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3-09-25 22:1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设计:广义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之中的异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名词解释)

现代设计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大的形态:

(1)现代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和环境设计。 (2)现代产品设计,或者称为工业设计。 (3)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以及企业形象及标志设计。 (4)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时装设计与成衣设计、染织品设计等。 (5)非物质设计,包括各类数字多媒体设计等。(简答,P7)

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中,与“diesgno”相对应的另一个词“经营”。(单选)

第二章

线条的类型和特征:(P10)

(1)从性质上,线条可以分为实际、隐藏和精神的线; (2)从方向上,线条可以分为水平线、垂直线和斜线; (3)从形式上,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4)线条,是有意味的形式,是最能表达人类的情绪和感情的形式; (5)线条的方向具有一定程度的象征性;

(6)在设计的一些领域中,线条是情绪的表达方式--粗细、曲直、方向、反复、间隔--无需过多的技法,仅用一笔就能传达形式,显示质感,透露情绪,表现风格;

(7)线条可以组成符号、字母、数字、汉字及各种符号都是由线条组成的具有某种意义的符号。

线条在设计中的作用:(p12-13)

(1)传达情绪和感觉,在艺术表现上,线条往往被用于传达一定的象征意义;

(2)定义形状,①线可以描绘和定义形状、构成形状的轮廓线。一般物象的轮廓线都具有其独特性,可以较为清晰地标示出物体。②线条可以刺激触觉,在粗糙表面上的一些粗重的线条和在平滑表面上的一些尖细的线条,会创造出不同的肌理感觉。③线条可以用来表示二维空间,也可以用来暗示三维空间。④线条可以用来表示明度。⑤线条在工业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等更多设计领域,发挥着更多的功能。

营造幻想空间的方法:(13-16)

(1)重叠;重叠是营造空间深度幻觉的异种简单方法。

(2)大小;改变图形的大小,是表现物体间距离的最明显和最自然的方法。

(3)垂直定位;垂直定位是一种空间处理方法,在纸面或格式上位置的上升表示深度的隐退,物体位置越高被认为越远。

(4)透视;这种方法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透视法可以分为线性透视和空气透视。(线性透视又包括三种: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以及多点透视。) (5)错视空间。

空间的基本类型:(设计中的真实物理空间,可以分为闭合空间、开放空间和中界空间。)

(1)方体空间;(2)锥形空间;(3)柱形空间;(4)球形空间;(5)三角空间;(6)环形、弧形或螺旋形空间

空间构成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1)空间的组织要把空间的连续性排列和时间的时候顺序有机的统一起来,形成一个空间动态的主线,简称动线。

(2)趋向形成的造型态势成为体势。 (3)主轴线。

(4)序列是空间构成的又一种组织形式。

创造空间的方法:通常有减法、加法,以及综合运用,或根据一定的模式进行变化创造。 (1)减法是在确定空间形态外形的基础上,对空间形态进行内向分割,形成具有某种意义和表情的新空间。

(2)加法创造就是将基本单元空间形态进行接触组合。 (3)分割集聚是将上述的两种方法综合使用。

艺术与设计对明暗变化的运用因此可以大略归为三大类:明调、暗调和中间调。

艾维斯以红、黄、蓝为三原色构建了一个色相环。

每种颜色都有三种性质:色相、明度和纯度。

肌理:又称质感或质地,是物质表面所呈现出来的色彩、光泽、纹理、粗细、厚薄、透明度等多种外在特性的综合表现。肌理作为物质的“表皮”,表现为一种可视、可触的特性,展现物质材质本身的实体感觉。

艺术与设计:在二维平面上的肌理,则是对可触表面肌理的模仿,是一种可视的依靠触觉经验来感知的肌理,可称为视觉肌理。

第三章

设计的一般原则:统一与多样、平衡与节奏 、比例与尺度等。

统一的重要方面是:

(1)整体必须支配部分;

(2)一种即可取又被普遍使用的统一方法是重复; (3)获得统一的第二种方法是连续。

多样性的精髓在于对比。

平衡的分类方式有好几种,主要可分成结构平衡和视觉平衡。

结构平衡有水平、垂直、放射等几种。

节奏具体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度量节奏、流动节奏、回旋节奏、高潮节奏。

经典的比例:

(1)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定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为1:0.618或1.618:1,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 (2)螺旋形;

(3)斐波那契级数。

第四章

设计思维的特点:

(1)设计思维是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结合; (2)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征:(1)独特性;(2)流畅性;(3)多向性;(4)跨越性;(5)综合性。

设计思维的类型:(1)程序性设计思维;(2)典范性设计思维;(3)叙事性设计思维。

设计方法从总体看:(1)功能论方法;(2)艺术论方法;(3)系统论方法。 具体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法、逆向思维法、切割法、整合法等。

头脑风暴法:1938年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首次提出,最初用于广告设计,是一种集体、突击性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师以集体讨论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挖掘集体每一位成员的潜能,使参与者能够自由表达,无拘无束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提案,让各种思想火花自由碰撞,好像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在讨论过程中,它不忽视任何一种建议,以此在尽能多的解决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

第五章

设计灵感:有天赋的设计师敏锐的观察世界着世界,从各种经验中获得印象。这些印象如同被分解又重组的细胞一样进入设计师的无意识中,形成新的整体;但有时候则要沉淀多年才能成为创作过程的一部分。设计师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前的印象和积淀集体迸发,从而发现某种新的关系,产生新的想法,赋予它们以新的形势,这种现象就叫“灵感”。

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

设计过程:(1)界定;(2)创新;(3)分析;(4)制作;(5)反思;(6)整合。

团队设计:也是当今设计界比较流行的异种集体工作方式。团队设计是指围绕解决某一项问题而建立起一个包括众多成员的工作团队,要求成员相互激发、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讲究团队协作精神,共同有效的完成工作任务。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是团队设计的目的。

团队设计包括:(1)领导者;(2)交互左右;(3)目标;(4)快乐;(5)策略;(6)教育;(7)奖励。

设计三部曲:(1)问题概念化;(2)概念视觉化;(3)设计商品化。

一般设计程序:(1)明确目标;(2)情报收集、分析形成观念;(3)设计构思与视觉化;(4)生产;(5)销售与反馈。

第六章

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的人,是通过教育与经验,拥有设计的知识与理解力,以及设计的技能与技巧,而能成功的完成设计任务,并获得相应报酬的人。

在现代职业设计当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雷蒙德·罗维。他是第一位被《时代》周刊作为封面任务采访的设计师,将设计师的地位和人们的影响推到空前的高度。(可口可乐玻璃瓶)

设计师的类型:

1、按照工作的方式:(1)企业设计师、(2)独立设计师; 2、按照设计团队:(1)总设计师;(2)主管设计师;(3)设计师;(4)设计师助理。

设计师的能力和素质:(1)形态创造和表现能力;(2)设计分析能力;(3)创意能力;(4)协作能力;(5)审美能力;(6)经济意识;(7)设计理论修养。

第七章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跨越不同科学领域,应用多种学科原理、方法和数据的一门边缘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内涵:(1)人机工程学就是使设计更加宜人化,符合人的生理与心理需要,研究中心就是“人-机-环境”系统。(2)人机工程学即以人、机、环境这三大要素作为基本结构,又要重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美国设计师 亨利·徳雷夫斯: 1995出版《为人的设计》,几年后又出版了《人体测量学-设计中人的因素》。

芬兰设计师 欧拉福·贝克斯托马斯:“O”型剪刀。

设计的人机工程学尺度:(1)人体尺度;(2)感知系统;(3)运动系统;(4)环境因素。

第八章

设计的艺术手法:(1)艺术创造;(2)艺术抽象;(3)艺术造型;(4)艺术装饰;(5)艺术解构。

艺术抽象: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它不舍弃感性形象,而是用具象的概括和形象的简化来把握事物的本质,它是对某些形象特征的抽取、提炼和侧重。艺术抽象是一个使意象脱离物象实在性的过程,要切断对象与现实的一切关系,使它的外观形象达到高度的自我完满,同时它使形象的构成尽量简化,以便人们在感知和联想中能够直接把握形象的整体,使各种细节与整体形成有机的联系。

包豪斯:是由著名建筑家 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9年创立于德国的一所设计学院,是现代设计运动的摇篮。

第九章

设计的实用价值是设计的基本价值。

设计与消费的关系:(1)设计是被消费的对象;(2)设计为消费服务;(3)设计引导消费;(4)设计创造消费。

设计管理包括:设计企业管理、设计师管理和设计项目管理等。

设计管理营销策略:(1)企业形象设计策略;(2)产品创新设计策略;(3)率先进入市场策略;(4)几种策略;(5)多元化和通用化策略。

第十章

人类文化大体分为三部分:(1)器物文化;(2)行为文化;(3)观念文化。

第十一章

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作为人类设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泛指一切工业生产领域的产品设计活动,是现代设计的核心部分,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人类文化艺术相结合,以现代化工业生产为基础的一门新兴的实用性科学。它作为一种现代设计方法,已成为关系到人们劳动、生产、工作、生活、审美等多方面的重要设计活动之一。

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要求:

产品的功能、造型及技术条件是构成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基本要素(1需求;(2功能;(3造型;(4技术条件; 要求 (1功能性要求;(2审美性要求;(3经济性要求;(4创造性要求;(5适应性要求。

第十二章

环境艺术设计:是对人类活动空间进行的设计,与产品设计不同,环境设计创造的是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zs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