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养生主要是防秋燥和秋膘

更新时间:2023-07-28 23: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秋养生主要是防秋燥和秋膘

初秋养生

主要是防秋燥和秋膘

如果你爱好中医,期望学习、交流中医中药的各种知识,参与形式各样、以中医中药为主题的线下活动,欢迎加入现代快报中医粉丝会(新浪微博:现代快报-健康周刊,微信公众账号:现代快报中医粉丝会)

当你手捧饮料、大口吃着冰淇淋雪糕的时候,别忘记立秋之后天气将由热渐凉,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民间常称秋季为多事之秋,那么,多事之秋如何养生?中医专家说,首先起居调适要与气候变化相适应,与此同时,饮食上还得预防秋燥和秋膘上身。

吃喝

汤汤水水防止秋燥

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燥症,俗称“秋燥症”。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生梨、葡萄、香蕉、银耳、青菜等滋阴润肺的食品,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养阴,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外出

防止几种秋草过敏

告别盛夏之后,都市人喜欢周末短途旅游,而在旅游过程中也会引发皮肤过敏。虽然秋老虎仍在散发余威,但节气的变化让周围环境出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细微改变,如湿度相对小、浮尘相对多,以及花草树木新一轮的新陈代谢等,这些都可能造成过敏原增加,使那些过敏性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过敏症状。

漆树、荨麻、除虫菊、银杏、补骨酯、猫眼草等,如果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无意中接触了它们,轻者裸露部位有痒或者灼烧感,局部出现红斑,或有针尖大小的丘疹密集,重者红斑肿胀明显。不过这类病症来得快,也去得快,处理得当,一般2周内即可痊愈。

为您支招:专家建议过敏体质的人在外出时戴好眼镜,手、足等部位尽量不要暴露,室内要及时采取灭虫措施,衣被最好不在树下晾晒。出现过敏性皮炎症状后,千万不要自作主张地到药店购买药品自己涂抹,因为一则可能出现药不对症,二则会影响医生的正确诊断。

户外

慢跑运动拒绝秋膘

秋天气候凉爽,味觉增强,人体食欲大增,汗液分泌减少,易造成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且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负担,造成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应该注意食量的控制。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式,能达到控制长秋膘的目的。专家说,一般来讲,登山、郊游、慢跑等运动都很适宜。这些运动强度不大、持续时间较长,是典型的有氧运动,能消耗很多热量,防止脂肪堆积。专家认为,跑步可能是最方便、经济的有氧运动。每30分钟慢跑,大概消耗300—350千卡热量。没有训练基础的朋友,可以从散步开始,到快步走,最后过渡到跑步。

友情提醒:秋高气爽,尽量避免在扬尘较大的马路运动,运动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运动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nd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