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部分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7:1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空题:

1、实际电压源模型“20V、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IS? 20 A,内阻Ri? 1 Ω。 2、 电位 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电路参考点而言。

3、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回路数较少时,应用 回路 电流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假想 的 回路 电流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VL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4、当复杂电路的支路数较多、结点数较少时,应用 结点 电压法可以适当减少方程式数目。这种解题方法中,是以 客观存在 的 结点 电压为未知量,直接应用 KCL 定律和 欧姆 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 5、换路定律指出:在电路发生换路后的一瞬间, 电感 元件上通过的电流和 电容 元件上的端电压,都应保持换路前一瞬间的原有值不变。

6、一阶RC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RC ;一阶RL电路的时间常数τ = L / R 。时间常数τ的取值决定于电路的 结构 和 电路参数 。

7、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是指待求响应的 初始 值、 稳态值 值和 时间常数 。

8、换路定律指出:一阶电路发生的路时,状态变量不能发生跳变。该定律用公式可表示为 书上89业小结(2) 。

9、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指正弦量的 最大值 、 角频率 和 初相位 。

10、反映正弦交流电振荡幅度的量是它的 最大值 ;反映正弦量随时间变化快慢程度的量是它的 频率 ;确定正弦量计时始位置的是它的 初相位 。

t?30?)A,则该正弦电流的最大值是 7.07 A;有效值是 5 A;11、已知一正弦量i?7.07sin(314角频率是 314 rad/s;频率是 50 Hz;周期是 0.02 s。

12、两个 相同频率 正弦量之间的相位之差称为相位差, 不同 频率的正弦量之间不存在相位差的概念。

13、实际应用的电表交流指示值和我们实验的交流测量值,都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值。工程上所说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的数值,通常也都是它们的 有效值 值,此值与交流电最大值的数量关系为: 最大值是有效值的1.414倍 。

14、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上的阻抗z= R ,与频率 无关 ;电感元件上的阻抗z= XL ,与频率 成正比 ;电容元件上的阻抗z= XC ,与频率 成反比 。

15、与正弦量具有一一对应关系的复数电压、复数电流称之为 相量 。最大值相量的模对应于正弦量的 最大 值,有效值相量的模对应正弦量的 有效 值,它们的幅角对应正弦量的 初相 。 16、单一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 ;单一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jXL ;单一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jXC ;电阻电感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jXL ;电阻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jXC ;电阻电感电容相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Z= R+j(XL-XC) 。

17、R、L、C串联电路中,电路复阻抗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 感 性;若复阻抗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容 性;当电路复阻抗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阻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压和电流相量在相位上呈 同相 关系,称电路发生串联 谐振 。

18、R、L、C并联电路中,电路复导纳虚部大于零时,电路呈 容 性;若复导纳虚部小于零时,电路呈 感 性;当电路复导纳的虚部等于零时,电路呈 阻 性,此时电路中的总电流、电压相量在相位上呈 同相 关系,称电路发生并联 谐振 。

19、R、L串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两端电压为120V,电感两端电压为160V,则电路总电压是 200 V。 20、R、L、C并联电路中,测得电阻上通过的电流为3A,电感上通过的电流为8A,电容元件上通过的电

流是4A,总电流是 5 A,电路呈 感 性。

21、复功率的实部是 有功 功率,单位是 瓦 ;复功率的虚部是 无功 功率,单位是 乏尔 ;复功率的模对应正弦交流电路的 视在 功率,单位是 伏安 。

22、在含有L、C的电路中,出现总电压、电流同相位,这种现象称为 谐振 。 23、谐振发生时,电路中的角频率?0? 1/LC ,f0? 1/2?LC 。 24、对称三相电路中,三相总有功功率P= 3UpIpcosφ ;三相总无功功率Q= 3UpIpsinφ ;三相总视在功率S= 3UpIp 。

25、我们把三个 最大值 相等、 角频率 相同,在相位上互差 120 度的正弦交流电称为 对称 三相交流电。二、判断题

1、电路分析中一个电流得负值,说明它小于零。 ( × ) 2、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可以等效互换。 ( ×) 3、叠加定理只适合于直流电路的分析。 ( × ) 4、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都是为了减少方程式数目而引入的电路分析法。( ∨ ) 5、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其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之和。 ( ∨ ) 6、RL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L按指数规律上升,iL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7、RC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uC按指数规律上升,iC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8、RL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uL按指数规律衰减,iL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9、R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uC按指数规律衰减,iC按指数规律衰减。 ( × ) 10、电阻元件上只消耗有功功率,不产生无功功率。 ( ∨ ) 11、无功功率的概念可以理解为这部分功率在电路中不起任何作用。 ( × ) 12、几个电容元件相串联,其电容量一定增大。 ( × ) 13、正弦量可以用相量来表示,因此相量等于正弦量。 ( × ) 14、几个复阻抗相加时,它们的和增大;几个复阻抗相减时,其差减小。 ( × ) 15、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超前电流时,电路一定呈感性。 ( ∨ ) 16、并联电路的总电流超前路端电压时,电路应呈感性。 ( × ) 17、电感电容相串联,UL=120V,UC=80V,则总电压等于200V。 ( × ) 18、电阻电感相并联,IR=3A,IL=4A,则总电流等于5A。 ( ∨ ) 19、提高功率因数,可使负载中的电流减小,因此电源利用率提高。 ( × ) 20、视在功率在数值上等于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和。 ( × ) 21、三相电路只要作Y形连接,则线电压在数值上是相电压的3倍。 ( × ) 22、三相总视在功率等于总有功功率和总无功功率之和。 ( × ) 23、对称三相Y接电路中,线电压超前与其相对应的相电压30°电角。 ( ∨ ) 24、三相电路的总有功功率P?3UlIlcos?。 ( × ) 25、三相负载作三角形连接时,线电流在数量上是相电流的3倍。 ( × ) 三、选择题

1、已知空间有a、b两点,电压Uab=10V,a点电位为Va=4V,则b点电位Vb为( B ) A、6V B、-6V C、14V D、10V 2、两个电阻串联,R1:R2=1:2,总电压为60V,则U1的大小为( B ) A、10V B、20V C、30V D、60V

3、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A)。

A.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降参考方向一致 B. 电流参考方向与电压升参考方向一致 C. 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升实际方向一致 D.电流实际方向与电压降实际方向一致

4、 应用叠加定理时,理想电压源不作用时视为 ( B ),理想电流源不作用时视为 ( A )。 A. 短路 B. 开路 C. 电阻 D. 理想电压源 E、理想电流源 5、直流电路中,( C )。

(A 感抗为0,容抗为无穷大 B 感抗为无穷大,容抗为0 C 感抗和容抗均为0 D 感抗和容抗均为无穷大 6、在正弦交流电路中提高感性负载功率因数的方法是( D )。

A 负载串联电感 B 负载串联电容 C 负载并联电感 D 负载并联电容 7、正弦电压 u(t) =2U cos (?t + ?u )对应的相量表示为 ( C ) 。

A.U?U??u B.U?U??u C.U?2U??u D.U?2U??u

8、任意一个相量乘以j相当于该相量(7)。

A 逆时针旋转90o B 顺时针旋转90o C逆时针旋转60o D 逆时针旋转60o 9、三相对称电源星型联结,相、线电压的关系为( )。 A.线电压是相电压的3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B.相电压是线电压的1??

3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C.线电压是相电压的2倍,且线电压滞后对应相电压30° D.相电压是线电压的12倍,且相电压滞后对应线电压30°

10、电路如图1所示,电压源( ) A. 吸收120W功率 B. 吸收0功率 C.产生120W功率 D. 无法计算

图1

+ 12V 1.2Ω c d 80? 30? 60?

10A a 50? 100? b 图2 11、电路如图2所示,Rab = ( )。

(10)A. 100Ω B.50Ω C.150Ω D.200Ω

10、如图3所示,已知电容的电压uC(t)=2e V, 则电流i(t)为 () ,在t =0s时,电容贮能为 () 。 (1) A. 4e A B. 2e A C. -4e A D. -2e A (2)A. 0.J B. 2J C. 4J D. 8J

A1 A2 A3 t

t

t

t

t

i(t) 2F is - uC(t) +

图3

图4

11、已知图4中电流表A1、A2、A3读数均为10A,则电流Is为( )。 A.10A B.20A C.30A D.40A

12、图5 所示串联电路的谐振角频率为( 1),互感元件的耦合系数为( 2)。 (1)A.48.8rad/s B. 41.52rad/s C.20.8 rad/s D.24.4 rad/s (2)A.0.2 B. 1 C.0.08 D.0.1

图5 13、工程上认为R=25Ω、L=50mH的串联电路中发生暂态过程时将持续( C ) A、30~50ms B、37.5~62.5ms C、6~10ms D、不能确定

14、图3.6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时,电容C两端的电压为( A ) A、10V B、0V C、按指数规律增加 D、不能确定 15、已知工频电压有效值和初始值均为380V,则该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B )

A、u?380sin314tV B、u?537sin(314t?45?)V

+ 10mH S (t=0) 5Ω 10V - 10μF

图3.6

t?90?)V C、u?380sin(31416、已知i1?10sin(314t?90?)A,i2?10sin(628t?30?)A,则( C )

A、i1超前i260° B、i1滞后i260° C、相位差无法判断

17、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A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8、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压有效值不变,当频率增大时,电路中电流将( B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19、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B )。 A、最大值 B、有效值 C、瞬时值

20、314μF电容元件用在100Hz的正弦交流电路中,所呈现的容抗值为( C ) A、0.197Ω B、31.8Ω C、5.1Ω

21、u=-100sin(6πt+10°)V超前i=5cos(6πt-15°)A的相位差是( C ) A、25° B、95° C、115° 22、周期T=1S、频率f=1Hz的正弦波是( C ) A、4cos314t B、6sin(5t+17°) C、4cos2πt

23、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 B ) A、28V B、20V C、4V 24、R、L串联的正弦交流电路中,复阻抗为( C )

A、Z?R?jL B、Z?R??L C、Z?R?jXL 25、已知电路复阻抗Z=(3-j4)Ω,则该电路一定呈( B ) A、感性 B、容性 C、阻性 26、某对称三相电源绕组为Y接,已知U?AB?380?15?V,当t=10s时,三个线电压之和为( B )

A、380V B、0V C、380/3V

27、某三相电源绕组连成Y时线电压为380V,若将它改接成Δ形,线电压为( C ) A、380V B、660V C、220V

28、已知XC?6?的对称纯电容负载作Δ接,与对称三相电源相接后测得各线电流均为10A,则三相电路的视在功率为( A )

A、1800VA B、600VA C、600W

??29、三相四线制电路,已知IA?10?20?A,IB?10??100?A,IC?10?140?A,则中线电流IN为( B )

A、10A B、0A C、30A 30、三相对称电路是指( C )

A、电源对称的电路 B、负载对称的电路 C、电源和负载均对称的电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1e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