、C两地_________,气压比B、C两地_________。D、E、F中,

属高压区的是_________。

(2)用“→”画出高、低空大气水平运动方向,以正确表示热力环流。

(3)画出近地面与高空等压线。

(4)图中M地实际风向分别为_________。

(5)从以上可看出,空气水平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第二章_地球上大气单元测试卷人教版必修一

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g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