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试卷】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 八年级(上) 期中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6)

更新时间:2023-05-17 09:55: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经典试卷】部编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

期中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暑假期间,八年级(2)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如图(撅断的烟枪),你猜猜看她去了什么地方()

A.南京B.上海C.北京D.虎门

2.(2分)《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3.(2分)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

4.(2分)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5.(2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统治者的腐朽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严重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6.(2分)如图著作的作者是()

第1页(共24页)

A.陈玉成B.洪仁玕C.洪秀全D.冯云山

7.(2分)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8.(2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9.(2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A.关天培B.丁汝昌C.邓世昌D.左宗棠10.(2分)右边《时局图》显示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图片情景有关联的近代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2分)19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康有为、梁启超等仁人志士认识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从而掀起了一场挽救民族危亡的()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

12.(2分)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3.(2分)献身变法,临近时慷慨陈词“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维新志士是()

第2页(共24页)

A.宋教仁B.黄兴C.蔡锷D.谭嗣同14.(2分)“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义和团运动斗争矛头直接指向的是()

A.英法联军B.侵华日军C.帝国主义列强D.清政府座位号

15.(2分)如果让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l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行舞会

C.驻扎外国军队D.居住大量居民

16.(2分)如图人物为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而写的著作是()

A.《革命军》B.《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C.《猛回头》D.《警世钟》

17.(2分)“这个事件的意义是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赶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这个事件”是()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8.(2分)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巨变”是指辛亥革命()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9.(2分)如图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如果要去参观这里,应该去()

A.广州B.武汉C.上海D.南京20.(2分)“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

第3页(共24页)

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人物是()

A.李鸿章B.孙中山C.康有为D.毛泽东21.(2分)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A.1915年B.1916年C.1917年D.1918年22.(2分)1912年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主要目的是()A.组织新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联合各党派扩大同盟会的力量

C.克服同盟会力量分散的特点

D.取代孙中山在同盟会中的领导地位

23.(2分)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二十一条”的主要原因是()A.换取对其称帝的支持B.为了取得日本对其贷款

C.没有明确日本的侵略企图D.日本的武力威胁

24.(2分)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5.(2分)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近代史上,一些进步的中国人提出下列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科学

④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②④③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4分,27、28、29题12分,共50 26.(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4页(共24页)

材料一: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笫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成,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英国殖民者的信函(1)材料一想象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据此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

(2)概括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重要原因。你认为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

(3)依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做自满,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材料二:从前我们只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的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吴玉章的回忆文章材料三:四点五亿,是个意味深长的数字根本就没有经过核算,纯粹就是对国人的有意侮辱,合计当时大清国每人罚一两。老太后的一时糊涂,板子却打在大清国每个子民的屁股上。

第5页(共24页)

﹣﹣﹣西门送客《历史的转弯处?晚睛帝国回忆录》(1)材料一中所说“19 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二中“订的那样苛刻”的条约指什么?

(3)材料三属于作者对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评述?根据材料简述这一条约对中国的主要影响。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兴中会旧址(右图)。

(1)说一说右图团体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宗旨。

材料二:右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 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试从政治、思想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29.(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第6页(共24页)

材料二:革命成功后,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

(1)图一事件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是什么?

(2)图二中梁启超代表着哪个派别?他们领导的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3)材料二中“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写出革命后颁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名称。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第7页(共24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1.(2分)暑假期间,八年级(2)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如图(撅断的烟枪),你猜猜看她去了什么地方()

A.南京B.上海C.北京D.虎门

【分析】本题考查了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答】依据图片“撅断的烟枪”可知,这反映的是林则徐虎门销烟,此地点是虎门。

故选:D。

2.(2分)《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A.割让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D.开放五处通商口岸

【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解答】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中协定关税,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故选:C。

3.(2分)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

第8页(共24页)

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由题干中英格兰和法兰西两个国家可知是英法。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故“他们的行径”是火烧圆明园。

故选:B。

4.(2分)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变化与哪国有关?()A.美国B.日本C.英国D.俄国

【分析】本题考查俄国侵华史的知识点,应把握近代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伊犁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东北、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故选:D。

5.(2分)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不包括()

A.封建统治者的腐朽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自然灾害严重D.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有封建统治者的腐朽、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自然灾害严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1856

第9页(共24页)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于太平天国运动之后,不可能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D符合题意。

故选:D。

6.(2分)如图著作的作者是()

A.陈玉成B.洪仁玕C.洪秀全D.冯云山

【分析】本题以图片为依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

【解答】1859年,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教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图片著作是《资政新篇》,其的作者是洪仁玕。

故选:B。

7.(2分)曾纪泽说:“办洋务的难处,在于外国人的不讲道理,中国人的不明时势,只有徐图自强,才能扭转形势。”洋务派“徐图自强”的最早措施是()A.仿效西方政治制度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分析】考查了从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所以D 是正确的选项。

第10页(共24页)

故选:D。

8.(2分)“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

A.新文化运动B.辛亥革命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解答】根据题中材料认为:中国想要自强,便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器物,而想要学习器物,首先要学习制造器物的方法,即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

这是洋务派的观点,在此观点指导下,中国兴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故选:D。

9.(2分)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A.关天培B.丁汝昌C.邓世昌D.左宗棠

【分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中黄海海战的史实.

【解答】据题干“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章的主人是邓世昌。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到日本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日舰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故印章的主人是邓世昌。

故选:C。

10.(2分)右边《时局图》显示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与图片情景有关联的近代战争是()

第11页(共24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7z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