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更新时间:2023-04-26 04:55:01 阅读量: 高等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也是孩子接触最频繁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是引导孩子走好人生第一步的关键,它给孩子带来终身的影响。我们中国古代一些有见地的父母,特别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值得我们今天很好地思考:在孟子很小的时候,他家住在一片坟地旁边,孟子就学些玩哭丧、埋人之类的游戏。孟子的母亲认为这种环境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便迁到一个集镇上住下,结果孟子又学些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还不满意,又迁居至一个学校旁边,孟子受到良好影响,逐步懂得有礼貌,勤奋学习,于是孟母决定就在此地定居下来。又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等等的说法,充分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决定性的。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影响非同小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信念、情绪、行为对幼儿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幼儿年龄小,辨别是非的水平差,好模仿的特点,父母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都会对孩子的发展起导向的作用。在孩子的游戏中,我们有时也看到一些孩子几个人围坐在一起,拿着一堆积木在模仿大人们叉麻将,这跟他接触到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曾有这样的一个广告,三个孩子在一起比谁的爸爸勇敢。我的爸爸开车看到红灯闯了过去,你们的爸爸敢吗?家长即使不教孩子学这些,但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受到了感染。所以,家长自身的修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准确的教养态度和生活方式、和睦的家庭氛围等,都将对孩子的一生发展起到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再次,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孩子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和习惯,纠正起来比较困难。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朱庆谰先生以前说过,孩子生下来就是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了几年好似第一道染缸,进了学校好似第二道染缸,毕了业来到社会好似第三道染缸。他认为关键是第一道染缸,第一道染缸染上红色底子,以后再接受好的教育就会变成大红、朱红,即使后来受到不良的影响,红底子也不会变黑;但如果第一道染成了黑底子,以后就是受到好的教育,黑色也难完全褪去,如果再受到不良影响那就是黑上加黑,永远褪不去。所以,幼儿早期的家庭环境对幼儿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怎样创设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

1、因地制宜,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小天地”

家庭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场所,良好的现代家庭物质环境应从有益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着眼,实行必要的安排。首先要保证健康、安全、整洁,同时要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地、自发地参与活动。在空间的利用上,要考虑幼儿充分活动的方便,取放材料的方便,家长便于观察、管理的方便,在材料的提供上要考虑家庭经济水平、安全性,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一物多用以及多元文化等因素。

2、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家庭中家长在生活作息方面的一些习惯,往往就成了孩子的习惯,孩子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所以,家长要为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制度,做到生活有规律。

家长首先要做到按时起床、睡眠,科学地分配一天的学习、作息时间,完成各自分担的家务。

其次,注意培养孩子按时入睡的习惯。要培养孩子按时起床的习惯,如果孩子晚上睡得早,有了充足的睡眠时间,第二天早晨是容易被唤醒的。要是晚上睡得玩,早起就不那么容易了。我们经常在幼儿来园的时候发现很多的小朋友在8:30以后匆匆忙忙来幼儿园,有的早饭还没来得及吃,有的甚至于要到9:00左右。当然这也不排除一些家长是因为特殊的原因,但有的是经常的。这样对于孩子守时习惯的养成不是特别有利。

有时,家长能够通过背儿歌、讲故事方式让孩子懂得早睡的好处,使他能够遵守家长安排的睡眠作息制度。家长要在睡眠习惯方面做好榜样,早上不要睡懒觉或在被窝里与孩子嬉戏,不要让孩子在床上吃早点等,逐步使孩子主动遵守大人为他制订的作息制度。

3、形成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情趣

现代化的生活设施给家庭生活带来了生气,家庭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熏陶作用。不管你屋子是“简陋”型或者是“豪华”型,孩子学习环境的创设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带头关心时事,尊重并倡导家庭成员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关心时事形势、热爱科学、爱好音乐文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注重文化修养、语言文明等。

4、建立温馨、和谐、亲切的家庭氛围

一个完美的家庭,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条件。

首先,要搞好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父母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爱护,共同注重孩子的成长。

其次,处理好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一是父母要爱护子女,尊重孩子。尽量不板面孔,不随意呵斥、打骂。

二是父母要相信孩子,信任孩子。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保持相互友爱的必要条件。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爱的情感是非常强烈的,他不但爱他的家人,而且爱周围的人,爱老师、爱小伙伴,这就为他爱祖国、爱人民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5、家长要持续转变观点,重视孩子的教育

有的家长觉得管孩子是一桩家务事,有时就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包干,或者由爷爷、奶奶包干。其实这是一桩很有学问的工作。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严格一些很有必要,不是任意打、骂、讽剌挖苦,而是要注意从小事抓起,用句不恰当的话,有时真得“硬着心肠”逼他养成一个好习惯。

其实,孩子有了一个好的习惯,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道路上就能够少碰钉子,进步就快。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在幼儿园的门口,保安、老师在劝说小朋友自己走进幼儿园,因为这是

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一个方面,但是一些奶奶、爷爷们还是非常的不放心,想着法子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有时,孩子一粘一哭就更是不放心了。当然他们这种爱孩子的用心是相当能够理解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周到的照顾,恰恰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独立性培养的机会。还有的家长有时不注意一些小节,到保健老师处检查,看到孩子多时,就让自己的孩子悄悄地插进队伍。这些看似很小的细节问题,其实对孩子从小养成一种诚实、守信的习惯是很不利的。

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一本难念的经,其实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不学习、不研究会错过很多教育机会,那时我们再后悔可能就较迟了。所以,我们家长也要研究自己的孩子,根据孩子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天然的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不错,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个生活场所,为孩子营造一种有利于其成长的家庭环境,无疑是使你的孩子有了奋飞的双翼。为了你孩子的健康成长,请在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方面下点功夫,这是教育孩子的真正艺术,你掌握了这门艺术,你的孩子就能象雄鹰一样振翅高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ha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