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如何做好研究

更新时间:2023-12-13 07: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研究生如何做好研究

作者:彭聃龄

来源:《中国教师》2012年第13期

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提倡通识教育,即培养某种具有共同基础知识的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才是真正的专业教育,要求培养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研究生学习在人的成长和发展中有很大意义,它将奠定一个人未来职业的基础。有些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可能与他原来的专业方向不一致,或不完全一致,但他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所得到的训练对其今后的工作仍有重要的作用。 在我看来,研究生就是在研究中学习的学生。与本科学习相比,研究生学习更应强调探索新的知识,即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获得和发现新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生是研究工作的生力军。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获取新知识,因此,研究生又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的学生。导师对研究生具有指导、培养的责任。

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实验室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我们的研究水平要能够代表国家在这个领域的最高水平。过去,我常常抱怨实验室很难招收到一流研究生,因而影响了研究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逐渐认识到导师具有培养研究生的重要职责,我们不能被动地等待一流研究生的到来,一流研究生要靠导师来培养。 一、选择与探索

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选择。有些是重大的选择,如高考时对学校的选择,毕业后对工作的选择等;有些是微不足道的选择。对研究生来说,有研究方向的选择、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手段的选择,等等。其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研究方向和课题的选择。选择要依据社会需要、学科发展和个人兴趣。既要选择那些有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的问题进行探索,也要选择学术界关心的重要学术问题进行探索,还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索。

就我自己而言,从中学到大学,再到工作,我有过四次重要的选择(见另文《半个世纪的选择与探索》)。中学时,我酷爱化学,特别喜欢摆弄炸药一类的东西,希望将来成为一名化学家。后来,由于响应国家“发展师范教育”的号召,在中学校长的动员下,我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开始了教育学科的学习。也许是由于原来的理科基础,我逐渐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学校,分配在心理学史组,担任郭一岑老师的助教。郭老早年在德国学习,在知觉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来北京师范大学后一直主持心理学史的教学。在郭老的指导下,我讲授过行为主义等课程,但我很快发现,自己更喜欢知觉的心理学实验。于是我开始了知觉的实验研究,1961年在心理学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以后又在张厚粲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过主观轮廓的研究。1979年我由彭飞教授推荐,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系进修,师从美国著名知觉心理学家Julian Hochberg教授,主要研究运动知觉。这是我的第一次选择,即从化学到心理学的转变。1981年初由荆其成教授推荐,我认识了华盛顿大学心理系系主任John Stern教授,并在该校进行了三个月访问,其间完成了一项关于汉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yw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