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快速做好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更新时间:2023-09-13 12:00:01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快速做好分数乘除法应用题

小学数学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这说明学习数学要有一定的方法。特别是应用题,找到了解题技巧,自己都会感到高兴。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高段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整个小学阶段应用题的难点。如何上好分数应用题这个内容,对于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好处,因此,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灵活安排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分数应用题由于抽象程度比较高,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特别是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题型广,变化多端。所以适当地教给学生一些解题方法,以拓宽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呢?我认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找准单位“1”。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找准单位“1”,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是有规律可循的。学生学习分数应用题知识,首先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寻找单位\的量,根据单位“1\的量判断谁是标准量,谁是比较量,从而理解是哪两种量在比较。凭我这几年的高段教学,这里介绍四种简单的方法。 (1)找“的”字。

1如“看了全书的”,有 “的”字,那单位“1”就是“的”前面的量,即

5全书的页数。但也要注意,不是所有的“的”字前面就是单位“1”,这个“的”字既要在关键句中,又必须紧挨在分数前面,否则就会找错单位“1”,如:鸡的

7只数是鸭的。

8(2) 在题目的关键句中找 “是” “比” “占” “相当于” “正好”、“恰好”、“刚好”,单位“1”就是这些字后面的量。

1? 如:今年油菜产量比去年增产。

88甲仓货物的重量相当于乙仓货物的。

92苹果树占果园面积的

53小军的体重是爸爸体重的

83例:(1)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里是把男生人数做为一个标准量,

5

拿女生人数跟男生人数去做比较,我们就把这里的男生人数叫做单位“1”的量,

3即标准量。女生人数是比较量。(2)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少。这里是把梨

51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3)今年小麦的总产量比去年增长了。是把去年小麦

3的总产量看作单位“1”。

(3)有些已知条件是隐含的,要多读题把已知条件找出来。

在分数应用题中,要确定单位“1”的量,必须要找到题中的关键句(分率句)进行分析,但是有些分率句并不完整,特别是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题型中,经常会出现关键句不完整现象,这时我们就

3要首先把分率句补充完整。例如“修一条5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 ,修了多

5少米?”题中并没有说清楚 ,所以这时我们要来把关键句补一补,把它补成“修

3一条50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全长的 ,修了多少米?”这样补完整后,我们

5立即可以发现就很好做了。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重抓学生补全关键句这种习惯。

(4)找到单位“1”后,判断单位“1”这个标准量是已知量还是未知量,知道“已知量用乘法,是未知量用除法。

我班上的同学大多都会用这种方法去做这类应用题。找到了单位“1”然后再看这个量是否告诉了,用乘法还是除法。如果比单位“1”多就再加几分之几,反之就再减几分之几。

二、寻找数量关系,然后替换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要抓住题中的“中心句”进行分析,从“中心句”中找出单位“1”和“相关联的两个量”,明确“相关联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写

3,这里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 43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是相关联的两个量,它们的关系是“男生人数× =女生

4出关系式。如:我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人数”。如果“已知男生人数是40人,求女生人数” 从关系式中很容易求出女

3=30(人);如果“已知女生人数是30人,求男生人数” 从关43系式中很容易列出除法算式30÷=40(人),当然用方程来解答也好理解,把

4生人数是40×

未知量设成未知数就变成了方程。

三、必要时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华罗庚曾说:“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干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便是理论与实际的有机联系,是思维的起点,是儿童建构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数形结合思想是充分利用“形”把复杂的数量关系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直观,能丰富学生的表象,引发联想。在分数乘除应用题教学时经常通过画线段图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拓宽解题思路,能引导学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线段图”直观、明了,能让学生清楚地看出两种量的关系,谁多谁少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判断。教师在教学生画图时要有耐心,学生刚接触线段图,有很多困难,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要把哪条线段平均分成“几”份,容易混淆,教学时要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纠错,使学生印象深刻。

因此,只要我们平时多引导,多启发,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学生一定能用巧妙的方法解决很多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在教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先安排练习一些简单类型的文字题和填空题,帮助学生找出单位“1”和数量关系式,掌握分数乘除应用题解题基本思路。加深理解、掌握解题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qh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