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划详细提纲

更新时间:2024-03-13 11:1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章 成长与发展规划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理论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二、用规划为理想铺路

三、追寻人生轨迹—成才规律扫描 第二节 我的大学 一、什么是大学 二、为什么上大学 三、大学与人的成长

第三节 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内容及意义 一、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内容 二、大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自我认知与角色定位 第一节 认识自我 第二节 认识他人和社会 第三节 认识职场 第四节 找准自己的独特性 第五节 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 第三章 思想品行规划

第一节 “三讲三心”—“诚信、礼仪、感恩”和“忠心、孝心、爱心”是学生学会做人和思想品行修炼的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行为习惯养成 第三节 情绪与压力管理 第四章 学业规划

第一节 自主学习

第二节 通识教育与经典阅读

第三节 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养 第四节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第五节 深造与就业的准备 第五章 素质拓展与能力培养规划 第一节 “三练三创”实践与培养 1.学术科研计划 2.创新创业计划 3.劳动与体育锻炼 4.吃苦耐劳意志训练 5.组织纪律与团队精神训练 6.职业素质能力训练 第二节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第三节 兴趣爱好与特长发展 第六章 职业规划

第一节 职业和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步骤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与实现

1

第一章 成长与发展规划基础理论

第一节 人的发展理论

人不能没有理想的活着,人没有了理想就像夜晚天空中没有了月亮,便会置身于黑暗当中。理想是天际若隐若现的星光,与现实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它时刻都在召唤着人们,人们也会对理想充满期待。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想

人的发展(Human Development)是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等许多学科的共同课题。教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教育功能在人身上的体现,强调需要发展的要素──如德、智、体的平衡发展。哲学议题中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研究作为类的人的发展,包括人类的终极目标,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理想社会的制度安排等。心理学中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个人的心理要素──智力和非智力的平衡发展以及终生变化。社会学中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的流动、社会成员机会的获得及宏观制度安排。管理学中人的全面发展侧重于微观管理实践中管理对象──个人(员工)潜能的发挥、个人选择权给予及相应的微观制度安排。

对人的发展问题的探讨历来就是中外思想家们关心的重大课题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六艺”的要求,即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理想的完人是在理性支配下,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人。中国儒家的“大同世界”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则异曲同工地描述了人类未来社会及其中人的发展形态。对人的发展问题怎么关注都不过分,因为人类一切的目的正在于人类自身的发展。

人的发展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主题之一,实际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身追求的目标”。早在1951年,我国理论界就曾对“人的全面发展”做过探讨,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教育理论界结合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和方针问题,再次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展开了探讨,此后哲学界也加入了讨论,由此,形成了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持续、深入的研讨。随着讨论的深入,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也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一直是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的重点,有人在归纳人学理论研究争鸣时指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九种主要不同理解:

①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能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智力和体力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

②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也指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行为风貌等方面的高度发展;

2

③认为马克思赋予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唤醒自然历史进程赋予人的各种潜能素质,使之获得最充分的发展;第二是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和个人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这是人的各种潜能最充分的外显活动;

④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哲学概念,是一个从广度和深度都有待展开后才能予以说明的规定。其中包括多层次的环节或涵义,而其基本内涵应归结为每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即这些环节相互联结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⑤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具有辩证含义的观点,他所使用的“人的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表述最能反映这样一层意思:“全面”指人的需要、情感和能力等诸方面要素发展的普遍性,而“自由地发展”则表明个人有别于他人而在发展特征上表现出的内在差异性;

⑥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是指:第一,个人的“类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全面发展。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持征,即是人的“类特性”。第二,个人的“社会特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第三,个人的“个性”在个人那里的充分发展;

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是指人不仅依靠思维产生自我意识,认识到自我的本质和价值,而且依靠享用全部价值,依靠享用价值时产生的全部感觉来肯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人应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享用各种各样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享用全部社会价值;

⑧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⑨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就其最根本的意义来说,是指人的自由程度的发展。 归纳起来,人的发展是一个沉重的历史命题,也是历代思想家们极力解决的问题,它的内涵应该包括:认识能力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全面发展、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个人选择和需求的高水平满足。但是,个人发展的“全面”性并非意味着个体各方面潜能的充分挖掘和发挥,也不意味着认识的无限性和需求的多多亦善,它是社会需要和个性特征相结合基础上形成的独特个人需求结构以及由此展开的独特发展内涵。因此,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是受限于时空的现实主义全面性。

二、用规划为理想铺路

通往理想的道路不仅漫长,而且曲折,路中充满着艰难险阻,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是,只要我们树立规划人生的观念,掌握成长与发展规划的方法,认真地履行规划,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树立规划观念

人只有有限的生命,只能在人生的舞台上表演区区几十年时间,都只能是人类历史

3

的匆匆过客,然而,同样长度的生命却会发出不同的光与热。当他们谢幕的时候,诚如领袖毛泽东所说,有的人轻如鸿毛,有的人重如泰山。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差异?原因当然很多,机遇、软硬件条件、组织支持、家庭支持、个人天赋等等,但如何把各种因素有效地加以利用,是问题的关键,而要有效地利用各种因素,甚至创造出发展的条件,则要进行提前谋划,也就是要进行成长与发展规划。

其实,进行规划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认识这些作用,可以树立和增强我们的规划意识。

(1)更准确地认识自我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里 “认识你自己!” 的箴言不仅仅是要唤醒人们的人文关怀,同时也指出了认识自我的意义和困难。规划未来,必须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生理心理特征,了解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结构,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了解自己的潜力,因此,每一次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就是一次自我盘点,成长与发展计划越准确,越具有可行性,就越需要更全面、更透彻地了解自己。也许有的同学会认为,哪有人不了解自己的?是的,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比别人更了解自己,这只是相对于别人对你的了解而言的,但我们每一个人离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都有一段距离。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的活动可以唤醒了解自我的意识,寻找全面准确了解自己的方法,从而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选择最优化、人生价值最大化提供可能。但是,我们还必须记住: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这是因为自我的许多方面是隐藏的,在未置身于实际情境中的时候,这些方面就不可能全面地被展现,更何况,我们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价值观,受生活经历和环境很大影响,也就是说,自我也处于变化之中。

(2)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

按照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价值产生于劳动过程,而劳动过程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劳动力运用劳动工具加于劳动对象,使劳动对象发生变化。依此思路,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动态的劳动过程,即不断地优化劳动工具,对自己最喜欢改造、并最有改造可能的劳动对象进行改造的过程。在现实世界,劳动对象通常与岗位及其所属的职业相连,一种职业有其特定的劳动对象,属于这一职业的某一具体岗位的劳动对象会更加具体,因此动态的劳动过程首先直接表现为职业的寻找,吻合于个性特征和自我需求的职业就是自己最重要的机会。如果说了解自我是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的一个前提,那么另外一个前提就是发现属于自己的机会,也就是说,要制定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计划,就必须“逼迫”自己在外部世界去寻觅,去比较,结合个性特征和自我需要,确认哪个或哪些职业是适合自己的,同时结合个人已经具有的优势,还存在的劣势,具体限定哪个或哪些职业是自己能够选择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当然,职业只存在于某些组织中,因此在进行职业的选择时,也要进行就业组织的选择,

4

同样的职业在不同的组织里受重视的程度,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会有很大的不同,个人也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当然,机会不限于职业选择和组织选择,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培训也可能是机会。

(3)区分机会和陷阱

在了解自我和发现了机会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制定出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计划,并可按照这一计划去实施。由于目标已经明确,因此在前进道路上理应能够区分来到眼前的是机会还是陷阱,判断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有助于计划的实施,是否与自己的成长与发展目标相吻合,凡是与成长与发展目标不相吻合,可能偏离航向,不利于成长与发展计划实施的就是陷阱。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没有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没有明确自己的职业领域和前进方向,怎么可能区分发展道路上出现的各种事件或条件是机会还是陷阱?因为此时根本就没有判断的标准,使判断无所依循。如果真的如此,一个人将只能跟随眼前的利益,随波逐流,无法实现,当几十年的职业生涯行将结束而回首往事的时候,除了感叹、后悔、黯然退场,还能有什么?。

(4)自我激励

成长与发展计划对个人来说还具有激励作用,之所以如此,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按照心理学家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其他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和尊重需要),通过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和实施成长与发展计划,可以更好地自我实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对当事人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而且由于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这一需要的满足有助于提高整体满意水平,有助于使激励长期化和内在化,因而激励作用十分显著;其二,成长与发展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发展目标,目标对于人们的激励作用已经被大家所广泛认识,前方的目标时时召唤人们前行,象一根无形的线儿牵引着人们向着它前进。

(5)最大限度发挥潜能

各人的先天秉赋是不同的,但各人都有自己相对优势的领域,在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和机会评估的情况下,能够作出更加准确的人-职业匹配、人-组织匹配和人-环境匹配,这就为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潜能提供了可能,另外,在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的情况下,自我激励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人们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6)增强信心

信心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必要心理要素,但信心的获得既与先天因素有关(一些人天生就非常地自信,甚至有些人到了自负的程度,另外一些人则并不自信),也与后天因素

5

有关,后天的成功经历能够不断强化人们的自信心。在人们制定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前提下,自我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们的短期绩效能够得到有效地提高,一个个短期目标成功实现将不断地强化当事人的自信心,从而为最高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心理基础。

(7)增强预见性

面向未来,对未来进行预测是计划的应有之义,成长与发展计划也不例外。事实上,成长与发展计划制定正是通过对未来的预测,作出一系列选择和设计的。通过预测,可以预见与成长与发展有关的各种机会和有利因素、不利因素和障碍及其出现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和机会,尽可能克服或避开不利因素和障碍,通过预测,还可以预见到实现各阶段目标所应该具备的条件(如某方面知识的缺乏),从而提前作好准备,使成长与发展更加顺畅。

(8)更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

人的成长与发展需要许多资源,这些资源有的为个人所有,有的为自己的家庭所有,有的为自己所在组织所有,有的甚至为社会所有,这些资源只有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以一定的方式和结构相配合,才有最佳效果,通过制定成长与发展计划,在提高预见性的情况下,可以更有效地整合资源,在保障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投入。

(9)提高绩效

实际上这是自我激励的必然结果,由于成长与发展计划制定者的自我激励,他们会努力地做好眼前的工作,而且由于激励的长期化和内在化,他们会自觉地提高各个时期的近期绩效,因而从长期来说,他们也就会一直保持高的绩效。高绩效也与预见性增强和有效整合资源有关,因为预见性可使当事人提前做好准备,有效的资源整合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或在既定资源情况下发挥最大效益,因此也有助于提高绩效。

(10)提高近期绩效与发展目标的关联性

社会上有很多人天天忙忙碌碌,也可能在每一阶段都是出色的学习者或工作者,但在结束职业生涯准备谢幕时,仍然发现这一生其实一事无成!这是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各个时期的绩效之间缺乏关联,它们并非服务于同一个或同一组目标,他们其实就是随波逐流者,只不过他们不问为什么而认真地做好目前的事儿罢了。

总之,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对个人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当我们充分认识这些作用的时候,我们就会产生规划自我的冲动,在心中开始树立起人生需要规划的意识。

2.常用的规划方法

6

树立起成长与发展规划的意识是改变随波逐流状态的第一步,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并掌握成长与发展规划的方法。下面着重介绍几种常用的规划方法。

(1)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自身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成长与发展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2)“5W”法

所谓5W法,实际就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思考模式。从问自己是谁开始,然后顺着问下去,一直问5个问题。自己问自己回答,回答好了这五个问题,你就能找到它们的最高共同点,你就有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规划。

第一个问题:“我是谁?”(Who are you?)

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比较清醒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一一列出来。 第二个问题:“我想干什么?”(What you want?)

检查自己成长与发展的心理趋向。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兴趣和目标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是完全对立的。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逐渐固定,并最终锁定自己的终身理想。

第三个问题:“我能干什么?”(What can you do?)

全面总结自己能力与潜力的。一个人职业的定位最根本的还要归结于他的能力,而成长与发展空间的大小则取决于自己的潜力。个人潜力的了解应该从对事的兴趣、做事的韧力、临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方面去认识。

第四个问题:“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What can support you?)

环境支持,他又包括客观和主观方面的情况,要综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来看。有时我们在确立成长与发展目标时常常忽视主观方面的东西,没有将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调动起来,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发展的切入点。

第五个问题:“自己最终的成长与发展是什么”(What you can be in the end?) 明晰了前面四个问题,就会从各个问题中找到对实现有关成长与发展目标有利和不利的条件,列出不利条件最少的、自己想做而且又能够做的成长与发展目标,那么自然

7

就有了一个清楚明了的框架。最后将自我成长与发展计划列出来,建立形成个人发展计划书档案,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实现就业理想目标。

(3)平衡单分析法

“决策平衡单”(decision-making balance sheet)经常被应用于问题解决模式和目标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有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其在目标咨询中实施的程序主要有下列步骤:

(1)列出可能的目标选项:咨询者首先需在平衡单中列出有待深入评量的潜在目标选项三至五个。

(2)判断各个选项的利弊得失:平衡单中提供咨询者思考的重要得失,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详如下表所示。咨询者可依据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检视各个选项,并以“+5”至“-5”的十一点量表(+5,+4,+3,+2,+1,0,-1,-2,-3,-4,-5),来衡量各个选项。

(3)各项考虑因素的加权计分:咨询者在各个方面的利弊得失之间,会因身处于不同情境而有不同的考量。因此,在详细列出各项考虑层面之后,须再进行加权计分。即对当时个人而言,重要的考虑因素可乘以一至五倍分数(*5),依次递减。

(4)计算出各个选项的得分:咨询者须逐一计算各个选项在“得”(正分)与“失”(负分)的加权计分与累加结果,并计算各个成长与发展选项的总分。

(5)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最后,依据各成长与发展目标选项在总分上的高低,排定优先次序,(如表)。选项的优先次序即可作为咨询者成长与发展目标决策的依据。

(4)大学成长与发展愿景模型法 ①个人愿景是什么

个人愿景是发自个人内心的,一个人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个特定的结果,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

个人愿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形象;有形财产;家庭生活;个人健康;人际关系;职业状况;个人休闲。

②如何建立个人愿景 如何清晰自己的愿景?

8

第一,想像实现愿景后的情景(假如你得到了深深渴望获得的成果,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景,怎样形容?

第二,形容个人愿景(想像你正在达成你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愿望,这些愿望会像什么样子?):回顾中小学时代,高中毕业时,大学毕业时,参加工作后以及现在的个人愿景,哪些实现了?哪些还未实现?原因是什么?

第三,检验并弄清楚愿景(分步检视你写下来的个人愿景所组成的清单和每个方面,从而找出最接近你内心深处的层面):如果你现在就可以实现愿景,你会接受它吗?假定你现在就实现了愿景,能为你带来了什么?你接受了它,你的感受又是怎样?

3.认真履行规划

制定规划是为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具有目的性,因此制定之后应该认真地按照规划去实施。然而,在我们的身边如果说规划的制定者为数不多的话,那么始终如一地认真贯彻自己成才与发展规划的人则更少得可怜了,因此强调认真履行规划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制定规划就是为了实施

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仅需要花去我们大量的时间,甚至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要害,规划的成本不可能过高,真正的问题在于:成长与发展规划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蓝图,它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因此规划并非一场游戏,而是一件严肃认真、对个人未来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活动。规划制定好以后,我们必须认真地按照规划的要求去落实,把握成长与发展的时间节点,不仅要完成好规划中所要求的各项当前任务,还要为下一阶段目标的实现做好必要的准备。

(2)规划不落实的原因

在现实世界中,很多人的规划并没有落实,或者落实的程度相当低,虽然每个人的规划不落实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个人原因和环境原因两大类。

①个人原因

个人原因即来自规划实施主体自身的因素,其中有一些是主观原因,也有一些是客观原因,有一些是主客观相交织的原因。经过细分,又有如下的情形。

规划遗忘。有些人的所谓规划,只是一时兴起,或许仅仅打了个“腹稿”,很容易遗忘,有些人虽然把规划见诸纸上,但时过境迁,规划时的激情和冲动一如时间流逝,那份曾经承载希望的规划书也不知放在了什么地方,或许永无重见天日之时。显然,规划

9

遗忘的深层原因是对规划没有真正地重视。

逢改即改。实施规划时难免碰到困难和障碍,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克服发展进程中各种困难的过程,换言之,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是成长与发展的应有含义,然而,有的人却对此认识不清,遇到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怀疑规划的合理性,进而赶紧修改规划,长此以往,就降低了规划性,降低了规划所应起到的导向和坚持的作用,其结果比随波逐流也好不了多少。

逢“遇”即改。与逢难即改类似,有些人则是遇到“机遇”就改弦易辙,当然这里所说的“机遇”是加了引号的,其实根本不算是机遇,而是眼前的一些诱惑。诱惑是那些可能给人们带来短期利益,或者看起来似乎可以带来长期利益的事件。显然,在那些与目标相左的短期利益实现中投入的进间和精力越多,偏离目标的程度也就越高,实际上与目标不一致辞的短期利益的获取往往是以牺牲长期发展为代价。因此,除非存在较为严重的短期困难,例如有严峻的经济困难,否则不能牺牲长期发展。而如果抓住有可能带来长期利益的“机会”,就意味着当事人要改变原来的选择,包括要重新选择职业、重新确立生涯目标、重新制定发展道路,假设原来的方案是最为吻合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的,那些现在的选择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次优方案,不利于个人潜能的更充分发挥,更严重的问题是:如果逢“遇”即改,经常性的对自己的成长与发展规划进行全面调整,则会使自己的发展事实上失去了方向性和计划性。当然,机遇和诱惑只是相对当事人长期发展是否有利而言的,有利于当事人长期发展的是机遇,不利于当事人长期发展的则是诱惑,而对是机遇还是诱惑的判断具有事后性,也就是说只有根据事后的情况来进行“回顾”性的诊断才能“确诊”。如此说来,是否在当时人们是无能为力的,其实不然,当事人可以根据他人的历史经验,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更重要的是对照自己的未来发展目标来进行及进的判断,虽不是“确诊”,但会有利于防范。

不够重视。有一些人主张随遇而安,认为人生本来就充满着不确定性,谁也不能对未来有准确的预测,与其做那些预测不准的无用功,不如“脚踏实地”地做好眼前的工作来得实在。这一宿命论的观点虽然反应了一定的实际情况,但却没有看到人生发展有稳定的一面,忽视了成长与发展的规律性,也忽视了人对事物发展规律认识的能力。另一些人则认为,个人的选择自由是十分有限的,纵使自己的规划充分地体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个人需求,但在职业、岗位等一系列选择中自己的力量非常渺小,尤其是在进入用人单位以后,更多地是要听从单位安排,即便是在劳动力市场上,虽然从理论和法律上讲第个人都有无限的选择机会,但受制于个人原有专业、毕业学校、人际关系等因素,选择空间其实也是很小的,尤其是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这种观点似乎也很有道理,个人与整个社会相比,与一个组织相比,确实控制力要小得多,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的无能为力,进入市场前的个性化准备和较多的谈判技巧,可以使我们在人才市场中获得

10

较大的选择权,通过个人特长的展现以及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在一个组织内部较大的选择权,总之,只要我们重视个人的规划,我们就可能成为自己的主人。

能力不济。如果我们的选择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极限,或者规划不是建立在自己优势能力和知识的基础之上,我们将不可能有效地实施它,问题实际上出在计划阶段,即对自己的潜务估计过高。较为少见的情况是:由于后天的某些原因,如疾病的影响,导致能力出现不可预见的下降,也将使原来制定的规划无法实施到位。

②环境原因

有一些人的规划没有被实施是因为环境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组织因素,甚至是社会因素。

家庭因素。一些家庭因素能够影响到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规划的实施,这些因素有时只影响到短期计划的实施,有进则影响到长期计划的实施。例如家庭的经济危机就可能影响到某些人短期计划的实施,因为他们这时可能不得不牺牲一些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有更多报酬的活动,甚至放弃系统学习或培训的机会,严重或持续较长的家庭经济危机甚至可能迫使其放弃原来那个前景看好的规划,而调整为短期收入较高但未来前景不好的规划。

组织因素。人们所处的群体或组织对自己规划实施的影响力往往超过家庭因素,这一方面表现为组织中阻碍个人规划实施的因素种类更多一些:另一方面这些因素对个人规划实施的影响会更为直接、更为深刻,因为组织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最为重要的舞台。

社会因素。某些社会因素也会影响到一些人的规划的实施,一次强烈的经济波动、一次巨烈的政治骚乱、一项革命性的技术突破、一次新的工业革命,都会改变机会的结构、改变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改变个人发展的宏观环境,从而中止一些人的发展规划或迫使他们改变原来的航向。例如,一次严重的经济危机会导致大量企业倒闭、停产或减产,许多人的规划实施都将受阻。

三、追寻人生轨迹—成才规律扫描

人才的成长有其规律性。有的规律是必然性规律,有因必有果,有的则是概然性规律,是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有的是一般规律,具有普适性,人人可以借鉴,有的是特殊规律,只对某些人或人的某个阶段具有指导价值。了解已经被揭示出来的成才规律不算什么大智慧,然而在规划自我的时候自觉地利用成才规律的人无疑配得上智者称号。因为在别人“苦苦探索”前进道路的时候,他们已经乘上成才的特快列车,在别人兜了个大圈子忽然有一天“翻然悔悟”的时候,自己已经来到一处峰顶,欣赏着无限风光。

这里要明确一下人才的“概念”。我国人才学界对人才公认的定义是:人才是指在一

11

定社会条件下,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或社会某方面的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人。这一概念强调以下三点,其一,强调“创造性劳动”,它指出了人才劳动的性质,从而与简章重复的劳动加以区分;其二,强调社会历史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劳动,进而说明人才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内涵和对贡献的界定会有所不同;其三,强调结果及其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虽然不能简单地以一时一地的成败论英雄,而是要拉开时间距离进行评判,但无论是当时就被人们认可,还是死后被认可,不论属于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必须有贡献,即有推动社会进步的劳动成果。 在现实世界,区分人才与非人才其实并不容易,这是因为,人们的劳动或多或少带有创造性,多数人都会作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贡献,贡献的多与少没有明确的界限,人才是从非人才发展而来,因此,人才与非人才具有相对性和一定的模糊性。尽管如此,在现实世界人们仍然有可能对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取得一些共识。按照人才学对人才的定义,大学生将来极有可能成为人才,但并非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人才。

1.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 (1)规律表述

实践出真知,也是人整合内外因素、通向成才的桥梁。知识原本来自丰富的社会实践,是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现象描述和解释,是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抽象,通过代际间的不断修正和积累,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接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创新便是新知识的产生,因此仍然离不开实践。

知识创新的主体是人,知识创新的过程是人的才能形成和发挥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成才过程。从目的论的角度来说,知识创新本身并不应该是人成才的目的,成才的真正目的在于解决实践问题,知识创新只是人们解决实践问题时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结果。

然而,“浅尝辄止”不能成才,同样,“南辕北辙”也不能成才。实践活动只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绝非充要条件。有效的创造实践成才规律可做如下的表述:个体在围绕成才方向的创造实践中,有效的创造实践量超过某一阈值时必然会成才。

首先讨论实践方向问题。人们的具体实践与成才方向通常不完全一致,譬如一个志在成为企业总经理的年轻工程师,他(她)目前在技术岗位上,从事技术工作,虽然他(她)的技术实践有助于其成才目标的实现,因为在此过程中也会积累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经验,积累作为总经理也需要了解的技术知识,但技术实践中相当多的活动在他(她)成为总经理的时候都用不上。

再来讨论实践量问题。判断一个人是否成才,有一个理论阈值,这一理论阈值称为

12

“成才阈值”,当一个人有效实践量积累达到或超过成才阈值时,个人便成才了。

时间因素。有效实践量与时间成正向关系,在其他因素既定情况下,只要时间足够,终可成才,所谓“十年磨一剑”,“只要功夫深,铁杵可以麿成针”,这一点没有疑问,每一个已经成才的人都有一个成功的故事。然而,许多人由于方法不当等其他因素不济,其短暂的生命并不能让他(她)有“足够”的时间成才,事实上多数人只能遗憾地结束其职业生涯。

方法因素。如何让有限的生命绽放成才的光芒?创造实践的方法很重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成才。实践既是把已有知识应用于实际,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总结社会现实,创新知识的过程,可见实践方法也可以分为知识应用方法和知识创新方法,知识应用方法主要是在已有方法中筛选出最有效率的方法,而知识创新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譬如设计一个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现实难题。两种方法常常混合使用,甚至有时是在现有方法基础进行改进。只有应用了知识创新方法的实践才是具有成才功能的实践,这种劳动才是创造性劳动。

其他因素。在其他因素中,有些属于个人因素,有些则属于环境因素。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在多数情况下,心理因素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其中,智力决定了一个人能够达到的高度,智力结构决定了一个人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由于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把智力因素发挥到极限,因此非智力因素就有机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度,在智力条件相近的情况下,成功与否与非智力因素关系更为密切。人的身高、长相、健康状况等生理因素有时也可能影响到个人的选择机会,影响人们实践的积累速度。环境中影响人的有效实践量的因素很多,可概括为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例如实验条件、办公条件、设备、人际关系状况等,多数情况下是个人所不可控的,因此应该着眼于个人因素的改善来促进有效创造实践量的积累,当然,在当今社会条件下,特别是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们的社会流动日益通畅,可以通过对环境的选择来为自己的成才创造更为合适的成才环境。

(2)创造实践的技战术运用 ①模式选择

创造实践有多种模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纵向创造模式、横向创造模式和综合创造模式。

纵向创造模式。在所选定的职业领域选择一个较小的方向进行深入式创造,从而在这一较小的领域中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取得一点突破后,可继续向纵深发展,亦可在相关的较小领域内拓展,这种聚集于一点或一个小领域的模式即为纵向创造模式。

13

纵向创造模式需要当事人对所在职业或专业非常熟悉,其创造的起点不是这一领域的基本知识,而是这一领域的前沿,其创造的结果是把这一领域前沿前移,成为他人创造实践的新前沿。这一创造过程有时异常困难,因为既然是前沿,说明已经没有现成的知识可以用来解释所遇到的问题,必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提出新的理论或方法。提出全新的理论或设计出全新的方法不仅是对当事人原有知识基础的检验,更是对当事人智慧和毅力的考验,黑暗中的夜行人有时自己也不知能否能够迎来黎明的曙光,在最终的成功之前,更多出现的是失败,正视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益才可能有机会品尝胜利的果实,欣赏红日初升时那令人心醉的无限风光。要知道,爱迪生的几乎每一项发明,都是以失败筑就通向成功的道路。

横向创造模式。离开原来学科领域进入一个新的学科领域,进而在新的学科领域进行创造实践活动,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模式是横向创造模式。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改行”,如孙中山、鲁迅和郭沫若原本都是医科出身,孙中山后来进入政治领域,成为我国民主革命先驱,鲁迅和郭沫若都成为著名的文学家,他们原来的学科知识对在新领域进行创造性实践的作用非常基础,甚至很难看得出来,但多数情况下,横向创造模式成才者都是利用原有学科领域知识向其他学科嫁接渗透。特殊的情况下是,当事人在两个学科领域的交界处选择突破点,平衡利用两个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其创造性成果可同时推动两个学科领域的进步。

综合创造模式。这一模式可以看成是横向模式的扩大化,成才者利用两个以上学科领域的知识,选择综合性目标进行创造性实践。与纵向模式相比,需要成才者更为广阔的知识面,与横向创造模式相比,成才者要学会多学科嫁接,准确把握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创造性成果可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和整体性进步。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在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所提出的创造性课题的比例不同,因而各类型人才出现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如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综合创造模式是主要的成才模式,在文艺复兴后的几百年中,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需要对许多领域进入深入探索,转而纵向创造模式成为主流模式,进入20世纪,学科的过度分化导致知识的破碎感影响到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于是小范围学科交叉成为社会需求,以横向创造模式成才的人开始增多,到了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化的大生产,重大科学技术问题被提出,于是多学科交叉成为必然,于是综合创造模式再次被社会所期待,进入一个新的轮回。

②机遇把握

机遇是成才模式转换、加速成才或取得社会承认的机会。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如果不被姜昆偶然发现,也许这几年中国人的除夕夜会少一些笑声。

14

从机遇的产生以及人们把握机遇的过程考察,可以归纳出机遇的四个主要特征:其一,客观性。机遇虽然看上去有偶然性,但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社会需求,正确的逻辑关系是:需求产生机遇,只不过这种需求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这些表现形式有的是人为设计好的,有的则是因势而生;其二,偶然性。对机遇的受众而言,机遇多少有点儿“可遇不可求”,诚然,在机遇面前,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机遇本身也可以成为创造的对象,即机遇的受众在成为受众之前,通过分析潜在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引导需求的显性化,从而“创造”出机遇,如同引导消费一样;其三,即逝性。机遇既不会长期停留,也很少重复出现,因而“稍纵即逝”;其四,稀缺性。机遇是一种资源,由于受众----需求者往往不是一个人,如果被他人消费掉,自己就没有机会再消费。

把握机遇必须针对机遇的上述特征。首先,要有充分的积累。一个人只能在某一或某几个领域有了充分的知识积累,具备相对较强的创造实践能力,才能在获取机遇的竞争中胜出;其次,要有一双识别机遇的慧眼。机遇或混迹于纷繁的现象之中,或隐藏于挑战之中,不能识别出机遇也就无从把握机遇;第三,学会自我推销。自我推销既可以在机遇出现时提高获得机遇的竞争力,也可以在机遇未出现前让机遇的提供者提前知情,从而增加机遇出现的概率;第四,必要时创造机遇。在分析潜在需求的基础上,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精心设计,使潜在需求显性化,尤如将军在战场上创造战机一样。

2.最佳年龄成才规律

并非所有的成才规律者是因果性规律,最佳年龄成才规律就是这样的规律,它是一种概然性的规律,即是有统计意义的规律。

(1)规律描述

最佳年龄成才规律可以这样描述:成才主体在学习和创造的最佳年龄内学习和创造,其取得成果的可能性最大,质量最高,数量最多,速度最快,而在最佳年龄之外,其取得成果的可能性就要小一些,质量也相对较低,数量相对较少,速度相对较慢。

最佳成才规律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伴随人生命过程的生理变化、心理变化、知识与经验积累、家庭支持变化、合作与人际关系变化、组织支持变化等。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生理变化是比较容易被自我和他人感知的方面,看到一个人的外貌,人们就能够把他(她)的年龄猜个八九不离十。事实上,不论人的某方面生理状况,还是整体生理状况,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上升—维持—下降的总趋势。青年期是生理不断上升的时期,大约25岁到40岁是一个维持期,此后则开始下降。维持期虽然生理状况不会继续上升,但却是人生理的顶峰状态,这一时期可谓精力充沛,正是一个人可以合力投入创造活动的时期,许多人在这一时期成才,并创造出最有价值的成果。

15

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变化比生理变化要复杂一些,感知也相对困难一些。从人的智力变化来看,16岁左右已经接近顶峰,并继续缓慢上升,30岁前到达顶峰,40岁左右开始出现明显下降,但人的非智力因素却不一定随着年龄而必须出现下降,反而可能进一步上升。许多人正是在智力顶峰到达前后作出最具创造性的成果。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从知识和经验的数量来说,是不断增加的,但从增加速度看,在青年期和向中年交替之际积累速度最快,在一些知识经验积累要求不多,但对生理和心理要求极高的领域,成才主体就可以在这一时期突飞猛进,创造成才。

人们在30岁到40岁左右的年龄段,会有一个较好的家庭支持期,一方面是自己已经完成生育,子女健康成长,操心较少,另一方面,长辈年龄在70岁之前,身体也比较健康,因而可以相对“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涯发展中去,特别有可能投入到需要持续投放精力的创造活动中,从而快速完成有效实践量的积累。

当代劳动的典型形式是合作劳动,许多创造性成果的取得也是合作劳动的结果,一个人要成才,特别是作出最具创造性的成果,往往要在与他人的合作中取得。但与谁合作,以及合作的质量极大地影响自己创造性成果的取得,要想使合作达到最佳效果,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不断提高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二是寻找最佳合作伙伴,三是在合作中不断磨合,达到最佳合作状态。从实践来看,一个人的沟通与合作能力可能在青年时期完成,后两点则取决于各人的经历,可以在青年期完成,也可能要到中年期完成。最具创造性的成果通常是在达到最佳合作状态的一段时间以后取得。

当代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在一个或若干个组织平台上完成的,因此所在组织的环境对个人创造实践和成果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组织支持是指组织对员工需要和愿望考虑和满足的程度,可以指组织为员工提供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资源,其中包括重视员工的价值,关心他们的福利待遇,也包括提供公平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还包括把所有员工的目标凝聚在一起,使员工的信念、价值观、能力与组织的需要相一致。其实,一个用人单位对某一具体员工的组织支持力度是随着这一员工在组织停留时间而变化的,一般是不断增长,但增长速度有变化,通常的情况是,初期缓慢增长,因为要对其进行考察,然后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组织支持力度上升非常迅速,然后又会缓慢下来,甚至下降。显然,在组织支持力度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最可能作出最佳创造成果的时期。

一个人的最佳创造年龄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一类型的人因为某些共性因素的存在,可表现出这一类人的共同规律,当然这是概然性的规律。事实上,最佳年龄成才规律就因职业不同、人才层次而呈现差异

(2)学科或职业差异

16

在整个社会人群中,最佳年龄成才规律表现得并非十分明显,但如果考察某一具体学科(或职业,下同),则表现得非常明显,具有鲜明的学科最佳年龄差异。如体育、文艺类人才成才的最佳年龄非常年轻,一般在20岁左右,但医学、管理类人才成才的最佳年龄则要晚许多。

最佳年龄成才规律的学科差异有以下的表现:

①不同学科对成才主体所要求的核心素质类别不同,而不同素质的发展高峰时期不同,从而造成最佳成才年龄的差异。如上面提到的体育类人才,因为20岁左右是人的生理发育的高峰时期,因此通过科学训练,最容易出成绩,并且会出最好的成绩。相比而言,医学人才的核心素质是对医疗经验的提炼能力,只有积累丰富的医疗经验才有可能成才,成就高水平的人才,因此成才的最佳所龄要大许多。

②思辨性学科比实验或实践依赖性学科的最佳成才年龄相对要小。这是因为思辨性学科的创造性成果主要是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高强度的逻辑思辨取得的,成才主体在精力特别旺盛的时期最容易取得最多、最佳的创造性成果。与之相对,实验依赖性,特别是实践依赖性学科由于受实验或实践条件的限制,起步的时间可能会晚一些,实验过程通常又很长,因此取得成果的年龄则会延后。

③学科运动规律的复杂性程度影响最佳成才年龄。显然,学科规律复杂性程度高,认识规律、运用规律难度高,因而在这一领域成才的最佳年龄较大,相反,学科规律复杂程度低,在这一领域成才的最佳年龄就可以较小一些。

④学科年龄也影响从事者的最佳成才年龄。传统学科,由于被长期研究,无论是新规律的发现还是运用已有的规律进行产品创新都有更大的难度,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进入前沿,而新学科则有许多待开发的处女地,这就是为什么计算机、电子、新材料等学科是年轻人“一统天下”。

⑤知识更新速度快的学科最佳成才年龄较低。由于知识更新非常快,能否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就,主要不是取决于知识积累量,而是取决于对新知识的吸收速度和知识自我更新的速度,能常工程技术类学科比较基础学科知识更新更快。

(3)层次差异

尽管把人才作层次划分在操作上是困难的,在理论上我们仍然可以根据人们所取得的创造性成果的多少和创造性高低,把人才划分为一定的层次,如高、低二个层次。对于一个人来说,其发展的过程必然是首先成为低级人才,然后继续进行创造性劳动,创造实践量继续积累,达到高级人才所需的有效实践量阈值时,成长为高级人才。由此推断,对成才个体而言,成为高级人才的年龄一定晚于低级人才的年龄。推广到整个人群,

17

似乎也应该是高级人才最佳成才年龄晚于低级人才最佳成才年龄。

但这一推断能否得到实证的检验还是个问题,作为一个描述人群的统计规律,最佳年龄成才规律层次上的差异不仅仅取决于个体,更取决于整体,这是因为有一些人囿于天赋因素和后天努力以及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始终不能成为更高一级的人才,而那些成为更高级人才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天赋,更好的工作环境条件,因此他们成为低级人才的时间早于其他人,由此形成了“马太效应”,社会或组织为其提供的创造实践环境会越来越好,因些其创造性成果达到高级成才阈值的年龄不一定比其他人成为低级人才的年龄大。因此,某一特定人群,低级人才最佳成才年龄是否小于同级人才最佳成才年龄取决于人群天赋构成情况以及环境种类。

3.人才的显性化

有效实践量超过成才阈值时,本质上个体已经成才,然而,一个人成才不一定为社会或所在的组织所承认。在人才学中,根据社会承认与否,把人才区分为潜人才和显人才,潜人才是指那些以其创造性劳动已经成才或正在成才,并取得初步成果然而尚未被社会承认的人才,与些相对,创造性劳动成果已经被社会承认的人才是显人才。每一个人都希望在成才后得到社会承认,使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使自己的创造环境得以改善,对自己进行激励,不断进取,提高成才层次,然而,社会对人才承认的机制总不会那么完善,个人的自荐意识和自荐能力有进也不那么强,甚至自己已经成才而不自知。因此了解人才的显性化过程,掌握潜人才向显人才转化的基本规律,可以帮助人们清醒地认识自我,争取社会的承认。

(1)三种潜人才

根据潜人才的本质特征,潜人才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遮蔽型潜人才、未果型潜人才、芽苗型潜人才。

①遮蔽型潜人才

这类潜人才已经成才,由于他们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取得的成果没被社会承认,或者德才不能得到正确评价,因而被社会埋没。

遮蔽型潜人才的成果具有完全性、成熟性和新颖性的特点。这类潜人才的成果是完整的成果,既不是部分成果,也不是尚待完善的成果,因而有完全性的特点。如一些学说、定理、定律的发现就是这样。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欧姆定律的发现、大陆漂移说的诞生等等,理论上都是完整的。正因为成果是完整的,它们都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点,表现了成果的成熟性。新颖性是指这些成果是过去所没有的,有的是划时代的新成果,有的则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如相对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等,都是划时代的成

18

果。

遮蔽型潜人才还有遮蔽的严实性的特点。这些潜人才的成果完整、成熟和新颖,应该不容易被遮蔽、被埋没。但是,它们毕竟被遮蔽了。这是因为社会埋没潜人才的机制很有力量,遮蔽的能量也很大,形成了严实的遮蔽网络,使潜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迈尔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关于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论文,德国物理学年鉴杂志拒绝发表,后来即使在化学年鉴上发表了,但还是遭到了学术界的冷嘲热讽。迈尔在精神上受到严重刺激,跳楼自杀未遂,被关进精神病院,以致他20多年的余生是在痛苦中度过的。

遮蔽型潜人才还有可显性的特点。不管成果如何受到冷遇,潜人才如何备受磨难,但是,他们的成果最终还有可能被社会承认(有的是历史承认),潜人才终究有可能变成显人才(有的是在死后若干年)。罗吉尔·培根关于实验科学的理论埋没了400多年;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埋没了300多年,但终究为社会公认。罗吉尔·培根和哥白尼也被后世公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但是,也有的遮蔽性潜人才始终得不到社会承认。

对于遮蔽型潜人才的成果评价大致有三种情形:置之不理,贬低、攻击和发生争议。 学术权威对小人物的发现置之不理。青年学生阿贝尔发现了阿贝尔基本定律,但是这篇论文遭到了厄运。法国科学院把这篇论文交给了数学家柯西和勒让得。柯西根本没有把一个小人物的论文放在心上,带回家里后竟找不到了。直到两年后阿贝尔去世后才找到论文原稿,而论文的正式发表,则拖延了12年之久。

匈牙利医生塞麦尔维斯的遭遇就是对潜人才的贬低、攻击的一个例子。他发明了用漂白粉洗手的消毒法,预防产褥热获得成功,但却得不到学术界的承认,还招来贬低和攻击。他在维也纳作了“产褥热来源”的学术报告,遭到了他所在的教研室主任约翰·克雷因教授的反对,并因此被维也纳总医院解雇了。

对潜人才的成果发生争议。如,德国科学家玻恩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新方法,但是,对量子力学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普朗克、爱因斯坦等人并不接受这一方法,甚至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致使诺贝尔基金会拖延28年后才给创立新方法的玻恩授奖。

还有的遮蔽型潜人才的成果虽被社会公认了,但是潜人才还是被埋没了,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地全面评价德才。有的潜人才的发明创造,成果不小,但被认为“骄傲自大”,这样,这个潜人才变成“争议人物”之后就被埋没了。

遮蔽型潜人才的核心问题是社会要及时承认。首先要对其成果进行承认,其次要对其德才进行全面评价。

②未果型潜人才

未果型潜人才就是初见成果、尚未取得最终成果,而没有得到社会承认的人才。这

19

在自己头脑中的反映。

③适度推销

自我识别所获取的信息有两类使用者,一类就是人才(或潜人才)自己,另一类是社会(含所在组织),当人才把自我识别信息传递给社会的时候,人才就是在进行自我推销。适度的自我推销既有利于本人获得社会承认和支持,也有助于社会降低人才识别成本,提高人才识别率。

自我推销中度的把握是一种艺术,自我推销过头,就会给人自我吹嘘的印象,使人产生反感情绪,反而不利于被社会承认,自我推销不够甚至不推销,轻则延缓自己的贡献被社会采用和自己作为人才被承认的进程,重则使自己成果应用及自己显性化失去机会。

自我推销不拘形式,可以利用书信、口头汇报、不经意交谈、会议发言、作品展示、成果试用等各种形式,采用哪种方式要从效果出发,根据场景和文化心理具体确定,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效方法。

自我推销的时机把握也不容忽视,在选择时机时,最主要应考虑的因素是场景因素和受众当时的需求与心理状态,在这方面同样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选择。

第二节 我的大学 一、什么是大学 1.大学的概念

大学究竟是什么呢?是巍峨的广厦高楼吗?是时尚的俊男靓女吗?还是平民娱乐的俱乐部?抑或君王意志的传习所?都不是。

“大学”最早出现在8世纪末,它是社会找到全方位知识的进路。“大学”的拉丁文名字Uni-versitas,是由Versus“趋向”和Unum“一”合成,是“合众为一”的涵义。现在的大学一般指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它选拔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并以考试考核的方式检验其所学知识和技能。现在的大学一般包括一个能授予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院和数个专业学院,以及能授予学士学位的一个本科生院,大学还包括高等专科(高职)学校。

这种提供教学、科研条件并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本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教堂学校和修道院学校,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和亚里士多德的逍遥学园。它的多学科建制也是在中世纪早期兴起的文法、修辞、逻辑、几何、数学、天文、音乐这“七艺”基础上发展而来。在西方文明史上,公元12世纪城市大学的诞生,带来了学

25

术生活和教育制度的深刻变革。最初的大学并非出自君主的意志,而是由有意学习的人们自发组织的,也就是说属于民间机构。这种机构的影响日增,潜在地对当局的统治形成威胁,于是教会出面主管各大学的事务,发特许证给意大利和英、法等国已经建立的大学,又与倡导办学的贵族合作,可见学术与政治从来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存在真正的象牙之塔。

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 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多年。如虞舜之时,即有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不过,中国古代的高等学校和西方现代的大学存在差别,尤其官办学校以培养治理政府的仕人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学科上自然科学尤为缺乏,所以到近代整个的传统教育体系都面临着转型、革新。

2.我国普通高校的基本情况

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月,我国普通高校已达1909所。现有普通高校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四种类型。

一般把全国高校分为重点高校和一般高校,本科院校与高职(专科)院校,“985工程”大学和“211工程”大学,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等。

①全国重点大学

全国重点大学指国内教学质量较好,并被国家重点支援的大学。为了保证一部份学校能够培养较高质量的科学技术干部和理论工作干部,更有力的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水平,更有力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国家在1959—1978年间设置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即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文革结束,国家又增加了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大学一般拥有较高的名望和声誉,在高考中,考生的分数通常要超过本科第一批次录取分数线,才有可能被这些高校录取。

②“985工程”大学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因此,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部份高校,创建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教育部于2003年12月29日公布了列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名单,共34所大学。经过几年的建设,获得重点支持的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成果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③“211工程”大学

26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决定实施“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使其在教学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其中,一部份重点高校和一部份重点学科点,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大部份学校总的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④一般本科院校

一般是指除开重点大学以外的其他本科院校,在高考中,通常在第二批录取。这类高校一般是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院校。

⑤独立学院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请者)与社会力量(合作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其他有合作能力的机构)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属于本科层次高校。国家规定,申请者要对独立学院的教学和管理负责,并保证办学质量;合作者要负责提供独立学院办学所需的和项条件和设施,参与学院的管理、监督和领导。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的校园校舍,独立进行教学和财产管理、招生和颁发毕业证书。独立学院与其它普通高等学校一样,都是国家承认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探索,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目前独立学院已经承担了30%以上本科生的培养任务。

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高等教育教学要求是不会因为扩招而降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学内容会加深、教学要求也会提高。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难度没有降低,但近几年高校的连年扩招确实降低了学生入学的门槛,使得部份的学生对大学的学习感到吃力。

3.大学的功能

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从2010年开始的10年中,大学如何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使命,落实好《纲要》的这一精神?今天刊发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般来说,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

27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大学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人才培养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其最初的意思是教师社团或学生社团。随着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贸易的发展和城邦建设的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共同聘请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技能,这就形成了欧洲南方大学的雏形。在欧洲北方,以法国巴黎为中心,汇聚了阿伯拉尔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生前往塞纳河畔,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欧洲北方大学模型。现代大学制度延绵800多年,其间受到皇室、教会等各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大学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中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实现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人才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大学充分履行职能,积极为公民提供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场所。

(2)科学研究

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这一功能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而独立存在。明确赋予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始于德国。19世纪初,一批受新人文主义影响的德国思想家、教育家如洪堡、费希特等,力图使国家从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重新崛起,着手建立柏林大学等一批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功能的新大学,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获得知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洪堡等人并不认为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最终目标。他们继承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认为科学研究只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英国的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也践行了同样的理念:科学研究之所以是大学的重要活动,是因为它能够对教学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美国虽然继承了德国大学的模式,形成若干研究型大学,但依然保留了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的传统。

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许多大学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基础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之间的差距。但是,在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问题上,一些人还存在认识误区。有人简单地认为,世界一流

28

大学就是研究型大学。在这种思想推动下,一些学校盲目地提出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目标,把大量的人财物投向科研工作,同时引入以科学研究为核心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和学术评价体系使得大学的重心逐渐倒向科学研究,最根本的教书育人功能反而被忽略。事实上,世界一流大学中虽然许多是研究型大学,但也不乏优秀的教学型大学。即使在一些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中,人才培养也得到了充分重视。正如英国著名教育学家纽曼所指出的,如果大学的主要职能是从事科学研究,那为什么还要有学生呢?大学和一般科研机构、企业等的基本区别就在于,大学的首要功能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科研。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确立以人才培养为基点进行科学研究的发展思路。

(3)服务社会

回顾大学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大学服务社会早已有之。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克尔将这种现象追溯到古希腊时期诡辩学派的学府,这些学府专门讲授修辞学等实用技能。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美国通过莫里尔法案及赠地运动为大学增加了农业学院、工程学院、家政学院、企业管理学院等,极大地促进了大学与社会的融合。着眼于这一新趋势,克尔指出,大学作为行会或学院联合体的时代已经结束,成为不同社会群体的联合机构、应对社会的多样诉求是大学的重要功能。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逐渐得到了公认。

从19世纪末诞生之初,我国的大学就肩负着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使命。100多年来,服务国家、造福社会一直是我国大学的重要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大学引领科技创新,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但也要看到,大学不同于企业,它服务社会的方式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服务社会的功能主要通过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来实现。同时还要看到,服务社会不等于一味满足社会需求,大学还肩负着社会批评的功能。对于大学而言,社会服务和社会批评是同一功能的不同方面。在实践中,应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发挥大学服务社会、引领社会的功能。

4.大学的根本任务

新世纪的大学应让学生学会什么?大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有人说,新世纪的大学应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又有人说,现代大学应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一代新人;另有人说,大学生应成长为现代公民;还有人说,大学生应该全面自由的发展。这些观点都极具见地,但若加以综合,则更加完美。“终身受用的能力”,指的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及创业能力,这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而言确实都很重要,但是仅有此是不够的。“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抗拒社会发展对人的工具化改造与压迫”。“具有世界眼光”就是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勤于学习的态度、开放自信的精神、勇于开拓乐于合作敢于

29

竞争的气质,这种人必定是既能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又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人。但是,我们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世界眼光,而且还要有立足国情、求真务实的精神。所谓“现代公民”,当然是具有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和公民责任感的一代社会新人。现代公民的思想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思想意志是独立的、民主的,观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但是,现代公民也不能忘记传统文化和道德责任。大学生应该“自由全面的发展”,但“自由”不是绝对的,它是有限定的,“全面”也不是没有重点和层次的。况且,“自由”是建立在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充分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对科学的钻研和社会现象的研究,是无法真正实现“全面”的。

(1)现代大学应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充满着竞争和机遇的时代,民族及国家之间的竞争较以前更为激烈。没有远大的志向,缺少奋斗的精神,失却崇高的追求,则无论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在社会中,有些人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往往把自己的人生发展定位于对外在功利目标的追求上,一味只求物质享受,贪图肉体的满足,这必然会使自我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局限。“在当下的中国,一个大学生,应当有精英的责任感,从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进对社会和时代有更多担当的精英队伍。”

(2)现代大学还应该着力塑造大学生高尚的人格。

人格,是个体本质存在的状态,是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人格修养的国度,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格思想。“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重义轻利,舍生取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等等,都是高尚人格的具体体现。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重视对人格的培养,并把高尚人格作为衡量青年成才、成器的重要尺度。

(3)现代大学还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种能力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不但包括“智”的可持续,而且包括“德”的可持续。主要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5.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

30

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1)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通才教育模式,另一种是专才教育模式,两种模式互以对方为参照系和存在前提,因而具有相对性。

①通才教育

通才教育其思想精髓在于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人格的养成,着眼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重视培养受教育者多种发展的可能性和在社会生活的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重视基础课程,淡化专业界线;厚公共与基础课程,薄专业课程。在教学手段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在选课和学习中有较多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一定自主权来决定如何塑造自己的知识结构,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通才教育模式主要以美国为代表。

通才教育是必需的。现代社会,尤其在信息化迅速扩展的今天,社会的整合性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生活于一个高度整合了的社会之中,各种资源流通加速,各个不同的领域之间的交流频率明显增大,对人才的知识面的要求相对更加广阔。一个人已经不可能关在封闭的房子里,只懂得一门专业的知识就能适应社会。人们必须与社会交流。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具体的个人在这个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见微弱,日趋局限,个体也往往越来越轻视对于社会的整体性思考,而倾向于片断式思考,容易使个体沦为社会中一个孤立的单子,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处于一种消极的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倡导通才教育,在社会精英的生涯之初就为防止这种倾向,使他们养成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从而为他们对无论社会还是个人的积极态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②专才教育

专才教育其出发点在于培养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重视对人某一方面潜能的深度挖掘和定向塑造,按照社会需求来定制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重视专业课程,严格专业界限,突出专业特色。在教学手段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教学实行高度集中、整齐划一的严格管理,统一计划、统一标准、统一大纲、统一教材。专才教育模式以苏联最为典型。

专才教育是必需的。在当今社会,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许多学科开始分化,即使在同一个学科内部,人们也已经不可能再能通晓这个学科的一切了。在物理学领域,有人统计过,就算是一个物理学家也不可能同时看完与看懂世界上三本顶尖级物理学杂志的文章。人们只有在自己经营的一个小领域里,才能了解这一领域的前沿动态,才能在这一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果。可以说,在知识不断分化、不断精细的

31

今天,没有人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一个大的领域了,出亚里士多德、牛顿这样的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必须正视、直面的现状,社会已经对人们提出了这一时代的要求,要在社会上立足,首先就得是在某一领域能获得一定的知识,只有迎合了社会生产急需的专业人才的需要,把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2)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应并行不悖

20世纪末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界,甚至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通才教育问题,通才与通才教育成为热点。而相比之下,对专才与专才教育的关注度大大降低,几乎降到冰点。对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认识有待提高与深化。

①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既要有通才又要有专才

关于通才与专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我们的认识经常陷入两者对立与对抗的误区。历史给了我们很多启示。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国家建设急需上岗就能立即发挥作用的专才,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向苏联学习搞专才教育,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并依据苏联模式对高等教育学科体制大改组,其结果是学科专业细化与窄化。

近二三十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持续改革与社会生活稳步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学科体制也在持续改革,主要表现是专科教育、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几次调整,数量逐步减少,口径逐步加宽。与此同时,高等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素质与素质教育,通才与通才教育,逐步进入或回归我们的视野,并越来越受到重视。

可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无论是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已经突破了苏联模式。这些年,在素质教育与通才教育上,我们做过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在一统二包的用人机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我们的高等学校毕业生,不但已经基本上认清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需求,直接面对市场选择,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市场中冲浪或弄潮,而且已经基本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与能力,能在本科或研究生毕业后适应社会变化与岗位选择,在适应中满足国家需求、提升自身素质。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可喜成就。

但是,与此同时,一种倾向似乎又一次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我们关注和倡导通才与通才教育时,我们似乎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否定专才与专才教育,甚至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专才与专才教育,这种否定与排斥对于学生、学校与社会都有极大的危害。

其实,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都需要通才与专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时代和新型工业化大时代,更是既呼唤通才又需要专才。一方面,随着科技高度社会化、高等教育大

32

众化、学习与素质教育终身化、生存环境人文化,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通才;另一方面,在社会科技化、人文环境技术化、科技纵深分支细微化、产业结构国际化背景下,新兴工业的每个行业都需要专才,甚至可以说基本上靠专才。

②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

讨论通才与专才,势必讨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通才和专才都出自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既包括通才教育也包括专才教育。对于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我们的高等学校有时认识明确,有时却没有自觉地加以考虑与选择,往往陷于认识迷茫、方向迷失的境地,进而失去对办学思想与行为的有效把握。

实际上,在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通才与专才都是并存且互补的人才,因此,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都是高等教育必须兼顾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只要认识到位,要实现这种模式与目标的兼顾并不是难事。

第一,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的高校实现。清一色的专才教育与清一色的通才教育,不利于高校发展,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不利于国家建设。行业性与应用型本科院校,长于专才教育,办学定位可以偏重于专才教育,多培养专才;多科性与综合性大学,有条件和资源从事通才教育,办学定位可以偏重于通才教育,多培养通才。本科院校办学一味求大、求全、求高是错误的,一些高水平的行业性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片面追求综合化也是错误的。

第二,可以通过多科性与综合性大学专业学科群实现。《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高等教育5A即本科教育专业学科分为基础理论型、研究准备型与高级技能型三种类型,其中,前两种基本上属于通才教育,后一种基本上属于专才教育。在本科层次上,既有通才教育,也有专才教育。本科层次的通才教育是硕士与博士层次专才教育的准备、过渡与基础。多科性与综合性大学专业学科齐全,学科资源容易转化为教学资源,既可以在本科层次上做到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举,也可以在本科层次通才教育的基础之上实现高层次专才教育,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呈金字塔型结构的高层次专才。我所在的中南大学,近年来一直坚持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举,不断在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之间探索建立有效结合点和平衡点,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探索通专兼顾与兼容型人才培养途径,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可以通过多科性与综合性大学的厚基础、宽口径学科教育实现。学生智能倾向存在差别,兴趣倾向也存在差异。学生的智能倾向与兴趣倾向,如果与高等学校提供的教育不相符合,不但知识、能力与素质无法健康发展,而且意志与志向会遭遇挫折,进而影响人格健全发展,这对于学生个人、对于学校、对于国家,都是损失。在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时将他们一次性绑定在通才教育或专才教育路径上,是对他们智能与兴趣差

33

异的忽视与忽略,是一种高风险教育行为。多科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有条件也有责任规避这种风险。在这方面,中南大学近年来进行了有益尝试,如在本科教育实施厚基础、宽口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发挥学科群优势,从2008年起,按学科大类招生,学生按学科大类入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智能倾向显现充分,兴趣倾向也表现充分,再进入相对明确的学科专业学习,初步形成了通专合一、通专弹性分流的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模式。

③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种互补的教育教学方式

相当多的高等教育实践者与研究者认为,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是两种课程设置类型。其实,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就其应然本质属性而言,是两种教育教学方式。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连同通识教育与专识教育,本质差别不是课程设置,而是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换言之,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可以有相同的课程设置,但必须有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

专才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偏向于技术主义、分析主义、经验主义;通才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偏向于科学主义、整体主义、思辨主义,表现出高度的社会关怀与人文关怀。同是法律课程,资深律师与法学教授或法学家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同是地学课程,资深地质工程师与地学教授或地学家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同是临床医学课程,主治医师与医学教授或医学家的教育教学方式不同。通才教育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识教育相对于专识教育而言,教育教学更重高度、广度、思想性、人文关怀、哲学深度与创新性。两种教育教学方式互为补充,不能以一种否定另一种。专才教育,可以通才教育的教学方法为塔底;通才教育,可以专才教育的教学方式为塔尖。

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既要有通才也要有专才,以通才否定专才,或以专才否定通才,两种做法都不妥当。在对于人才的认识上,以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不利于高等教育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发展。

6.为你圆梦的这所大学

你在高考之前功尽弃,甚至在进入高中之后,在你未来的梦想追寻中,可能选择了你今天被录取的这所学校,也许你从来就没有选择过本校而偶尔进入这所大学。无论是梦想成真,还是偶然结缘,你都会有了解它的好奇心,对吧?因为这对于你的大学生活、人生目标,都是必须和极其重要的,因为大学教育决定着你的走向、个人成才和事业成功。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是2005年5月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四川大学申办、中外16家企业投资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坐落于成都知名企业聚集地高新西区,拥有高标准的教学生

3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2un8.html

Top