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末备考题库17429

更新时间:2023-06-11 20:5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XXXXXXXX课程考前练兵

单选题:
(1)( )岁儿童已能准确地感知集合及元素,并能初步理解集和子集的包含关系。
A.2-3
B.3-4
C.4-5
D.5-6
正确答案:C

(2)( )是幼儿学数前的准备阶段。
A.一岁左右到两岁左右
B.一岁半左右到两岁半左右
C.两岁左右到三岁左右
D.两岁半左右到三岁半左右
正确答案:D

(3)( )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A.游戏活动
B.体育活动
C.教学活动
D.现实生活
正确答案:D

(4)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 )进行
A.小班
B.小班到中班
C.中班
D.大班
正确答案:C

(5)基数的教学时安排在( )
A.小班
B.小班到大班
C.中班
D.大班
正确答案:B

(6)幼儿的教学活动往往没有从()角度提出相应的目标
A.数学经验
B.认知能力
C.动作技能
D.情感态度
正确答案:D

(7)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 )
A.活动目标的制度
B.活动内容的选择
C.操作材料的准备
D.活动过程的安排
正确答案:A

(8)( )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A.操作法
B.比较法
C.演绎法
D.游戏法
正确答案:A

(9)10以内序数教育指导时应集中( )教学。
A.一段式
B.分两段
C.分三段
D.分四段
正确答案:B

(10)在认识10以内基数的教学中,小班的教学要求是要会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为( )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A.3
B.4
C.5
D.6
正确答案:B

(11)关于物体分类的教学,( )幼儿要学习从一堆物体中,根据范例和口头指示分出一组物体。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正确答案:A

(12)幼儿早期学习计数,一般过程为( )
A.口头说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
B.按物点数—口头说数—说出总数
C.说出总数—按物点数—口头说数
D.说出总数—口头说数—按物点数
正确答案:A

(13)( )是幼儿计数能力的巩固和初步数概念形成阶段。
A.三岁左右到四岁左右
B.四岁左右到五岁左右
C.五岁左右到六岁左右
D.四岁半左右到五岁半左右
正确答案:B

(14)教幼儿书写1-10阿拉伯数字宜在( )开始。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正确答案:C

(15)关于物体分类的教学,( )幼儿要学习按照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类。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正确答案:C

多选题:
(1)以下蕴含数学教育的游戏有( )
A.角色游戏
B.体育游戏
C.音乐游戏
D.建构
游戏
正确答案:ABCD

(2)幼儿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有().
A.操作法
B.比较法
C.游戏法
D.启发探索法。
正确答案:ABCD

(3)幼儿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游戏有().
A.口头数学教学游戏
B.竞赛性数学教学游戏
C.数学智力游戏
D.

操作性数学教学游戏
正确答案:ABCD

(4)在区别“1”和“许多”的基础上,教幼儿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常用的比较方法有().
A.重叠法
B.并置法
C.归纳法
D.演绎法
正确答案:AB

(5)计数活动的结构从内容方面可分为().
A.依次说出数词
B.从集合中区分出每一个元素
C.使每个数词只与集合中的一个元素相对应
D.说出总数
正确答案:ABCD

(6)计数活动的结构在动作方面主要包括().
A.手的动作
B.脚的动作 .
C.语言动作
D.肢体动作
正确答案:AC

(7)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学要求幼儿要会( )确认物体的排列顺序。
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正确答案:ABCD

(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
A.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
B.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
C.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
D.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包括()
A.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B.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
C.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
D.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
正确答案:ABCD

(10)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范围包括().
A.感知集合教育
B.10以内的数
C.10以内的加减法
D.简单的几何形体知识
正确答案:ABCD

判断题:
(1)作为数学教育手段,数学课是偶发和随机的。
正确答案:错

(2)数学课有别于其他数学教育手段,是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首要活动形式。
正确答案:对

(3)幼儿日常生活、游戏或其他教学活动中涉及到数学内容的活动不能称为数学活动。
正确答案:错

(4)操作法是儿童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正确答案:对

(5)游戏既是幼儿数学教育的途径,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方法。
正确答案:对

(6)感知集合是幼儿从集合的笼统感知到形成最初数概念的中间环节和必要的感性基础。
正确答案:对

(7)2-3岁左右儿童产生了笼统的知觉,且这种知觉是精确的。
正确答案:错

(8)分类是计数的必要前提。
正确答案:对

(9)关于物体分类的教学,大班幼儿要学习按照物体的大小和厚薄进行分类。
正确答案:对

(10)计数活动是幼儿形成初步数概念的基本活动。
正确答案:对

(11)数的组成是抽象加减运算的基础。
正确答案:对

(12)重视个别差异不属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
则。
正确答案:错

(13)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发问不能太难,一次只提一个问题。
正确答案:对

(14)表述活动目标时一般以幼儿作为行为的主体。
正确答案:对

(15)区别“1”和“许多”是大班初期学数前准备教育的内容。
正确答案:错

(16)计数活动

的结果表现为数的形式。
正确答案:对

(17)计数活动的实质是将具体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里从“1”开始的自然数之间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
正确答案:对

(18)幼儿直接认知物体数目只局限于小数量的范围。
正确答案:对

(19)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
正确答案:对

(20)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
正确答案:对

(21)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确答案:对

(22)让儿童动手操作不属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
正确答案:错

(23)联系儿童生活不属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原则。
正确答案:错

(24)“按群计数”是大班的教学活动内容。
正确答案:对

(25)分类教育一般安排在中班。
正确答案:错

(26)“认识上下”是小班的教学活动内容。
正确答案:对

(27)大班幼儿应能够以自我为中心区分左右
正确答案:对

(28)大班幼儿应能够认识时钟,会看整点、半点。
正确答案:对

简答题:
(1)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
正确答案:(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择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按照要求检查自己活动的情况、活动的结果。(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幼儿数学教育原则
正确答案:(1)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 (2)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3)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4)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5)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3)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观点
正确答案:(1)现实生活是学前儿童数学概念形成的源泉(2)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数学概念(3)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

(4)数学区活动的指导要点
正确答案:(1)教师应向全体幼儿介绍数学区,并讨论制定必要的规则;(2)使每个幼儿知道数学区中都有哪些材料,它们放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使用;(3)数学区的材料应配合教学进度和幼儿兴趣,适时予
以增加或替换;(4)在添置新的内容时,应向全体幼儿介绍,并说明使用方法和放置地方;(5)动员幼儿和家长为丰富数学区的材料。(6)在观察的基础下教师给予个别的指导。

(5)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求
正确答案:(1)提供充分的多层次的学习材料;(2)让幼儿独立地选择活动内容;

(3)让幼儿充分地操作各种材料;(4)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5)在观察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指导。

(6)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正确答案:(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7)数学教学活动的作用
正确答案:(1)这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2)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对班级全体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

(8)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问答(对话)行为
正确答案:(1)教师的发问。提的问题不能太难,问题要清晰,语言要明确,一次只能提一个问题。(2)问题提出后应让幼儿有一短暂时间思考,然后再请幼儿回答。(3)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应有积极反应。如点头、微笑等,表示对他的肯定。(4)幼儿未能正确回答,一般情况下,不要转请其他幼儿回答,这样会挫伤幼儿学习积极性,教师可采取以下方式,如提供幼儿回答的线索;将问题分解成小问题、提出一个具体的问题,使原有的问题难度降低;或换一个角度提出间题,使问题更清晰、明确,容易回答等。

(9)物体分类教育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1)要让幼儿充分地观察(2)让幼儿明确分类的要求(3)应尽量指导幼儿讨论与评价不同的结果(4)要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10)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正确答案:(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

(11)认识十以内序数教育的指导要点
正确答案:(1)集中分两段教学。(2)结合教具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掌握序数词。(3)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4)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12)数学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在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2)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行动思维(3)数学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就是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方法寻求解决。(4)数学思维追求的是逻辑上
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合理性。

(13)学前儿童加减运算的特点
正确答案:(1)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2)学习加小数、减小数容易,学习加大数、减大数难(3)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比算式题容易

(14)如何理解数学教育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原则?
正确答案:(1)科学性是指活动设计

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必须科学(2)内容的科学性——知识的正确性、内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3)方法的科学性——根据内容性质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方法、一个活动中方法不宜过多。

(15)简述将感知集合的教育作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依据
正确答案:(1)感知集合是幼儿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感性基础(2)感知集合的包含关系有助于幼儿掌握数的组成及加减运算(3)感知集合的对应关系有利于幼儿深入理解数量关系

名词解释:
(1)自然测量
正确答案:是指利用自然物(如棍子、小碗、脚步等)作为量具进行测量,它是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2)操作法
正确答案: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数学感性经验和知识技能的方法。它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3)感知集合教育
正确答案: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素,学会用对应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4)小组活动形式
正确答案: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

(5)数学区活动
正确答案:是指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6)计数活动
正确答案:是一种有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其结果表现为数的形式。

(7)讲解演示法
正确答案:是指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讲解,把抽象的数、量、形等知识、技能或规则,具体地呈现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

(8)数的守恒
正确答案:指幼儿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认识10以内的数。

(9)分类
正确答案:是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并在一起,它是感知集合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计数的前提。

(10)数学教学活动
正确答案:是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幼儿集体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

(11)数图
正确答案:将一定数量的图形以各种排列形式画成的图片。

(12)归纳法

正确答案:是指在幼儿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概括出一些简单的本质特征或规律,以帮助幼儿获得新的数学知识的方法。

(13)等分
正确答案:就是把一个整体分成几个相等的部分。其形式有等分平面图形、等分几何体和有规则的物体。幼儿园主要学习的是二等分和四等分。

(14)发现法

正确答案: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把数学的初步知识和概念直接向儿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依靠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去发现和探索并获得初步数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15)渗透的数学教育活动
正确答案:指除专门的数学教育活动以外的,渗透于其他教育活动和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2w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