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轻负高质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更新时间:2024-05-06 13: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践行轻负高质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教学

轻负担,高效率是当今教育界一个热门的话题,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如何减负,又如何高效?笔者认为实现“轻负高质”的关键在教师,难点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轻负高质”的主渠道,课堂效率的高低决定了质量的高低负担的轻重。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现结合本人数十年来教学实际,谈几点认识。

一、媒体运用——“精”而不“滥”

课堂教学效率跟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是分不开的。从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使用多媒体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学习参与面广,学生学习很有效。的确,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方式,能将传统的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的联系起来,相辅相承,互为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的教学功能,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那么是不是原来旧的教学方法越多地被多媒体教学代替就越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在数十年教学实践中我得出了几下几点启示:

1.板书重点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是一节课的精髓。有些教师在备课时就把板书备在了电脑里,上课时随时调用,认为这样节约了时间,达到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的要求。还有的教师认为这样做可以弥补自己板书不好的缺陷,其实这样并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为上课时教师写板书虽然需要时间,而这正是学生理解、消化、吸收所需要的时间,如果直接把板书显示在屏幕上,学生恰恰失去了理解的机会,那么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东西也只能如过眼烟云。因此,教

师如果能巧妙地把重点内容在课堂上当场板书,让学生理解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2.动画恰当。

学生都喜欢动画,在课堂上,动画能起到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作用,但是如果动画安排得不合理,就会出现学生只注意动画内容而没有注意到教师有意传授的知识。有些教师在做课件时,总喜欢在上面加点小动画,起点缀作用,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画面的确生动活泼些,但如果那些小动画与传授的知识无关,它虽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但这种注意和兴趣不是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注意和兴趣,这样,教师辛辛苦苦做起来的课件,其收效不就只能是负数了吗?

3.适度留白

多媒体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非是最终目的。然而在许多课堂教学中,事实上有些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往往成了“幻灯片、” “电子黑板”的简单累加,教师则成了机器的操作者和画面的讲解员。这样,教师只是把自己的“满堂灌”交给了多媒体,而自己则退到了幕后。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和手段,却完全代替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因此,使用多媒体展现思维过程不可过于具体要给学生适度留白,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对数学内容进行深思熟虑地分析,课件要在关键时刻展现。这样,也可以避免学生出现视疲劳,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可见,多媒体运用在教学中并非多多益善,一个多媒体技术掌握得最好的教师不一定就是最优秀的教师,多媒体用得多的课也不一定课堂教学效率高,多媒体在教学中应该用得巧,用得妙,而不应该是滥用。

二、教师用语——“引”而不“替”

课堂教学效率跟教师恰当的课堂用言是分不开的。教师引导语和评语的导向作用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自主发展的航标灯。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们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有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的机会,在于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在于为学生提供有启发式的课堂模式。

1.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师成为学生投入学习的激励者。 教师要乐于和学生站在同一思维层面上,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乐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用自己的真情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做作业后,学生很容易开小差,有的教师就马上说:“小朋友们都看过来,看看谁的眼睛最漂亮。”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又被吸引到教师那里,顺利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又如在一次答题中,有一个学生把10 个、10个地数数成了20个、20 个地数,教师不但不批评这个学生,反而表扬:“他还能20个、20 个地数,棒不棒?”接着顺势引导:“不过这里要求10 个、10个地数,以后要看清要求,好吗?”对学习中的学生而言,出错是正常的,不出错反而是不正常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出错是孩子的权利”。宽容学生的错误,善于从学生失利中寻求成功的一面,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既充满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又促使学生树立信心、敢于表达、乐于交流。

2.优化教学语言,使教师成为学生投入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中的每一句话都作为推进学生深入学习的教

学情境。教师要用具有引导性、开放性的教学语言从不同侧面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向,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激励学生去思考、去感悟,从而展示自己的个性。如教师在教学时说:“猜一猜一杯大豆大约有多少颗?”引导学生去大胆猜想。“怎样才能使自己估计得准确一点?”引导学生去想办法,体验数学知识“再创造”的过程。然后放手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探讨、实践,并汇报本组的情况,再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哪种方法更好。又如“你们的猜想对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这些是否正确呢?”“如果??怎么样?”“用自己喜欢的??”“你认为??”这些开放性、更体现自主性的教学语言,从学生在生活经验、认知背景、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体现了“不同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这一新的理念。

三、学习习惯——“ 持”而不“懈”

课堂教学效率跟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分不开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基础的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点,这不仅影响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而且还将影响其一生。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思”、“说” 和“听”的习惯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1.“思”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思”的习惯,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有学的欲望。其次教师要创设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的话太多、太直白,给孩子留出的时间就会减少。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很多学生往往一碰到难题,就不做了,或不动脑筋就去请教同学或长辈、教师。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有钻研精神。平时布置作业时,可以有意识地布置一道

较难的题目,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独立完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2.“说”的习惯

上课积极发言,既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清、有条理。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不完整,教师应多给予鼓励,表扬他敢说。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当你发现有不同于其他同学的观点时,就可以站起来说“我有不同意见”“我认为”、“我觉得”等等。如果问题有一点的难度时,可以先以同桌讲“悄悄话”或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互相说一说,然后站起来回答。这样学习的主动权就交还给了学生,增加了学生答题的自信心,达到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的目的。

3.“听”的习惯

“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考,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考。” 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交流的前提,交流是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心理学测试也表明,人们通过听视觉所获取的知识占全部知识的80%以上。可是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多动,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尤其是遇到新奇刺激物,总愿意看看、听听、动动。学生对教师的话还是注意听的,同学发言时,学生的注意力是最容易分散的。因为学生所关心的是快举手表达自己的看法,对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所出现的正误则不关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学会“听”,要求学生注意听同学的发言,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可以轻轻地点头表示赞同;回答很精彩时可以主动的给予掌声;如果不对,就要找出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若有补充或有不同看法时,等待别人把话说完,再站起来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样可以

沟通同学之间的信息,取长补短,学会尊重他人,并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

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我们教师只有长抓不懈,平时注意结合教学实际细心指导,严格督促,真正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

四、教学氛围——“活”而不“乱”

课堂教学效率跟适宜的教学氛围是分不开的。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这就要求教师既要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合于他们参与交往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又要为学生的参与交往提供适宜、丰富的活动内容与机会,同时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交往有充分的时间、空间以及活动的有效性,做到“活”而不“乱”。

1.在尊重、理解、平等的环境中学习。

尊重是进行一切活动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做到平等,学生才会感到安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进行各种交往中,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否相互尊重,只有师生、生生互相尊重,学生才会敢说、想说、能说、会说。课堂教学是在完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来研究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到交流信息,再到学习方法,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方法。这样学生才会产生探究的欲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才会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教学中细心呵护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要以一种理解、欣赏、信任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想法,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个问题。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了学生进行

了思考,哪怕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科学价值,但至少对这个孩子来说是有价值的,而且教师对孩子一个问题的肯定会让孩子感觉到对他思考的尊重,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成就感,也只有在尊重、理解、平等的基础上,教学过程才会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习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些都是我们教师所要关注的。

2.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氛围。

高效的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应该促进师生、生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交流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实现,因此师生、生生之间要保持多向、丰富、适宜的信息交流,教师要创造适合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合作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足够的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给学生充分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尊重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事实上,当学生真正主动地、投入地去观察、去研究后,他们的发现还真不少,他们的发现也会令教师们惊讶,作为教师千万不可低估孩子们的潜能。

总之,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从多方面入手,一切教学设计以及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服务。因此,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践行轻负高质的课堂教学理念,新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既减轻了课业的负担,又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kt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