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oiseuille方程确定聚乙烯醇在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吸附层的厚度

更新时间:2023-05-23 11: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利用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测量之前和之后纯溶剂流过时间的变化不仅再次证实了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和校正方法,而且找到了定量研究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的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溶剂的性质对高分子吸附层厚度有着显著影响。

维普资讯 V oI 5 .1

NO.3 Se p. 2 2 00

20 0 2年 9月

J u n l fFu cin lP lmes o r a n t a oy r o o

利用 P i ul方程确定聚乙烯醇 os ie e l在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吸附层的厚度李浩,杨海洋一,朱平平 朱清仁 范成高 ,,

(国科学技术大学,.中 1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 .理化中心, 2安徽合肥 2 0 2 ) 3 0 6摘要:利用高分子溶液流过时间测量之前和之后纯溶剂流过时间的变化不仅再次证实了极低浓度区高

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和校正方法,且找到了定量研究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的而 实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剂的性质对高分子吸附层厚度有着显著影响。溶 关键词:聚乙烯醇 ( VA)高分子吸附层;稀高分子溶液; P;极粘度中图文分类号: 0 3 . 6 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9 5 (0 2 0— 0 1— 0 0 8 372 0)3 3 9 6

近年来,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进行测定和分析正受到越来越广泛地重视:对。极低浓度

区高分子溶液粘度浓度依赖性的研究结果不仅可以为外推法确定高分子溶液的特性粘数提供实验依据,而且可以被用来深入分析高分子与毛细管管壁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导致的粘度计毛细管的有效

半径、面性质、分子溶液或溶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模式的改变等。在上世纪 5界高早 0年代,低浓度区高极分子溶液反常的粘度行为即被发现,现为在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的比浓粘度与浓度之间不再满足表线性关系。S ree等 tetr立,不影响。O m互 h认为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比浓粘度出现的正偏离与高分子链构象变化有认为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的比浓粘度出现的正偏离与高分子在粘度计毛细

关,当溶液逐渐变稀时,分子在某一浓度开始解缠结 ( n ol g,解过缠结后的高分子线团彼此独高 u c in ) i

管管壁上的吸附作用有关。杨海洋等曾对极低浓度

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聚乙烯醇 ( VA) P和 P溶液的粘度进行了系统地测定和分析,现如果对高分子溶液粘度确定方法加以改进就可以完全消除发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对溶液粘度的影响。本文将利用高分子溶液的相对粘度对浓度作图来进一步证实用改进后的实验方法确定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合理性,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定量研究粘在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的实验方法并以此探讨了溶剂性质对高分子吸附层厚度的影响。

1实验部分 1 1仪器和药品 .

Ub e h e粘度计 ( bl d式 o毛细管直径 0 3 . 8mm)聚乙烯醇 ( VA) Alr h C e cl o a yIc; P为 d i h mi mp n n . c aC产品,其粘均分子量为 1 1×1醇解度大于 9; C为分析纯。 .4 0, 9 Na 1

1 2高分子溶液的配制 .称取 0 0 4 . 2 VA(确至 0 1mg,心倒入第一支 2 . 2 ̄0 0 6gP准 . )小 5 mL容量瓶中,入 1加 0 mL重蒸

蒸馏水或 Na 1 C的水溶液,溶解后用 2号玻芯漏斗滤入第二支 2 5mL容量瓶中,用少量溶剂将第一支再容量瓶和漏斗中的聚合物洗至第二支容量瓶中,三次,洗然后将第二支容量瓶置于恒温水槽中恒温,用溶剂稀释至刻度。用移液管从第二支容量瓶中准确移出 5mL溶液置于第三支容量瓶 ( 0mL中,溶 5 )用

收稿日期:0 2 O— 1 20一 1 1基金项目: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 0 4 3 0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青年基金 ( 3 0 )助课题安 0061) KB 0 9资一作者简介:浩 ( 9 8 )男,龙江省大庆市人,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分子溶液性质。李 17一,黑硕高 性能, - i: h@ U t.d .n Ema y y SCeu c。 l一 通讯联系人:海洋 ( 9 4,,徽省六安市人,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分子溶液性质及低维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杨 1 6一)男安博副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d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