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中的绅士》学案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10-18 10:1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森林中的绅士》导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

1.自读文本,整体感知,总结豪猪的 “绅士”特点。

2.研读文本,探究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合作讨论,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 4.理解现代散文中“虚”与“实”的关系。 一、课前积累

1.作者、作品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6 年毕业后进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1920 年任《小说月报》主编。同年12 月底,与郑振铎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民国日报》主编。大革命失败后,东渡日本。1930 年春回到上海,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7 年后,到武汉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主编《文艺阵地》。1938 年冬,赴新疆任教。1940 年5 月到延安。1940 年底到重庆。后又到桂林、香港,担任《大众生活》编委。1949 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文化部长。 代表作品:

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 长篇:《子夜》、《腐蚀》、《虹》 、《霜叶红似二月花》 短篇小说: 《创造》《林家铺子》 散文:《白杨礼赞》《风景谈》《森林中的绅士》他的散文爱用象征手法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感。

二、自主学习 1.字音积累

踱步( )殊堪钦佩( )角质( ) 倒钩( )挨打( ) 笨拙( ) ..............2.辨析字形并组词

踱( ) 拙( ) 瞌( ) 渡( ) 础( ) 磕( ) 镀( ) 黜( ) 溘( ) 三、合作探究

板块一:散文的?形?

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 2.作者称豪猪的“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在课文中找到对应之处后,再进行概括)

答: 3.这种“得天独厚”的“绅士”豪猪为什么面临“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

1

种可能的原因?作者虽然没有下结论,但是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两段有明确的回答)

答: 板块二:散文的?神?

1.揣摩文章的结尾:“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 这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让人“寒心”?

答: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活方式而有绝种之忧,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的一种动物吗?有何深意?

答: 板块三:散文的?虚?与?实?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这是文章的“实”。文章并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这是文章的“虚”。那么“实”是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的呢?

答: 板块四:散文的语言

找出文章对豪猪的传神描写?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答: 四、拓展阅读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为了避免冻僵,一群豪猪相拥在一起取暖。但它们很快就被彼此的硬刺扎痛了。这样,它们被迫分开。但为了取暖,它们的身体又再度靠近,身上的硬刺又再次把它们扎痛了。这些豪猪就被这两种痛苦反复折磨,直到它们终于找到一段恰好能够容忍对方的距离为止。所以,由于人的内在空虚和单调而产生出来的社交需要把人们赶到了一块。但各人许多令人厌恶的素质和无法让人容忍的缺点又把人们分开了。人们最后找到的、可以让大家在一起而又能相互容忍的适中距离就是礼貌周到和文雅规矩。谁要是不保持这一距离,在英国人们就会冲他喊到:?Keep your distance!?因为这一距离的缘故,虽然相互取暖的需要并非完美地得到满足,但大家起码不会受到硬刺的烦扰。谁要是自身拥有足够的热量,那他就更宁愿对社交敬而远之,既不给别人麻烦,自己也不会遭受来自别人的烦扰。 《叔本华美学随笔》(叔本华著,韦启昌译)

思考:叔本华的?豪猪理论?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2

《森林中的绅士》导学案参考答案

一、自主学习 1.字音积累

踱步(duó)殊堪钦佩( shū kān qīn pèi )角质(jiǎo zhì) .......倒钩(dào gōu)挨打(aí dǎ) 笨拙(bèn zhūo) ......2.辨析字形并组词

踱(踱步) 拙 (拙劣 ) 瞌 (瞌睡 ) 渡(渡船) 础 (基础 ) 磕 (磕头 )

镀(镀金) 黜 (罢黜 ) 溘 (溘kè然长逝 )

二、合作探究

板块一:散文的?形?

1.豪猪的“得天独厚”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满身钢针似的刺毛。刺毛的作用在于: (1)可以与同伴保持相当的距离;

(2)当它从高处跌落,可以保护身体不受损害; (3)落水时,可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4)是绝妙的自卫武器。

2.作者称豪猪的“森林中的绅士”,那么豪猪的“绅士风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答:

(1)形态上:身体矮小肥胖,面孔方正持重 (2)行动上:老是踱着方步,不慌不忙 (3)待人接物:保持距离,有分寸

(4)日常生活:活动范围小,潇洒悠闲,逍遥自得 (5)遇敌反应:守势防御,全身而退,镇静 (6)娱乐方式:无病呻吟

3.这种“得天独厚”的“绅士”豪猪为什么面临“绝种”之忧,作者对这种状况给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作者虽然没有下结论,但是他倾向的结论是什么?

答:①豪猪那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导致的。

②生物进化史上优胜劣汰是客观存在。

板块二:散文的?神?

1.揣摩文章的结尾:“可是我因此更觉得豪猪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 。” 这种不慌不忙、潇洒悠闲、逍遥自得的生活方式为什么让人“寒心”?

答:因为豪猪的生活方式实质就是一种懒散、无所用心、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消极生活方式。

2.作者称豪猪是“森林中的绅士”,因让人寒心的生活方式而有绝种之忧,作者写这些仅仅是介绍森林中的一种动物吗?有何深意?

答:这篇散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明显包含着对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生活中的绅士”们行为

3

和生活态度的讽刺,以及对社会现实某种程度的批判。

板块三:散文的?虚?与?实?

本文描写了豪猪的形态、动态、神态以及生活状态,这是文章的“实”。文章并只是纯粹在描写豪猪,而是借此表达对社会人生的一种思考,这是文章的“虚”。那么“实”是如何向“虚”转化和升华的呢?

答:在行文中,作者运用了类比和拟人的手法,一再将豪猪和绅士进行类比,并把豪猪比拟为绅士。这些手法的运用一方面生动传神地刻画了豪猪的外在特点,突出了其“绅士风度”。这使“实”显得非常充盈。另一方面这些手法的运用引导读者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绅士们”的典型特征,而这恰恰暗示了这些绅士的生活方式正是作者所担忧的,所要否定的,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这样,作者就由写豪猪(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虚):过度的懒散悠闲最终必将导致种族灭绝的悲惨结局。作者也是借此提醒艰苦时代的人们不要像豪猪那样生活,否则也有绝种之忧。

板块四:散文的语言

找出文章对豪猪的传神描写?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答:①?它的潇洒悠闲,实在也到了殊堪钦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坏的灌木丛中玩上一个整天,很有教养似地边走边哼,逍遥自得,无所用心,宛然是一位乐天派。?

突出表现了豪猪的生活方式悠闲自在,逍遥自得,颇具绅士风度。

②“它躺在树枝间,从容自在地啃着树皮,啃地倦了,就打个瞌睡;要是睡中一个不小心倒栽下来,那也不要紧,它那件特别的长毛大衣会保护它的尊躯。”

能吃能睡,甚至边吃边睡,吃、睡均从容不迫,豪猪的憨态跃然纸上。

③“它从掩蔽部抽出了鼻子,拼命低着头(还是为的保护鼻子),倒退着走,同时猛然挥动尾巴,这样‘背进’到了最后一棵树,它就笨拙地往上爬,爬到了相当的高度,自觉已无危险,便又安安逸逸躺在那里啃起嫩枝来,好象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似的。”

笨拙的样子令豪猪更可爱了,而大敌当前却仍不忘记,可谓从容镇定。

三、拓展阅读

思考:叔本华的?豪猪理论?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答:生活中,人们往往需要相互协作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但过于接近经常会造成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在于彼此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都适用这一理论。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5d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