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元素与化合物方程式集锦

更新时间:2023-04-19 00:29: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无机方程式集锦

一、元素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问题

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就:,性强;原子半径越小,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就:,性强。

二、钠的重要方程

1、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钠应该保存在:

写出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电子式:焰色反应为黄色的是:

焰色反应为紫色的是

2、碱金属元素包含的元素有:;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原子半径

,金属性逐渐:。

3:钠和水

4、钠和乙醇的反应

5、钠和在空气中加热

6、钠在空气中不加热

7、过氧化钠和水

8、过氧化钠与CO2

9: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10:碳酸氢钠溶液加氢氧化钠溶液

11、工业上制备钠:

12、纯碱的化学式为:小苏打的化学式为:等浓度等温度的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碱性强的是:原因是:

13、碳酸氢钠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

14、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是:

15、少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16、过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二、铝的重要方程

1、镁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镁铝不用特殊保存的原因:

2、金属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3、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4、氯化铝溶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5、氯化铝溶液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6、工业上制备铝

7、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

8、氯化铝溶液加过量的氨水

9:铝和氧化铁的铝热反应

10、氧化铝的用途:氢氧化铝的用途:

11、氯化铝的水解

12、氯化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

13、蛇纹石矿由MgO、Fe2O3、Al2O3和SiO2组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流程欲分别制得单质Al、Fe、Mg和Si。

金属阳离子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pH

Fe3+ 1.9 3.2

Mg2+9.4 11.6

(1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2)操作②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操作④中生成沉淀G的离子方程式为。

(3)操作⑤中调节pH到5~6时,可以用到的试剂(填序号) 。

a. NaOH溶液 b.氨水 c. MgO d. Mg (OH)2

(4)从滤液H制取金属Mg的流程如下:

滤液H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MgCl26H2O

脱水

MgCl2Mg

流程中冶炼镁的方法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制取无水氯化镁的原因是

三、铁系列

1、铁和氯气

2、铁和盐酸

3、铁和氯化铁溶液

4:铁和水蒸汽

5、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被氧化

6、氯化铁溶液和铜

7、氯化亚铁溶液通氯气

8、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H2O2

10、氧化铁和盐酸

11、10% 的H2O2加入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二氧化锰现象分别为:

说明:

12、检验铁离子的操作:,检验亚铁离子的操作:

13、除去铁中的杂质铝:除去氧化铁中的氧化铝:

14、氯化铁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15、保存氯化铁溶液应该加入:保存氯化亚铁溶液应该加的物质是:

16、将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产物是

将硫酸铁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产物是:

17、钢铁在自然界腐蚀发生的的电极反应为:

18、向氯化镁溶液中滴加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的现象为:向得到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现象是:发生的反应为:

说明问题是:

19、将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加热,得到液体为红褐色,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0、铁是日常生活中用途最广、用量最大的金属材料。

(1)常温下,可用铁质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

(2)某实验小组利用右图装置验证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①湿棉花的作用是,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实验结束后,取出少量反应后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___ __(填序号)。

a.一定有Fe2+、H+和Fe3+ b.一定有Fe2+、H+,可能有Fe3+

c.一定有Fe2+、Fe3+,可能有 H+ d.一定有Fe3+、H+,可能有Fe2+

(3)另称取一定量铁钉放入适量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收集气体。经测定气体中含SO2、CO2和H2。

①铁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气体中混有CO2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将672 mL(标准状况)收集到的气体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

SO2 + Br2 + 2H2O = 2HBr + 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洗涤、干燥得到固体4.66 g。由此推知收集到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是。

21、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面

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A和水蒸汽反应的方程式为:

(3)写出实验室制单质B的离子方程式:

(4)常温下,某浓度的D溶液,pH=4,求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

(5)将D溶液蒸干并灼烧,得到的产物是:。

(6)实验室保存F溶液,为了放置F溶液变质,采取的措施是:

(7)将B单质通到水中,可以得到一种具有消毒作用的溶液,有的同学提出,若向该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固体,可以提高该溶液的消毒效果,请回答是否正确,并分析原因:

四、碳硅系列

1、C、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为:,非金属性顺序是

证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硅强的实验事实(写离子方程式):

2、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

3、二氧化硅和氢氟酸

4、硅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碳

5、C和水蒸气

6、C和CO2

7、硅单质的用途:二氧化硅的用途:

存放强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原因是:

8、除去CO2中的杂质HCl 除去 NaHCO3的杂质Na2CO3:

五、氯系列

1、按照F、Cl、Br、I非金属性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原因:

设计实验证明Cl和I非金属强弱的实验:

2、实验室制备氯气

3、氯气和水

4;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5、工业上制备漂白粉

6、碘化钾溶液中通氯气

7、溴化钾溶液中通氯气

8、SO2和氯水

9、检验氯离子的操作:检验氯气的操作:

10、电解饱和的食盐水的方程式:阴极产生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是:

11、向硝酸银工业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向得到的浊液中加入KI溶液,现象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发生反应的原因:

12、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氯化锰(MnCl2,可溶盐)等。下图是制取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浓盐酸

MnO2

(1)已知锰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为+7、+6、+4、+2,写出圆底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中m管的作用是,装置F的作用是。

(3)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4)E中若装有FeCl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实验中发现:浓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生成氯气,稀盐酸与MnO2混合加热却不生成氯气。针对上述现象,化学小组对“影响氯气生成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a.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通入HCl气体,加热 b.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NaCl固体,加热c.稀盐酸滴入MnO2中,然后加入浓硫酸,加热 d.MnO2与NaCl的浓溶液混合,加热

e.浓硫酸与NaCl固体、MnO2固体共热

①实验b的目的是;

实验c的目的是。

②实验现象:a、c、 e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而b、、d没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六、氮系列

1、N和P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为:非金属性顺序为:

设计实验证明N和P非金属强弱的实验:

2、N2的电子式为: NH3的电子式:

3、、实验室制备NH3

4、NH3的催化氧化

5、NH3和水

6、NO2和水

7、铜和浓硝酸

8、铜和稀硝酸

9、C和浓硝酸

10、少量的铁和稀硝酸

11、过量的铁和稀硝酸

12、工业上制备NH3

13、经验NH3的操作:

14、检验铵根离子的操作

15、N2和O2

16、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写出NH3的电子式:氯化铵的电子式: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干燥氨气常用的干燥剂是。

(3)检验NH3的方法是:

(4)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填“a”或“b”),理由是。(5)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写出相应的方程式为:

(6)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填序号)。

(7)氨气在催化剂并且加热时会被空气氧化,这是工业制硝酸的第一步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N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七、硫系列

1、O和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别为:,非金属性强弱顺序是:

写出方程式证明:

2、SO2和水

3、少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4、过量的SO2和氢氧化钠溶液

5、SO2和氯化铁溶液

6、亚硫酸在空气中被氧化

7、铜和浓硫酸

8、C和浓硫酸

9、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操作:

10、SO2被氧化成SO3

11、检验SO2的操作:

12、酸雨指的是:硫酸酸雨的形成(用方程式表示)

13、硫酸铁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

14、常温下可以用来存放浓硫酸、浓硝酸的

15、亚硫酸钠溶液和硫酸

16、除去SO2中的SO3可以用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到答F列问题:

(1)装置A中盛放亚硫酸钠的仪器名称是,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装置B、C中发生的现象分别是,这些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和;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4)尾气可采用溶液吸收。

(5)装置C溶液反应前溶液显:性,原因是:装置C中溶液在空气中容易变混浊,原因是:

(6)将0.050 mol SO2(g)和0.030 mol O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2SO2(g)+O2(g)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测得c(SO3)=0.040 mol/L。

①从平衡角度分析采用过量O2的目的是;

②计算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已知:K(300℃)>K(350℃),该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有机化学复习方程是集锦

一、有机烃

1、乙烯和水

2、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

3、乙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4、丙烯生成高分子

5、实验室制备乙炔

6、除去乙炔中的杂质H2S可以用的试剂是:相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备乙炔为了减慢反应速率,采取的措施是:

实验室制备乙烯,温度计的位置是:,除去乙烯中的杂质SO2和乙醇蒸汽,应该用:

7、苯的溴代

8、苯的硝化

9、苯的加成

10、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用到的试剂是:相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1、将甲苯和苯分别加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原因是:

。将溴水分别滴加到苯和甲苯中,现象是:

12、甲苯和氯气光照(发生一氯取代)

13、甲苯的硝化(三硝基取代)

14、乙炔制备聚氯乙烯

15、1,3—丁二烯和溴按照物质的量1:1加成

16、将溴水加入到苯中震荡,现象是:

二、卤代烃

1、溴乙烷的水解

2、溴乙烷的消去

3、1,2—二溴乙烷的消去

4、1,2—二溴乙烷的水解

5、卤代烃中卤族元素的检验

三、醇

1、乙醇和钠反应的现象是:方程式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乙醇的消去

4、乙醇和溴化氢加热

5、乙二醇的催化氧化

6、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7、工业乙醇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是:乙二醇的用途:

甘油的用途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在水中的溶解度

分离甲醇、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方法是:

8、写出符合分子式C5H12O属于醇并满足下列条件:

(1)可以催化氧化成醛的结构简式:

(2)不可以催化氧化:

(3)不能发生消去:

四、苯酚

1、酚的结构特点

2、苯酚和氢氧化钠溶液

3、苯酚钠溶液通CO2

4、苯酚和碳酸钠溶液

5、苯酚和溴水

6、苯酚在空气中放置,现象是:原因是:

苯酚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现象是:苯酚蘸到手上,因该用:洗涤

苯酚有弱酸性,但是乙醇为中性,说明:苯的溴代和苯酚的溴代对比说明:

7、除去苯中的苯酚的方法是:

8、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生成酚醛树脂

9、溴苯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五、醛和乙醛

1、乙醛和氧气

2、乙醛和新制备的氢氧化铜浊液加热

3、乙醛发生银镜反应

4、乙醛和氢气

5、洗涤银镜应该用:新氢氧化铜悬浊液的配置操作银氨溶液的配置

含有甲醛35%—40%的水溶液的名称是:用途:

六、羧酸和酯

1、乙酸和碳酸氢钠溶液

2、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3、甲酸和甲醇的酯化

4、乙酸乙酯酸性条件下水解

5、乙酸乙酯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6、乙酸苯酚酯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7、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制备乙酸乙酯时候,药品的加入顺序是:

七、油脂、糖、蛋白质

1、葡萄糖的结构简式:

2、蔗糖水解

3、蔗糖水解产物的检验:

4、淀粉水解方程式

5、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

6、麦芽糖水解的方程式

7、粗苯甲酸的提纯的方法是:原因是

8、乙二酸和乙二醇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的方程式

10、写出甘氨酸和丙氨酸的结构简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14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