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妇女的选举权

更新时间:2023-10-18 1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美国妇女的选举权

社会发展学院 历史学专业 104012008046 郭静雯

【摘 要】在美国历史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于男性。为了谋求较高的社会地位,美国妇女

进行了一次次的奋斗,终于在1920年取得了选举权,美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因此有所提升。此后,美国妇女又不断参与政治,实力逐渐崛起。 【关键词】美国妇女;选举权;平等

【正文】在美国历史上,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于男性。为了谋求较高的社会地位,美国妇女进行了一次次的奋斗,终于在1920年取得了选举权,美国妇女的政治地位因此有所提升。此后,美国妇女又不断参与政治,实力逐渐崛起。

在18世纪的一份报纸上,一个家庭主妇这样说道:“我是个已婚妇女,我别无他念,只是想取悦我爱的那个男人;我要给他我所有的关心;我穿衣打扮是为了他;我读诗歌读话剧,都是为了使我自己可以和他就他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谈。”可以看出,在18世纪的美国社会里,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仿佛只是男性的陪衬品,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

到了20世纪初时,投票权成为妇女为之奋斗的一个主要目标。妇女取得投票权不仅被视为获得平等合法地位的重要步骤,而且也被认为是实现社会改革、整顿政府及政事以及使公务人员将德行视为第一要务的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人们相信投票权的取得会使妇女们行使更广泛的社会责任,获得更大程度上的平等,同样,也将有助于整个社会改革的进程。在这种社会氛围中,同时在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民主而使世界变得安全”的论调影响下,妇女在1920年获得了投票权。

但是,美国妇女选举权的获得并没有给她们带来真正的平等,美国妇女的“黄金时代”并未到来。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在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里,甚至在自由的共和国里,妇女都没有完全的平等权利。”美国妇女在选举、就业、工资待遇等方面,尤其是就业方面,仍受到严重的歧视。1920年是美国全国范围内行使妇女选举权的第一年,却是自1828年以来9O年来24次大选中投票率最低的一年。而且大部分妇女都与家人投一样的票,而不能形成自己的政治主见。妇女有就业机会,却没有和男子一样的提升机会,妇女在整个劳动力比例的增长没有改变妇女处在各行业等级的低层状况。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也很普遍: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的平均工资少15%~20%,女公务员比男公务员的工资少18%~20%,女书记员比男书记员的工资少25%~30%,每当经济危机来临时,妇女总是最先被解雇。性别歧视在职业领域内也很严重,职业妇女甚至在战争年代仍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位置。护士、图书管理员、社会福利工作者、售票员、低等秘书等成为美国女性最常见职业。

此外,妇女的政治权力和参政意识随环境的变化而受到较大影响。在以男性的话语霸权和思想霸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妇女的需求从来都是第二位的。战争时期,由于男子大多奔赴战场,妇女成为家庭和社会的支柱,承担起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战争结束后,当一切恢复正

常,妇女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上。广大的妇女并没有在本质上树立起政治权力与自身利益和幸福的关联,美国宪法也只是在形式上确保了妇女选举权,却没有订立为保证这一权利实施的选举制度,也没用改变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溯源。

20世纪80年代,在女权运动的影响和妇女组织的推动等因素下,美国的妇女参政取得了重要成就。她们在美国政治舞台上的作用日益重要,其参政热情和参政意识都有了很大提高。她们积极参加投票和各种竞选活动,很多时候她们的投票能影响某个人竞选的胜负。她们在政府部门的任职也越来越多,许多妇女还直接参与到政府的立法工作中去。美国妇女参政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一、美国妇女总体参政意识和参政观念有所提高

二战后美国妇女逐渐认识到积极参政是妇女在美国立足和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不参与政治就不能保证自身权益,不积极参政就不能进入美国的主流社会。所以,美国妇女改变了以前对政治的漠视态度,开始积极参政。主要表现在:妇女竞选热情空前高涨,她们在国家政治选举中的作用正在日益提高。在全国和地方选举中妇女的选票不断上升。1980年大选,登记和投票的女选民首次超过男选民,而且超出甚多。在全国妇女政治党团小组和其他妇女组织的积极行动下,广大妇女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竞选。

二、妇女担任议员和出任政府公职的数量大有进步

美国卫生和社会服务部副部长康斯坦斯·霍纳在纪念宪法第十九条修正案批准69周年讲话中说,美国妇女膺选或被任命但任各级政府职务的人数10年来有了很大增加。第93届国会中只有16名女议员,并且全部是女众议员。1989年美国国会有女议员31名,其中女众议员29名,女参议员2名)。从80年代开始,美国妇女在国会中的比例就一直增加。这说明,美国妇女所取得的参政成就是巨大的。尽管美国妇女在国会中所中所占比例还是微不足道,但她们的任职数量比以往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美国华人妇女在政坛迅速崛起

由于民权运动的开展和《民权法案》的颁布和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实施,华人参政的外部环境得到了改善,并且华人的参政意识也发生了转变,所以60年代美国华人妇女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参政。70年代,华人妇女参政人数增多。而八九十年代,由于年轻一代在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和各类支持华人参政的团体越来越多、华人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和思想觉悟的日趋提高等因素,华人参政则有较大的发展。2O世纪80年代美国华人的思想由“落叶归根”变为“落地生根”,美国华人的参政意识提高,华人妇女参政的条件也日益成熟。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近2O位华人先后被选任或委任登上美国政坛,其中有一半是华人妇女。最著名的有交通部副部长赵小兰、加州州务卿余江月桂、蒙特利尔公园市市长赵美心、白宫出口委员会副主席陈香梅等。

美国的妇女在选举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大选为例,现代妇女群体已经能够利用大选为武器,影响政策订立和实施的偏向,保护自身利益。在最近的三次大选之中,女性参与投票的人数比例都超过了男性。相对于跟随丈夫投同样的票的上个世纪,可以看出现代女性的投票倾向与男性有了明显的区别,即使他们在喜好上都更偏向于同一个候选人,但从边际比例看仍然不同:2008年大选中,投票奥巴马的女性比男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在2004年大选中,投票布什的男性也比女性多出了7个百分点。女性在选举时不再以家族阶级的意见为主,学会对候选的主张和政策进行解析对比,让女性群体的利益倾向更多地体现出来。

除了在选举参与度和投票意识上的进步之外,美国妇女进入政府部门的比例也得到大幅上升,2008年大选后,美国女性在国会中占有的席位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人数在参议院中将

达到17人,在众议院中则将为74人,这充分显示出女性在此次美国大选中的政治崛起。纵向比较再以州选举政府职员为例,从1971年到2009年的数据表明女性职员的比例大幅上升,到2007年后有小幅收缩,可预见今后将逐步趋于平稳。2008年更令人瞩目的是奥巴马总统任命的17位女性高级官员,其中有国务卿希拉里、环境保护署署长杰克逊、国土安全部秘书波利塔诺、美国驻联合国大使苏珊·赖斯、劳工部长希尔达·索丽斯等耀眼的政治精英。

参考文献

【1】 卢瑟·S·路德克:《构建美国——美国的社会与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年出版。

【2】 李秋金:“20世纪80年代美国妇女参政所取得的成就分析”,《公会论坛》,2008

年第6期。

【3】 杨宗君:“美国妇女政治参与概括”,《企业导报》,2009年第8期。 【4】 张华:“论美国妇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ad5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