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ts25.415中文规范(iu接口技术规范:用户平面协议)

更新时间:2023-12-08 00:4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

IMT-DS FDD(WCDMA)系统Iu接口技术规范:用户平面协议 IMT-DS FDD(WCDMA) System Iu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User Plane Protocols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 印 发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2 2 引用标准 ................................................................................................................................................................. 2 3 定义和缩略语 ......................................................................................................................................................... 3 4. 概述 ........................................................................................................................................................................ 3 4.1 概要说明 .............................................................................................................................................................. 3 4.2 操作及功能说明 .................................................................................................................................................. 4 5 透明模式,Version 1 .............................................................................................................................................. 6 5.1 概述 ...................................................................................................................................................................... 6 5.2 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的业务 ....................................................................................................................... 6 5.3 UP数据传送层需要提供的业务 ......................................................................................................................... 6 5.4 透明模式的Iu UP通信的要素 ........................................................................................................................... 6 6 SMpSDU模式,Version 1 ...................................................................................................................................... 7 6.1 概述 ...................................................................................................................................................................... 7 6.2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业务 ........................................................................................................................... 7 6.3 UP数据传送层需要提供的业务 ......................................................................................................................... 7 6.4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功能 ........................................................................................................................... 8 6.5 基本过程 ............................................................................................................................................................ 11 6.6 支持模式Iu UP通信的元素 ............................................................................................................................. 18 6.7 处理不可预见、未知、错误的协议数据 ........................................................................................................ 30 7 Iu UP协议层的通信原语 ...................................................................................................................................... 34 7.1 模型准则 ............................................................................................................................................................ 34 7.2 在RNL SAP指向高层的原语 .......................................................................................................................... 34 7.3 在TNL SAP指向传输层的原语 ...................................................................................................................... 36 8 Iu UP协议的演进 .................................................................................................................................................. 37 8.1 协议演进的原则 ................................................................................................................................................ 37

I

前 言

本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用于IMT-2000 DS系统FDD模式(WCDMA)的Iu接口。本文基于 3GPP制订的Release-99(2000年9月份版本)技术规范,具体对应于TS 25.415 V3.4.0。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提出。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归口。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续合元、徐京皓、盛蕾、徐菲

徐欣、王斌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2001年1月首次发布。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委托无线通信标准研究组负责解释。

II

通信标准参考性技术文件

IMT-DS FDD(WCDMA)系统Iu接口技术规范:用户平面协议

IMT-DS FDD(WCDMA) System Iu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User Plane Protocols

1 范围

本参考性技术文件规定了Iu接口技术规范中的用户平面协议部分,它基于 3GPP制订的Release-99(2000年9月份版本)技术规范,具体对应于TS 25.415 V3.4.0。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1] UMTS 25.401: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2] UMTS 25.410: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UTRAN Iu interface: general Aspects and Principles\

[3] UMTS 25.413: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UTRAN Iu interface RANAP protocol\

[4] UMTS 25.414: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Iu Interface Data Transport and Transport Signalling\

[5] UMTS 23.110: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SSA,

UMTS Access Stratum, services and functions\

[6] UMTS 23.121: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SSA,

Architectural requirements for Release 99\

[7] ITU-T Recommendation I.363.2 (1997): \

[8] ITU-T Recommendation I.366.1 (1998): \and reassembly service specific convergence

sublayer for the AAL type 2\

[9] UMTS 25.990: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Vocabulary\

[10] UMTS 25.321: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11] UMTS 25.322,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RAN;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12] UMTS 26.102: \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TSG) SA;

Mandatory speech codec; AMR speech codec; Interface to Iu and Uu\

2

3 定义和缩略语

AMR Adaptive Multi-Rate codec AS Access Stratum CN Core Network DTX 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GF Galois Field IPTI Inter PDU Transmission ITI Iu Timing Interval NAS Non Access Stratum PCE Procedure Control Extension PDU Protocol Data Unit QoS Quality of Service RAB Radio Access Bearer RANAP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RFC RAB sub Flow Combination RFCI RFC Indicator RNL Radio Network Layer 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SDU Service Data Unit SMpSDU Support Mode for predefined SDU size SRNC Serving RNC SRNS Serving RNS SSSAR Service Specific Segmentation And Reassembly TFI Transport Format Identification TFO Tandem Free Operation TNL Transport Network Layer TrFO Transcoder Free Operation TrM Transparent Mode UP User Plane UUI User to User Information 4. 概述

4.1 概要说明 Iu UP协议位于Iu接口的无线网络层的用户平面:Iu UP协议层。Iu UP协议用于传送与RAB相关的用户数据。

一个Iu UP协议实例(instance)同且只同一个RAB相关。如果对于一给定UE,建立了几个RAB,那么这些RAB将使用相同数目的Iu UP实例。

Iu UP协议实例存在于Iu SAP,即位于CN和UTRAN中。当RAB需要在Iu UP中传输用户数据时,Iu UP协议实例应存在于每个Iu接口SAP。这些Iu UP实例应同相关的RAB一起建立、重定位及释放 。 这些对等协议实例完成的RAB功能将依赖于Iu UP的操作模式。 图1说明了Iu UP协议层的逻辑位置及数据流源头的位置。

自适应多速率话音编码 接入层 核心网络 非连续发射 Galois域 PDU间的传输 Iu定时间隔 非接入层 过程控制扩展 协议数据单元 服务质量 无线接入承载

无线接入网络应用部分 RAB子流组合 RFC指示 无线网络层 业务接入点 服务数据单元

用于预定义SDU尺寸的支持模式 服务RNC 服务RNS

业务特定的分段和重组 传送格式标识 免二次编码操作 传送网络层 免声码器操作 透明模式 用户平面

用户到用户信息

3

NAS DataStreamsNon-AccessNAS DataStreamsIu UPRadioprotocolsRadioprotocolsUser planeDataBearersprocedureTransportLayerIu UPUser planeDataBearersprocedureAccessUERadio(Uu)UTRANIu C

图1: Iu UP协议在UTRAN总体结构中的位置

4.2 操作及功能说明

4.2.1 Iu UP协议的操作模式 Iu UP协议的一个目标是保持与CN域的独立性( CS域和PS域),并对传送层的依赖关系没有或较少。为了适应这个目标,需要提供以下灵活性: I. 能够进行业务演进,而无需考虑CN域; II. 能够在CN域中,进行业务迁移(migrate)。 因此Iu UP协议以操作模式进行定义,这些操作模式是在RAB的基础上激活,而非在CN域或(电信)业务基础上。Iu UP的操作模式确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哪些特性以适应,如RAB QoS的要求。 Iu UP具有2种操作模式:

1. 透明模式(TrM:Transparent Mode);

2. SMpSDU模式(SMpSDU:Support Mode for predefined SDU size);

Iu UP协议实例的操作模式由CN,根据如RAB特性 ,在RAB建立期间决定。它在每个RAB分配和重定位期间,通过无线网络层的控制平面指示,然后在用户平面建立期间,内部通知Iu UP协议层。 运作模式的选定同相关RAB的特性捆绑在一起,除非RAB更改,否则不能改变。 4.2.2 透明模式

透明模式用于支持这些RAB:除了用户数据的传输,不需要Iu UP协议的特别属性。 图2说明了Iu UP协议层的透明操作模式。

4

UTRANIu InterfaceRNL-SAPCNNon AccessStratum Access StratumIu UP layer intransparent modeRadio InterfaceProtocolsIu UP layer intransparent modeTNL-SAPTNL-SAP 图2: Iu接口上处于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

在这种模式下,Iu UP协议实例在Iu接口上不与其对等实例进行任何Iu UP协议信息的交换,即:不发送Iu帧。此时通过Iu UP协议层的数据是在高层与传送网络间交换的PDU。 GTP-U PDU可以使用Iu UP协议的透明模式。

4.2.3 SMpSDU模式

SMpSDU模式用于支持这样的RAB:除了传输用户数据之外,还需要使用Iu UP协议的特别属性。在这种操作模式下,对等Iu UP协议实例交换Iu UP帧,而在透明模式下,没有Iu UP帧生成。 图3说明了Iu UP协议层SMpSDU模式的功能模型。

需要Iu UP协议支持的RAB,以某些特有的方式对Iu UP协议甚至无线接口协议进行约束。如:某些RAB可以有预定义的可变速率。Iu UP 支持模式应支持这些变化。 这里唯一定义的支持模式是: ?? 预定义长度支持模式(SMpSDU)。

AMR语音PDU的传输可以使用SMpSDU模式,因为它需要一些过程控制功能及一些数据流特定功能,而其传输的用户数据大小可以预定义的方式进行变化。

5

UTRANIu InterfaceRNL-SAPCNNon AccessStratum Access StratumIu UP layer insupport modeSupport ModeFunctionsIu UP layer insupport modeRadio InterfaceProtocolsSupport ModeFunctionsTransfer of IuUP protocolframesTNL-SAPTNL-SAP 图3 支持模式的Iu UP协议层

5 透明模式,Version 1

5.1 概述

5.1.1 透明模式的Iu UP操作

透明模式的Iu UP层位于Iu用户平面,用于在Iu接口透明传送数据。两层通过SAP传送NAS (Non Access Stratum)数据流。

5.1.2 透明模式Iu UP协议层的接口

与透明模式Iu UP协议层接口的是传送网络层和高层。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是一个空层,NAS数据流PDU通过它,在高层与传送网络层间进行传输。

透明模式Iu UP协议层利用传送网络层提供的业务,在Iu UP接口传输Iu UP PDU。 5.2 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的业务 支持透明模式,需要以下功能: ??用户数据的传输。

5.3 UP数据传送层需要提供的业务

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需要传送网络提供以下业务: ??用户数据的传输。

5.4 透明模式的Iu UP通信的要素 5.4.1 透明模式的帧格式

图4说明通过透明模式的Iu UP协议层的PDU格式。该帧在Iu UP协议层与传送网络层间(TNL-SAP)透明传送。

6

Oct 1Payload·····Oct n

图4透明模式数据帧格式

这种PDU具有可变的长度,其最大范围依赖于用户数据的类型(如:IP包)。在Iu UP协议层中没有显式长度指示。

6 SMpSDU模式,Version 1

6.1 概述

6.1.1 支持模式Iu UP的操作

SMpSDU模式Iu UP层支持需要在用户面(UP)中进行帧处理的数据流。 两层通过SAP传送NAS数据流。

6.1.2 SMpSDU模式Iu UP协议层的接口

作为接入层职责的一部分,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提供处理NAS数据流所必需的业务与功能。支持模式的Iu UP通过用于信息传输的专用SAP向UP高层提供业务。

支持模式Iu UP协议使用传送层提供的业务,以通过Iu接口提供Iu UP PDU的传输。 6.2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业务

SMpSDU模式的业务

需要如下功能以支持该业务:

- 传输用户数据; - 初始化; - 速率控制; - 时间对准; - 错误事件处理; - 帧质量分类。

6.3 UP数据传送层需要提供的业务

传送网络层向Iu UP协议层提供如下业务: ??传输用户数据。

7

6.4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功能 6.4.1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功能模型

UTRANIu InterfaceRNL-SAPCNNon AccessStratum Access StratumIu UP layer insupport modeRadio InterfaceProtocolsNAS DataStreams specificfunctionsFrame HandlerfunctionProce-dureControlfunc-tionsIu UP layer insupport modeNAS DataStreams specificfunctionsProce-dureControlfunc-tionsFrame HandlerfunctionTNL-SAPTNL-SAP

图5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的功能模型

支持模式Iu UP协议层由以下3类功能组成:

1). 帧处理器功能; 2). 过程控制功能; 3). NAS数据流特定功能。

6.4.2 帧处理器功能

该功能负责Iu UP协议帧不同部分的成帧与解帧。该功能获取Iu UP协议帧的不同部分并将控制域设置成正确值,包括处理帧号。它也保证帧控制部分语义正确。该功能负责同传送层相互作用,也负责Iu UP帧头部的CRC校验。头部CRC校验错误的Iu UP帧将被丢弃。 6.4.3 过程控制功能

这组功能对在Iu UP协议层次上处理的过程进行控制。这些功能负责Iu UP帧的过程控制部分。这些过程主要包括:

??速率控制:该过程在Iu UP上,控制所允许的速率集合。速率的集合由一个RFCI指示和(当适用时)下行链路发送时间间隔表示。控制该过程的功能与Iu UP协议层外的功能相互作用。

??初始化:该过程控制初始化信息的交换,SMpSDU模式的操作需要这类信息。这类信息中可以包含RFCI集合,RFCI集合将一直使用直到连接终止或下一次初始化过程。

??时间对准:该过程控制Iu接口发往RNC下行链路数据的定时。控制该过程的功能与Iu UP协议层外的功能相互作用。

??错误事件处理: 该过程控制与故障检测相关的信息在Iu上进行交换。控制该过程的功能与Iu UP协议层外的功能相互作用。

8

RNCCN/Initialisationother2)((RFCI, SDU sizes[, IPTIs])m)Initialisation NACK*1)* after n repetitions2) optional2)

图10Iu UP不成功初始化过程

(注:1)NINIT次“否定”确认 或2)NINIT次定时器溢出)

(注:这种情况(即:SRNC收到一个Iu帧,指示在Iu UP的另一端初始化过程处于激活状态)应同TFO或TrFO协商相关。但TFO或TrFO与CODEC如何协商 有待进一步研究。) 6.5.3 Iu速率控制过程 6.5.3.1 成功操作

速率控制过程的目的在于:向对等Iu UP协议层说明在Iu相反方向允许的速率。

Iu UP上的速率控制过程通常由在UTRAN完成速率控制的控制实体完成,即SRNC。在某些情况下,如:TrFO和TFO,由Iu UP对端进行控制。

当SRNC决定Iu的允许速率集合需要更改时,Iu速率控制过程将被调用。该集合可以由以下速率构成: ? 速率控制允许速率中的一个允许速率; ? 可以由SRNC控制速率中的几个速率。

SRNC可以控制的速率是在保证比特速率之上的速率(在建立阶段,向Iu UP指明)。在保证比特速率之下的速率不能由RNC控制,如:SID帧。

当用户数据传输不被其他控制过程挂起时,该过程可以在任何时间指示。

过程控制功能根据高层的请求,准备速率控制帧的净荷,其中包含了速率控制帧的反向允许速率。所允许的速率由RFCI指示。

帧处理功能计算帧CRC,形成合适的PDU类型,并将Iu UP协议帧PDU发送至低层,以便在Iu接口上传输。

在收到速率控制帧后,Iu UP协议层检查Iu UP帧的一致性,过程如下所述:

- 帧处理器检查帧头与CRC的一致性。如果正确,帧处理器将过程控制部分传送至过程控制功能; - 过程控制功能检查新的允许速率是否与在初始化中收到的RFCI集合一致。它们也核实仍然允许的非速率控制速率。如果所有的速率控制信息正确,过程控制功能将速率控制信息传送至NAS数据流特定功能。 - NAS数据流特定功能以Iu-UP-Status Indication原语向高层传送 速率控制信息。

RNCRate Control(RFCI indicators)CN/ other

14

图11SRNC发出的成功速率控制

CNRate Control(RFCI indicators)RNC

图12 CN发出的成功的速率控制

6.5.3.2 不成功操作

如果SRNC中的Iu UP检测到速率控制命令没有被正确地接收或翻译(如:速率超出了在速率控制帧中允许的反向速率),Iu UP将重新触发速率控制过程。如果经过NRC 次重复,错误情况依然存在,Iu UP协议层(发送与接收)将采取适当的本地动作。

如果Iu UP协议层收到错误或故障的速率控制帧,它将忽略该帧。

RNCRate Control(RFCI indicators)Transfer of User Data(not permitted rate, payload)Rate Control(RFCI indicators)Transfer of User Data(not permitted rate, payload)* after Nrc repetitionsCN/other1)*2)

图13由RNC发出的不成功的速率控制传输

(注:1)帧丢失;2)故障帧)

CNRate Control (RFCIs bitmap)RNC1)*Transfer of User Data(not permitted RFCI, payload)Rate Control (RFCIs bitmap)Transfer of User Data(not permitted RFCI, payload)* after N RC repetitions2)

图14由CN发出的不成功的速率控制传输

(注:1)帧丢失;2)故障帧)

15

6.5.4 时间对准过程 6.5.4.1 成功操作

时间对准过程的目的是:通过控制对等Iu UP协议实体的传输定时,使RNC中的缓冲时延最小。 Iu UP时间对准过程由SRNC控制。

当检测到Iu UP PDU在不适当的时间到达从而导致不必要的缓冲延时时,SRNC将调用时间对准过程。SRNC中检测的触发是SRNC内部的事情,超出了目前文档的范围。

SRNC中的Iu UP协议层向对等实体说明延迟或提前调整的量值,该量值以500 us的数量表示。 在发送Iu UP时间对准帧后,监视定时器TTA开启。这个定时器监视时间调整确认帧的接收。 对端节点被要求的Iu UP协议层实体按照SRNC的指示调整传输定时。

如果时间对准帧正确形成,被接收Iu UP协议层和高层正确处理,后者将发送时间对准确认帧。 在收到时间对准确认帧后,SRNC中的Iu UP协议层将停止监视定时器TTA。 当用户数据传输不被其它控制过程挂起时,该过程可以在任何时间发起。

RNCCNUser data with bad timingTime AlignmentACKUser data with adjusted timing

图15a成功的时间对准

6.5.4.2 不成功的操作

如果时间对准不能被对端处理,对端将发送一个带有相应原因的NACK。 如果SRNC的Iu UP收到一个NACK,其中的原因值是“Time Alignment not supported”,则SRNC将不再为相应的RAB发送其它的时间调整帧(除非那个RAB的Iu UP状态改变)。原因值“Time Alignment not possible”用于说明请求的时间对准在某个时刻是不可能的。在以后的时间,SRNC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发出时间对准命令。

如果SRNC的Iu UP检测到对端没有正确收到时间对准命令(即:收到NACK或定时器超时),将重新触发时间对准过程。在重复NTA次后,错误情况仍然存在,Iu UP将采取适当的本地动作。 当收到时间对准NACK时,SRNC中的Iu UP应停止监视定时器TTA。 如果RNC中Iu UP收到时间对准帧(如:在TrFO的情况下),应返回一个NACK,说明“Time Alignment not supported”。

16

RNCCN/otherx*1)Time AlignmentTime alignment NACK* after N TA repetitions2)x other may also be another RNC

图16a不成功的时间对准

(注:表示1) NTA次否定确认 或2)NTA次定时器超时) 6.5.5 错误事件处理过程 6.5.5.1 成功操作

错误事件处理过程的目的是处理错误报告。在Iu UP协议上,错误报告通过错误事件帧进行。Iu UP中的错误事件过程可以由以下条件触发:

- Iu UP功能检测到的一个错误(接收一个错误帧或接收一个未知或不希望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将使用一个Iu UP- Status Indication通知高层。 - 高层的请求。

当错误事件帧报告一个错误事件,应包含以下信息:

- 原因值;

- 错误距离(0 :如果由Iu UP功能检测到,1:如果高层要求 )

在收到错误报告帧后,Iu UP功能将根据原因值采取适当的本地动作。这可能包括以Iu UP status indication向高层报告错误。

RNC/CN or otherCN or other/RNCError event(Cause value,Error distance)

图15b成功的错误事件处理

6.5.5.2 非成功操作

如果错误事件帧没有正确形成,不能被接收的Iu UP协议层正确处理,应采取适当的本地动作(如:通知高层)。一个错误事件帧中的错误不会导致一个新的错误事件帧的发送。

17

RNC /CN or otherError event (Cause,Error distance)Error event (Cause,CN or other/RNC1)Error distance)2) 图16b错误事件帧非成功传送

(注:1)帧丢失 2)故障帧 ) 6.5.6 帧质量分类

帧质量分类过程使用用户数据传输业务,以在Iu UP接口交换帧质量分类信息。

RNC/CNTransfer of User DataCN/(FQC, RFCI, payload)RNCTransfer of User Data(FQC, RFCI, payload)

图17带有FQC信息的用户数据成功的传输

6.6 支持模式Iu UP通信的元素 6.6.1 概述

在本规范中,帧的结构如图18所示。 Bits Octets 7 6 5 4 3 2 1 0 Number of Field 1 Field 2 1 Octet 1 Header part Field 3 Field 4 2 Octet 2 Field 4 continue Spare Octet 3 Field 6 2 Octet 4 PayloaOctet 5 d part Field 6 continue Padding Spare extension 0-m

图18 帧格式示例

18

除非另外说明,在1个字节中包含多个比特的域中,MSB比特位于较高比特位(如图20所示)。另外,如果一个域包含多个字节,则MSB比特位于较低字节中。

在Iu接口,帧将从低字节开始发送。在每个字节中,每个比特按照降序发送(第7比特位首先发送。) 空闲比特由发送方设置为0,接收方不对其进行检查。

帧的头部为整数字节。净荷是取整为整数字节(如果需要,加入填充比特)。 接收方应能移去帧的尾部附加的空闲扩展域,见空闲域说明。 6.6.2 SMpSDU的帧格式 PDU类型0

PDU类型0用于在SMpSDU模式下,在Iu UP上传输用户数据。对于净荷,在Iu UP上提供了错误检测机制。

图21说明了用于TNL-SAP(Transport Layer)的Iu UP协议PDU类型0的帧格式。 Iu UP PDU类型0由3个部分组成: Iu UP帧控制部分(固定大小); Iu UP帧校验和部分(固定大小);

Iu UP帧净荷部分(预定义SDU应按照字节对齐[注意:这没有考虑空闲扩展域的使用])。 Iu UP帧控制部分和Iu UP帧校验和组成Iu UP帧头部。 Bits 7 6 5 4 3 2 1 0 Number of Octets PDU Type (=0) FQC Frame Number RFCI Payload CRC 1 1 2 Frame Control Part Header CRC Payload CRC Payload Fields Payload Fields Spare extension Padding 0-4 0–n Frame Check Sum Part Frame Payload part

图19 Iu UP PDU Type 0格式

6.6.2.2 PDU类型1

PDU类型1用于在SMpSDU模式下,在Iu UP传输用户数据,但对于净荷,在Iu UP上没有提供错误检测机制(即:没有净荷CRC)。

图20 说明了用于TNL-SAP(Transport Layer)的Iu UP协议PDU类型1的帧格式。

19

Bits 7 6 5 4 3 2 1 0 Number of Octets PDU Type (=1) FQC Frame Number RFCI 1 1 Frame Control Part Header CRC Spare 1 Frame Check Sum Part Payload Fields Payload Fields Spare extension Padding 0-n Frame Payload part 0-4 图20Iu UP PDU Type 1格式

Iu UP PDU类型1由3个部分组成:

1) Iu UP帧控制部分(固定大小); 2) Iu UP帧校验和部分(固定大小);

3) Iu UP帧净荷部分(预定义SDU大小应按照字节对齐[注意:这里不考虑空闲扩展域的使用])。

Iu UP帧控制部分和Iu UP帧校验和组成Iu UP帧头部。 6.6.2.3 PDU类型14 6.6.2.3.1 概述

PDU类型14用于在SMpSDU模式下,执行控制过程。控制过程由过程指示符标识。帧净荷包含了与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信息。

图21 说明了用于TNL-SAP(Transport Layer)的Iu UP协议PDU类型14的帧格式。 Iu UP PDU类型14由3个部分组成:

1) Iu UP帧控制部分(固定大小); 2) Iu UP帧校验和部分(固定大小); 3) Iu UP帧净荷部分(可变长度,)。

Iu UP帧控制部分和Iu UP帧校验和组成Iu UP PDU类型14的 帧头部。

20

Bits 7 6 5 4 3 2 1 0 of Octets Number PDU Type (=14) Ack/Nack (=0, i.e. PDU Type 14 1 Frame procedure) Frame Control Number Part Iu UP Mode version Procedure Indicator 1 Header CRC Payload CRC 1 Frame Checksum Part Payload CRC 1 Reserved for procedure data 0-n Frame payload Spare extension 0-32 part

图21 Iu UP PDU Type 14的过程发送 格式

6.6.2.3.2 肯定确认(Positive Acknowledgement)

当PDU类型14对控制过程肯定确认时,在TNL-SAP其结构如图22所示。

Bits 7 6 5 4 3 2 1 0 of Octets Number PDU Type (=14) Ack/Nack (=1, PDU Type 14 1 Frame i.e. Ack) Frame Number Control Iu UP Mode version Procedure Indicator 1 Part (indicating the procedure being positively acknowledged) Header CRC Spare 1 Frame Checksum Part Spare 1 Spare extension 0-32 Frame Payload part

图22用于肯定确认的Iu UP PDU Type 14的格式

Iu UP帧控制部分和Iu UP帧校验和组成用于肯定确认的Iu UP类型14的 帧头部。 6.6.2.3.3 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当PDU类型14对控制过程否定确认时,在TNL-SAP其采用图23所示的结构。

Iu UP帧控制部分和Iu UP帧校验和组成了用于否定确认的Iu UP PDU类型14的帧头部。

21

Bits 7 6 5 4 3 2 1 0 of Octets Number PDU Type (=14) Ack/Nack (=2, PDU Type 14 1 Frame i.e. Nack) Frame Control Number Part Iu UP Mode version Procedure Indicator 1 (indicating the procedure being negatively acknowledged) Spare 1 Frame Header CRC Checksum Part Spare 1 Error Cause value Spare 1 Frame payload Spare extension 0-32 part

图23用于否定确认的Iu UP PDU Type 14的格式

6.6.2.3.4 过程编码

-

6.6.2.3.4.1 初始化

图24说明初始化程是如何编码的。

22

Bits 7 6 5 4 3 2 1 0 Number of Octets PDU Type (=14) Ack/Nack (=0. I.e. Procedure) PDU Type 14 Frame Number 1 Frame Control Part Iu UP Mode version Header CRC Procedure Indicator (=0) Payload CRC 1 2 Frame Checksum part Payload CRC Spare LRI LI TI Number of subflows per Chain RFCI (N) Ind 1 RFCI Length of subflow 1 Length of subflow 2 to N LRI LI 2 RFCI Length of subflow 1 Length of subflow 2 to N … IPTI of 1 RFCI IPTI of 3 RFCI rdstndst1 1 1 or 2 (dep. LI) (N-1)x(1 or 2) 1 1 or 2 (dep. LI) (N-1)x(1 or 2) Frame payload part IPTI of 2 RFCI … nd 0 or N/2 Iu UP Mode Versions supported (bitmap) Data PDU type Spare extension Spare 2 1 0-32

图24用于初始化的Iu UP PDU Type 14格式

-

6.6.2.3.4.2 速率控制

图25说明速率控制过程帧是如何编码的。

23

Bits 7 6 5 4 3 2 1 0 of Octets Number PDU Type (=14) Ack/Nack (=0, PDU Type 14 1 Frame i.e. Procedure) Frame Number Control Iu UP Mode version Procedure Indicator (=1) 1 Part Payload CRC 1 Frame Header CRC Checksum Part Payload CRC 1 Spare Number of RFCIs (N) 1 Frame payload RFCI 0 RFCI 1 … RFCI Padding 0–n part Ind. Ind N-1 Ind Spare extension 0-32

图25用于速率控制的Iu UP PDU Type 14格式

-

6.6.2.3.4.3 时间对准

图26说明时间对准过程是如何编码的。 Bits 7 6 5 4 3 2 1 0 of Octets Number PDU Type (=14) Ack/Nack(=0) PDU Type 14 1 Frame Frame Control Number Part Iu UP Mode version Procedure Indicator (=2) 1 Header CRC Payload CRC 1 Frame ChecksPayload CRC 1 um Part Time alignment 1 Frame payload Spare extension 0-32 part

图26 用于时间对准的Iu UP PDU Type 14格式

-

6.6.2.3.4.4 错误事件

图27说明错误事件过程是如何编码的。

24

Bits 7 6 5 4 3 2 1 0 Number of Octets PDU Type (=14) Iu UP Mode version Header CRC Ack/Nack(=0) PDU Type 14 Frame Number 1 1 1 1 1 0-32 Procedure Indicator (=3) Payload CRC Frame Control Part Frame Checksum Part Frame payload part Payload CRC Error distance Error Cause value Spare extension

图27用于错误事件的Iu UP PDU Type 14格式

6.6.3 帧内容定义与帧编码 6.6.3.1 PDU类型

说明:PDU类型说明Iu UP帧的结构。该域数值按照定义的PDU类型设定,即:0对应PDU类型0。PDU类型位于第一字节的4~7比特。PDU类型用于所有SMpSDU版本1的帧中。

取值范围:0 ~ 1,14可用,2-13=为未来PDU类型保留,15 = 为未来PDU类型扩展保留 域长度 :4 bits 6.6.3.2 Ack/Nack

说明:Ack/Nack域 说明该帧是:

- 控制过程帧;

- 控制过程帧的肯定确认帧; - 控制过程帧的否定确认帧。

取值范围:0 = 过程控制帧,1 = ACK, 2 = NACK,3 = reserved 域长度 :2 bits 6.6.3.3 帧号

说明:Iu UP帧计数由帧号处理。帧计数可以基于时间或发送的Iu UP PDU。当帧计数基于时间时,帧号可以帮助处理时间对准功能。当帧号基于时间时,应在每个新的ITI中加1(模16)。当帧号基于发送的Iu UP PDU时,帧号的作用在于向接收方提供一种机制,以跟踪丢失的Iu UP帧。当帧号基于发送的Iu UP PDU时,对于每个发送的Iu UP PDU,帧号加1(模16)。对于给定的用户数据连接,下行发送数据的帧号与上行发送数据的帧号没有关系。 取值范围:0 ~ 15 域长度 :4 bits。

6.6.3.4 PDU类型14帧号 说明:Iu UP帧计数由帧号处理。PDU类型14帧号的作用在于向接收方提供一种机制,以跟踪丢失的Iu UP帧。它也用于将确认帧与被确认帧相联系,即:确认帧与被确认帧使用相同的PDU类型14帧号。 取值范围:0~3

25

域长度 :2 bits

6.6.3.5 帧质量分类(FQC)

说明:帧质量分类根据帧中是否发生错误,对Iu UP帧进行分类。帧质量分类依赖于RAB特性?错误SDU的发送?。

取值范围:0 = frame good,1 = frame bad,2 = frame bad due to radio,3 = spare 域长度 :2 bits

6.6.3.6 RAB子流组合标识(RFCI)

说明:RFCI说明了净荷的结构。它可以规定子流的大小。 取值范围:0 ~ 62,63 = RFCI Not applicable 域长度 :6 bits

6.6.3.7 过程指示(Procedure Indicator) 说明:过程指示说明当前帧的控制过程。

取值范围:0 = initialization,1 = rate control,2 = time aligment,3 = error event,4~255 = reserved 域长度 :8 bits 6.6.3.8 帧头CRC 说明:该域包含帧控制部分所有域的CRC。该CRC是6比特的校验和,基于生成多项式 (G) = D6 + D5 + D3 + D2 + D1 + 1。

利用这种CRC,可以检测少于7位的所有突发错误, 当被保护区域少于24位时(最大3个字节),也可以检测所有奇数比特的错误(包括2位错误)。 域长度:6 bits

6.6.3.9 净荷CRC 说明:该域包含帧净荷的CRC(包括填充位)。该CRC是10比特的校验和,基于生成多项式 (G) = D10 + D9 + D5 + D4 + D1 + 1。利用这种CRC,可以检测少于11位的所有突发错误, 当被保护区域少于500位时(最大62个字节),也可以检测所有奇数比特的错误(包括2位错误)。 域长度:10 bits 6.6.3.10 链指示符

说明:链指示符用于指示控制过程帧是否为与控制过程相关的最后一帧。

取值范围:0 = ()this frame is the last frame for the procedure,1 = additional frame will be sent for the procedure 域长度:1 bit

6.6.3.11 每个RFCI的子流数目

说明:每个RFCI的子流数目指明RAB包含子流的数目。它用于解码SDU大小信息的数据长度。在某一RAB中,所有的RFC包含相同数目的子流。 取值范围:0 = reserved,1~7。 域长度 :3 bits

6.6.3.12 长度指示符(LI)

说明:长度指示符说明是1个还是2个字节用于RAB子流大小信息。 取值范围:0 = one octet used,1 = two octets used 域长度 :1 bit

6.6.3.13 RFCI指示符的数目

说明:RFCI指示符的数目说明在控制过程帧中出现RFCI指示符的数目。 取值范围:0~63 域长度 :6 bits

26

6.6.3.14 RFCI n指示符

说明:RFCI n指示符指向RFCI号,如:RFCI指示符0指向RFCI 0,RFCI指示符1指向RFCI 1,等。 取值范围:0 = RFCI allowed,1 = RFCI barred 域长度 :1 bit 6.6.3.15 错误距离

说明:说明错误是发生在错误报告实体(= 0)还是在更远的实体。当一个错误报告发送时,错误距离加1(或保持在最大值)。 0:报告本地错误

1:错误事件报告第一次发送 2: 错误事件报告第二次发送 3:为未来保留

取值范围:0:Reporting local error,1:First forwarding of error event report,2:Second forwar ding of error event ,3:Reserved for future use 域长度 :2 bits 6.6.3.16 错误原因值

说明:错误原因值用于说明何种类型的错误发生。错误原因值用于NACK和错误事件帧中。 0: CRC error of frame header 1: CRC error of frame payload 2: Unexpected frame number 3: Frame loss

4: PDU type unknown 5: Unknown procedure 6: Unknown reserved value 7: Unknown field 8: Frame too short 9: Missing fields 10–15: spare

16: Unexpected PDU type 18: Unexpected procedure 19: Unexpected RFCI 20: Unexpected value 21–41: spare

42: Initialisation failure

43: Initialisation failure (timer expiry) 44: Initialisation failure (repeated NACK) 45: Rate control failure 46: Error event failure

47:Time Alignment not supported

48:Requested Time Alignment not possible 49–63: spare 取值范围:0 ~ 15 Used for syntatctical protocol errors,16 ~ 41 Used for semantical protocol errors,42 ~ 63 Used for other errors

域长度 :6 bits

27

6.6.3.17 填充

说明:该域是一个附加域,用于使帧的净荷部分为整数字节。发送方将填充位置0,接收方无需对这些部分处理。

取值范围:0 ~ 127

域长度 :0 ~ 7 bits 6.6.3.18 时间对准值

说明: 该域说明应提前或滞后的发送时间。 0: Reserved 1: Delay 1*500?s ...

80: Delay 80*500?s 81–127 Reserved 128: Reserved 129: Advance 1*500?s ...

208: Advance 80*500?s 209–255 Reserved 取值范围:{0: Reserved, 1 80: used for delay, 81 128: Reserved, 129-208 used for advance, 209 255: Reserved}. 区域长度:8 bit. 6.6.3.19 空闲

说明:该域由发送方设置为0 ,接收方不应对此域操作。 取值范围:0 ~ 2n - 1 域长度 :n bits 6.6.3.20 空闲扩展

说明:空闲扩展域不能发送。接收方应能够接收空闲扩展域。接收方不会对空闲扩展作出解释。在当前文档以后的版本中,附加的新域可以装入空闲扩展域中。空闲扩展可以有整数个字节,装载新域或附加信息。 取值范围:0 ~ 2m*8 -1 域长度 :0 ~ m octets

6.6.3.21 LRI(Last RFCI Indicator)

说明:LRI用于说明在当前初始化帧中哪一个是最后的RFCI。这可以使接收方能够检测该空闲扩展域。 取值范围:(0:Not Last RFCI,1:Last RFCI in Current frame) 域长度 :1 bit 6.6.3.22 子流长度

说明:该域按照每个SDU的比特数说明相应子流的长度; 取值范围:(0 ~ 255 if LI = 0,0 ~ 65535 if LI = 1 ) 域长度:8 or16 bits(depending on LI)

6.6.3.23 TI

说明:该域说明定时信息是否包括在初始化帧中。 取值范围:0:IPTI不存在;1:IPTI存在 域长度 :1bit

6.6.3.24 RFCI的第n个IPTI

说明:该域以ITI的数目说明相应RFCI的IPTI数值(按照初始化帧中RCI的顺序)。

2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0o6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