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史

更新时间:2024-04-30 18:3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西洋服装史课程教学计划:

第一讲:服装史话

第二讲:西方古典服饰文化 第三讲:西方中世纪服饰文化 第四讲: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

第五讲:巴罗克和洛克克时期服饰文化 第六讲:新古典主义与十九世纪的服饰文化 第七讲:二十世纪的服饰文化

各历史时期的重点:

时装中心的转移:

意大利(15---16世纪)-----德国(16世纪中)-----西班牙(16世纪后半页)-----荷兰(17世纪上半页)-----法国(17世纪中)-----英国(18世纪中)

古代-----古希腊 古罗马 中世纪-----哥特式时代 近世纪-----文艺复兴时代 近代-----新古典主义时期

现代-----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一、西洋服装史话

前言

1、西洋服装史与现代人的衣生活一脉相承.

现在的许多流行,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 以及着装方式、讲究和常识大多来源于西洋服饰文化的影响.换而言之,若不了解西洋服饰文化,就无法理解现代衣生活.更无法驾驭和领导潮流.

需要指出的是:

西洋服装史和中国服装史都是人类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本专业和了解本专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

2、服装的起源?

1.保护 2.遮羞(隐蔽说) 3.巫术 4.装饰说

- 1 -

二、西方古典服饰文化

古代服装:

特性: 单纯、简洁、朴素 基本样式:

一体式(上下连属制):丘尼克,卷衣,披挂式的希顿、托加 二部式(上下分属制):披肩、斗篷、裙子、缠腰布 着装方式:

披挂式:希顿、托加、斗篷、披肩 缠裹式:缠腰布、卷衣 贯头衣:丘尼克、丘尼卡 贯身式:筒裙 前开式:

裁剪方式: 直接用衣料缠裹,很少裁剪 …..直线裁剪

古代服装:

1、古埃及

2、古代西亚 3、古爱琴文明 4、古希腊 5、古罗马

1、古埃及服装文化的特点:

服装样式:奢华.神秘

1、里嘎丘阿(ligature, 腰绳):多用于下层女子,歌舞用的奴隶的服装.

2、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 腰衣,缠腰布,缠裹式的短裙)男女皆用,男子为多. 3、丘尼克(tunic, 筒形连衣裙) 男女皆用,女子为多 4、卡拉西里斯(kalasiris, 贯头式,宽敞的袍子)男女皆用

古埃及饰物及化妆:1、冠帽 2、头饰 3、假发 4、假胡须—国王的象征,

后来完全成为正式场合的一种装饰品

2、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服装文化的特点(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30年):两河是指------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古代西亚的主要衣料——羊毛织物 古代西亚的民族与宗教: 1、亚细亚系的民族 2、闪米特系的民族

3、印度 欧罗巴系的民族

(1、苏美尔人 2、古巴比伦 3、亚述 4、波斯)

- 2 -

? ①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

? 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 服装材料——羊毛织物

? 色彩——白、黑、绿、红和紫

? 装饰纹样——莲花、鳞纹、球形的果实、棕榈、蔷薇、阶梯纹等 美索不达米亚的男装

1、苏美尔王朝时代

L 缠腰布 K 卡吾那卡斯 S 披肩 C 斗篷 2、巴比伦王朝时代

L 缠腰布 T 丘尼克 S 披肩 C 斗篷 3、亚述帝国时代

L 缠腰布 K 卡吾那卡斯 S 披肩 美索不达米亚的女装

L 缠腰布 K 卡吾那卡斯 S 披肩 T 丘尼克 叙利亚、巴勒斯坦的服装

L 缠腰布 T 丘尼克 S 披肩 C 披巾 小亚细亚的服装

L 缠腰布 T 丘尼克 S 披肩 波斯的服装

“康迪斯”(大型的贯头式宽袍子)

1、卡吾纳卡斯( kaunakes, 有流苏装饰的织物)可能是布上水平地系扎着羊毛线圈而形成许多流苏的表面装饰效果.

2、丘尼克(tunic 筒形连衣裙)

3、德拉帕里(drapery, 悬垂式的长衣) 4、裤子(波斯人最先穿用)

古西亚饰物及化妆:男子蓄长发,蓄长髯,卷发,卷须,赤脚。

3、古爱琴文明服装文化的特点:

1、克里特 2、迈锡尼

一、克里特岛服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5世纪):

服饰主要特征:遵循比例均匀、平衡和谐的形式法则,讲究整体效果,忽略细节刻画,摒弃繁杂的装饰,悬垂设计为主。

? 例:执蛇女神像(类似19世纪中期流行的“克利诺林”样式)

克里特岛饰物及化妆:长发,卷烫

? 男帽有羽毛装饰

? 女帽:两层或三层的无檐筒状的塔邦式,类似贝雷帽式 1、男子:腰衣

2、女子:紧身上衣(裸露乳房)、束腰的紧身胸衣、塔裙、围裙 男女皆用工具束腰,腰细如蜜蜂

古爱琴饰物及化妆:男子留长发

- 3 -

4、古希腊服装文化的特点(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1世纪):

古希腊服饰特点:

? 1. 服装的披挂性和缠绕性;

? 2. 服装的悬垂性和服装线条的流畅性; ? 3. 服装的自由性和变化性; ? 4. 服装的舒适性和功能性;

? 5. 服装的简洁性和富于内含的单纯性; ? 6. 以无形之形的方式表现人体。

希顿------麻布的贴身衣.是古希腊男女皆穿的一种衣服。希顿后来演变成了一种内衣.

? 多利亚式与爱奥尼亚式区别:

(1)多利亚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亚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利亚式希顿有反折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亚式希顿没有。

(3)多利亚式希顿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亚式希顿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利亚式希顿的侧缝一般不缝合;爱奥尼亚式希顿侧缝必须缝合。 (5)多利亚式希顿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亚式希顿有袖子的构成。

1、多利安式希顿(Doric chiton):毛织物,斯巴达人穿用 。粗旷 有男性的美 走路时人体若隐若现,较受年轻人喜欢. 2、爱奥尼亚式希顿(Ionic chiton):亚麻织物,雅典人穿用 。面料轻薄 有女性特征 对身体的包裹比上者多,较受年龄大的人喜欢. 希玛纯(himation):卷衣,这是一种希腊男女都穿的披身式长外衣。早期的希玛纯是用亚麻羊毛制作的,装饰很少,后来周边有的加以典雅图案的装饰。希玛纯没有固定的造型,有单衣和夹衣两种

斗篷:侧披,多用于战服的外面,表现一种威慑力. 军装

古希腊饰物及化妆:女子注重面部化妆和肌肤护理 ;男子锻炼体型、化妆、喷洒香

水,佩戴珠宝炫耀财富

古希腊服饰经典搭配:褶皱、垂坠和立体花卉

?

5、古罗马服装文化的特点(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

罗马服饰的基本形态: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很大,服装几乎没有创新。贯头形的内衣和宽敞的缠裹式外衣组合。围裹式长衣成为古代罗马文明的象征。 男子:1、丘尼卡(tunica,内衣的意思):T形的宽敞的贯头衣.

2、托加(toga)罗马市民的身份证,是区别穿用者所属,及其社会地位的象征物. 女子:1、斯托拉(stola) 2、帕拉(palla)

古罗马比基尼:斯特罗菲吾姆(strophium) 帕纽(pague)

古罗马饰物及化妆:广泛使用化妆品、香水和护肤品,男女使用芳香料珠宝日趋华丽

- 4 -

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服装的特性对比: 材料 包裹程度 形态 主要衣物 外衣 重叠穿衣 装饰 古埃及 亚麻织物 裸出 单纯 罗印·克洛斯 较生硬的垂褶 单衣 单纯的衣服和极具装饰性的服饰品 古代西亚 羊毛织物 包裹 复杂 丘尼克 紧身的螺旋状卷衣 重叠 复杂衣服的表面装饰

古希腊 亚麻和羊毛织物 包裹或裸出 复杂中的单纯 希顿 宽敞的披挂式卷衣 单纯的重叠 素色或单纯的纹样装饰 - 5 -

5、S形时代

男装

上衣:前门襟2-3粒扣 基莱:翻领

庞塔龙:宽松,窄裤口,卷裤脚 衬衣和领带:正装:亚麻、棉布

日常用:素色、粉色、蓝色条纹面料 造型:硬立领、翻领 女装

? (一)S形

? (二)局部特征:羊腿袖,三角布 ? (三)紧身胸衣:“科尔赛特教育 ”

20年代--------90年代

现代紧身胸衣的基础;蒸汽定型法; 前面开合胸衣;色线装饰;

卫生紧身胸衣;包臀胸衣;

设计大师与霍布尔裙时代

? 沃斯

? 卡罗三姐妹 ? 杰克·多塞 ? 莱加奴

? 威奥耐夫人

波尔·波阿莱--称为“革命家”的设计师 “霍布尔裙”:宽松腰身;膝部收紧;下摆开衩;

设计重点向腿部转移

波尔·波阿莱紧跟时尚潮流,确立自己的风格: ? 率领模特周游欧洲

? 当众用面料进行裁剪,自我宣传 ? 店面增设营业部、发送部和成衣部 ? 第一位赴美设计师 ? 创设香水和工艺学校 帕康夫人

? 意识到广告对服装企业的作用; ? 海外开设分店;

? 对时尚敏锐,在袖、领、围脖处使用个性毛皮, 称之“帕康”领。 ? 波尔·波阿莱和帕康夫人确立了巴黎作为世界时装中心

的国际地位,并且指导了整个20世纪流行。

- 16 -

七、二十世纪的服饰文化

背景:

1、两次世界大战

2、男装现代化: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就开始脱离古典样式

女装现代化:紧身胸衣的解放;装饰过剩的排除;社会性差的排除;

手工缝纫的排除

3、流行中心形成多元局面

1、女装的现代化(1914-1929) 2、细长形与军服式(1930-1946) 3、迪奥尔时代(1947-1957) 4、流行的转化(1958-1972) 5、流行的多样化时代(1973-)

1、女装的现代化(1914-1929)

“装饰艺术”:以直线和曲线、具象和抽象这种相反的要素构成

的简洁明快、强调机能性和现代感的艺术样式

苛苛·夏耐尔——第二位“革命家”

二、现代女装的形成

男童式女装:宽腰身的直筒形女装

杰尔逊奴样式:造型朴素、单纯化、 晒黑皮肤,留男人一

样的短发,把男友的毛衫和上衣披在身上 ? 夏耐尔与巴黎高级时装的第一次鼎盛期

2、细长形与军服式(1930-1946)

科技成果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涤纶

①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前半期的服装 (一)细长形女装

20年代女装到30年代女装: 夜礼服设计重点由腿到背

裙缩短(强调夸张肩部,向军服式过渡)

(二)军服式的流行

裙子短缩、夸张肩部到腰身变细、上衣下摆出现波浪,重视衣袋设计

活跃于战前的设计师

埃尔萨·斯查帕莱莉

反传统设计款式:骸骨毛衫、抽屉式口袋套装、刺绣有鲜红的虾和

绿色欧芹的白色夜礼服、高跟鞋颠倒的帽子

色彩:绯红色、粉红色、虞美人色、大红大绿

传统设计:讲究传统的美学法则:对比、平衡

- 17 -

克里斯托巴尔·巴伦夏加(称之“剪子的魔术师”)

服装具有超时空的持久性和艺术性

3、迪奥尔时代(1947-1957)

形的时代

新样式(8字形)——Z字形样式——翼形样式——帕奈尔裙——垂直形——椭圆形——郁金香形——圆屋顶形——H形——A形Y形——箭形——磁石形——自由形——纺锤形s

Z字形样式:在新样式8字形基础上,在茄克的腰褶上加装饰,或

在裙子上重叠双层的围裙褶饰、追求不对称、不均等的效果

翼形样式:以8字形为础,以不对称的领口装饰和裙腰部分的腰带

莱强调翼形;或以翘起来的下摆来突出翼形感觉。

帕奈尔裙:紧身裙上重叠一块或几块同料(或别色料)的装

饰布(或罩裙),一边保留着外张的量感,一边又把裙子向内收的紧身形方向推移

椭圆形:腰身被放松 ,袖形主要有:①小披肩袖②瓜形袖③气球式袖

④泡泡袖⑤钟形袖⑥土耳其袖⑦插肩袖。

郁金香形:把胸向横方向扩大,直接与袖子连接起来,肩线象拱门一样呈圆

形,腰部又收紧,下半身呈细长形

圆屋顶形:裙长一下缩短到离地40cm 巴黎高级时装业的第二次鼎盛期:

高级时装界的三巨头:巴伦夏加,皮尔·巴尔曼、杰克·法特

巴伦夏加:

1.他致力于推行简洁、单纯、朴素的女装造型。开拓了运动形女装。 2.1948年,推出帕奈尔裙。

3.1950年秋,推出酒桶形。

4.1951年春,发表了阿拉伯风格的斗篷式大衣。

5.1951年秋,推出美国海军军校学生制服式。同时还推出前面胸部较合体,后背宽松的高腰身大衣。

6.1952年,发表了背部宽松式套装。

7.1953年春,推出波罗夏次风格的两件套装。

8.1955年,推出不收腰的“丘尼克?多莱斯”和“丘尼克?科特” 9.1957年推出极为朴素的“修米兹?多莱斯”(衬裙式女装)。

巴伦夏加与迪奥尔的共同之处是:紧贴肉体的设计,独特、均衡的完美外廓形,但迪奥尔对衣服内部结构进行各种衬垫处理,改良克里诺林,巴伦夏加开发了全新的裁剪技术。

- 18 -

皮尔·巴尔曼:

1.设计原则(均衡、节度、用心),追求、塑造时髦、高雅、可爱的贵妇人形象。 2.1945年,肩线平缓、收腰宽摆的蜂腰式和金色缎子上有黑玉石刺绣的 夜用布劳斯(女衬衫、罩衫)。

3.1947年,发表了“工作服式”布劳斯。

4.承担了电影服装设计、还是画家、弹一手好钢琴、理论家(讲授服装史、设计讲座)。

杰克·法特:

1.他的作品充满梦幻般的浪漫色彩。 2.1949年,推出帐篷形大衣。

3.1950年,推出与迪奥尔同名的奥布里克?拉印(斜线形)。 4.1952年,推出杰尔逊和马尼修?鲁克(男式女装)。

5.1954年秋,推出S形,与直线形相对向曲线形挑战。 6.他对色彩非常敏感,还非常喜欢面料。

法特的历史贡献是:注意到成衣业的雄厚潜力。打开了巴黎高级时装界成衣生产的先

河。

4、流行的转化(1958-1972)

“年轻风暴”——嬉皮士运动——高级成衣业崛起 女装(20世纪60年代)

(一)女装的单纯化和轻便化

款式:袋子形女装

面料:灯芯绒、粗花呢、针织物

色彩:桃红、杏黄、橄榄绿、柠檬黄、

草莓红(明亮、朝气)

(二)反体制时装与迷你时代

反体制波普艺术:作品中大量运用废弃物、商品招贴

电影广告、各种报刊图片作拼帖组合,故又有新达达主义的称号。

牛仔裤、迷你裙、喇叭裤、不戴胸罩 回归自然的风潮同时也孕育出追求民族、民间风味的

流行趋势

长发、T恤衫、电影、爵士乐、波谱艺术、欧普艺术

玛丽·克万特:

推出迷你装,以年轻服饰领导世界时装潮流

安德莱·克莱究

迷你裙、长统袜、长统靴

几何形、分割线、色彩拼接、镶滚边饰、缝纫线迹、腰带、口袋、无明显省道

皮尔·卡丹

男装:高级成衣

“宇宙服风格”——材质:铝箔色泽效果

外形:几何形,表现人类太空时代的到来。

- 19 -

伊夫·圣·洛朗:

宽大裤装、水手装、蒙德里安风格、透明式、 吸烟服风格、波普艺术风格

5、流行的多样化时代(1973-?)

高田贤三

把欧洲、非洲、中国、日本等文化融为一体。充满着轻松、愉快、幽默、和年轻朝气

三宅一生

他活用东方和西方技术,结合西方的精神和东方的结构,为人们展开了一个衣料与肉

体相对的服装空间

时装分为四个线路:三宅一生高级成衣、一生运动系列、花木世界、三宅褶皱 他们不强调合体、曲线,宽松肥大的非构筑式设计。

川保久玲

对既成观念挑战,以黑色为基调,推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破烂式”和“乞丐装”

展示曲线,有双闪亮小皮鞋,把脚面露出来,两条裙子。

山本耀司

20世纪90年代的流行倾向

1、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摈弃传统构筑式,休闲装、便装普及。薄露透现象,内衣外衣化和无内衣现象愈演愈烈(是对人体自然美的追求)。

2、新的节俭意识:重质不重量,重机能性不重装饰性。具体表现有:①半成品出现②旧废弃物再利用③仿毛皮及动物纹样面料流行④新素材的开发) 3、重叠穿衣

4、表现现代高新技术的未来派 5、高纯度配色效果 6、新的浪漫主义

- 20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ql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