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能力的提高 贵在良好习惯的培养

更新时间:2023-08-21 22:02: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1:

论文编号:_______________ (由教研室编号)

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

2016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活动)设计征集评选登记表

(征文封面)

6.中学生物7.中学政治8.中学历史9.中学地理10.小学语文11.小学数学12.小学思品13.小学英语14.小学科学15.中小学音乐16.中小学体育与健康17.中小学美术18.中小学信息技术19.通用技术20.中小学综合实践21.学前教育22.特殊教育

23.职业教育24.综合(凡不是纯学科性的论文都归在这一类,如: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二、论文题目不要太长。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直接点明什么课的设计或案例,如:《祝福》教学设计、《分数的除法》教学案例(不要把某某版第某册第某课写上去)

书写能力的提高 贵在良好习惯的培养

罗绍先

正确、工整、认真地书写,既有利于完成高质量的作业,增强学习信心,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更有助于培养他们做事耐心细致、有恒心、有毅力的品格,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新课标》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写字习惯。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呢?

首先,教师应是学生书写的楷模。有这样一句俗话:“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同样的道理,要想学生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如果老师能坚持美观、整洁的板书展示给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建立起书写的“模式”,建立了“模式”学生就会效仿。如:上一年级的语文,板书课题时,我都要求学生书空课题,学着老师把字写工整、美观。另外,作业批改也是一个很好的示范性材料,老师给学生批改作业时对勾优美,批语认真、规范,让学生看了赏心悦目、心情舒畅,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想学习、想模仿的心理,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学生就会一步步跟着老师学,跟着老师写,规范、整洁的书写习惯慢慢地就会在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这正如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应做学生书写的楷模。

其次,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写字课。写字课是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应肩负起上好写字课的重任。认真写好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提高自己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小学语文科考试中,第一大题就含有书写分,如2015年都匀市五、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中,第一大题的书写分占5分,题中要求把字写清楚、匀称、整洁、美观,标点符号占格正确。可见,认真上好写字课是很重要的。教师认真上好写字课,严格按要求去训练,学生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提高书写能力奠定基础。

再次,严格要求,常抓不懈。良好的书写习惯也是慢慢培养出来的,因此教师要长时间地抓。如: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对写字的姿势作了要求,学生写字时,要求脚要放平,背要挺直,眼离书本要有一尺远等;要求学生字要写得

整洁、美观、大方;遇到要求连线的题,必须用尺子画线。如果字写错了,线连错了,用橡皮擦擦干净了再写、再连线。每次批改作业,发现写得好的作业,我会画上笑脸或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在评比栏给学生加分,发现不按格式书写或字迹不工整的现象,我都及时耐心地指出来,教育学生有错必纠,及时订正。久而久之地强调,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慢慢形成,书写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最后,开展写字比赛活动,增强信心。举行写字比赛是提高书写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一年级语文的教学中,每月我会举行一次写字比赛,指定一些词语或一首小诗,看谁写得整洁、美观、大方,然后在班上评比,写得好的贴出展览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适当的奖励学生一张贴画、一块橡皮擦、一支铅笔、一个本子、一个转笔刀,用这种小小的奖励来肯定孩子的进步,让每一位有进步的孩子都能享受到表扬、夸奖的喜悦。通过这样的比赛,既增强了学生认真书写的自信心,又对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大有裨益。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教师不但要严于律己,而且对学生要经常督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穿石,非一日之功。”只要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能力就不是一句空话。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bc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