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 诸多经验贴汇集 很有用的

更新时间:2023-03-08 16:47:18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2上半年,小美的三地公考经(附上之前的面试真题帖

发表了这个帖子后,很多人站短我问我:我按照你的方法去做了,为什么还是提高不了?亲,量变才能引起质变,而且各人深入的程度不一样、付出的精力和时间不一样,怎么能完全复制到别人的结果呢?更何况每个人的条件不一样,我的语言功底的确比数学功底好,所以我只能采用自己的办法,如果你的数学不弱,为什么还要死板硬套我的办法?坛子里有不少大神是通过走数学题的道路成功上岸的,他们一再强调不能放弃数学题。但各人情况不一样,请大家自行斟酌,不要问别人自己应该走什么样的复习路子。

有人列出自己的参考书籍,问我这些书好不好,要怎么下手做,抱歉我真的没法给回答,因为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我只做了自己买过的书,其他的参考书一律给不了参考意见呢。

不要指望看一个帖子就可以通过考试,关键是吸取别人的精华化为自己所用,形成自己的风格,走适合自己的路子,才能取胜。纵观大神成功上岸的经历,无一不是沉淀下来努力钻研,哪有人天天追着人问自己下一步、再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说话犀利了一些,但是句句真言,大家莫要拍砖认为我的语气狂妄。真心说一句:考公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最终只能靠自己!) ———————————————————————————————————————————— 我参加了2012年湖南省考、深圳市考和广东省考,三试皆中(其中湖南省考放弃了面试环节,深考和省考过了面试)。当我至今还沉浸在对幸运的感慨、恍若梦中时,2012年下半年深圳市考和2013年国考已一一举行。在上半年的复习中,我花了整整两个半月的时间脱产复习,在坛子里看帖、提问题、发站短给大神,得到了前辈们和战友们的无私帮助。上岸后本想立即写经验贴抛砖引玉,奈何工作真心忙碌,加上人的惰性,一拖再拖。直至昨日一朋友Q问“说好的经验呢”,我才惊觉2013国考都已公布成绩,再不及时写帖子就过时了。 个人情况:本科毕业,不折不扣的文科女生,学校是那种遍地开花的211里面很不起眼的一个。2008年毕业后一直在小企业打工,深受民营老板剥削和压榨,2012年上半年考公。

复习场所:广州某出租屋。

复习时长:2012年3-5月全脱产复习笔试,约两个半月;面试复习时间为周末或节假日,深考省考面试复习时间共约10日。

复习心态: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虽然家人寄予厚望,但自己听多了公考如何如何难考的例子,从不认为自己能考上,即使有三次机会。在复习时我常觉得这只是做给家人看的戏码,复习了去考了落榜了,看,没话说了吧。

复习书籍:(注:很多朋友站短我问我这个书行不行,那个书行不行,但是抱歉,我全程只用过以下的书籍,其他参考书因为时间问题都没有读过,甚至深圳市考的那本所谓《公共基础知识》我也从未看过,所以朋友们不要再问我参考书的问题啦,我只说我用过的)

1).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辅导用书——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详解(中国铁道出版社) 优点:收录的试卷时间比较靠前,我买的那本里面的真题是从2005年开始,广东省头几年的行测真题中仍然保留了“找病句”的题型,虽然2012年的广东省考已经不考找病句了,但是2012年的深考仍然有这种题型。病句的类型无非就那么几种,我觉得吃透了广东省前几年的真题就足够应付深考。 缺点:少许数学题的参考答案解题思路复杂死板又费时,少许语言题的答案不正确。 2).中公教育·2012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优点:参考答案正确度高,解析符合逻辑。 缺点:收录的试卷没有铁道版的多。

3).2012华图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辅导用书---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1

优点:在试卷收录方面能与中公版互补。

缺点:参考答案正确度没有中公版高。

4).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资料分析

优点:当成题库练习。基本上隔天练习四篇,因为数学基础不好,严格按照20分钟的时限练习,超时就停笔。

5).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判断推理 优点:当成题库练习。

6).2012中公版国家公务员专项突破题库-数量关系

优点:分篇章讲解数学计算题,各个击破。由于时间关系,我只练习了其中几个章节,掌握了一些非常基础的计算题,如植树问题、路程问题等。 7).2012年公务员考试樊政讲申论(樊政) 优点:范文多,结构比较严谨。

8).2012中公版广东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精解申论 9).湖南省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10).国家公务员行政能力测试真题

行测复习思路:跟大多数文科生一样,我的数学功底不好,大一勉强学完微积分后再也没碰过数学,行测试卷上的数列排序题刚开始做时毫无头绪,计算题和资料分析题只能靠死算。复习时间有限,只能尽量补长板,剩余时间才用来补短板。我把复习行测的时间2/3都放在语言、逻辑题等上,加上文科生的语言能力本来就比数学能力好,做语言、逻辑题等时很容易找到成就感,所以我在语言、逻辑题等上花了很多精力。

刚才已经列出了我所有的笔试复习资料,可以看到没有一本是模拟题(除了当做题库的三本书,但即使是那三本书也基本是收录了各省的真题汇编而成),全是真题。我奉行“真题即王道”的原则,这一原则还是我去年一个考上湖南公务员的朋友告诉我的,她当时也是只做真题,反复琢磨真题,最后一举成功。刚开始我听到她这个建议时,还将信将疑,觉得真题就那么几套,就算每天一套也就一个礼拜搞定了,有什么好反复做的呢?实践证明,在我脱产复习的两个半月中,我只花了3天的时间写申论,其余时间全部用来钻研行测真题,时间仍是比较紧张的。铁道版、中公版和华图版的三套行测真题是精做精读的。我先做了铁道版的真题,每天早上起来做一套,掐着时间点做。在准备公考时我一直以广东省考为目标,广东省考行测时间为1.5小时,所以广东省的行测真题我都限时1小时15分钟,到了时间做不完就停笔,当做考试结束。如果是做湖南省和国家的真题,我也是提前15分钟结束做题。这样掐时间点的好处是可以知道自己在考场上究竟能完成多少题,而且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选择哪些题需要放弃、靠猜测答案。很多人在做真题时随着性子做,慢腾腾一直做完才罢休才开始对答案,正确率是上去了(尤其是数学题)但没有实际意义。做铁道版真题时,上午花一个多小时做完真题,立马核答案,在试卷上做一个订正,着重熟悉解题思路,知道答案的由来。第一轮真题做完后,停了两天,总结自己在做题时的状态,也慢慢确定了“抓语言、逻辑题等,放数学题”的备考战略。

第二轮行测复习,我用中公版的真题,方法和做铁道版时一样,掐点做。由于做铁道版时是初进入复习,还不在状态,很多做错的题没有往脑子里去,参考答案的解题思路也没有融入脑中,所以在做第二轮时,仍旧有一些老题目做错。没关系,继续订正。第二轮的订正过程比第一轮细致,我把做错的题全部誊在word文档里(亲,万能的QZZN有各省历年真题,可以下载到电子版,所以错题可以copy+paste,不用傻乎乎地手打噢),在错题下写明自己选错的选项,把参考答案的解析抄上去,再琢磨琢磨,如果有自己的心得也一块儿写上去。

第三轮行测复习,用的华图版的真题(我用哪个版本的真题顺序无参考性,只是买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已,但铁道版的收录真题年份较早,所以放在第一轮做是比较合适的。在做第二轮、第三轮真题时,

2

中公和华图收录的真题年份比较晚,05年和06年的题我都是自己上网去下载了,又重做)。方法照旧,掐点做。这一轮应该对做过的真题印象深刻了,很多题目都不用看完所有选项就知道参考答案给的是哪个,但是我仍然坚持每道题都认真审题、抠字眼、找答案。在这一轮的订正中,我发现三个版本的参考答案有不一致或者解题思路不一样的地方,这时应该细扣,仔细思考哪个版本提供的解答是正确、符合逻辑的,最终予以采用。

这三轮做完,一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我基本是每天早上十点完成掐点真题练习,剩下的时间就是订正。但我只订正语言、逻辑题等。数学题部分我在下午剩余的时间和晚上通过三本题库来做专项训练,比如隔天一次的资料分析(四篇限时20分钟),几天学好一个数学计算题的类型等。

第二个月里,我只研究订正过的语言、逻辑题等,同时利用头一个月打下的薄弱的数学基础开始订正、学习真题里所有的数学题。我把言语题、逻辑题等订正过的题目反复琢磨,我发现这几年的真题里,很多言语题和逻辑题的出题方式和答案设置方式有共通之处,换而言之,出题人要考察的点有共同处。这个阶段,要投入全部的身心,转动早已生锈的大脑,逼自己坐在桌前一个字一个字扣题,即使这题你已经看过十几次,还是要不停反复琢磨,“这道题好像和那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如果我是出题人,这道题我肯定想问这个”诸如此类的想法在各个题之间窜来窜去,在我的脑子里活跃。有时候研究烦了,倒在床上继续拿着打印稿想解题思路。慢慢的,竟然也有一种通了的感觉,我知道自己在语言、逻辑题等这一块儿能做个八九不离十了。在数学题方面,虽然我没有投入同等的精力,但每天都在练习,没有放弃。该背的规律和法则仍旧要背诵,资料分析就算是死算也一直每天四篇坚持着。 后来打算先考湖南省的练练笔,就做了湖南省和国家的真题。虽然我只精做过广东省考的行测真题,但感觉一通百通,把广东的几套真题烂透在肚子里之后再做湖南和国家的题,感觉都差不多。争分夺秒做完湖南和国家的真题后,我就奔赴长沙参加了421联考。后来5月初深圳市考,我又继续跑去练笔。深圳市考的真题我没看过,很多坛友抱怨的“找病句”题型因为练熟了广东省考05年和06年的真题,我也毫不发憷。晃悠悠到了广东省考那天,行测考试,开卷先做自己有把握的语言题和逻辑题等,再做资料分析,最后做计算题什么的。

申论复习:

三次笔试,我都是写的议论文,分数竟都一样是68分。说实话,考申论有点吃老本+碰运气的成分,自恃高中时文字功底还可以,加上自己又懒惰,我在申论上基本没花时间。虽然买了樊政的书和一本中公版的申论真题,但从头到尾也只动手写了5篇文章,书也没看几页。但是我每写完一篇文章都会拿来与参考答案对比,分析自己的缺点。很多人说参考答案是套路化、模板化,评卷人不会喜欢,但我倒是觉得参考答案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至少结构工整、逻辑严密、用词规范。关于申论,我的分数不高不低,自己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大家多去借鉴坛子里各位大神的经验。唯一要提示的,是必须动手写。

面试复习:

如果没记错,421湖南联考的笔试成绩是最先公布的,146+,笔试第二,录取一人。当时在网站上查到排名时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运气来得太突然。后来深圳紧接着也出成绩了,133+,排名第三,录取一人。深圳的面试时间距离笔试成绩公布时间好像有十天左右。那时广东省考的成绩还没公布,为了保险起见我决定参加深圳的面试。

听了太多面试萝卜的故事和传说中必须要露出额头参加面试之类的规矩,我不知该如何下手准备面试,打给几个上岸的朋友取经,他们说得轻巧,叫我要对自己有信心、他们看好我云云,都不靠谱啊!!!当时也上坛子里找了很多人的面经,四处站短人家问要不要参加培训班,通过多方咨询,决定报一个入门班,听两天课摸清门道,再自己练习。当时也是在一个坛友的推荐下找到了DB老师的培训班,听了两天课,受益匪浅,仿佛浓雾散去。后来又参加了DB的yati班,一天时间。其实yati这种事并不可信,但好处在于多听老师讲解题思路,自己的思路也会开阔一些,尤其是我这种毫无机关工作经验的人。这

3

个培训班还举办了一个几天的集训班,参加者都全封闭培训,在里面背诵大量的各省面试真题答案,另每天搞几次实战模拟。但由于囊中羞涩,我没有参加。我参加的三天培训共计花费900元,主要是面试入门,了解基本的面试礼仪,整个面试的流程。老师讲了很多深圳面试真题的解题思路,帮我打开了思路。结束培训后认识了一个参加集训班的朋友,请人家吃了一顿饭,把他在集训班里的资料(全部是各省面试真题答案)复印了一份。我花了五天的时间在出租屋里背题、答题,严格按照面试的时间控制自己的答题时间,先自己试着从头到尾答一遍,然后再背熟参考答案。自己答题时,我会用手机录音功能录下自己整个答题过程,然后再回放听,不停地改善自己的答题语速和声调等问题。在五天里,我背完了集训班的所有真题和自己参加的三天培训班里所有的题目,应该也有两百道左右,其中一百道背得滚瓜烂熟。很多人觉得培训班是骗钱,老师讲课都是套路,在面试时也派不上用场。我承认市面上的培训班质量良莠不齐,但是能有一个好的老师帮你打开思路、调整面试思维,对应试而言非常重要。广东省考面试通过后,我曾帮一个朋友训练面试,采用模拟实战的方式,我念题,她答题。她没有经过任何面试的培训,只是一味自己找题目练习,也没有参考答案纠正自己的答题思维方式,结果答得一塌糊涂。我不是说每个人都必须花钱去参加培训,而是应该去研究真题的参考答案,从中找到面试的思维方法。 很多人觉得背旧题没用,我倒是觉得背旧题的答案照样能拓展人的思路,而且脑袋里装了这么多金句,面试时若能用上一两句便是亮点。深圳面试时,我就用到了自己背的两句论语中的句子,说出口时便明显感觉考官对我的回答很有兴趣。

除了背诵现有的题目答案,我还找了近期的热点话题,试着自己作答分析。自己当时准备了“最美文化现象”、“市长骑车送女上学”、“崔永元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扯皮事件”……大约十来个话题,把自己的思路整理在本子上。广东省考面试时有一道题竟然真的是关于“最美现象”,我没那个好运气抽到这个题,看到有的考场考生碰到了这个题目。我想,如果我幸运地答到这个题目,肯定可以将自己原先准备好的答案原封不动答给考官听,成绩自然也会更胜一筹。

深圳面试成绩出来,翻盘成功。广东省考的成绩也下来了,136+,于是又开始准备省考的面试,同时也拒绝了湖南省考面试的机会(毕竟有深圳市考的位置垫底了)。在准备广东省考时,我整个人进入疲惫状态,没有再做任何准备,浑浑噩噩看了几天电视剧就去参加面试了。好在之前准备深圳面试时下了苦工,准备的东西还在脑子里,有惊无险通过了面试,拿到了唯一的通关资格。

PS:有人问我面试紧张怎么办,怎么克服。其实这种心理很正常,无需太过担忧,面试胜出的一般是两种人:心理素质很好不怯场的;肚子里有货可以啪啦啪啦说的。你要是两者兼有固然无敌,但大多数人能达到其中一条就已经注定胜利。我背了几百道题目才勉强能往外说点东西凑时间,我也是容易紧张脸红的人呢~不要太把紧张当回事儿,都紧张这么多年了,估计这一下子也改不了,不如多点时间准备肚子里的货。

TIPS

关于面试的公平问题:我出身普通家庭,无权无势,也没有背景,参加了深圳和广东两场面试,都是极好的职位,照理说应该是萝卜坑,但我感觉很公平,至少没有在我身上发生被黑的事情。省考面试我的成绩排名第二,最后是靠笔试的优势最终胜出。上培训班时,老师跟我们说,虽然有萝卜存在,但我们要在笔试时就把萝卜PK掉,绝大部分萝卜都会死在笔试的战场上。大家既然选择了考公这条路,就应该相信公考的公平性,如果在备考时为了公平与否纠结半天,不如不考。

面试服饰:作为女生,什么必须要露出额头啦、不能披着头发啦都只是传说而已,只要发型整齐、头发清洁就可以了,不要东一缕西一缕就行。在面试时切忌用手撩拨刘海或者甩头以甩开刘海,也不要一直推扶眼镜框。着装方面,颜色素雅的衬衫(不要太多花纹)搭配西装裤、西装裙就很好,天气冷可以加一件与下装同色的西装外套。我在面试时看到一个女生穿的白衬衫,颜色泛黄不说,且布面印有hello kitty的小图案,当时就觉得真心要给这个女生跪了~亲,你是来当公务员的,不是喜欢穿一身猫头的女学生好么?关于妆容,如果习惯了化妆的女生可以化淡妆。不习惯化妆的女生可以用BB霜和唇彩适当提升自己的神采,抹BB霜时要把脖子也抹上哦~

4

后记

在我备考的过程中,虽然瞻前顾后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我一直鼓励自己要争取机会,要给自己选择工作的权利而不是被迫工作,所以才有了考三个地方的公务员的事情。有人或许会认为我占坑太多,但我只是给了自己三个选择的机会而已,更何况湖南省的职位我直接放弃了面试,深圳的面试虽然过了但最后也已传真告知对方放弃录用(听说对方单位已联系第二名准备替补录用)。最后我选择了广东的这个职位,并不是说湖南和深圳的职位不好,在报考时我都是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基层工作经验报考,三个职位都非常响当当,但由于个人喜好,我最后还是留在广州工作。

进入了公务员行列后,几个月里见识到很多也迅速成长,我想说明白几个问题:

1.公务员行列里的确有喝茶看报过一天的职位,但过半数的厅级单位公务员仍然非常忙碌,甚至经常加班。不要抱着过逍遥日子的念头来考公,如果上岸后发现单位的忙碌程度和传说中不符,自己会很难接受的。我现在的单位就非常忙碌,曾经有试过连续三周没有休息一天,不算加班费哟,晚上加班回家打的不给报销车费哟,亲~

2.广东公务员的工资构成现在已经比较透明了,省直单位除了每个月到手的工资,基本没有外快,也没有奖金(只有年终双薪)。省直的工资和深圳市的工资差距比较大,但是深圳的房价比广州的房价也多很多呢,所以大家在选择时要考虑好,知足者常乐。

3.如果你抱着当官发财的目的考公,不要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哦,亲~现在厅级单位里面人才济济,哪里就轮到你上位?!科级不算官,处级也要看单位才行呢!绝大部分公务员还是按部就班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本职工作,生活安稳到退休。

4.不要把上岸当作奋斗的终点。人要有终生学习的理念和精神,就算手捧所谓的公务员金饭碗那又如何?如果在体制内浑浑噩噩混日子安心等死,离开了公务员队伍你还能做什么呢?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周围的同事,哪一个不是高学历又能干?要不断加强学习,发展技能,哪怕你说自己爱好园艺,对植物特别了解都行。

本城管来谈谈这次联考行测85+的经验

本城管行测复习了半年,一天1-2小时左右,做题3000左右吧,二三十套题的样子。

基本经验: 第一,平时做题不要卡时间,考前卡时间是检验水平,但平时做题就要会举一反三,因此一套真题,我经常要做3小时以上,看了答案后仔细推敲,一套题搞下来少则5-6小时,多则 8-10小时(一套题看3-4天消化)

第二,凡是做真题时感觉好像以前做过的题一定要重视,因为这就是各地考试的常考点,只不过换个问法,万变不离其宗。

第三,分块做题以免做题疲劳,这三天我做言语,那三天做资料,再三天看看常识这样换。

第四,主要做国考题和省考真题(主要是山东、江苏、浙江等单独出题)以及联考题。题不在多在于精。

第五,如果这些真题换个花样问你你经常一下子反映不过来或根本就反映不过来,说明你没有吃透真题,请给这样的题自己从多个角度来出题考自己,以增强敏感度。我今年就有个水管数学题一下子没有反映过来,以前真题考过蚂蚁爬水管的,完全一样的套路,熟练的人30秒就可以秒杀。可惜我出考场才想起来。当然我说的吃透真题也只是基本吃透,毕竟历年真题那么多,想完全绝对的每个题都立刻反映过来确实很难,但起码要保证95%的立刻反映敏感度

第六,有些说做了10000题,20000题(甚至每1-2天都一套题坚持了做半年的那种)结果还是没有相对整体考分提高多少的同学,请自问你做了这么多题,随便抽一题出来,你能立刻反映过来吗,你能

5

记住这么多题吗,这么多题都是真题吗(你要说可以,那你肯定是行测高分,否则你就是脑子真的不适合攻行测,你可以改行主攻申论了)?做得多只是熟练的前提,多不等同于熟,把几千真题啃3遍比你做10000、20000题最后所得的行测高10分左右很正常,

ps;什么叫行测牛人,就是卖油翁的故事,无他,熟尔(卖油翁重复几个动作叫熟,重复几百上千个动作你看他敢说熟否,正常人的大脑记忆是有上限的,如果你记忆上限大大超过正常人的话不用看这个贴了),你把近几年的题 随便让人抽题或隔段时间自己抽题考自己(不包括有较大争议的言语和逻辑题),要是基本能立刻能反映过来,恭喜你,只要不是碰上特别变态的对手,你就ok了。至于模拟题,某公某图一样卖买一本预测卷作为做真题之间的调节就可以了。

一个苦逼圆公安梦经验分享(添加复习计划)

前言:本心得体会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你可以选择不看或者理性提出你的看法,勿进行人身攻击,未满十八岁或心理年龄未满18岁的请勿浏览,谢谢。

一、考试心态篇:

很多上岸后写心得的人都会有这么一个章节,为什么呢?就我个人认为是因为这一路走过来,自己跟自己的惰性做斗争的时间估计跟学习时间是差不多的,因此首先肯定是要摆正心态。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确实这一路走来比较不容易,大部分人上岸后且不说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心仪的岗位,必然会去感慨这一路的不容易。OK切入正题,什么样的心态是正确的呢? 1、自信

这个问题我觉得问一百个人应该能有一百个答案,对于我而言,首先一个自信十分重要,且无论你学历如何,学习成绩如何,自信是必须要有的。具体到备考中的自信就是,坚信一点“我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坚持这个信念直至公示结束。本人初中学习成绩巨差无比,连老师也不希望我参加中考影响全班成绩,无奈选择了中专,毕业后去读了个函授大专,属于标准半文盲。第一次参加公考是2009年分数线好像是115,当时我只得了80多,申论大作文只写出了几百个字。2011年经过约4个月的认真复习,也如愿进了一次面试。如今我也成功上岸了,因此当你觉得也许你根本没办法跟别人竞争时,或者你觉得你根本不是这块料时。请想想,其实很多人条件不如你,只要你努力了,你一定能行。 2、豁达

在论坛或在某些学习群里,总会有那么几个神秘兮兮的家伙,问他考哪的,不说,但是却要求你分享经验,亦或者对于一些他能解出来的题目,去问他解法,不答,却又一味的强调他有多么多么高端。公务员考试是个人跟人竞争的考试,每个人会有竞争对手。但是,在茫茫公务员赶考大军中,你遇到真正竞争对手的可能性并不大,在这漫长的复习中,你确实需要几个真正的战友,一起交流、一起进步,如果真的是考同一岗位的,那不交流也无妨,但是没必要对每个人都神秘兮兮的,又或者是以高姿态去嘲笑别人、歧视别人,因为这样你会失去很多原本能帮助你的朋友。。

3、理性

复习阶段别总把自己想那么惨,发现很多考友有一个奇怪的感觉就是考不上公务员,取不到老婆买,买不起房之类的…….果真如此么?你领那3000多的工资想改变世界?别天真啦~虽然给自己一定的压力是好事,但是压力过大的话不仅影响复习,还影响身体健康。在备考时适当放松,不要一股脑的把什么找不到男/女朋友、买不起房xxxxx的狗屁事归到考不上这个公务员去,这只跟你自己有关,跟这个考试和你的职业没多大关系。

OK,今天敲字敲累了,改日继续补上笔试篇之……半文盲如何复习行测………感谢关注,祝各位国考

6

有好成绩,区考有好状态。

今天情绪不错,继续呕出第二篇,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有空会继续修改,谢谢大家

二、行测篇:

关于行测,大家都知道它有五个部分,常识、数学、言语、判断、资料,由于条件所限,我行测并没有像论坛内的一些高人这样全面发展,而是挑了三个大块进行复习(注意:此方法不一定适合你,请结合实际情况借鉴)。 1、言语理解模块

A选词填空:这个我认为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做!什么多读书、多看报我认为用处不大,因为我也进行过为期一周的读书看报,但是效果甚微,随后果断去买了十几本试卷先专做言语理解选词填空部分,除此之外也经常在网上做题(网上题目很快就会做完,打印又太麻烦,有条件不怕麻烦的筒子可以在行测板块下载后打印),基本就单单选词填空这个模块截至考试前,应该不低于5000题了。这个做题也有一些讲究,不是单纯的为做题而做题,也不是单一的了解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要选这个就完事了。而是要明白4个选项中的词语在什么环境下用较合适,以此来增加知识量。那么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题,诸如XX砖家认为选这个、XX砖家认为选另一个这类题目,无所谓你了解了每个词语用在这个环境理由便可,不用去纠结这题对错。因为,在考试时能带进去的不是答案!而是思想!你完全不可能在考试中遇见你纠结过的题目!(如遇见,实属巧合本人不负任何责任,若要追究,请追究版主审核不严,造成重大考试事故责任)

B阅读部分:这一小块我认为基本没什么难度,只要认真阅读题目,掌握一些关键词之类玩意。重点在必须理解什么是主旨题、什么是意图推断题,因为这两种题目的解答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能这句话说了什么就是什么,后者是推断作者说这句话的目的,具体提问怎么区分请百度,这个我还真没统计。在明确的题目要求作答的方向后,再运用各种行测资料区里技巧的进行思考,不理解的话怎么答都是扯淡,跟蒙题没区别。

2、判断推理

A图形推理:这个多做,多背就行了,个人经验就是点多的数点、边多的数边、角多的数角、图形奇怪又多的数封闭空间、有直线跟曲线多的分开数,这个部分其实基本就是看见图形数完该数的东西后,把大概可能的变化规律在脑海里过一遍,基本就能作答了,刚开始可能会慢点,毕竟还不熟练,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做题速度肯定也会有所加快的。做个几千题这部分还搞不定的,先去医院测智力,确定没问题后再继续复习。

B定义判断:找准该定义的重点,也就是“构成要件”(不记得哪听来的这个词),一条一条的套上去,有些东西感觉是需要点常识的,比如构成要件中有合法、非法就需要你依靠自己的法律常识去判断,构成要件在题干中都会明确标识出来,诸如“弓虽女干”罪,受侵害主体只能是女性,为满足X欲,以胁迫、暴力XXX方式进行的XXX。那么构成要件就是“女性”、“满足X欲”、强迫手段,当做一件事满足这3个要件那么就成立XX罪。这类题型基本都这样,能掌握这个基本死不掉。 C逻辑推理:这部分我在复习时走了很多弯路。

第一、复习一些什么直言复言命题这类(似乎是这个称呼吧,以前去过2次补习班,但是我完全听不懂,最后自己摸出来的)首先了解必然、不必然、不必然不这些坑爹的词汇具体是什么意思,以及有的、许多、都是这些词语在逻辑里面的变态含义(诸如“有的”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全部)多看看别人总结的经验,理解了以后,结合自己的大脑把题目中的问题具体到自己生活中去,我不理解什么A非B之类的公式,但是这类题目确实可以转换成日常通俗易懂的东西,举个例子,某公司所有的男士都是销售员,文秘全都是女性,已婚的全部都是文秘,总经理未结婚,那么可以推断总经理是?这题问题跟答案我都不提了,重点是文秘全都是女性,已婚的全部都是文秘类似这样的题目,如果实在看不明白可以转换成

分割线

7

通俗的诸如,女人都能生小孩,生小孩的都是女人——那是不是所有女人都生了小孩?转换成自己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题也轻松很多,我个人觉得别跟着题目搞那些拗口的玩意,这样解答起来比较轻松。 第二、一些推理类的比如什么A如果说真话B就假话、A在B隔壁D跟E不在一起xxxxxxxxx类题,学画图吧………你有的是时间,学画图就错不了,具体怎么画,请请教论坛大神或自己去行测资料区翻一下。至于为什么有得是时间,请看最后一部分。

3、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是整套试卷最简单的,只要会加减乘除就能做完的,也是最复杂的、耗时的。资料分析复习要点除了多做外,就是熟练运用各种速算技巧,不要选最简单的学,因为高手用的不一定适合你,选你比较容易运用的即可。但是也不仅仅是会了就行!技巧要常用,你如果没个把月天天用,估计考试时你还是要老老实实去算,切记切记,血的教训啊!!!!!这个部分具体没啥可教的,掌握能掌握的,放弃自己难以学会的,比如我放弃了什么年均增长率,看见那个根号就立马SB,更不用说去想去解了。 4、常识

对于这部分,我的个人认为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做题不纠结就行。复习过段时间,但是一点用都没有(尼玛!!!太阳风暴产生的原因!!!我怨恨啊!!!看见这题后我再也没复习过常识),我几次考试都是答题铃声刚响,常识已经答完。 5、数学

认真学几类套公式就能解决的题,目前我学会的就是日期问题、时钟问题、植树问题、方阵问题、超级简单的行程、工程问题,剩下的全蒙一个,之前因为自己不会分数的乘法不耻下问去问了读初中时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也在考公务员,得知我问这个是想考了以后被耻笑一番,果断断交,放弃学习,确实以我的基础在短时间内提高数学不靠谱。

总结:就区考一般而言行测的120分钟是有120题,许多题目是一分钟内无法解答的,我瞎蒙的题目主要是常识跟数学,这部分分值应该有25分左右(根据某些不靠谱的机构数据),我样衰、倒霉不会一题不中起码也有10分,你强大的学识也不会全对最多15~20(神人除外,吾等并无对大神不敬之意)。但是这部分原定有35分钟的答题时间,我拿去做资料分析跟逻辑推理的画图。我认为如果我拿时间去做了数学,后面的题目必定会赶,赶就会错,那倒不如把仅有的时间用在自己必定能得分的项目上,强化自己能稳定得分的项目比强化那些未知的东西要好。我乱蒙数学普遍对3题,如果自己会算一题的话可能会对4题,高手们如果算出6~8题,在这个部分也许他能领先个几分,但是这几分我能在资料分析中追回,因此我在平时日常复习中已经基本放弃了数学,完全放弃了常识。以上是我对行测一些愚见,还是那句,如果你不喜欢或不认同,你可以不看或理性提出你的看法,谢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站内

我。

分割线

今天一大早被楼下玩走鼓的老年人吵醒!!!!!!真心受不了!!!不过想起第三篇申论篇太久没呕了,心有愧疚,果断趴起来呕文章~~

还是那句,由于本人不是什么考试高人,仅提供一些个人的经验以及学习方法,OK切入正题:

三、申论篇 1、认识申论

申论究竟是什么,论坛内无数大神给了许多很详尽的解答,大家可以去看看。在我看来,申论就是将解决一件事的过程,拆分成多个步骤。不理解的话,我们可以换成通俗的来说,就是将追个MM的步骤,拆分成多个步骤(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有什么好处?追不到有什么好处?她跟你吃饭时挖鼻屎怎么看?等等)。以2011年广西区考的真题为例:

一、根据\给定资料\,概括说明人口普查要掌握我国人口那些方面的基本信息?分析指出,掌握这些信

8

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给定资料5\提到了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假定你是一名普查员,请你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措施。

三、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的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关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四、结合\给定资料\,以\家底\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材料给出的,就是关于人口的各种各样问题,然后分析这些问题,并解决一些实际难题。 第一题问的其实就是,你说这人口跟经济发展有什么蛋关系,纸上只说好的,坏的你私下说! 第二题问的就是,遇见这样的傻二B,你有办法么? 第三题问的是,你能教育一下别人去搞定这些屁事么?

最后一题问的是,说那么多废话,不就是人口的各种问题嘛,你能把上面的东西总结起来跟我吹一下么?记得标题要写“家底”。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明白了,申论原来是这么个玩意,那我该怎么写?我都没搞过这些,我不知道怎么办?那请看下一篇。

2、申论材料的用途

每个人都有初恋不是?你的初恋怎么开始的?你的第一次……..怎么学会的?对D,申论的所给的材料就是这些问题的“百度”,你要了解的情况、要怎么做、对于某件事怎么看待、有什么意义材料里都有。你可能不是治理污染的专家,但是材料里有专家,既然你不懂那就听听专家的看法。你可能没有遭遇过噪音污染,但是材料里会有遭受噪音污染的苦逼,你想了解有多惨就听听他们的说法……申论的材料就是这么一回事,题目所问的东西,就在材料中。这时苦逼青年可能要说,既然该找的资料都找齐了,却苦于动不了笔,怎么办?

3、写作训练方法

申论写作有其特定的表述,跟日常说话有所不同,当你一直苦逼的无法写成标准表述时,我经过无数天的苦逼后想到一个方法跟大家分享。首先,把申论的全部题目用自己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是口语、可以是普通书面语写下来。然后,打开几本书《七个怎么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十八大报告材料。最后进行全文翻译,我刚开始就是用口语写出200~300字,但是我惊奇的发现原来我写出的200~300字的东西,翻译成申论“通用语”后能有1000多字。

其实,申论这东西的确是要多写,但是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多写,我从复习到考试一共写了约30篇左右,每篇都经过2~3次重写或完美翻译,不敢说这就是多写但是对于我而言是挺多的。申论这东西挺简单的,具体什么策论文、议论文别问我。因为据我观察,题目给出好像是议论文,我一般就是写所谓的三段论(具体请百度)。好啦,今天先吐那么多,等我想到更多时,我再补充。顺便预告下一篇内容,“公安基础知识你不得不学”,考三不限的孩子伤不起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安基础知识复习方法很多,总体就是死记硬背,碍于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也要考公安,也是三不限。应他的要求,方法暂不予以公开………..SORRY

关于复习计划!!近期很多人PM我,询问复习计划相关内容。在此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计划。

我之前制定了许多我自认为十分完美的复习计划,但是最后这些计划都流产了!!为什么?因为太枯燥了!!之后我就处于一种自我奖励的复习。

自我奖励复习:由于我自己十分喜欢打星际,因此每天开始复习并不是直接开书,而是先打星际……直到我输了一盘,就开始做题,如果是图形推理一般就做到50~100题以后,正确率略高于之前或持平时,

9

我会继续打星际直到我再输一次,再做别的模块。反之就继续做这个模块的题,具体的题量要看个人,不要盲目模仿。如果你的爱好是淘宝………那请准备好钱包……..。

在实践中,有很多变数,尤其是资料分析、申论,这两大苦逼,通常需要很好的心情才会开始,因此如果我连赢了五六盘才输一盘,那么我就会开始这个苦逼的模块。 每个模块我都设置有我在考试前必须达到的正确率(申论除外),因此越接近考试,在正确率不达标的情况下,我游戏的时间会相应的减少,毕竟成绩不达标自己也有压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苦逼的状态下,复习效率是十分低下的,除非意志力十分十分坚定,否则苦逼状态+复习苦逼玩意=成绩苦逼…….^_^,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忘记犒劳一下自己,有好的心情去复习,才能事半功倍,觉得合适的筒子可以试试。

作为论坛资深水手,见证了福建的崛起,虽然早年入住的是行测版,但第二次入论坛就长期混迹福建版,当一名真正的水手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自己也算是个考霸了,从当初的糊糊涂涂进入论坛,结交行测版友,然后认识一群浙江Q友,到之前的福建Q友,然后现在的“若隐若现”.....经历了很多很多。参加N次考试,进面7次。悲催又悲催的经历,始终离自己的目标远之又远。

成绩渐渐稳定,是拜系统复习所赐。

盲区:从自身经历说起,因为数学+理综是自己的优势,所以盲目的以为只要掌握了这一块,行测成绩就不会低,所以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上面,最多只是巩固又巩固了这方面的知识。其实到某种境界已经很难再有提高空间了,当然这一过程也带给自己其它方面的提高:懂得自己总结题型、举一反三、从另一方面上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还有提高逻辑推断做题速度。在这期间还得感谢浙江群的BGN哥、博士、六、宝等,在他们的“怂恿”下自己总结讲解了几种类型的题。PS:这种讲解的机会很难得,对自己能力提高效果很明显,可以取尝试下。

系统复习:行测分常识、言语理解和表达、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六大块。 在做完几套往年真题后(最好是之前没做过的真题,然后每套题不超过100分钟),根据每个模块得分情况,分析总结自己的优势和薄弱模块。如果几套题的某一模块得分率在80%以上,就是自己的优势模块了,对于这样的模块后期任务就是把做题速度提高,得分率这个足够了。如果某一模块得分率跳跃较大,有些真题得分能达到80%,有些得分只能50%,那说明对这个模块掌握不够深,需要强化。如果某一模块得分率常年亮红灯的,说明就是自己的薄弱模块了。在分析完这些后就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去系统复习了。

PS:剩下10来天的时间,如果是专职考公的,可以尝试每天看一个模块,外加做三套题,虽然会累点,不过这种感觉不错,可以让我们很快进入考试状态。然后考试当天可以的话提前一个小时去考场,熟悉考场环境,呼吸考场空气,适应考场节奏,鄙人最喜欢提前过去绕着走走,然后看看考生百态。

第一大模块:逻辑判断即逻辑推理。

之所以放在第一大块,是因为当时花的时间不少,从几十套MBA题目中自己总结,外加根据别人总结而汇总出来的一些资料。

这一模块,在初略看完基本定义之后,要做的事就是提高做题速度了。相信在时间足够的话,十道

10

题大家至少能对八道题,拉分不大,但却是抢时间的模块。适合题海战术,在熟悉题型之后,基本上就是秒着做题了,个人从40多S提高到20秒左右就完成一道题,准确率差不多。但这里想说的一点是:逻辑推理很多定义,做题时最好能抛开,比如说A====>B,A就是B的充分条件,B是A的必要条件,否B===》否A(逆否命题),这些在理解情况下记忆住就好了,不要死记硬背。 特别说一点:逻辑中经常出现由此可以推出甲对应什么,乙对应什么的题,直接从选项入手,再看题目内容。(其实很多题都是可以这样去处理的,做题时多发现多总结)

套路

一、直接推断型

这类题型的具体形式是:以题干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从题干出发,不可能推出什么样的结论。其实,解决这类简单推理或直接推断型考题,考生只需运用日常逻辑推理就可以找到答案,几乎没有什么技巧可言,这类题型中很多属于送分题,一般可在十秒中内解决。

二、综合推断型

此类考题表面无统一特征,只是比直接推断型要复杂些,当然所谓复杂,其实并不很复杂,只是要多绕些弯而已。这种试题通常在题干中给出若干条件,要求考生从这些条件中合乎逻辑推出某种结论。这类题型很多涉及复合判断推理,特别是对假言、联言和选言等推理的综合运用。

三、对当关系型

直言判断及对当关系是最基本的一个逻辑知识点(这里,我们把模态命题及其推理也归入其中)。这类试题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近几年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的次数有减少的趋势。解这类题型,要注意的是解题时千万不能以个人经验或专业知识为依据,关键是一定要从题干给出的内容出发,从中抽象出同属于对当关系的逻辑形式,根据对当关系来分析判断。

四、加强支持型

在MBA逻辑考试中,围绕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支持或反驳关系,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考题,主要有加强前提型和削弱结论型。加强支持型考题解题思路是,要注意寻找与题干一致的选项。而如果是最不能加强型,当然与题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选项就最不能加强了。应该说,加强支持型和削弱质疑型是密切相关的,不论加强还是削弱,题干的选项都必须首先与题干相关,紧扣题干,与题干不相干、不一致的选项都不能加强题干,也不能削弱题干。

五、削弱质疑型

削弱质疑型是MBA逻辑考试的一个重点,归结为此类题型的考题是数量是最大的。削弱题型的解题关键是首先应明确原文的推理关系,即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在此基础上,寻找削弱的基本方向是针对前提、结论还是论证本身。具体对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比如:类型一,直接反对原因,即直接说明原文推理的前提不正确,就达到推翻结论的目的;类型二,指出存在其他可能解释,原文以一个事实、研究、发现或一系列数据为前提推出一个解释上述事实或数据的结论,要削弱这个结论,就可以通过指出由其他可能来解释原文事实;类型三,原文认为A不是导致B的原因,要对其进行削弱,就可以指出A是B的间接原因,即指出A通过导致C而间接的导致了B。

六、传递排序型

传递排序型其实是MBA逻辑考题中比较简单的一种类型,这类题型一般在题干部分给出不同对象之间的若干个两两对比的结果,要求从中推出具体的排序。解这类题型的主要思路是要把所给条件抽象成最简单的排序形式。

11

七、数字陷阱型

数字陷阱型考题出现的也不少,隐藏在\精确\数字背后的陷阱有如下几种:一是平均数陷阱,在对平均数的模糊理解做文章;二是百分比陷阱,一般题干仅提供两种事物的某种比率就比较出两种事物的结果,其实其陷阱就在于该百分比所赖以计算出来的基数是不同的;三是错误比较,或者不设定供比较的对象,不设定比较的根据或基础,因此,表面上在进行比较,实际上根本就不能比较。

八、真话假话型

把这类考题根据题目的表现形式归结为真话假话型,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其本质是涉及了逻辑基本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解决这类问题的突破口往往是运用对当关系等逻辑知识在所有叙述中找出有互相矛盾的判断,从而必知其一真一假。要注意的是:有时两个命题虽然不是矛盾的,但互相反对(或下反对),即不能同真(或不能同假),那就可以推出两个判断中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这也同样是解题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前8次考试中,多次出现此题型,但最新考试中已不见了它的踪影。不过,考生仍应多加兼备,因为此类考题实在是容易命题。

九、假言推理型 假言命题及推理型考题,主要是考察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区分及具体运用,这是逻辑考试中一个常考的点。具体要熟悉:(1)推理的传递性(A推出B,B推出C,则A能推出C);(2)不可逆性(重要的考点,A推出B,B真,推不出A真);(3)逆否命题(A推出B,则非B推出非A)。如果已知条件很多很乱的问题时,要迅速找到答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同时考虑已知条件和选项,在理解了已知条件的基础上迅速浏览选项,从两头推理,从而尽快找到答案。

十、集合重合型

可以根据基本的集合概念和逻辑常识解决该类题型,解这种题型的重点放在集合的\部分与全体\上,同时要善于分辨可能重合的部分和绝不会重合的部分。最直观的办法是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画个小图,题目即可迎刃而解。

十一、寻找假设型

由于这种题型是题干推理中的前提不足够充分以推出结论,要求在选项中确定合适的前提,去补充的原前提或论据,从而能合乎逻辑地推出结论或有利于提高推理的证据支持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做这类题的基本思路是紧扣结论,简化推理过程,从因果关系上考虑,从前提到结论,中间一定有适当的假设,寻找断路或是因为\显然\而省略掉的论述,也就是要\搭桥\,很多时候凭语感或常识就可以找到所要问的隐含的前提。

十二、说明解释型

说明解释型考题也是一种重要的题型,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在题干中给出某种需要说明、解释的现象,再问什么样的理由、根据、原因能够最好地解释该现象,或最不能解释该现象,即与该现象的发生不相干。解这类题型有时需要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但这些知识都属于语言常识和一般性常识,并且已经在题干或选项中给出,只是要求从中做一些选择和判断而已。 十三、语义分析型

语义分析型考题在逻辑考试中也比较常见。解这类题的基本思路:一是要阅读仔细,通过对选项和题干的内容逐一对照,从迅速发现找到答案的线索;二是,充分运用自己平时积累起来的语感,力求准确理解、分析和推断题干给出的日常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内容的复杂含义和深层意义。

十四、匹配逻辑型

12

匹配逻辑型题型一般特点是,这类题型题干一般提供几类因素,每类因素又有几种不同情况,同时题干还给出属于不同类因素之间不同情况的判断,要求推出确定的结论。有的考生特别害怕这种匹配类型的题目,其实只要细心得法,这类题目并不难。解这类考题时,所要使用的推理形式和推理步骤较多,推理过程显得相对复杂。解题基本思路是,通过对题干给出的多种因素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推理和排列组合,弄清题干中所给条件的内在关系,从一个一个条件出发,逐步推理,直至推出正确答案。具体比如可以用假设反证法,耐心点推是个笨办法,但绝对是个好办法;也可以用表格法,把已知条件划在一个表格上,再进一步推理。

十五、因果关系型

因果关系及因果倒置型在MBA逻辑考试中出现的形式有多种,比如,为了检查的某种因果关系是否为真,最可靠的实验方法是改变原因后,看结果是否不同,即进行对比实验,对比实验的关键是让实验对象的其他方面的条件相同。又比如,有时两组数据之间的数据因果并不一定有原理因果,可能两组数据都是由其它某一种数据决定的,这就是所谓表面因果与事实因果不符。

十六、逻辑错误型

逻辑错误型考题较多地出现在早期的逻辑考试中,近来有减少的趋势。因为在大纲中已规定\不考察逻辑学的专门知识\,所以,直接判断逻辑错误的考题今后应该不会再出现。今后,今后要考对逻辑错误的辨析,也只能考逻辑错误的类比,比如问你\题干中所犯逻辑错误与下列备选项中的哪一项最为类似?\也就是让考生比较题干和选项中所犯逻辑错误的相同或不同。

十七、形式比较型

形式比较型考题是主要从形式结构上比较题干和五个选项之间的相同或不同,即比较几个不同推理在结构上的相同或者不同。其解题基本思路是,着重考虑从具体的、有内容的思维过程的论述中抽象出一般形式结构,即用命题变项表示其中的单个命题,或用词项变项表示直言命题中的词项,每一个推理中相同的命题或词项用相同的变项表示,不同的命题或词项用不同的变项表示。做这类题型只考虑推理结构和形式,而不考虑其内容的对错,一种出题方式就是题干本身的推理是错误,来对你造成一定的思维困难。

十八、确定论点型

确定论点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给出一段文字或对话,要求总结它们所表达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或什么内容没在题干中表达。或给出一段论述,要求推出结论(确定论点型暨继续推论型的变种: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对语言的理解,解此类题型主要是要凭语感、常识和日常的逻辑推理能力去寻找隐含的结论或内在的含义。

第三大模块:言语理解

此模块是行测题目中分值最重的,算是重中之重了。

选词填空,主是靠语感,凭感觉。(运气很重要的说)具体深究:从语义轻重、词语搭配、感情色彩、文体风格等角度出发,但有时也确实很难把握,想得高分的确不容易。顾的言语理解写得倒还不错,可惜我没电子版的,只有纸版的,见谅。 言语理解主要考察对阅读理解的一种能力,就是在最短的时间把材料读完提炼出一个中心意思,因此一般来说只有真题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所以最好以真题为主,注意揣摩出题人的思路。 言语理解也

13

要注意提问的方式,比如主旨概括和意图推断。

主旨概括:寻找文章主题句,在选项中寻求同义替换的答案。而意图推断:不选原文字面含义的表述,把握作者说话的意图,目的,即为答案。

态度观点题:某某认为的显性字眼、字里行间的隐含表述也能看出作者的倾向性,还有一些说明文、简讯类的短文要通过客观、间接得到作者的态度,甚至还有些是对两件事或多件事的杂糅,有的作者有表述观点,有的则没有,这些要仔细的辨识。

细节判断题:重点看数量、概念、话题、时态、逻辑上是否和原文统一。

分享几个原则: 第一,从弱原则。考生会发现在出题人的用词当中,有些词的论述是强化性的,绝对化,说的很明。比如,一定、必须、相当、不得不、一定是什么、根本原因、本质属性,这样一些用词考生可以体会出来说话人是非常肯定的语气是非常强烈的,那么往往这样的语句是非常容易被否定的,只要一个地方有毛病这句话就错了,出题人也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出题的时候会选择弱化的词。比如说相等却不说相等,说差不多,说事情不说一定,说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出现了这些词以后,这个考生会发现,想否定它就非常困难。那么言语理解作为一种主观性的题型,出题人也希望他的这个选项这个答案出来之后,不会有考生对这个答案有异议,所以为了保证他的正确答案不为人所诟病,他尽量会加上这些弱化的词,所以带有弱化词的选项才有可能是正确答案。这一点对于广大考生来说非常容易把握,很容易明白,但有一个问题,明白了不意味着能用的好,在考试的时候,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把这些东西都全部丢到一边去了。因此考生在学会一个方法之后,必须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要不断地尝试去运用它,才能够真正的把它变成一种本能,所以这一点很重要,这是一种最容易掌握的原则。

第二,推论慎选。在言语理解的选项当中,许多考生会发现很多选项都是从这个片段当中做出的推论,比较常见的有,“所以我们不得不”,“因此我们必须”,“我们要”,这样一些说法很明显就是从材料当中得出的一个推论,而往往这种推论是考生最不能够选择的,是来迷惑考生的,这种推论往往是基于考生习惯的一种思维,但他不一定是作者的一个思路。所以考生适应的这种原则,就是凡是推论慎选。什么是慎选呢,慎选不是不选,看到一个选项如果本身是个推论,优先排除。排除的情况下看看剩下什么选项,如果这种选项跟片段对比之后发现,没有什么明显的问题,那么这个就是正确答案。发现排除掉推论之后,剩下的选项也是错误的只能回头看推论,因为有些题让考生选的就是推论,那么第二个原则叫推论慎选。

第三,抓关键词。整个片段当中有一些词是非常关键的,那么这些关键词有时候是很容易找的,比如说但是因此这样一些关联词,非常明显的给出了这个文章的一个结构,于是我们知道这个重点是什么了,转折之后是重点是不是。因果之后果是重点,这是很容易体会的,有一些关键词,相对来说不是那么敏感。考生平时写作文,特别喜欢强调第一点很重要,第二点、第三点也非常重要,说来说去每一点都非常重要,但是一篇严格的文章,其强调往往是非常谨慎的,如果在文章当中看到,有一个片段有最重要的是,基础是,关键是这样一些词,那么这一定是作者他想强调的,所以考生在抓关键词的时候这些关键词也要注意。还有一类关键词也许很不起眼,但是可能对整个文章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这段字词,我们就会对这篇文章了解的特别透彻,比如有一道题,“文化名声还重在什么什么,……” ,“还”这个字说明这个片段它取自于什么样一个材料,本身这个材料应该在讲文化名声重在……,而这个片段仅仅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这个文章我们看完之后,整个材料的主要意思我们就抓住了,这种关键词非常重要,但是它相对来说,找出它来就相对的不容易,那么就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敏感性,这就叫抓关键词。

第四,抓关键句。关键句,是首句和尾句。首句、尾句非常关键,但不一定是主旨句,还有表示承上启下、转折的这种句子也很重要。另外还有一些句子比如说加引号的,作者自己做一个的假设,“如

14

果……,就……,”,很清楚的体现了作者的一个态度,考生发现文章当中凡是有作者态度的流露,必须要深刻的体会,所以作者在文章当中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流露,比如说批评、赞扬,中性的、支持的,还是反对的,是在发牢骚,还是在赞美,这种感情色彩的流露句子考生必须深刻的抓住。作者的感情色彩对于考生对选项把握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把握关键句,把握首句尾句,这种作者感情色彩的流露。

第五,出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的时候,有一些常用的手段,往往用“无”、“偏”、“反”、“混”四个字来形容。公务员考试作为一种应试它的错误选项是存在一定规律的。比如说“无”,就是把考试片段当中不存在的没有提及的东西,放到这个选项当中,但是往往常识当中认为这个选项是正确的,跟这个主题也是相关的,只是文章当中没有提到而已,很考生不小心就直接选上了。“偏”,就是把文章的意思弄偏,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是偏。那么“反”就是把文章中的意思弄反了,很多考生认为弄反要比弄偏更明确,因为差别很大,但是事实上考生对于这些否定的东西,接受是很不敏感的,考试当中题目要求选不正确的,考生往往都会选择正确的,而要求考生选择不符合的,则会选择符合的,所以考生对于否定词往往是不敏感的。这种运用相反的手段,使很多人会中这个陷阱。第四个就是“混”,混是相对而言比较难发现的这样一种信息,他是说在文章当中对A、B两个选项他可能都有提及,对A、B分别有各自的一个描述,然后在选项当中偷偷的把它换了一下,把对A的描述换到B 身上,把对B的描述换到A身上。这样的一种混淆因为它带有一种原词,所以对很多同学来说,有很强的欺骗性。而有的考生做题时,一看选项,题目中的原词,注意力就被这个吸引了,忽略了前面概念上的思维的差异。一种偷偷的模糊的变化,所以这种手段考生一定要注意。不要看到原词马上就否定它,甚至我们要有一种心态,一到文章中的原词出现,警惕,很可能它就是陷阱。这就是“无”、“偏”、“反”、“混”四字原则。

第六,把握中心词。整个的这个文章当中他往往很高频率的提到一个词,也就是说他整个的这个文章很可能就是围绕着这个词阐述的,那么这种词就叫做中心词,而中心词在判断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个混淆的,他好像同时在谈两个事情,谈了一个东西A,谈了另外一个东西B ,那么考生如何去准确的把握这个中心词,就需要换位思考,我们来想一想,如果有人让我们来写A这个东西,要不要写B为什么要写B ,写B 对A有什么样的好处?反过来让我们来写B ,就会有为什么要写A,通过这样的换位思考就会很明显的体会出A、B两者之间的区别,从文章当中可以很容易的看出来,而抓到中心词之后,这个文章的难度就大大的减轻了,选项当中凡是它论述的对象,不是中心词的基本上就可以直接排除了,当然这是强调主观性的题型,主观性的题型论述的对象如果不是中心词,那么就会显得很偏颇,应该直接排除。这就是要抓中心词。

第七,注意未然与已然的区别。有一些文章当中强调的是可能未来会发生的事情,未来发生的事情在选项中变成已经发生的事情,那么这种时态上的变化很多考生往往就不注意,把一种可能发生的变成事实上已经发生的,把一种将来可能发生的变成想在就已经发生的,那么这两者之间时态上的一种区别,可能与现实,未来与现在,这样一种区别。要在选项注意体会,这是出题人常见的一种手段。考生要注意出题人在设置正确选项的时候,对于正确选项的用词往往是非常讲究的,会尽量使用一些程度相对比较中性、比较中肯的词语,过于偏颇、程度比较深的一些词语是不会用的。举个例子,讲到商榷原则,世间有很多事很无奈,有舍才有得,所以有些事情我们不得不放弃。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就是一场戏,该放弃是就放弃,何必太在意。这个角度上说,好像很有道理,但是一定不能选,因为这个句子从感情色彩上来说,过于极端过于消极,用词过于轻率,所以考生如果仔细去体会的话就知道,出题人这种选项一定是不会认为是正确的选项,在正确选项的用词程度很浅,而且一定很注意它的感情色彩,很注意它的严谨性,一些容易产生诟病的词是不会用的,所以通过这个角度可以去体会出题人的一个想法。这是考生做题应该适用的一些原则,那么就要注意在考试中的运用。

15

第四大模块

定义判断:一定不要主观臆断,要相信所给我们的定义一定是正确的。 入手一: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和案例中的关键词,舍去无用的多余的信息。

例如:隐私权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个人的名誉和形象,个人对自己行为和材料保密,不让他人非法获知的权利。下面属于隐私权的是( )。

A.某明星拒绝向司法机关透露和某涉嫌贪污犯之间交往细节的权利 B.犯罪嫌疑人向司法机关保守自己在案发时问的行为秘密的权利 C.某涉嫌贪污犯向媒体保守自己收人来源秘密的权利

D.某已婚官员对新闻媒体不承认和某女之间存在婚外恋的权利

解析:选项A的关键词是“贪污”等违法的事项,所以排除。选项B中的关键词是“犯罪嫌疑人”,所以排除。C中的关键词是“涉嫌贪污犯”也可以排除,只有D中的“已婚官员”、“不承认”、“婚外恋”三个关键词证明了与上述的定义内涵一致,是正确的选项。

入手二:根据逻辑推理分析总结。

例如:根据语言学习的顺序,把最先学习并使用的语言叫第一语言,把第一语言之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叫做第二语言。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是( )。 A.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同时学习汉语和日语 B.中国学生学习了英语之后又开始学习法语 C.中国学生出国后同时学习英语和法语

D.外国留学生来华学习汉语

解析 选项A中出生在中国的日本孩子同时学习两种语言,无法推出哪个是第二语言,直接可以推出这不属于第二语言,是正确选项。其他的三个选项都可以推出是属于第二语言学习的。

类比:看题干所给的词组之间的关系,但所给选项间关系有时相近,这时要可以从顺序、同性词、语法等角度入手。最重要的是审题清楚。

类比十四种类型: 1.原因与结果 【例题】努力:成功 正确选项为( )。

A.生根:发芽 B.耕耘:收获 C.城市:乡村 D.原告:被告

解析:答案为B。该题题干中的两个词具有某种条件(或因果)关系,即只有努力才能成功或者说努力是成功必不可少的原因之一。弄清了这一关系,就很容易找出正确答案。

2.工具与作用

【例题】汽车:运输

正确选项为( )。

A.鱼网:编织 B.编织:鱼网

C.捕鱼:鱼网 D.鱼网:捕鱼

解析:答案为D。鱼网的作用是捕鱼。“编织”与“鱼网”两者的关系并不是“工具与作用”的关系。

16

3.物体与其运动空间

【例题】轮船:海洋 正确选项为( )。

A.飞机:海洋 B.海洋:鲸鱼 C.海鸥:天空 D.河流:芦苇

解析:答案为C。轮船航行于海洋之上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选项只有海鸥和天空是物体与其运动空间的关系,故选C。

4.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 【例题】山野:猎手 正确选项为( )。

A.生猪:工厂 B.教室:学生

C.农民:阡陌 D.野兽:旷野

解析:答案为B。山野和猎手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选项只有教室与学生是特定环境与专门人员的关系,故选B。

5.整体与其构成部分 【例题】水果:苹果 正确选项为( )。

A.香梨:黄梨 B.树木:树枝 C.家具:桌子 D.天山:高山

解析:该题题干中“水果:苹果”两个词之间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所以答案为选项C。选项B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选项D的两个词之间的关系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6.同一类属性的两个相互并列的概念 【例题】绿豆:豌豆 正确选项为( )。

A.家具:灯具 B.猴子:树木 C.鲨鱼:鲸鱼 D.香瓜:西瓜

解析:答案为D。对于此题,考生常常是看到哪里就选到哪里,尤其是选项C,其中的鲸鱼其实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7.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称谓 【例题】芙蕖:荷花

正确选项为( )。

A.兔子:月亮 B.住宅:府第 C.伽蓝:寺庙 D.映山红:杜蘅

解析:答案为C。因为芙蕖是荷花的书面别称,而伽蓝是寺庙的书面别称。

8.事物的出处与事物 【例题】稻谷:大米

正确选项为( )。

A.核桃:桃仁 B.棉花:棉子 C.西瓜:瓜子 D.枪:子弹

17

解析:答案为B。因为稻谷是大米的惟一来源,而棉花是棉子的惟一来源。

9.工具与作用对象 【例题】剪刀:布匹 正确选项为( )。

A.玻璃:门窗 B.锯子:木头 C.衣服:缝纫机 D.门窗:玻璃

解析:答案为B。剪刀和布匹是工具与作用对象之间的关系,四个选项仅B项符合。

10.作者与作品

【例题】罗贯中:三国演义 正确选项为( )。

A.宋江:水浒传 B.鲁迅:少年闰土 C.王勃:长恨歌 D.吴承恩:西游记

解析:答案为D。罗贯中和《三国演义》是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宋江是《水浒传》中人物,少年闰土是鲁迅小说中的人物,《长恨歌》是白居易作品,故仅D项符合。

11.物品与制作材料 【例题】书籍:纸张

正确选项为( )。

A.毛笔:宣纸 B.文具:文具盒 C.菜肴:萝卜 D.飞机:大炮 解析:答案为C。

12.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 【例题】作家:读者 正确选项为( )。

A.售货员:顾客 B.校长:教师 C.官员:改革 D.经理:营业员

解析:答案为A。作家与读者是专业人员与其面对的对象之间的关系。选项中仅A符合。

13.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 【例题】猪八戒:西游记 正确选项为( )。

A.水浒传:林冲 B.蒲松龄:聊斋志异 C.黄飞虎:封神演义 D.红楼梦:林黛玉

解析:答案为C。猪八戒与西游记是作品中的人物与作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四个选项中,A、D次序颠倒,B项《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作品。

14.特殊与一般

【例题】馒头:食物

正确选项为( )。

A.食品:饼干 B.头:身体 C.手:食指 D.钢铁:金属

18

解析:答案为D。馒头与食物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四个选项仅D符合。

图形推理解题50项思路: 1.大小变化 2.方向旋转 3.笔画增减 4.图形求同

5.相同部份去掉

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

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

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 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 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 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

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

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

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 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 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

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

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 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

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 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 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

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 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 26.角的度数有规律 27.阴影重合变空白 28.翻转,叠加,再翻转

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 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 32.平行,上下移动 33.图形翻转对称

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

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

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

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 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 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 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

19

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

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 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

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 45.图形每行空间数相同

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 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

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

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

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内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内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

第五大模块: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曾经拜读过某图的宝典,整体来说不错,也算受益匪浅,现在书已经不在我手里了,转交给别人了。方法很多,但实用性较高的还是那几个。最主要的还是对数字的敏感度,以及运算速度。单纯的套速算技巧,并不是个明智之举。窃以为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曾经用不熟练的差分法和直除法来比较两个分数都很大的数运算速度,结果直除法更快,但这也是建立在差分法不熟练的前提下。所以多种速算技巧我倒觉得都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下,但用不用是另外一回事(具体见共享文件)。

一、直除法:跟估算法大同小异,简单明了,比的就是运算速度。还有根据选项来判断运算的精细程度,算到第三位能确定答案的,我们就不需要算出3+后的数了,当然有时也要巧用倒数来比较大小。 二、差分法: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大的数字(大分数)和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字(小分数)两者之间的比较,一般在分子很分母数字相差不大的时候才会运用这方法。具体:

大、小分数的分母、分子做差得到的数字(差分数)代替小分数和大分数进行比较,对应结果: 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差分数《小分数,则大分数《小分数。

理解该原理:小分数(溶液)加入差分数(溶液)后得到大分数(溶液),没有差分数(溶液的话),小分数和大分数(溶液)是相等的。所以差分数溶液(大)时,大分数就大于小分数(溶液)。同理,大分数小于小分数。

三、 一些数算技巧:/5=*0.2 /25=*0.04 /125=*0.008 *1.5=*(1+0.5) *9=*(10-1) *11=*(10+1) 四、增长率:(理解情况下记忆) 1、......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 r2

出自:r=(1+r1)*(1+r2)-1=r1+r2+r1* r2

.2、......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A/(1+r)约=A/(1-r) (此时值变小了,特别的r越小,误差越小)

出自A′=A(1+r)*(1-r)+r^2,所以 r越小,误差越小

3、........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约=(r1+r2+.......+rn)/n(此

20

第五阶段:做真题和温习经典错题。临近考试,很多人难免会有些着急、紧张情绪。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以上的几个步骤,我不担心,不着急,也不急躁。因为我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左右的,这就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部分运气。 在整个阶段中,我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浏览论坛的帖子,修改标题的同时注意帖子的内容,因此我在不断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吸收了很多新的题型新的知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去年国考的数学运算中有两个题目我在论坛上看到过,这两个题目不但为我节省了时间,还大大稳定了我紧张的情绪。

资料链接:数学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155257.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16664-fpage-2.html 再加上自己的摘抄和总结,数学部分一般都可以得分(除非题目特别变态,这种 情况也不需要担心,对你来说变态的题目,对其他人未必容易)

PS: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做小学奥数

言语理解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83712.html(同学听课时顺便听了一下记下来的 笔记)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37463.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58343.html(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的经验,值得看看)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50879.html

言语理解部分很难推荐,这些是我准备考试的时候看过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提示

图形推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8902840-fpage-3.html

图形推理部分很有趣,很多人很喜欢。但是在考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这时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图形之外要注意特殊图形。特殊图形很难找,辅导书上一般也没有,我们的行测提问区是寻找特殊图形的重要来源,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部分我看的材料就这一部分。原本有个下载版的,在哪已经找不到了,各位见谅。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当然,看这些资料之前,肯定要先看看辅导书上的基础资料。

法律常识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15487-keyword-.html

由于本人事学法律的,对于法律常识部分并没有做专门的复习。这是我们的bfd1123 帮宝为我们整理的关于法律方面比较全面的资料。

类比推理和资料分析我只是看了辅导书上的内容,没有进行专门的复习,再加上晚上浏览论坛记下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就这样参加考试去了。

另外推荐的复习的好去处: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683163.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718867.html 关于申论的复习

26

关于申论,我不能谈太多,因为我的申论并不好。但是考过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验的。 个人认为申论的必备资料:万能八条、理论面对面、半月谈、十七大报告、两会的相关内容。当然如果还有空可以看一下人民日报

第一阶段:阅读辅导书和万能八条。阅读辅导书的主要作用是导你入门。所以申论的辅导书简单的看一遍,留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东西,这样辅导书就可以丢到角落去了。万能八条要记住,因为对策文的文章结构大体就是这么几条。但是要注意一点,万能八条并不万能,只有合适的能用的上的才能运用到文章里,否则就是生搬硬套,整片文章就没有了生机。(大概十天左右即可) 第二阶段:摘抄有用句子和对策。这些句子要自己认真阅读半月谈、理论面对面去挖掘,不一定要是很拗口的那些专业用语和标准用语,只要自己认为有用、能用的句子和对策可以直接摘抄下来。对于在十七大报告和两会相关内容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名词和新词,尤其要注意摘抄理解并能在自己写申论的时候运用进去。

第三阶段:背诵所摘抄的句子。将一篇申论文章比作是一个人的话,万能八条就是一个大体的结构和骨架,而我们摘抄的句子就是充实骨架的血肉。由于这些句子是我们自己从各种各样的文章里摘抄出来的,相对具有独创性,这样的一篇文章就不容易落入俗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所摘抄的句子组织成一篇文章,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背背。(这个阶段的任务相对比较重,可以边抄边记,可以加深记忆。这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合起来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阶段:练习真题。真题是最接近我们要考的题目的试题,一方面从真题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概的题型,另一方面从真题出发我们可以衡量考试的难易程度。记住:这个阶段绝不能偷懒,一定要动笔写。很多人可能能把相关对策等东东都在脑子里快速反映出来,但实际要动笔写却不知该从何下手。还有一点:一定要掐时间写。而且要注意符合题目要求的字数。因为考试时给的方格纸上的方格是固定的,一旦超出它设定的方格数,改卷老师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你的字数超了,从而你的分数就受到影响。 临近考试,我们要更看重自己所摘抄的句子,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从摘抄出来的句子再摘抄出重要句子,使我们的摘抄本更精简,方便记忆。

当然,在前三个阶段进行的时候也需要时不时的写写文章,一方面是练笔,另一方面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记忆更加深刻。

资料链接:万能八条:http://bbs.qzzn.com/read.php?tid=9630227

注意:万能八条只是提供一个思维方式。如果能想出更新颖的做法或者对策,千万不要让自己局限再这八条里面。

推荐一位前辈的经验贴里的申论资料: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095923.html

申论资料很多,推荐不过来了。那就推荐一个好去处吧: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648527.html

PS:申论考试写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第二道题目看错了,吓得我满头大汗,当时进行到规模的修改不仅是卷面不清楚,时间也不够了。情急之下,我再后面加了几句话,勉强能符合题中所问。修改完了以后,我心里觉得大势已去,写不写最后一道题目都已经无所谓了。正打算放弃的时候,我看见了周围正在奋笔疾书的战友们,突然有一种坚持的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于是我拿起笔继续写,但是由于紧张,我已经忘记我该怎么写,这时,我平时背的一些句子、成段的片段在我脑海中出现,于是这些句子和片段很自然而然的从笔尖滑落到了纸上,直到一篇文章写完考试结束,我还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所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把那张纸填满是我们在考试是最重要的任务。

27

公共基础知识笔试经验

事业单位考试前,曾在论坛许愿,若能顺利进面必将我的学习经验分享出来,回报论坛。现在成绩已经出来了,尽管名次不高,但还算是进面了。下面就说说偶对公共基础知识的一些看法。

在这之前,有两点要说一下~

NO 1,偶的方法不是虾米速成法,要求速成的童鞋,希望这份的经验可以为你带来灵感(哪天你发现了速成法,嫑忘记告诉偶哟)

NO 2,介绍一下偶的基本情况,偶是一只纯理科小女生,一年之前不关心政治、不关心新闻、更不知道QZZN(更关心哪里有漂漂衣服、哪里有好吃的、哪里有好玩的,等等。。),高中、大学的政治课基本是在游玩中度过的。因此,偶对公考、公基等基本都是零基础,所以偶的经验可能更适用于初学者,高手看到可以直接略过了。 下面进入正题

————————————————————————偶是分割线(*^__^*) —————————— 一、教材篇

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至关重要的。有些朋友说教材没用,但是偶觉得比较有用,就拿法律来说,教材详细的列了各种法律条例,很系统,这对于首次接触这些东西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点我深有体会。目前市面上主要有那么三种教材:某公、某图、某世华。三者各有长处,偶选择的那本(此处略去书名)就是三者之中页数最多的那个。为啥?原因很简单,公基考察知识的宽度,知道的越多成绩越高,所以,页数多自然内容多,尽管他比较复杂,条理不太清晰,但若你是个做长远打算的好孩子,一开始看起来或许有些复杂,但是多看几遍熟练之后框架自然会明了。书本总是越看越薄的。

零基础者需要有个类似启蒙之类的东东,而教材就起到了这个作用。看过教材的童鞋肯定会对公基这门科目产生一种大体的感觉,这种感觉蛮重要的,可以使我们在蒙题的时候有一个基本方向,不至于太离谱,大大增加了蒙对的概率哟~~~

二、习题篇

习题这个问题,偶真的是有一肚子话要说。公基这个东东不是行测、不是申论,做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没人能保证看过一遍教材之后啥都记得住(事实上偶在看过一遍后啥都没记住 ,汗~),这就要通过做题来巩固。从这些题里,你会发现,许多书本上被你忽略掉的边边角角,全部变成了试题中易错点,一些做梦都没想到地方居然也可以出题,哦买噶~~。咋办?只有多多做题,出到的即为重点,你做错的即为盲点。重点一定要多多巩固,盲点一定要统统消灭。因此曾经有段时间,偶像书贩子一样,定期去书店扫荡各种公基的题,神马真题模拟乱七八糟统统买过。现在看看也有厚厚一摞。

重视真题。从偶的个人感觉来说,山东省直的考试跟地方考试很不一样,省直的考试几乎见不

28

到我们平时练习中的典型题目,可以说基本都是新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历年真题来揣摩出题人思路,多做几遍历年真题。我们一定要搞清楚每个选项,错为什么错,对为什么对,这题的陷阱是什么,出题人究竟想考我们什么。多多换位思考,你的思维就会有所提高。这对非常恶心的多选题尤为重要。而在地方考试,因为试题基本比较常规,所以,平时多做题的童鞋成绩应该都不错,米有省直那么复杂。 建立错题本。公基这东西不是考智商,考得就是个人细心与耐心,与讲究技巧相比更讲究的是你所付出的努力。把盲点集中在一个本子上,没事就翻一下。在偶做错的题目中,有50%题目偶再遇到时会再次做错,这就需要错题本来消灭这50%。有人觉得整理错题麻烦,其实只要随手记,并不会很麻烦,最重要的是在最后复习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直击要害,一举歼灭。

做题学会举一反三。一道简单的选择题,四个选项,练习中我们选出了正确选项,但是这道题并不算做完,我们还要好好的研究每个选项,这些东东到底为啥对,为啥错?酱紫才能有做一道题像做四道题的效果。选项往往包含着各种陷阱,多多研究选项会使你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更加了解出题人的思路,这在省直考试中是很重要的(跟行测有些像哟~~~)。

三、时政篇

请各位励志在公基上取得好成绩的童鞋,务必重视时政方面的学习。

时政——公基的难点与发展趋势。一份公基试题的出题水平高低总是跟时政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时政考法一般分两种,简单型与复杂型。简单的没有虾米难度,比如问你“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名是啥、天宫一号哪天发的?”。这种小题目知道的就肯定能做对,一本时政书或者时政一点通网上的每月时政总结就足以应付,在此不多叙述。 偶重点要说的是复杂型。这在省直的考试中体现的最为强烈,有水平的出题者总是把题目与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论相结合,进而联系到经济、历史、政治、文化。这就需要各位童鞋具有比较高的政治素养啦。如何培养呢?多看中央的文件(政府报告,党代会报告等等),多看新闻,多看评论,对于文件里重要的话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真正的深入理解。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现在常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是究竟神马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为啥要这样做?目前我们国家对于这一目标采取了神马具体措施?就是酱紫,当我们提到这个词,我们不仅仅是嘴巴上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理解。

偶在最开始接触中央文件的时候是完全看不下去的,没看上两句话必然会走神,看完全篇大脑一篇空白,完全不知所云(原因一:这些东东偶以前从来不关心、原因二:跟偶的专业相差甚远)。针对自己这种糟糕的状况,偶最先做得是逼迫自己每天看“人民日报”(人在环境逼迫下做出的改变总是巨大的),这段时间是比较煎熬的,但是看了一段时间后,情况就大大改善。就是通过这种方法,偶发现以前不理解的东东慢慢开始有点清晰。其实中央的总基调并不多,通常只有那么一两个,把握住了他们就好,其他的很多措施与工作都是为了这个总目标而服务。 说了这么多,偶举一个例子,我们都说“科技创新”,那么在这过程中,谁才是主体“政府or企业”?多看报告或者新闻的童鞋可能一下子就会知道正确答案“企业”,因此所有写成政府为主体的选项就都是错误的,统统排除掉。同理还有2011年省直考试里有个关于“县域经济”的题目,就是这样子用排除法做出的。我们努力培养的各种理论基础就是为了用来排除各种貌似正确的原则性错误。 四、发散思维篇

我们的公基学习特别要注意一种发散的思维方法。就是通过不断发散来使我们的知识越积越多,而发散又跟我们平时的时政联系在一起。偶再举个例子哟~我们常说要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那么此时“保障性住房”这个词就可以成为一个发散点,我们可以想到如下几个问题:神马是“保障性住房”?它分为几种类型?那种类型是我们最采用的主要形式。这就是一个在平时的积累中运用发散积累知识的例子。用这种方法学公基,没准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会在试卷上发现自己居然预测到了原题,哦买噶~恭喜你,你的思路已经达到了出题人的水平~吼吼~~~。所以我们平时在看各种材料的时候,要主动对关键内容具有敏感性。这对一些较新颖的词(如CPI,刘易斯拐点)等来说并不难,只要是有心的童鞋,谁都会知道遇到陌生词时,我们可以主动到度娘那里学习一下。而那些最常见的,看上去很简单

29

的内容却最容易被我们忽略,而这些往往是易考点。还拿“县域经济”这个例子来说,平时这词经常见到吧,偶要是问童鞋们“啥是县域经济?”,或许每个人都能正确的说上几句,但要是真的出了这道题,可不是每个童鞋都能做对哟~~~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勤劳,有事没事的到度娘那里学习一下,或者放狗出去搜一搜,把这些东东大体一看有个印象即可,或许某一天正是你这不经意的看了一眼,正好看到了一道考试题呢~ 哇咔咔~~~

综合基础篇

个人感觉综合的东西还蛮多的:省情国情、政治、法律、公共行政、经济、公文、科技常识、历史人文这些都可能考到。重点还是要放在政治、经济、法律这几块,公文个人感觉是越来越重要的,主要考公文格式,侧重考你会不会写公文。至于科技常识这些,就自动略过吧,靠日常积累的,这种东西给你三个月时间去准备也不见得能考到一题,而且分值很少,没必要在这个上面浪费时间。时间好比XXX,挤挤总会有的,要充分利用每天空余的时间。先看书,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看过来,今天看知识点A跟B,明天看知识点C跟D,后天看知识点E跟F,然后可能在你看、背、理解知识点E跟F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脑子里关于知识点A跟B的印象开始模糊了,这里就要引起重视了,你必须回过头再去看知识点A跟B重复记忆,加深印象,否则再过个几天,可能就忘光光了。综合基础的复习就是这样子的,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点,同时还要反复不断的回过头去看旧知识点,这个工作可以在睡前做,睡前回忆下前面复习过的知识点,看看脑子里关于这些知识点的内容是否一清二楚,如果感觉有点模糊了就赶紧翻到那块再好好记忆下,直到把整本书都消化了,这个过程其实很枯燥乏味的,我好多次都是看着看着就趴倒在书桌上睡着了— —!感觉消化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找题目做了,不过事业单位的题目是不同地方的出题都不太一样,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当地考过的一些题目,而且下资料的时候要谨慎,因为网上有些题目确实太坑了,我做过相同的题目,不同的答案,而且还都解释的头头是道的,遇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误导人的。 复习的话,我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反复不断的看书消化知识点——做题目——做错的题目回头再翻到相应的知识点,看看是哪里做错了,为什么错,要及时做好总结,就这样不断的强化知识点的掌握。很多人做了题目不校对,有些校对了不去深究为什么自己会做错。其实这样是在做无用功,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题目,该错还是得错。

关于题型分布,我考过的几种题型是这样的:单选+多选+是非+类似高考小作文;单选+多选+是非+公文写作;单选+多选+是非+公文改错+公文写作;总体来讲,单选、多选、是非都是有的,然后公文写作这块感觉越来越重要了。不同地方的考试题型有所不同,大家做个参考就好。

申论篇

说起这个就头痛,唯一能给出的意见就是:大家把字练练好,写得一手好字,卷面保持整洁,再注意下整体的结构性,相信中等分数是可以拿到的,这方面本人是菜鸟,不敢多说,免得误了别人。

行测:本人数学部分基本放弃 相信这也是很多很多很多童鞋面对行测最大的障碍(除了常识题) ,我应对的方法是 会做的一定把它做出来 不会做的题目 一概选择一个答案 毕竟选择一个答案的正确率要比每题乱选一个高很多 曾经辅导班的老师说过 金B银C(纯属个人解题套路 不代表就是做题的思路)

言语理解题应该是可以抓分的部分 毕竟每位童鞋都是念了10几年书的 言语不至于差到什么地步去 请大家一定要记住2点

(1)千万别去纠结这道题到底是应该选B还是选C 或者选A还是选D 那么这个时间就白白的浪费了 要知道 行测考试中的时间是最最宝贵的 一道题目的纠结 等于后面2道题目的放弃 真心没有必要 选好了就接着往下 找寻一种做题的节奏 千万别因小失大!

(2)尽量可以用排除法来做 言语有时候真的是很高 介于2个近义词 反义词 或者2个病句之间 往往又浪费了

30

大量时间 这个时候 必须果断的下笔 排除2个最不可能的答案 在另外2个答案中 推敲下题干 迅速下笔 真的很重要。

立体几何完全靠的是每个人的空间感 建议简单的题目可以用橡皮解决 我就用橡皮在一次考试中做出过2题 其余的就看每个人擅长不擅长了 同样 不会做别再去多纠结 选择一个答案 或许会对一题两题。

常识应用 这部分也是拉开差距的最关键部分 说的不好听 大家就算没人做满2万题常识 考试还是不会碰到一题两题 题量大 范围广 这个也是最最致命的问题。我能说的就2点:

(1)把行政法 行政复议法 公共关系 政府职能等等看熟 常识部分会有所涉及

(2)历年的国考 上考的真题 一定必须肯定要做 而且每题都搞懂 就事业单位考试 警察学员考试 甚至公务员考试中会出现一模一样的题目 千万不要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就吃过这个亏。

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位同学在行测考试中总结的技巧:

(1)充分利用考题本发下来但开考时间还未到的那5分钟时间。一般情况下监考老师会提前五分钟发卷,让考生检查是否缺页,但这5分钟是不允许作答的。而在寸秒寸金的行测考试中,大家都明白这5分钟时间意味着什么,所以一定要力争。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翻到常识判断那部分(因为这部分都是考积累,不需要思考,不会被干扰),迅速答题,用大拇指的指甲轻轻地在答案上做个记号。速度快的考生完全可以在开考铃声响起之前将常识题解决掉。如果监考老师发现你在看考题,过来制止,你就说卷子被风吹开了,我压一压??无数网友证明这一做法不算作弊,监考老师拿你没办法,最多提醒一下而已。

(2)带两个手表去,一个用来看时间,另一个记得千万不要是电子表,而是要带指针的那种,到时如果遇见钟表指针类的数学应用题,一转,答案就出来了??

(3)带两块橡皮擦去,要方块状的那种,在第三部分的图形推理题中你一定能派上用场??不要小看上述两条,省下一分钟常常就意味着多得一两分。

(4)最后来不及的时候只好蒙答案,蒙答案除了靠人品外,也不能胡乱蒙,要遵循“简单题蒙D,难题蒙B”的原则。原因为什么?自己好好琢磨一下,这就是一道推理题。 (5)答题卡不能等做完全部题目后再涂,也不要做一题涂一题,而要做完一类大题就把这部分涂上,即能节省时间又能防止发生交卷时还来不及涂卡的人间惨剧。

31

大量时间 这个时候 必须果断的下笔 排除2个最不可能的答案 在另外2个答案中 推敲下题干 迅速下笔 真的很重要。

立体几何完全靠的是每个人的空间感 建议简单的题目可以用橡皮解决 我就用橡皮在一次考试中做出过2题 其余的就看每个人擅长不擅长了 同样 不会做别再去多纠结 选择一个答案 或许会对一题两题。

常识应用 这部分也是拉开差距的最关键部分 说的不好听 大家就算没人做满2万题常识 考试还是不会碰到一题两题 题量大 范围广 这个也是最最致命的问题。我能说的就2点:

(1)把行政法 行政复议法 公共关系 政府职能等等看熟 常识部分会有所涉及

(2)历年的国考 上考的真题 一定必须肯定要做 而且每题都搞懂 就事业单位考试 警察学员考试 甚至公务员考试中会出现一模一样的题目 千万不要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就吃过这个亏。

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一位同学在行测考试中总结的技巧:

(1)充分利用考题本发下来但开考时间还未到的那5分钟时间。一般情况下监考老师会提前五分钟发卷,让考生检查是否缺页,但这5分钟是不允许作答的。而在寸秒寸金的行测考试中,大家都明白这5分钟时间意味着什么,所以一定要力争。可以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翻到常识判断那部分(因为这部分都是考积累,不需要思考,不会被干扰),迅速答题,用大拇指的指甲轻轻地在答案上做个记号。速度快的考生完全可以在开考铃声响起之前将常识题解决掉。如果监考老师发现你在看考题,过来制止,你就说卷子被风吹开了,我压一压??无数网友证明这一做法不算作弊,监考老师拿你没办法,最多提醒一下而已。

(2)带两个手表去,一个用来看时间,另一个记得千万不要是电子表,而是要带指针的那种,到时如果遇见钟表指针类的数学应用题,一转,答案就出来了??

(3)带两块橡皮擦去,要方块状的那种,在第三部分的图形推理题中你一定能派上用场??不要小看上述两条,省下一分钟常常就意味着多得一两分。

(4)最后来不及的时候只好蒙答案,蒙答案除了靠人品外,也不能胡乱蒙,要遵循“简单题蒙D,难题蒙B”的原则。原因为什么?自己好好琢磨一下,这就是一道推理题。 (5)答题卡不能等做完全部题目后再涂,也不要做一题涂一题,而要做完一类大题就把这部分涂上,即能节省时间又能防止发生交卷时还来不及涂卡的人间惨剧。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e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