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到企业实践总结(2)

更新时间:2024-04-21 23: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师顶岗实践制度

为提高我校旅游服务于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 “双师型 ”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按照《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的“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优化教师的能力素质结构,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条件不足的矛盾,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的深度对接,不断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结构调整、产业建设、现代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幅度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二、实践目标

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专业教师必须到生产企业或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学校根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特点及教学安排制定具体目标。要求教师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操作,获取最新的技能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 “新观念、新技能 ”引入教学过程,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推动学校的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和市场适应性。有计划安排20%以上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培训。

三、实践对象及要求

(一)对象:参加企业实践的对象是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二)要求:

1.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应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和岗位,并围绕教学的实际问题或项目下到企业,提高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2.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专业课教师不少于3个月,可采取“工教结合”的方式集中或分散进行;

3.参与企业实践的教师在实践期间,要根据实践的任务和要求,积极主动地接受企业的各项安排,严格遵守所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因违纪或违规操作而造成的后果由教师本人承担。

四、实践形式

根据我校的学生规模和各学期的授课任务,采取利用业余时间、假期或脱产等多种形式安排专业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去企业实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从事的专业实际和企业特点提出申请,本部也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指定的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根据下达的实践任务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践任务。

五、实践考核

本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要经过严格的评价考核。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和成果验收。过程考核主要由实践企业、教务处、办公室等部门的人员进行检查和抽查,教师认真填写登记表;成果验收则由企业对其实践过程综合评价,看是否熟悉岗位职责和流程,自身技能

是否提高;是否为教学带来有价值的成果;是否有创新、为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是否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改善,实训内容得到充实;是否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更好的平台;是否把企业的需求、企业的精神、职业道德融入教学;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等更符合企业的需求,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把教师专业实践锻炼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评,考核成绩将作为评定“双师型”教师的依据之一,同时也是专业教师今后评聘职称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

六、实践管理

教师到企业锻炼期间,经考核合格后,每天计工作量为2学时(不计发课时酬金),外地可报销往返车票一次。

教师企业实践活动是在主管教学校长的领导下,实行四方管理(办公室,专业部、教务处、企业)。办公室负责相关文件(如企业实践教师待遇,教师聘任条件)的制定和落实,负责审批及制定考评办法;教务处参与指导、检查等考评工作;专业部负责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的制订、准备工作的安排及过程管理;企业负责接收并安排专业教师进行实践,并对其实践情况进行评价。教师企业实践注重过程管理,企业实践活动前期进行论证、协调,中期进行检查,活动结束时进行总结和考核、经验推广。教师到企业锻炼期间,专业部必须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要有计划地进行巡查和信息反馈,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实践教师进行评价。

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一项制度创新,对于提高职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建立一支高水平“双师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fo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