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14 01:55: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李琇琪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猴子种果树》

教学目的及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见,不能急于求成。 教学重点及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领悟猴子为什么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教学手段及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游戏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具:电脑、图卡、手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猴子下山》的故事吗?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这么一个故事。

板书:猴子

2.这只小猴子不甘心,他想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得到果实,于是他决定(板书:种果树)

3.齐读课题后提问:这回小猴子有收获吗?为什么?

二、复习生词,引出结果

1.出示最后一段:齐读

小猴子有收获吗?(生齐答)(板书:什么树也没种成)

2.他到底种了哪些树呢?自由读

3.认读生词:刚才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老师想看看你们能叫出这些生字宝宝 的名字吗?(指名读—齐读)

4.指名回答:小猴子到底种了那些树呢?

(相机板书:梨 杏 桃 樱桃)

5.猴子最先种的是:指板书生答梨树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猴子种梨树的情景吧!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三、讲读第一~三段

1.出示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为什么这样读?

(3)真是一只勤劳的猴子,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他真想快点儿吃到梨子,多着

急呀!谁能读好这一段,让我们感受到他着急的心情。(再指名读)

(4)齐读

过渡:按理说,在猴子的细心栽培下,梨树会长的枝繁叶茂,然后结出满树的果子,没想到乌鸦的一番话改变了他的想法,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2、3段,用“——”“~~”分别画出乌鸦和猴子的话。边画边读

2.乌鸦是怎么说的呢?出示:乌鸦说的话

(1)指名读

(2)乌鸦说的话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

理解:农谚——农民伯伯在种果树中,总结出的果树的生长规律。

梨五杏四——梨树要五年才能成活,杏树要四年才结果。

(3)耐心:五年啊,这么长的时间才能吃到果子,你能等的及吗?等多久都不

怕吗?(及时表扬有耐心的孩子)

(4)生活中你做什么事需要有耐心?

出示补充句子:

( )在耐心地( )。

3.乌鸦就是对猴子的耐心产生了怀疑,并替他担心。你能读出乌鸦说话的这种

语气吗?

指名读——评价——齐读

(我听出来了,你是在替小猴子担心呢!还有不同的语气吗?)

4.猴子听了乌鸦的话就改变主意了,他是怎么想的呢?

(1)出示猴子的话

(2)指名读: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你听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没耐心) (3)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只没有耐心的猴子想的话。

5、老师这有两只可爱的手偶,我们一起来给这两个手偶配配音,演一演。看谁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演得好?(三次)

过渡:乌鸦对猴子说了“梨五杏四”这句话就让猴子改变了主意,后来谁又来了?说了什么,也让猴子改变了主意?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的后面几段。

四、讲读4~8段

1.自由读

2.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边听边板书:

喜鹊 杏四桃三

杜鹃 桃三樱二

3.乌鸦一说,猴子就改变了想法,那他听了喜鹊、杜鹃的话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猴子想的三句话:

(1)仔细读读,看看这三句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猴子的心情越来越急切,一听别人说就改变主意,这不是太没主见了吗? 你能读出这样的语气来吗?指名读——评价——齐读

4.刚才小朋友读乌鸦和猴子的对话读得很好,相信下面的对话也能读好,请你选择自己的小伙伴分角色读一读,还可以演一演。

(1)指名分角色读一读——再齐读

(2)读的真好,谁愿意来演一演?

(注意及时评价)

五、小结

1.可是樱桃好吃树难栽,(板书:樱桃好吃树难栽)几年过去了,一心想吃水果的猴子种的樱桃树也没有成活,什么树都没有种成的猴子心里可真难过。你能给他出出主意,让他有所收获吗?!

3.听了小朋友鼓励的话,又是一年春来到,猴子一定会辛勤劳动,几年之后他一定会有所收获的,说不定还会请大家去吃一顿水果大餐呢!

4.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吸取猴子的教训,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有主见、开动脑筋,这样才能把一件事做好。

5.搜集农谚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乌鸦 梨五杏四

喜鹊 杏四桃三

22、猴子种果树 什么树也没种成

杜鹃 桃三樱二

樱桃好吃树难栽

教训:有耐心、有主见、开动脑筋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猴子种果树》教学反思

李琇琪

本课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故事,写一只猴子因为没有耐心不断改种果树,最终一事无成。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课文语言生动,极富儿童情趣,适合儿童诵读。教学中我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表演,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寓意。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例如:我在教学猴子种梨树这一段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让他们在读中自己体会猴子种梨树时的心情,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他读的情感也不一样:有的学生说猴子很勤劳,他就有夸奖的语气在里面;有的学生觉的猴子很想吃到梨子,他就会读出着急的语气。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大胆的读出自己的感受。本文中有三句农谚:“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对这三句农谚的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话来说,用自己的感觉去理解,读出三种鸟的语言个性。

二、读中感悟,读中悟情悟理。猴子听了三只鸟的话就改变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从他的心理活动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呢?我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到这是一只没有耐心的猴子,虽然种各种果树的时间都不一样,但他还是等不及,体会到句中“可、也、还是”表现了猴子越来越急切的心情。这就为学完课文请学生为猴子出主意,让他有所收获打下了基础。

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是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一种相互交流、合作的方式。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配音游戏的环节,我来为猴子手偶配音,让学生为乌鸦手偶配音,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还让学生大胆质疑,或让同学解答,或请老师帮助。

四、有效的合作。教学中我还注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学习课文的第四至八自然段时,我让学生找自己的伙伴分角色读好喜鹊、杜鹃和猴子的一番对话,让他们通过互助合作,进一步体会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对这篇课文的内容,孩子们可能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在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我注重启发引导,展开讨论,对猴子进行正确的评价。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明白一个道理,让学生以这个寓言故事来教育自己,使自己不会犯小猴子的错误。

猴子种果树教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qd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