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文明树新风携手共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

更新时间:2023-05-23 04: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丰职教中心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 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的文明 礼仪之邦。华夏儿女的举手投足、音容 笑貌,无不体现一个人的气质与素养。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

宁。”就是说,你不学“礼”,就没法在社会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礼仪呢?

简单地说,礼仪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种

荀子画像

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 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 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更是城市的脸面,更是国家的脸 面。 所以,学习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

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 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 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礼仪不仅

可以内强个人素质、外塑单位,更能够润滑和改善人际关系。

作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 要途径。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变 化之中。我们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别人 讨厌的对象。这些无非都是“不拘小节”的行为所致。 当我们身为游客的时候,总是依着自己的兴致, 随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乱写乱涂; 当我们是市民的时候,又是对随地吐痰、乱写乱画的 现象深恶痛绝。 当我们和同学相处的时候,总会埋怨同学的“不 拘小节”,无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说话、借东西; 而我们自己又往往懒得去理那些“小节”。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无不遗憾的发现,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却 出现了一些问题。新华社10月7日报道了一则新闻: “十一”黄金周的第二天,新疆乌鲁木齐市南山旅游 景区出现80多名韩国游客集体捡垃圾的场面,其中 包括30多名儿童。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游览途中 看到景区垃圾遍地,便自发地组织起来清理垃圾,短 短20分钟,方圆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在驱车将5个装满垃圾的纸箱送至垃圾站后,韩国游 客才安心继续游玩。参加集体捡垃圾的韩国游客柳仁 圭说:“野外应该是一片净土,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么漂亮的地方却有很多垃圾。”

外国人到我们这儿来捡垃圾的事儿并非头一遭:在咱们的城市街头、

园林景区以及旅游胜地,都留下过外国人捡拾 垃圾的身影。他们或是一人或是数人乃至数十人,为我们的环 境保护充当“义工”。 而我们国人乱扔垃圾,却成了自然,因 此即便到外地旅游,也照样与陋习一路同行。前不久世博会在 上海召开,在迎客首日,一部分游客在园区内横躺座椅、乱丢 垃圾、随意插队、随地吐痰、种种陋习给上海留下了一曲不和 谐的音符,但后来有很大改进。再比如到国外旅游,中国游客 大声喧哗,不排队,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良好卫生习惯等在 国内已见怪不怪的陋习,在外国背景的反差下更凸现得淋漓尽 致。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对外宾捡垃圾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 也更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中国有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 秀丽风光,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然而秀丽风光今天仍在, 美好礼仪却被一些国人丢得差不多了。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 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 “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 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 客。”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 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再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们吧。在优越的物 质生活条件下生长起来的独生子女,在文明礼仪方面也存在着诸 多的不文明的言行:在家庭中,长辈们重智力学习轻德育教育, 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忽略了对孩子文明礼仪的教育,导 致了他们对家人冷漠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与父母沟通, 不理解家长的辛苦,不珍惜家长的钱财,不分担家庭的劳动,一 味索取不知奉献;在学校里,不听从老师的教诲,说一些时髦的 脏话,穿一些奇特的衣服,留着时尚的发型;不知道认真学习, 在校园内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健康 成长,也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孔子云“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文明礼仪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 影响,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现代化的文明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实,要想成为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 的事情。只要我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就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个公益广告吗?一个晨练的中学生,一边 跑步锻炼身体,一边帮孩子拿下了不小心扔到了树上的篮球,还把路 边的垃圾扔到了垃圾箱,还有帮助一位费力上坡的三轮车老人推车,

早晨跑了一路,好事做了一路,快乐了别人也满意了自己。 还有, 10月25日,由新华网等单位举办的首届“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评选结果揭晓。当选者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 她是当选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今年只有15岁;说她“特别”是因为 她是一个只有两个手指的女孩;说她特别是因为她用仅有的两个小手 指,从10岁到15岁的5年时间里,利用业余时间捡了6000多枚废旧电 池。她就是潘娜威,营口的一个中学生,是她以自己真诚的环保行为为辽宁争得了惟一的“十杰”称号。

还有美国汽车公司的巨头——福特公司,它的总裁福特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一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 当前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

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门,他发现地上有一张废纸,便弯腰捡了起来,并顺手扔进了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 “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 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 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 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 你的眼睛不仅看见了小事,而且你的文明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福特就这样进了这家公司,并成为了总裁,而且使美国汽车产 业在世界占居鳌头。

所以,同学们清除陋习需要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平时不讲粗话、脏话;遵守校规 校纪,不旷课、不迟到早退、不打架斗殴、不随地吐痰、不随地 吐口香糖、不乱扔垃圾;仪表整洁大方,在校期间不化浓妆、不 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尊敬师长,见了老师主动问好;团结 同学,互帮互助;爱护花草树木、公共设施,不在桌椅上乱涂乱 画;不进网吧,提倡文明上网,科学上网;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和 录像;生活俭朴,不比吃穿,不浪费粮食。在家尊敬长辈,孝敬 父母,体谅父母工作辛苦,生活节俭。

1.遵守学校制定的各种校规、校纪,树立 “爱校如家、爱班如家”的集体主义思想 观念,培养和树立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2.认真学习科学理论文化知识,积极参与实 习操作练习,遵守班级班规,尊重老师的 劳动。 3.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在 教室、宿舍等场合见到老师,应主动起立让 座;在行进中遇到老师,要主动向老师打招呼。

4. 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团结同学,关心集体, 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学,要讲

老实话,做老实人。 5.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不挖苦、讽 刺、诽谤、恶语中伤他人。 6.热爱劳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发扬“特别能 吃苦 ,特别能战斗, 特别能攻关, 特别能 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7.讲究个人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服饰整洁 大方;注意宿舍、校园、等公共场所卫生;尊 重清扫工人的劳动,不乱丢、乱扔瓜果皮核 纸屑,不穿拖鞋、背心进教学楼,创造良好 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8. 爱护公共财物,保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 木;珍惜教学、科研设备,不得在课桌、黑板、 墙壁等处乱刻、乱写、乱画。

9. 节约用水、用电,随手关闭水龙头,下 课、下晚自习后要关闭教室内所有的电器, 杜绝“长流水”、“长明灯”等不良现象; 要节约每一粒粮食,要节约每一张纸,要 节约每一分钱,要体会父母的艰辛和不易。

无论我们过去怎样,今天都已经是全新 的自我。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将构筑成我们 不悔的青春,每一种文明都将成为我们精 神的家园,每一种道德都将成为我们今后 生活的准则。 珍惜现在,从我做起,从自身做起,从 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讲文明,倡节约, 树新风,塑形象,努力争做文明大学生。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塑造一个拥有高素质的 自我形象,用自己的双手共建文明,和谐 的职校校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rh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